退出閱讀

赤旗

作者:趙子曰
赤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伍卷 第五百七十一章 欲戰先商募兵事

第伍卷

第五百七十一章 欲戰先商募兵事

曹幹說道:「宣傳也是一塊陣地,不能只任由逃亡去定陶的地主亂說,蠱惑百姓、嚇唬百姓,如果『便只咱一部往取定陶』之此議,張公同意,咱們議定的話,那明天,我就擇人偽做商賈,潛入定陶郡之各縣,於野市上,向各縣各鄉之百姓,暗中宣傳咱們在五縣的做為。這是我就此想到的第一個辦法。說得再多,不如實際一做,等咱們兵入定陶郡以後,不管縣城能不能儘快地打下一座,咱們先在首到之縣的各鄉打土豪、分田與糧給貧民,打個樣出來,給定陶郡的百姓們看!這是我就此想到的第二個辦法。張公,你以為這兩個辦法如何?」
「三縣的士紳、地主裡頭,罪大惡極、民怨最大的那些,咱們都已經通過『訴苦大會』的方式,『公審處決』掉了,剩下的這些,要麼是雖有民怨,尚不至死;要麼如叔方兄弟,可稱『開明』,對咱們義軍的政策頗為贊同,至少也是頗有好感,我正在從其中挑選有才能者,希望可以能如叔方兄弟一樣,把他們也吸納入咱們的義軍中——張公,畢竟咱的政策是『兩手抓』,土豪劣紳要打,開明士紳咱也要吸納,所以這個三縣的『土豪』,咱是不能再打了。」
「十天完成兩千兵額的募兵,也非不能。」
「麥子雖是已收,但接下來還有不少的農活要干。咱不能只顧打仗,不顧生產。任城、亢父兩縣,咱們已是募過兵了,若是再在這兩縣募兵,這兩縣的勞動力,也就是干農活的丁壯就不會太足了,因而這次募兵,就不在任城、亢父募了,我的意思是,主要在橐縣、爰戚、巨野三縣募。三縣各給以兩千左右的募兵兵額,限期十天之內完成。」
張曼遲疑了稍頃,說道:「郎君,你說的這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當然很好,但第二個辦法?更大規模的分田、分糧?郎君此話何意?郎君是準備再打一批『土豪』?」
「是挺充厚。定陶縣一縣,根據斥候、細作偵報,目前就有四五千的守卒;定陶郡其餘八縣之守卒,多則三千,少則亦兩千余。整體合計下來,定陶郡現可用之守御兵力,足達兩萬余。」
「怎麼徵募?是像劉將軍部那樣徵募么?」
曹幹摸著短髭,頷首說道:「張公此言甚是。『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便是好酒,如在深巷,外間也難聞到,宣傳這一方面,的確是重中之重,咱們的確是不能只悶頭做,不去宣傳,是得想辦法,讓咱們在任城等五縣做的這些事情,使定陶郡的廣大貧民,盡知、悉知!」
張曼更不懂了,說道:「郎君既然已不準備再在三縣接著打土豪,那這田、這糧從何而來?糧倒還好,麥收才罷,咱剛在五縣徵到了一批糧,足夠部曲兩個月的食用,拿出來些,分給貧民,亦無不可;問題是『田』,打掉的那些三和_圖_書縣『土豪』的田,郎君不是都已經分給那些土豪的佃戶、徒附們了么?郎君又怎麼再『進行更大規模的分田』?」
曹幹說道:「我想到的『十天內完成三縣募兵任務』的辦法,主要就是這兩個。一個是擴大咱們動員、宣傳的力度,一個是通過『更大規模的分田、分糧』,把逃亡地主的田也全都給貧民分了,以吸引到更多的貧民主動參軍。此兩法,張公又以為何如?」
「『十天內完成三縣募兵任務』,張公還以為,不太能做到了么?」
「張公可有補充?」
「想好了!」
「此話怎講?」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透過表象,排除掉所有的外在干擾,比如他們所擔憂的「會不會讓外縣的地主知了后,更加的敵視、抵觸曹幹部義軍」,從而直接看到本質,實亦是件不太容易能做的事。就連曹幹這個「政策的發起人」,他都一時間犯了糊塗,更別說張定等了。
