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唐不良人

作者:庚新
大唐不良人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二聖臨朝 第六十二章 軍國大事

第七卷 二聖臨朝

第六十二章 軍國大事

蘇大為頗有些無奈的點頭,想了想又道:「對了,還有一事,關於高陽公主的案子……」
「哦,過了宣政,便是含元殿了吧?」
這話一出,武媚娘的神情,就有了微妙的變化。
麟德中,坐受贓賜死。
「是。」
這一建築組群,構成了唐代大明宮內規模宏偉、禮制莊嚴的外朝聽政區域。
有點像是後世的立體聲音箱。
延英殿位於紫宸殿西。殿院外設有中書省、殿中內省等中樞機構。
這番對話,蘇大為聽得雲里霧裡。
明顯李治正在與朝臣商議國家大事,此時帶著一雙耳朵聽就足夠。
「陛下,孝協父叔良于高祖時擊突厥,中流矢死,乃死於王事,孝協無兄弟,恐其絕嗣。」
大明宮的建造,是依著此前的長安朱雀大道南北朝向。
「我查案時,發現這案子涉及到巫蠱之事,而高陽真正的死因,或由巫咒造成。」
李治的聲音,從高台上傳來,竟比平時也多了數分肅殺和雄渾之意。
比之紫宸殿里的對話,更像是朝會議事。
「是。」
蘇大為立刻明白,今天的對話場所,是在這延英殿。
高宗的回答是不能以關係的遠年,來改變制度,這樣會遺禍百姓,何況孝協有一個兒子,怎麼會擔心絕後?
心中迅速思索著,武媚娘的眸光微垂,以此掩飾其中的震動。
唐詩中的「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等詩句,就是描寫含元殿大朝會的盛和_圖_書況。
她不是不懂其中的關竅,只是之前關心太子李弘的病情,有些亂了方寸。
「阿姊,我是怕這案子最後牽連太廣,現在和你說,也是讓你知道此事。」
武媚娘用衣袖輕輕擦拭了一下眼角。
蘇大為想,李治怎麼也不可能召自己在麟德殿對話才是,去那邊,那就是有國宴和雜技舞樂表演的盛會,不會一點風聲也沒有。
但若他真的有涉案,那……」
此殿坐落在一萬多平方米的大台上,建造麟德殿共用了一百九十二根大柱,大小是後世故宮太和殿的三倍。
對了,今年的年號也是麟德元年。
只可惜,峨嵋山裡霧靄蒼茫,要找一位有心隱居的孫仙翁,沒那麼容易。
過了片刻,通傳的太監小快步走出殿外,輕聲細語的叮囑蘇大為覲見的禮儀,並再三強調不要發出任何聲響。
坐贓罪,簡單來說,便是官員貪污腐敗。
這才在王伏勝的帶領下,進入延英殿。
「郭行真暫時不要動,弘兒現在身體還得靠他的丹藥,待孫仙翁來長安,再做計較。」
至於延英門……過了延英門,便是去延英殿。
李治和朝臣說的這件事,看來是當年征西突厥的後續處理。
跟著王伏勝沿著大明宮的廊道,經過無數金吾衛的巡視,還有數處千牛衛的守備,來到一處恢弘的宮門前。
在武媚娘眼裡,蘇大為或有報復政敵的嫌疑。
《唐六典·尚書·工部》:宣政之左曰東上閣﹐右和*圖*書曰西上閣﹐次西曰延英門﹐其內之左曰延英殿。
聲音在大殿恢宏的懸樑與立柱間回蕩,形成一種空曠迴音的效果。
有道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紫宸殿屬內朝。
「詛咒高陽公主的人偶,是郭行真手下道士從西市買來,這事,或許與郭行真也有牽連。」
只可惜,孫思邈在時,李治和武媚並沒有這樣覺得,直到他離開后,才恍然發覺,孫仙翁的不凡。
含元殿為三出闕宮殿結構,殿堂坐於三重高台上,台基高十五米,東西長七十七米,南北寬四十三米,總跨度與丹鳳門近似約二百余米。
殿前至丹鳳門間有廣場和專供皇帝出入宮城的御道。
蘇大為暗自尋思,不是去含元殿,說明不是正規政事。
被王伏勝引著,過延英門,在延英殿外小候了片刻。
李治可不是昏庸之人,必然會有極大的反彈。
見李治微微頷首,忙隨太監站在殿側旁。
武媚娘目視蘇大為:「阿彌,你是不是對郭行真,有些看法?」
一進此殿,蘇大為就聽到巨大的聲音。
即受財枉法、受財不枉法、受所監臨、強盜、竊盜、坐贓。
……
「高陽的案子怎麼了?」
武媚面露驚訝。
說完,她抬起頭時,臉色已經完全恢復了平靜,彷彿隨口說了一句:「若有新的進展,隨時告訴我。」
