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真偽性情
第五章 所謂的明斷
幕啟。(這段視頻是二年2班事件的再現。事件的責任人已因受到處分而離開學校,所以,影片中的責任人,是一位熱心的扮演者同學,請勿因此對他懷有負面評價。除此之外,所有出場角色均為事件的原當事人。)
光碟盒裡是一張刻錄的盤以及一張說明:仁科浩二同學為躑躅崎高中奉獻良多。其間,風紀委員會解決一起校內惡性事件,仁科同學以學生會役員身份急公好義,拔刀相助。借重於其嚴謹之推理,終於水落石出。製作委員會感念仁科同學居功厥偉,對此進行了特攝,以期紀念。
製作委員會上,自躑躅崎高中以下,列著學生會、風紀委員會、攝影部、某屆的二年2班的名字。從這裏來看,應該是發生在那個班的事件,然後報給了風紀委員會,再由仁科出面予以解決。這段故事,現在在攝影部的支持下拍成了影像,刻錄在了光碟里。
仁科:風紀委員會在接到事件報告后,因為調查缺少眉目而向我求助。我不辭艱難,勇擔道義,協助風紀委員們對事件發生時,可能被事件波及的班級、老師、同學等進行了長期走訪。功夫不負苦心人,我們最終得到了以下幾條有價值的,足以令我們指證實施者的線索。
以下,便是我們對照解說觀看這段視頻的經過。由於是配合解說詞並敘述觀看的視頻,所以,我對視頻的情節採用直接敘述,並將對應各個場景的文檔解說詞用括附摘引於後。
古池的神色突然很是慌張,他發現了自己的書包有翻動的痕迹。他知道自己的包里有數萬元班級的募款,用以在運動會時購買班級套裝。在翻找過後,他向高田透露了噩耗。高田很是冷靜,他立刻掏出手機,打起了電話。(高田使用手機通知了班主任老師,也趁此記住了當時的時間,我們才得以確認當時的時間是13時22分。)
仁科:首先,我認為村前長期混跡校外,要進入教室,必然先在空曠的校園內現身。https://m.hetubook.com.com這段時間很容易被目擊。於是,我們走訪了清掃校園的保潔工友們。一名工友確信,在事發那天,他正打掃教學樓的一個入口,迎面碰見一個人掩面快步奔出。他對上課時間有身影走動感到奇怪,打算向前細看,卻被對方怒吼的一句「再看,信不信我燒死你!」嚇到,怔在當地,掩面者得以離去。
畫面切換到了事發的樓梯口,兩名女生正邊交談邊向上走。陡然間,她們捕捉到了另一股眼神——村前正從樓梯下來,並因為她們的出現而盯緊了她們。因為村前惡名遠播,兩名女生嚇得不敢越過他回教室,只好重新回到了運動場上。在畫面拉遠,兩位女生即將離開畫面邊緣時,一位女生斗膽回過了頭,那時,正看見村前下了樓,往另一個方向的出口走去了。(這是根據兩位女生的證詞整理出的現場模擬。她們兩人互相作證,也排除了進入過教室的嫌疑。但她們當時過於慌張,未能掌握確切的時間。)
畫面切換回了訪談。仁科:第二條線索是,除了那四位體育課始終缺席的人之外,也有兩位女同學,在體育課自由活動后,打算翹掉自由活動時間回教室寫作業。二年2班的教室在三樓,她們在一樓到二樓的樓半,撞見了村前。由於同班,她們能夠肯定目擊對象。