曹幹說道:「每縣的兩千兵額,咱們平均分配給每縣的縣城、各鄉。若是縣城、各鄉能夠在『自願』的基礎上,順利的完成該區域的所需之募兵兵額的任務,就不在該區域搞『徵募』;而若是不能順利完成,尚有差額,便在該區域以『徵募』為補充手段。」
張曼說道:「郎君,若我料之不差,郎君打算再行的幾個措施之中,必是有合作彈此措吧?」
張曼撫須思索了會兒,說道:「郎君的這兩個宣傳的辦法都很好。偽做行商,在野市上說些在五縣的見聞,百姓們容易信,且不易引起定陶郡官吏的注意;『說得再多,不如實際一做』,在縣城打下來之前,便就開始在各鄉分田、分糧,這個辦法更好!能夠起到立竿見影之效。」
「好!」
「這樣說來的話……」
張曼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郎君之此兩法,口頭的宣傳與實際的行動都已包含,我沒有可補充的了。」
張曼說道:「對呀,郎君。定陶郡可用之守御兵力,已達兩萬余,其又有縣城可為依靠,而咱部眼下可用之兵,除掉必要的留守兵力以外,僅只四五千。以咱部之此四五千兵,攻彼分各有縣城可以依靠的兩萬餘眾……只靠咱一部去攻定陶的話,郎君,這仗,勝算不大吧?」
張曼點了點頭,說道:「郎君,這一點,確然是不可不慮啊。」
便不按「三丁出一、四丁出二」等這類的徵募要求,只按一戶不管丁壯幾口,只出一丁來計算,一縣兩千兵,那即是只需兩千民戶便就足可募夠了。仍是從任城、亢父兩縣的經驗看,每個縣能夠得到分糧、分田的民戶,都是超過兩千戶的。那麼也就是說,依此徵募,三個縣的六千新兵,完全是可以能夠徵募夠的,並且抓緊點時間的話,十天內也確乎是足以完成。
「郎君想來對此,和*圖*書當是亦已有辦法?」
曹幹笑道:「張公,我剛不是說了么?我本來和你相同,亦是覺得張定、王敬、鄧勛等的意見好像也是對的,可我轉念一想。」舉起了兩根手指,說道:「我想到了兩點,就是這兩點,促使我改變了注意,決定了不再把這些田留著,便就分給各縣貧民!」
「張公,我能夠理解那些得了糧、得了田的民戶,卻為何還仍不願出丁壯參軍。畢竟,打仗是要死人的,再一個,丁壯是一家的頂樑柱,咱們給他們分了田,田得有人種吧?也離不開丁壯。是以,針對於此,我打算再行幾個措施。」
「參軍的丁壯若是戰死,會給撫恤;若是殘疾,也會給撫恤;並如果在部隊中幹得好的,比如立下有功勞的,退伍後會按其意願,給其安排下到鄉里、上到郡縣的吏職,是之四。這四條之外,還有個形式上的措施,也是咱們在任城、亢父已開始施行的,便是新兵入伍的時候,每個人給佩一朵大紅花,敲鑼打鼓,喊『參軍光榮』的口號,把場面搞得熱鬧點!……張公,主要就是這幾條了,你覺得這幾條在三縣宣傳開后,對減輕民戶出丁壯參軍的顧慮,及化解少數民戶對出丁壯參軍的抵觸心態,會不會有裨益?」
曹幹說道:「『兩手抓』固然是咱們的政策,但豪強地主,並非是咱們依賴的對象,咱們依賴的對象是誰?是人數遠比豪強地主為多的貧民!一個鄉,豪強地主能有幾個?貧寒百姓,卻有多少?咱不能為了『團結』一個、兩個的豪強地主,而不讓更為廣多的貧民高興!這是第一點,此是為『不可不分主次』。從『團結』,亦即『兩手抓』這一塊兒引申開去,往深里來說,則又那些地主既然連家業、田地都拋棄了,說明什麼?」他拿手指敲了下案幾,說道:「說明他們本就已是敵視咱們了!說明他們本就已非是咱們『可團結』的對象了!既是如此,那他們留下的田地,咱幹嘛還要給他們留著?這是第二點,此是為『不可瞻前顧後』。」
曹幹問道:「張公,怎樣?」
「便是要想達到郎君所說的這個效果,『定陶郡的廣大貧民,更加的歡迎咱們』,宣傳是重中之重啊!」
「張公,瞻前顧後,不分主次,那可是成不了事的!」
張曼想了會兒,被曹幹說服了,說道:「郎君所言甚是。的確是不可因次而廢主,不可瞻前顧後。可是郎君,『若為外縣地主所知,恐會更加敵視我部』之此憂,也不可不慮啊,特別是在郎君已經決意,劉將軍不打定陶,那就由咱一部去打定陶的此個關鍵時刻。」
張曼說道:「郎君已有辦法?」
