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異

作者:名和行年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異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花言葉 第八章 縹緲的風信子

第七卷 花言葉

第八章 縹緲的風信子

「便和嘉茂姐姐推測的一樣,那裡以前是很普通的一所高中,但四年前廢校。但就在廢校不久后,那裡便發生了一起怪談。一個風雨大作的晚上,一個流浪的人看上了這裏的廢棄房舍,打算在這裏歇宿。然而,到了深夜,風穿過樓道的那種空洞而陰森的呼號讓他始終難以成眠。於是,他走出本來的那個教室,轉而在樓棟里尋找避風的房間。
這棟廢樓位於一個院落中,院落的門柱留有牌匾摘去后留下的明顯色差。從房屋的結構來看,這應該是公共場所,而非住宅。兩三層的公共場所,在使用時會掛一塊牌匾,給人的印象自然便是學校了。
如果傳言和影響是這麼一回事,那麼我們可以從這些方向得到一些線索:近幾年,以出雲自己不過十余歲的年紀來看,這個約數也最多不會超過五年。否則,她自己也不可能說出「之前的上野夜晚也是遊人如織」的話。其次,這座廢校傳出鬼火流言不過五年,就算五年前,這一帶也早已被普及了高度的科技文明,若是要讓一個神怪傳言在五年間被現代文明教育的群體所廣泛接受,那麼便還需要非常充實的證據。從報紙上報道的UFO照片已然不能取信於大眾可以看出,這種證據的實證度還要提高,也就是說,所謂的「鬼火」發生的時候,必須要有大量的目擊或是視頻證據,這樣才能讓這些生活在現代文明中的上野人相信這個傳聞。既然傳聞傳到了上野本地人菱崎出雲的耳中,她自然對細節也是有一定的掌握的。於是,我向她探問道:
「但你也聽到了出雲的話,這個傳言傳遍上野,顯然不是我平日里隨便拆穿的『學園怪談』那麼簡單。我還是那句話,這座廢校能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段留著這麼久,這本身也就夠可疑了。」
「風吹落的是保存在煤油里的鹼金屬,比如鈉或者鉀。威力更大的銣銫等等似乎不應該出現於高中實驗室當中。和-圖-書為了劇烈反應的效果,我們就以鉀來打比方。由於玻璃已破,雨水打進來,地面變得潮濕。鉀離開煤油后,和不斷進入屋內的雨水劇烈反應,產生氫氣。同時放出的熱量點燃了保存的煤油和產生的氫氣,所以,流浪漢開門時見到的青藍色火焰便是氫氣的燃燒,而隨後的火光,或許便是灑落一地的煤油和氫氣共同作用的結果了。」
畢竟,這些疑點,我不負責任地用一句「誇張」便可以全盤帶過了。
這倒是作了一個很好的旁證:如果流浪漢是這個事件的有意實施者,他完全可以選擇更安全的方式,成功率更高的晴天晚上。有此旁證,應該也可以認定流浪漢也是出於意外才目睹了這起事件的發生。不過,即便如此,我的思維也依然在作出這個補充設定后,繼續尋找這個事件的合理解釋。
「嘉茂姐姐、宇野姐姐,上野的夜景雖然另擅勝場,但來的人不多,是有它的原因的。」出雲的話語中透著一絲涼意,似乎她對其中的緣由也不甚樂於啟齒。但我們終究是不曉其中規矩的外人,出雲猶疑了一陣,向我們壓低了聲音說道。「這是上野的一個傳說……夜晚的上野公園,有鬼火在作怪,所以,很多人都不願在夜晚來到這裏。」
「然而,在他走到樓道的一角時,卻發現了異常:隨著一陣呼聲大作的疾風掠過,他明顯地感覺到了更為鋒銳的肅殺之氣。某個房間里,突然傳來了玻璃碎裂聲。這個流浪漢心想:應當是某個教室的窗玻璃終於受不住暴風雨的摧殘而破碎了吧。於是也便沒有在意。然而,就在他重新安心,打算繼續尋找避風港的時候,卻聽到了某些東西爆燃的聲音。
