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

作者:名和行年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霞浦高中的新社團 第十章 信仰漸淡的憂傷

第一卷 霞浦高中的新社團

第十章 信仰漸淡的憂傷

「而在夜色里,又是後山這種地方,多出或少出一個人,是很難發覺的。那個同夥去後山點燃信號煙花之後,本該是立即撤離或是加入偷竊的。可是他發現其他人仍在擺放煙花,而你們一行又旋即到了後山,他無處可避,只能把燃放后的煙花盒踢下後山,裝作雇來擺放煙花的人員混在人群里。但是明石先生又留了人檢視,他依然無法脫身。
明石同學的話的確是事實。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科學又日益普及,祭典更傾向於一種文化符號而逐漸失去了原來的社會意義。也正因此,對祭典充滿期待的人只剩下虔心的氏子和天真的孩童,而這些人對祭典的準備所能提供的貢獻則是愈來愈小。而籌備祭典的主力——青壯年人們,則因為各自的工作,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淡漠感,年復一年喪失著對祭典的熱情。
聽完我的說明,明石先生便站起身來,打算帶人去後山,配合那裡的檢視人員進行查驗。不過他又想到一個問題:
我換了浴衣,提著手提袋,再坐車回到神社時,已經是七點鐘,神社已經滿是璀璨的燈火、開張的攤位和過往的人群了。我到事務所向明石同學詢問過後,得知原定七點半的煙火要到晚上八點鐘才開始。而造成拖延的原因似乎是運送煙火的卡車有些問題,明石宮司正在側殿對幾個手下大為光火。
「只要說晚上的祭典有好吃的,奈惠和江之島同學一定會被引來;至於河內同學的話,她喜歡朋友多的地方。你就說我們四個都在,她應該也會過來的。」
這個問題似乎要模擬一下情景才能解決。平時的司機開車到商店,下車買煙花,搬上車,返回,沒有問題;而節日的司機開車到商店,下車買煙花,搬上車,返回,發和*圖*書動不了車子……
看來從事祭典準備的人手的確是很不充裕。製作神簽,謄錄祝詞,寫布幡等等用筆墨的工作都交給了我。不過得益於每製作完一部分都要起身送交相關人員,並沒有出現在思賢堂那般,連坐數小時以至於起身時頭暈目眩的現象出現。待筆墨的工作完結,我走出偏殿門口時發現,明石同學早在門口放下了一堆燈飾。顯然是拜託我在完結后幫忙把這些張掛起來。忙完這些,差不多也到中午了。各在供餐處領了一小碗米飯和一小碗味噌湯后,我和明石同學就在神社的台階上匆匆解決了午飯。
我給明石同學打了個電話詢問這個煙花的情況。她回答說,因為煙花運送的遲了些,按理說這個時候還在擺放。明石宮司已經帶人跑去後山確認情況,她也正跟著父親前往後山。
暑假過去了幾天,便發生了這麼兩起屠殺腦細胞的事件。看來高中的暑假的確不可小覷。旋即到了七夕,這一天按照原定計劃,本該是去市區東部的開發區參加那個遊戲公司舉辦的稀有卡活動,可是在到場之後卻發現,今天作為贈品的卡片已經全部收集完畢。
「明石同學啊。不好意思,換了裝束和髮型,一時沒認出來。」
突然間,傳來一陣煙花聲。這就到八點了嗎?我拿出手機,只有七點二十五。連原定的七點半都不到,為何會有煙花呢?我從事務間探出頭去,後山方向升起了三個一輪型的煙花,這三個過後,又是三個一輪型的煙花綻開在空中。遊客、攤位的主人們紛紛仰頭觀看。
「這次反而是司機立功了呢。」我搖了搖頭。
「應該是汽封現象吧。平時的煙花擺在商店深處,要花一點時間才能把煙花搬出來,https://m.hetubook.com.com而今天是七夕,商店已經把煙花搬到了店門口。
明石同學道:「看來那個意外的煙花,就是那個慣犯的同夥點燃的了。用以吸引別人的注意力,然後這個慣犯就藉機下手,進行偷盜。」
聆聽的兩個人點了點頭。我向明石父女問道:「那在後山的幾個,是誰點燃那個煙花的呢?」
「這樣的話,你不覺得那個意外點燃的煙花很可疑嗎?」
「試想一下,假設這個煙花點燃后,其他煙花按照原定計劃在七點半點燃,人們的注意力就更會被煙花所吸引,這樣,慣偷作案的時間和成功率不就更高了嗎?正是因為他的同夥不知道預定時間延後,按照七點半的計劃在七點二十五點燃了信號煙花,才使得慣偷被發現。
「好吧,那我回來時幫你帶份章魚燒。」明石同學說罷,扯起那紅色的裙袴跑出了事務間。看得出來,她是迫不及待地想在祭典時逛一逛神社的。
「可是,嘉茂同學知道要做什麼工作嗎?」
「光是拜託嘉茂同學就不好意思了,再請宇野同學她們的話……」明石同學在這方面的禮節上倒是一板一眼呢。
到了黃昏時分,準備工作大抵是完成了。我因為是大早上被明石同學偶然喊到了神社,便提出回家一趟,換上浴衣前來。明石同學則坐在事務間里,作為一名巫女執行神社的工作;河內同學也換上了巫女裝坐在御神酒攤中,當了一名臨時巫女,據她所說,她一直嚮往能穿一次巫女服;而奈惠和江之島似乎是有意在攤位間掃蕩了,神社提供的晚餐根本沒怎麼動口。
我坐在事務間里,大概這裏的工作就是抽籤和失物認領吧。我坐在事務間,一邊看著帶來的占卜書,一邊作如是想。