曹幹搖了搖頭,說道:「劉將軍部那不叫徵募,那叫裹挾。裹挾來的部曲,不但會損害本部的名聲,同時也難以短時內形成戰鬥力,咱m.hetubook.com•com不能這麼干。我說的『徵募』,徵募的對象不是面向各縣全部的百姓,主要是指咱們分給了糧、分給了田的那些百姓民戶。由任城、亢父兩縣的經驗可知,有些分了糧、分了田的百姓民戶,他們也不願意送自家的丁壯參軍,任城、亢父募兵時,咱們的老部曲少,一下子若是募到了太多的新兵,咱也忙不過來,對此現象可以由之,但現在不能由之了。凡分得糧、分得田的民戶,必須要每戶都出丁壯,參加義軍。」
張曼沉吟了下,說道:「張適在梁丘,往定陶遣的有斥候,郎君在爰戚,往定陶遣的也有斥候,定陶郡的虛實,包括定陶縣和其它各縣,咱們現在大致已知。郎君,咱部與劉將軍部打山陽時,定陶郡的太守膽子不大,他沒有敢援救,可也正因為他沒有援救,並且在咱們打山陽時,他更在定陶招兵買馬、徵募壯勇,故而定陶郡而下可用的守御兵力,卻是相當充厚啊。」
「張公,為化解百姓民戶出丁壯參軍的各種顧慮,我打算再行的這幾個措施,其實大部分也都是咱們已定的『軍屬政策』,主要是讓尚不太知道咱們『軍屬政策』的三縣百姓們,知道咱們的這些政策。合作彈是其一。讓百姓們同時知道,軍屬可以少納租稅,以及軍屬家中若是有事,可以到鄉中求助,鄉中有專人負責,是之二。每家軍屬,門上皆懸『軍屬光榮』之匾,敢有侵犯其家利益者,縣鄉嚴懲;其家參加之軍人在軍中若是立下了功勞,便將『軍屬光榮』之匾換成『一等』、『二等』、『三等』功臣之橫,縣鄉在各方面都要給予其家優待,其家所住之里中,不論大小里務事宜,都得尊重其家的意見,若有聚餐,其家家主須當坐入上席,是之三。
「不錯!合作彈在三縣各鄉,現已皆是初具基礎,架子已經打起來了,接下來就是再擴大下範圍,便可開始運轉。我已令李鐵等,在向百姓們做對我部各項政策之宣傳的時候,一定要把咱們對待『軍屬』的諸項政策,讓百姓們盡皆知曉,其中就包括『合作社』這條。凡家中有丁壯參軍者,以後家的農活,都會有合作社幫忙來做。」
曹幹轉回到了席上,重坐下來,摸著短髭,笑道:「張公,你才從城陽回來沒幾天,有些事,你還不知。卻橐縣、爰戚、巨野三縣的大小地主——任城、亢父也有,但比三縣少些,近期內,著實是拋家棄田,帶著他們的家眷逃走了不少。對於逃走的這些地主的田,該怎麼處理?底下有兩種意見,一種是暫且留著,一種是便就給分了。我本亦是有點拿不定主意,『暫且留著』,我覺著不太合適;然若『便就分了』,張定、王敬、鄧勛等的意見好像也對,是不是就與咱們『兩手抓』的政策有所違背?會不會讓外縣的地主知hetubook•com.com了后,更加的敵視、抵觸咱們?我現已注意定了!……留什麼留?不留,便就分了!」
張曼微蹙眉頭,說道:「郎君,咱們此前在任城、亢父兩縣的募兵,都是前前後後,加在一起,各用時皆一個月上下,現卻只限期十天,便要完成三縣募兵?」
張曼笑道:「郎君已有全盤的考慮,諸項細節也都想到了,十天完成募兵任務,我已無憂矣!」
曹幹笑道:「張公,就算是能夠在十天內完成募兵任務,所募之兵皆新兵也,尚未經足夠之操練,若便就這麼投入戰場,張公不憂么?」
張曼點了點頭,說道:「讓高子、麵糊等現身說法,這是個大好的辦法啊。他們都是咱們任城、亢父政策的獲益者,有親身的感受,讓他們來與三縣的百姓說,起到的效果必會很好。」
曹幹忽然拍了下腦門,笑道:「哎呀,張公,你我正在說募兵此事,怎麼話題一展開,就說到這裏了?」端起水碗,喝了口水,潤了下嗓子,說道:「也不算白說。宣傳是件大事。那宣傳這件事,就先這麼定下。張公,咱們拐回頭來,繼續再說募兵此事罷。」
張曼說道:「這一條,是郎君制定的好政策,是得讓百姓們都知道。有了此政,就能減輕百姓民戶出丁壯參軍的部分顧慮矣。」
「這個道理,李鐵已帶著人,在三縣各鄉,正與百姓們講說,『軍情魚水情』的標語,現已是刷滿城中、各鄉。接下來,正式的募兵開始后,如我適才所言,我打算把咱的部曲戰士也都派去各鄉,讓高子、麵糊等現身說法,有了他們的加入,這方面的宣傳力度肯定是會加強。」