「啊,嘉茂姐姐……這個地方倒也沒有荒廢多久,只是傳聞的流布速度很快而已。記得幾年前,上野公園的夜櫻也是有不少人來欣賞的呢。」
「傳聞有沒有提到『鬼火』發生時的具體情節和*圖*書呢?或者說,傳聞的具體內容,也就是上野的人們在這幾年中,到底傳了些『鬼火』的什麼?」
「嘉茂姐姐是想聽整個傳聞嗎?」
「出雲,上野的人們對櫻花的晝景和夜景有著明顯的偏愛嗎?」出於察覺到的這個明顯差異,我向出雲發問,以確認這是否是一個地域的風俗。
「火是真的,空氣里有氧氣,那麼就必須要有可燃物和足夠的著火點。暴雨夜裡的溫度很低,在這個情況下發生火情,理當是某種東西先行作用,產生了足夠的著火溫度,又或是這種東西在常溫下便能自燃,比如白磷等等。燃燒是劇烈的反應,在此之前,必須存在於一個較為安定的體系下才能保存。所以,在此之前,應該有一個力量打破了這個安定的體系。假設流浪漢的供述屬實,那麼從玻璃碎裂的聲音來看,那個力量便只能是風力。風倘若吹碎的只是窗玻璃,那麼對內部環境的破壞並不至於到達產生劇烈反應的程度。所以,我認為,風不僅吹碎了窗玻璃,還吹落了這個房間里的一些玻璃器皿。
「那麼,假設出雲講的這個故事完全是真的,也就是其中的流浪漢、流浪漢的目擊情報、警方調查的當時再無旁人都是成立的,憑藉這些條件,我們就能斷定這是一個鬼故事嗎?假設我給出這樣的解釋:這是流浪漢對學校有某種情緒,自己在校舍里製造了一起讓外界看到火光的事件,再跑出校舍胡言亂語,沒有對質者的情況下,一樣無從認定吧?」
晚飯過後,出雲扯了扯我的袖子,然後我們三人便到了她所布置的那間客房裡。三人同處一室,她布置的那個極盡空間利用的格局未免便顯得有些逼仄。這個氛圍,對於即將開始的鬼故事怪談會倒也頗有渲染之功。在出雲端來了茶水,我們將所有的照明工具都打開后,她開始了講述:
「講這個故事倒是可以,不過……能不能先回到家?和圖書」出雲畢竟也是打著自己的小九九才出來玩了這麼一趟。我們的要求她不好意思拒絕,但現在身處的位置又是她這個相信鬼神存在的年紀的本地人最害怕的。所以,她只好先折衷地提議回到家裡。
「沒事,也不是對上野人有衝擊力……只是,恰巧,我們現在經過的這棟廢樓,就是傳聞中鬼火的目擊地點。」出雲指著這片荒廢的地區中的一棟兩三層高的樓宇道。
「也就是說,本來賞夜櫻的人也很多,但近幾年傳出了廢校鬼火的流言,才導致現在的本地人很少在夜晚來到上野公園,是這樣吧?」出雲點了點頭。
出雲在這個令她安心的環境里,倒是把一個鬼故事講得繪聲繪色。其中運用的誇張和肢體動作,連我這個自詡長於寫作的文學少女也自愧不如。不過,這畢竟是一個怪談,而怪談終歸是虛實融合,其中某些因素自然可以認定為誇張。就我對怪談的研究經驗而言,批駁怪談的最高境界,便是在全面肯定怪談的現象后再逐一進行合理的推翻或解密。若是把太多的因素歸結于誇張,那麼這個批駁也無法取信於原來的怪談信者。
「淵子就是個陰陽師,對這種故事向來是興味盎然。」一旁的奈惠補充道。
「學校的確是鬼怪傳言的高發區呢……」我沉吟道。在這個年紀,對自然知識的掌握尚在淺顯,一些偶然出現的現象,無法用現有的知識面解釋的話,或許便會歸結到靈異。更何況,學齡又是一個思維豐富,充滿幻想的年紀,許多學校都有著自己的「學園怪談」。不過這裏已經是廢校,源於此的一個傳聞卻廣布上野,或許它也並不止「怪談」這麼簡單。