和圖書向來在腦後紮起馬尾的明石同學,今天以披肩的髮式出現在我眼前。她是本地誌賀神社的宮司之女,今天是七夕,志賀神社會按往年慣例舉行祭典。於是她便給自家的神社幫忙,出來採購必需品,正好遇上了趕早前來參加活動的我。今天除了參加活動也沒什麼其他預定,而活動又失去了參加的價值。於是我便幫她拿了一半物品,打算一觀志賀神社的祭前準備。
「這不是白跑了一趟嗎。」我不由得長嘆一口氣,重新戴上帽子,向返回方向的巴士站走去。路上的店鋪紛紛展開節日特賣,把應景的商品紛紛擺在了店鋪前面。比如七夕笹、各式煙花、紙箋等等。浴衣店門口也搬出了各式穿著鮮艷浴衣的模特。我在路口紅燈時,欣賞著各式節日商品打發著時間。
「這種知識不是陰陽學的吧。」明石同學以一種難以置信的眼光看著我,「前幾次也還罷了,這次的答案實在不像在嘉茂同學知識面之內。」
「啊,嘉茂同學。」我走過斑馬線后,一位身材稍小的巫女喊住了我。
「那個司機說的,車子一下子發動不起來是怎麼一回事呢?平時也讓他買過煙花,沒聽說有這種事啊。」
我們過多的交談引起了明石宮司的注意。他和前來的警方人員交涉之後,便轉頭朝向我們。他也是個很隨和的人,讓我們隨便說下去,不用顧忌他的輩分。
「那裡只有司機和幾個雇來擺放煙花的人,路上也沒見到其他人。」
「那有沒有別的路通向後山?」
「在這種大熱天里,即便熄火,油管里的汽油很容易氣化,這樣就很難把油氣吸到發動機里。再次發動必須要一陣子的時間冷卻才行。然而這次買煙花的時候,省去了大量從店的深處往外搬煙花的時間,因此油管的m.hetubook•com•com汽油還沒能完全液化。因此一時半會沒法發動卡車。」
「平時經常抄錄一些古書里的句子,慢慢的就形成習慣了。」我的確沒刻意把時間投在「把字寫好」的練習上,不過既然寫了快十年正楷,無論怎樣都有一點章法了吧。
明石先生道:「應該是那個司機吧,本來運送煙花就在拖沓時間,又打電話給我說什麼車子一下子發動不了。」
明石同學的臉上,分明是一副因為身在巫女一職不能離開,又因為發生異常而蠢蠢欲動的神色。我便對明石同學耳語,讓她借我一套巫女服,我代她在事務間值一會班,而她則去享受好奇心。
「說實話,現在的祭典準備,人手是越來越少了。」明石同學感嘆著說。「誠心的氏子們年齡越來越大,預定攤位的人們只會照料自己的攤位,而年輕人又因為工作抽不開身……」
我則對明石同學道:「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們一行從後山來回時,見到誰經過那條道路嗎?」
作為一個古典文化的愛好者,我對這種境況也是有所憂慮的。也正因此,我也明白明石同學的后話。答應她幫助籌備祭典之後,她領著我來到了她家的志賀神社。
「沒有。」
「要不要讓奈惠她們也來幫忙呢?」我向明石同學建議道。
「說起來嘉茂同學的字寫得很不錯呢。」在聊起之前那次抄本調換事件時,她突然感嘆道。
明石宮司一行返回時,有人來事務間檢舉偷竊者,明石父女便留在了事務間。明石同學扯了扯我的袖角,低聲對我說:「這個人好像是慣犯,我好像在報紙上見過他的通緝照片。」
五分鐘后,她給我打電話說明了情況。她和父親剛到後山,僱員們都在埋頭擺放煙花,地上並沒有已燃放的空煙花筒。而據剛搬來最後一批和_圖_書煙花的卡車司機清點,煙花的數目都是正確的。他們在留了兩個人檢視之後便返回了。
被召集的三個人在下午的工作開始后不久便到來了。神社的主人——明石宮司對自己的女兒找來的幫手儘是些同齡高中生頗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事實讓他意外,江之島同學是琵琶的能手,便換上了樂師裝束在神樂隊里幫忙;河內同學則利用打工待客的經驗在神社自家的攤位製作和分裝御神酒;奈惠則發揮她那行動力來回搬運著雜貨,看起來效率不比一個青年差。
明石同學問道:「為什麼這麼說呢?」
「你得讓明石叔叔好好準備兩份晚飯。」我對旁邊正在和我一起編注連繩的明石同學說,「否則那些炒麵攤、章魚燒攤什麼的會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恐怖。」
「父親的話,他在後山準備晚上的煙火呢。」明石同學知道我也是半開玩笑地在說這些話,所以回答的也不是很著邊際。
「我有一本《鬼故事的科學》,下次借給你看好了。」我如此回答明石同學。
可是這組煙花放過,後續的煙花一個也沒升起。人們紛紛猜測,有些人還跑來事務間詢問詳細。我便以「這個煙花可能是失手點燃,煙花的燃放預定在八點。」的回話應答回去。
「大概吧。我看應該是明石同學會因為疑問來找我才對。」神社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一片,對這方面深有心得的我,自信不會因為不懂工作而出差錯。而明石同學推理能力雖然不錯,但總感覺抓不到問題的關鍵一環,因此總和正確答案差著一步。
「現在你們要檢視出那個幫手也很簡單。真正在擺放煙花的人已經工作了很久,而這個人頂多裝模作樣工作了五分鐘。讓他們每人張開雙手,檢視一下手上沾的火藥和土灰的多少,誰是幫手就顯而易見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