曹幹一笑,說道:「張公,他們就算是沒有聽說這件事,難不成,他們就會歡迎咱們了?此是其一。『把逃亡地主的田全都分給百姓』的這個消息傳到定陶,定陶郡的地主固然可能會更加的反對咱們,可定陶郡的廣大貧民呢?必然會更加的歡迎咱們!此是其二。」
說白了,張定、王敬、鄧勛等之所以會提出把那些逃亡地主的田「暫且留著」此一建議,歸根結底,其實還是因為他們對曹幹的「政策」理解得不夠深入之故。他們只看到了「兩手抓」這個政策,卻忽視了「兩手抓」這一政策,是從「起事是為貧民不再受苦」這一政策中衍伸出來的,「起事是為貧民不再受苦」,才是曹幹部義軍的基本政策,最重要的政策。
「張公是擔心定陶郡的士紳地主們,會因此而更加的反抗我部?」
張曼說道:「便就分了?」他細作思忖,說道:「郎君,張定、王敬、鄧勛等的意見,似亦有理啊。若是就這麼便給分了,那消息傳出去,別縣地主說不得,可真就可能會更加敵視咱們。」
「敢問郎君,是哪兩點?」
曹幹說道:「張公請說,什麼一點?」
曹幹摸了摸短髭,www.hetubook.com.com半開玩笑似的說道:「張公,你應該有憂。」
張曼問道:「郎君這話怎麼講?何謂『瞻前顧後』、何謂『不分主次』?」
「倒是利大於弊了。然卻有一點。」
張曼問道:「郎君打算怎麼個募法?」
張曼拊掌笑道:「何止會有裨益?將會極為有助!」
張曼思考了會兒,說道:「以自願為原則,以徵募為補充的這個募兵辦法,比之單純的以『自願』為原則,能更好的補充、擴充咱們的實力。我看不但可以在橐縣等三縣採用,往後,在每一個咱得的縣,咱都可以採用此法,以此募兵。但卻還是唯有一點,那便是宣傳方面的工作,咱得跟得上,得讓那些分了糧、分了田卻還不願出丁壯參軍的民戶深刻地認識到,有了咱們義軍的存在,有了咱們義軍為他們撐腰,才有他們的得糧、得田,如果沒有了咱們的義軍,他們的糧、田也就得不來了!不僅得不來,已分給他們的糧、田,還會被豪強地主搶走!……簡言之吧,就是郎君所說的『軍民魚水情』,這一點,須當給他們說清楚、說透徹。」
曹幹說道:「在任城、亢父兩縣募兵時,咱們採取的募兵原則,主要是『自願從軍』。如仍還僅是以『自願從軍』為原則,這兩個辦法可能還不太足夠,難以在十天之內,便在三縣徵募到足夠的新兵,但如果這次三縣募兵,咱們採用『自願』和『徵募』兩種原則并行的辦法呢?」
「第一,任城、亢父兩縣募兵時,動員、宣傳這一方面,當時主要靠的是政委、宣傳隊的隊員們下到各鄉為咱們做宣傳,動員百姓參軍;這次三縣募兵,可以不僅只靠政委、宣傳隊的隊員們宣傳,把咱們的戰士們也都派下去,擴大宣傳的力度;尤其是高子、麵糊他們這些任城、亢父參軍的戰士們,把他們全都派分去三縣各鄉,現身說法,把咱部義軍的政策、參加咱部義軍的好處,在最短的時間內,使三縣百姓都知。第二,明天咱們就在橐縣、爰戚、巨野三縣進行更大規模的分田、分糧,以此來更大規模的吸引貧家子弟參加咱們的義軍。」
「那麼敢問郎君,怎麼把咱們在五縣做的事,使定陶貧民知,郎君可是也已有辦法?」
張曼說道:「咱們自己打?郎君,你可想好了?」
曹幹問道:「張公以為可否?」
「一縣募兵的兵額為兩千之數,郎君,兩千之數,不是個小數字啊。只靠這兩個辦法,自是會大有幫助,但是恐怕還不太足夠吧?」
「張公,我決定了,劉將軍不打,咱們自己打!」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劉小虎的書信,曹幹放下書信,又在堂中踱步,轉了好幾圈,他立定以後,右手攥拳,打了下左手手心,說道。
「這個辦法……」
「怎麼個兩種原則并行?」
「故此,若只咱一部往攻定陶,這第一件要辦的備戰之事,便是募兵。」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