仁科說完后,畫面切換到了當事的路口,這名工友便如那天,持著掃把打掃入口。由他人扮演的村前掩面而出。工友正打算向前打探,但「村前」厲聲怒吼,估計便是那句話。把工友嚇在了一旁,他得以迅速消失在畫面中。工友由於衝擊,除了記住他是男學生外,也沒能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線索。(由於這一聲吼音量較大,有些一樓班級的學生也聽到了。其中有人看過時間,是13時13分,這一點在不少人的證詞中都得以證明。此外,工友雖然在課程中能自由行動,但並不能進入需要室內鞋和-圖-書的教學樓內。所以可以排除工友的嫌疑。)
影片到此結束。我向旁邊的人問道:「除開這個影片中對仁科那些阿諛之詞,單就這個事件而言,你們認為,躑躅崎的判斷對不對?」
視頻切斷,字幕打出了「這件事迅速在班級傳開,也彙報到了風紀委員會。風紀委員們邀請了仁科浩二同學,並在隨後到場進行了調查。」(班主任老師接到電話火速趕回,古池和高田向老師報告了情況。在這段時間里,三人互相證明並保護了現場。)
儘管我們在私底下議論著即將到來的交換生仁科浩二,但明面上,我們還是得為交換生的工作做著前期準備。在交換過第一批材料后,便進入了校方審批的階段。當然,交換生既然是雙方校方頭面人物動議產生,自然在這一環上不會出什麼岔子。過審之後,雙方又互相提交了進一步的材料。這些材料的內容,由於人選已經確認,便是對應的照片和履歷,以便對方能夠提前做些了解。按照計劃,我們只準備了一張帶照片的履歷表,用電子版發了過去。但沒成想,對方居然用急件寄來了對應材料的紙質版,裝在一個厚重的信封里送了過來。
(這就是故事的始末。款項被村前藏匿並且始終沒有交代,因此未能追回。但其行止不端,已被校方勸退。如果沒有仁科同學的智慧,這次事件恐怕依然不了了之,而二年2班也將繼續被宵小所侵擾。故,學生會、風紀委員會聯合再現這一事件,作為對仁科同學功績的肯定,以及對後來人的警醒。)
仁科:是的。根據以上線索,我們在村前下午回到班上后控制了他。事前,我們已經向校方和學生會做了報告,然後在校方授權后對其進行了搜身。我們搜出的物證有打火機和香煙,並且在他的手機上發現了這樣一條簡訊。
仁科:是的。第四個人名叫村前貞雄,據我們了解,他平日的風評便不是很好。根據一些偶然的目擊情報,他時常在上課和圖書時間出現在校園,並且朝著教學樓或校外的方向移動。所以我推斷,他經常使用秘密手段翹課潛出校園,其目的則是去網吧打遊戲。事件發生的當天,他雖然早上到校,但上午便從班級的視線中消失,在事發時沒有他人證明,所以引起了我們的懷疑。(再次聲明,此時出現在畫面左下方的照片並非村前本人,而是扮演村前的普通同學。請勿因此對該同學產生負面印象。)
畫面又轉回了訪談。仁科:除了這些證言,我們還發現了一些物證。其一,造成古池摔傷的原因被查明是快跑中運動鞋脫膠。但我們在檢查運動鞋時,發現了火燒的痕迹。其二,我們認為村前是疑似實施者后,對其書包進行了外圍的檢測。我推斷,既然是班級公募款,必然需要袋子收束,並且零錢整錢均有。所以,我用大型磁鐵在其書包外探摸了一圈,果然發現了包里有反應。並且最終,在其書包里發現了一個可疑的錢袋。經古池和白石辨認,正是原本盛裝款項的袋子。但裏面的大額紙幣已被取走,只剩下了零星硬幣。
字幕:請問,在發現疑點之後,又是如何找到證據確定村前是實施者的呢?