菱崎家離上野公園很近,熟悉這種傳聞也很正常。但科學世界的觀念已然深入人心,東京又更是現代文明之代表,在此時此地再有怪力亂神的傳言,信者理當寥寥。但事實上,聽出雲的說法,再結合我所目擊的實際,相信的www.hetubook•com•com人竟爾意外的多。嘉茂家的遠祖是青史有名的陰陽學大家,談狐說鬼一道自是駕輕就熟。要說鬼火,卻也算不得百鬼夜行中多麼可怕的凶神惡煞。現在,我們已經走在從上野公園返回菱崎家大屋的路上,行到某個較為荒廢的地方,出雲的神情似乎陡然罩上一層懼怖。她的腳步越發顫抖,以至於引發了我和奈惠的注意。
「抱歉,出雲……沒想到這個話題對上野人有這麼大的衝擊力。」
「誒,奈惠,你膽子也忒大了吧?」就在我還在安慰戰慄的出雲,同時展開一些初步的推想時,身邊同行的友人竟爾已經作勢要跨進那片遍布疑雲的地域了。「這可是人煙稠密,寸土寸金的東京,還是鄰近上野公園的黃金地段。在這裏居然能讓一棟荒廢的建築存在卻不拆除,你就不怕這裏真有什麼未知的力量嗎?」
當然,這隻是不信邪的我作出的解釋罷了。一小瓶裝在試劑瓶里的鹼金屬,就算被風吹落,也不至於造成讓樓外的人都歷歷在目的火光吧。此外,為什麼廢校的實驗室依然有這些還能用的試劑,或許也是有其他人把這裏當成了據點吧。
「如果是這樣,他完全可以讓自己全身而退,沒必要弄得自己灰頭土臉啊?」奈惠回答道。「再說,如果真是對過去的學校有情緒,晴雨天也不會永遠一成不變,挑一個晴天的晚上不是更好嗎?反正也是廢校,並沒有其他人會去那裡排查危險吧。」
「我為什麼要怕?淵子你自己就是陰陽師,不也是經常說世界上並沒有鬼嗎?」
「『大雨天還能有什麼東西燒起來?』流浪漢心裏如是想著。然而,他畢竟有這麼大的年紀,聽到那個聲音,判斷出那是某些可燃物燃燒還是確定的。其他現象也沒法模擬出那麼逼真的畢剝之聲。他心下疑慮,循著聲音找到了那扇可疑的門。他若是不開門,恐怕也沒有這些事,但就是這一開門,讓他看到了令整個上野都談之色變和圖書的場景:隨著門被推開,一陣青藍色的火焰就向他襲來,嚇得他後退了幾步。旋即,又是一陣爆鳴,整間房屋似乎都化成了火海……當時,也有不少人正好經過這所廢校外。他們親眼目睹到了從廢校里竄出的火焰,然後從廢棄的樓棟中衝出了一個衣冠不整,鬚眉盡焦的人。這個流浪漢好在後來保住了性命,得以向調查的警方供述當場的經過。不過,警方沒能在後來找到任何他人進入的疑點,只好草草結案。但這件事私下裡卻被傳得甚廣,所以才有了現在的故事。」
上野公園雖然不比偕樂、兼六、后樂這三大名園有著和式的雅緻寂寥之美,但其櫻花遍野,四顧如入煙霞的盛景卻也自有妙處。然而,徒步領略上野公園終究是極耗體力之事,隨著天色逐漸昏暗,我們也意識到了黃昏的臨近。清晨和正午的光明,似給公園編上一幅湛櫻的織錦;而西風薄暮之下,公園裡的遍地落紅,又催發出遊人的縷縷榮枯之情。傍晚時分,公園的遊人逐漸匯聚成離開的人潮,這種「遊人去而禽鳥樂」的狼藉未免便顯得甚是蒼涼和感慨了。不過,我緣于自身對「消亡」美學的熱衷和重視,倒是對這種景緻也很欣賞。賞櫻雖然大多集中在白天,但晝間忙於工作,傾向於晚上在夜櫻下小酌的群體倒也不少。在霞浦的公園,這個時候往往便是出入的遊人流交匯的高峰期。然而在上野公園,雖然也有此時入園的人們,但相較之下,離去的遊人無異於一股洪流。
「這個房間為何有玻璃器皿呢?很可能這便是一間化學實驗室。這樣解釋一下,便可以構建非常多的聯想,畢竟各種玄妙的化學反應可以作為諸多所謂『靈異』的最好解釋。風吹碎了窗玻璃,又吹落了裏面裝有某種試劑的玻璃器皿,以至於它摔碎后,裏面的物質造成了劇烈的火情。雖然我對化學的了解也僅限於鳳毛麟角,但僅憑這些鳳毛麟角,我倒是也能給出一個差不多的猜測。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