「阿姊,此事無論我心如何,案情都在這裏,真的假不了,若郭行真果真清白,此事自於他無關。
在太監的示hetubook.com.com意下,蘇大為遙遙向李治行禮。
見到蘇大為走過來,王伏勝忙快行幾步,到了近前先行禮道:「蘇少卿,陛下召見。」
蘇大為心知武媚娘對自己的用心起疑了。
若從延英殿穿過,繼續向西,會遇到含象殿、明義殿,最後到麟德殿。
「畫一之法,不可以親疏異制,苟害百姓,雖皇太子亦所不赦。孝協有一子,何憂乏祀乎!」
突然,殿中一個聲音,令蘇大為一個激靈。
殿前有水渠,渠上有五座橋樑。
這是司宗卿王博秦說孝協父叔在高祖時中流箭而亡,死於王事,但他沒有兄弟,恐怕會絕後。
「竟有此事!」
正因為高明,平日里李治和李弘都沒有病症發作,都忘記了自己身體並非那麼健康這件事。
這個孝協,指的是李唐宗室,魏州刺史李孝協。
在孫思邈在的那幾年,李治的身體還是調理得不錯的。
雲中都護府,即瀚海都護,當年自己隨程知節和蘇定方征西突厥時,曾經過。
整個延英殿,充滿一種威嚴肅穆之氣。
「郭行真之事……」
蘇大為辭別武媚娘,還沒來得及離開大明宮,眼見李治貼身太監王伏勝在道旁侍立,似有話對自己說。
「改雲中都護府為單于大都護府,以殷王旭輪為單于大都護,遙領之。」
他認識的有許敬宗、郝處俊、上官儀等人。
「是。」
郭行真與李義府覬覦都察寺之事,武媚娘必然知道了。
熊津都督府。
自從孫仙和*圖*書翁又入峨嵋煉神丹后,李治和李弘的身體,交給其他的太醫去調理,那明顯就差了許多。
但想一想現在都快二聖臨朝,李治經常讓武媚娘代他處理政務,好像也沒有太忌諱。
如果從紫宸殿出去,首先會是過紫宸門,到宣政殿,過了宣政門,就是大明宮的正殿,也即外朝含元殿。
若郭行真真的牽涉到高陽公主的案子事小,但此人若真的暗中行巫蠱之事,那就是大忌。
直到孫思邈辭官離開,李治和李弘才驚覺,不同的醫家,水平差別那麼大。
跨過廣袤的草原,繼續向前,就是天山山脈。
不過他坐鎮都察寺,往來情報甚多,略一思索,明白過來。
這種功能紫宸殿也有,如果李治今天召蘇大為在延英殿召對,那就有些避開武媚娘的意思在裏面。
蘇大為立時明白過來。
「若能找到孫仙翁,那弘兒的身體就有救了。」
似乎看出蘇大為的疑惑,王伏勝道:「從內朝出來,沿此道出去,就是中朝的宣政殿,蘇少卿自是熟悉,我們一會要去的是延英門。」
那是有一名中氣十足的臣子,在向坐于殿上首的李治,奏報的聲音。
「此事,我會多思量,阿彌,若無別的事,你先去查案吧。」
「又是郭行真,這般湊巧?」
武德五年,封范陽郡王,貞觀初,以屬疏例降封郇國公,累遷魏州刺史。
麟德殿東臨太液池、西近西宮牆。
站在殿外,隱隱聽到裏面有人聲傳出。
蘇大為話鋒一轉:「阿姊,我記得和-圖-書郭行真最早是通過賀蘭敏之,介紹給阿姊,又是經由阿姊你,推薦給陛下。」
現在李義府被刑部和大理寺在查,就剩一個郭行真。
說起這件事,蘇大為心裏還是有些猶豫。
也就是說,延英殿屬於一個可以供天子和臣子休息的建築群。
過了雲中都護,便是延綿的金山山脈,跨過金山,就是西突厥的地界。
此刻經由蘇大為一點,立刻反應過來。
至於其他的朝臣,對蘇大為來說,都是生面孔,只是看官服,應該都是四品以上的大臣。
劉仁軌?
蘇大為心中有些詫異,卻也沒多問,點點頭道:「有勞,請為我引路。」
「自滅突厥後,遷突厥三百帳于雲中城,以阿史德氏為之長。至是去歲,部落漸眾,阿史德氏詣闕,請依胡法立親王為可汗以統之。」
此人是長平王李叔良之子。
《唐律疏議》制定了「六贓」的贓罪體系。
「陛下,檢校熊津都督劉仁軌上書,備言百濟戍兵疲憊,征役勞苦,獎賞無信,西歸無期。恐師眾疲老,立效無日。」
蘇大為摒息靜氣,安靜的跟著太監上前,看到前方殿中已立有十幾位朝臣。
不過也不一定,王伏勝只說過延英門,也沒說就在延英殿。
畢竟這是外朝的事。
據傳,在唐肅宗時,宰相苗晉卿年老,行動不便,天子特地在延英殿召對,以示優禮。
麟德殿是皇帝宴飲群臣、觀看雜技舞樂、作佛事及外事召見的地點。
到那時,做為保舉郭行真之人,武媚娘難辭其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