仁科:第三個缺席體育課的人是一位叫白石貫太郎的同學。他在班裡是公認的謙和有禮,所以原本便是預定為負責保管這筆款項的人選,但在今天上學時,他的左腿接觸到牆角裸|露的電線,造成了觸電事故,今天一天都躺在保健室休息,沒有上課。這件事是校方的責任,在此對白石同學表示遺憾。他由於缺席,便將保管款項的工作轉交給了古池。他在保健室休息了一整天,古池和高田進出保健室時,都和躺在病床上的他打過招呼,可以認為,這三個本有嫌疑的同學通過互相證明而擺脫了嫌疑,並且也有保健老師關於他們三人在場的證明。
仁科:經過互相證明及排查,我們得出了結論:在此前,從體育課的場地離開的有四個人。其中兩人是受傷的古和-圖-書池和護送的高田。古池受傷后,高田一直陪著他。高田將古池送到保健室時填寫了接受看護的記錄表,我們查到,那時是13時5分。其後,高田一直在保健室陪古池接受治療,等到治療完畢,古池用手機向體育老師報告了情況並請假回教室休息。這一通話記錄得到查證,通話時間是13時15分。隨後,他們於22分回到教室,發現失竊。
由於在理念中,校方對於此次材料的往來也是默認為履歷表,因此也沒將信封拆開,便直接交到了學生會手裡。但,我拆開信封,裏面掉出的東西卻不止一張履歷這麼簡單。
畫面是空無一人的二年2班,畫面右上角像是刻意標註出線索一般,用字幕手段表現了當時的時間——13時22分。畫面下方打出的字幕是「某日,二年2班的一節體育課」。不多時,兩位男生出現在畫面中。其中一人可以明顯看出腿部受傷,由另一人攙扶著回到了座位。(受傷的男同學是古池信也,他是此次事件的失主。在這節體育課上,他因為事故而摔傷,在同學高田健太的幫助下,去保健室做了外科處理后,回到教室準備休養。)
紙質履歷,在我們的印象里,也就是用普通的A4列印紙列印一下,頂多為了照片用加厚列印紙彩印。可這個信封里的履歷,居然是用光板紙噴印,還壓了一層膜。送來的還不止一份,足有十張之多,充分體現了仁科和躑躅崎在此次事件中展現出的排場。拿出履歷后,信封依然有些重量。我將開口放低,一個光碟盒掉了出來。
仁科:第一步自然是尋找可能實施盜竊的人。我們根據證言和對老師們的走訪,得到了以下幾條線索。其一,當時,除了二年2班在上體育課,其他班級的課程都在室內。並且當天,所有其他班級都是全勤。其二,所有教師,除了當時有授課任務的,全都在大會議室參加某個會議。班主任老師也是接到了電話報告情況,才臨時請假趕回。因此,hetubook.com.com我們判斷,能夠進入教室實施盜竊的,只能是體育課的缺席人員。
仁科:所以,我們可以梳理出這樣一條軌跡:村前在事先製造漏電事故擊傷了白石,又用打火機在古池的運動鞋上做了手腳。13時,二年2班上體育課,全體人員外出。5分,古池受傷,掌控錢款的兩人因此被村前困在了保健室。10分左右,村前盜竊到款項,但可能是在窗戶中看到了女生正往回走,他便將紙鈔放在身上,笨重的硬幣留在袋子里存在了包里。他慌忙下樓,與兩位女生碰面,然後嚇走了對方。接著,他怕被更多人留意而掩面走出,又碰上了工友,他因此而吼叫,被不少人聽到,此時是16分。到了22分,古池和高田發現了失竊。
「完全相反,村前和這件事毫無關係。」
視頻出現了仁科的特寫,下方的字幕打出了對仁科的提問:對此次事件,第一步著手的策略是什麼?(由於無法再現現場調查的場景,我們只能以旁觀視角提問的方式將調查結果展現出來。)
字幕:那麼,疑點便只能集中在第四人身上了?
「前面都把其他人的嫌疑排除了吧?那也只剩下村前了吧?」明石同學回答道。
我將光碟放進電腦光碟機,其他在座的人也一併湊到了顯示器前。彈出的文件夾里有兩個文件,一個是一段視頻,另一個則是一份文檔。我先打開文檔,見得標題是《二年2班惡性事件始末記解說》。標題下還附有一段說明:請配合此解說文檔觀看視頻。於是,我將文檔印了數份,給在場的每一個人發了一份。確認每人都拿到文檔之後,我開啟了視頻。
字幕:所以這些就是做出判斷的依據?
屏幕上出現了一張照片,是對手機的拍照,手機畫面是簡訊界面,發件人做了馬賽克處理,內容是「村前同學,拿到錢先放在你那裡。」時間是13時10分。(發信的是未知號碼,在校內範圍內並未發現這一電話。因為涉及校外人員,故而對此號碼進行了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