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靜至岩深處,隱約有蟬聲
第九章 雁飛碧落書青紙
「希崎同學,我有個更加大胆的推測,要請你驗證一下。」
「什麼推測?」
——五十年後,在你開始為疾病所苦的時候,就回到瀧澤的家中尋找良藥吧。
「希崎同學,也請你用手從這些金屬裝飾上摩挲而過。從手感上來說,這兩種不同的裝飾的觸感有什麼差別嗎?」
「同一個高度上,邊界和中心的區別呢?」
「檢查什麼?」
但希崎奶奶卻不一樣。我們在欣賞過程中對被欣賞物品的撫摸,表示的自然是注意力集中在其上,又或是對被欣賞物的呵護、關懷的情緒。若是希崎奶奶真的非常欣賞這幅「松竹千年」的作品的話,她應該是用手去撫摸覆蓋在這幅字上的玻璃。這四個字是從右到左書寫,故而欣賞的撫摸,方向必然是橫向的,所以,欣賞的撫摸必然會在玻璃上留下有別於自然流動的痕迹,那就是中間薄而兩側厚。希崎梅子並沒有在玻璃上檢測出這種痕迹,說明希崎奶奶並沒有撫摸玻璃欣賞書法的習慣。玻璃在同一高度上沒有厚薄變化便是證明之一,另一個證明是玻璃上並沒有出現手上的油脂分泌殘留在玻璃上被吸進后留下的痕迹。
「那麼接下來的一個驗證就至關重要了,這個驗證是:假設我們單拿出最上面的一整排金屬裝飾,將它們從左到右,兩個兩個地分成一組的話……」
她撫摸金屬,難道是她「醉翁之意不在酒」,欣賞的其實是這幅書法四周華美的裝飾的原因嗎?恐怕也不是。若是她欣賞裝飾的話,就不該讓裝飾的木質部分掉漆殘破。更何況長期撫摸邊框上的金屬,手上的油脂也會殘留在木質部位上,加速裝飾主體的朽壞。
「這就對了,現在,我們已經可以確定,這就是隱藏的信息。」
「同一個高度的話就沒有區別,都是差不多的聲音,只有高度變化會有聲音的變化。」
一個人若是珍愛一幅有特別意義的書hetubook•com.com畫作品,就算它客觀上價值平庸,但這個特別青眼的人也還是會為它進行最華美的裝飾,這倒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比如父母將孩子第一次的繪畫習作裝裱起來收藏,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這麼做的前提是「作品對人有特殊的意義」,換個說法便是「這個人特別看重的是作品本身」。還是拿之前的例子,若是父母要用這個裝裱起來的作品回憶當年故事,那麼他們的關注焦點就應該是作品本身,作為裝飾的邊框與玻璃終歸只是便於保存的輔助工具,並不會特意花時間去欣賞。
希崎梅子在我向奈惠解釋的時候,又試驗了其他幾個地方,證明這一發現是無誤的。而我又想到「希崎梅子發現這一變化需要撫摸兩遍,而她的奶奶更是經常撫摸這些裝飾物」的事實,陡然想到了一些東西。
「不,豎直放了幾十年的玻璃都會這樣,古怪並不在玻璃上。」
但是,木鑲金的邊框上的金屬裝飾,卻證明希崎奶奶經常撫摸這些邊框上的金屬。
「果然是這個厚薄不均的玻璃有古怪吧?」
現在,希崎家的這塊壓在平庸書法上的玻璃同樣是豎直放置,也同樣經過了數十年的歲月(因為,若是要更換玻璃的話,就得一枚枚拆下這數百枚螺絲,更換之後再一枚枚裝好。這樣勢必在木芯留下痕迹,比如前後兩塊板的咬合不再緊密,咬合的縫隙會出現莫名的木質倒刺等等),那麼它的現狀也應該是頂部薄而底部厚,在用手指節叩擊的時候所發出的聲音也有區別。希崎梅子按照我的指示,在這塊大玻璃板的各個部位均試探了數下,將結論告訴了我。
按照規則排布的點狀物體,又是藏起信息的東西,會讓我們想起什麼呢?沒錯,是盲文。這個國度所使用的盲文,通過上中下三排,每排左右兩點或平或起伏的組合https://m.hetubook.com•com作為一個表意單位,也就是共有2的6次方,共計64種組合。每一個假名都按照五十音圖的規律安排了一種表意方式與之對應。我之所以會請希崎梅子做這樣一個讓她有些不耐煩的驗證,就是因為這些表意方式的規律:五十音圖中五段完整的八行,ア段和イ段假名,都是左上表意、右上不表意;ウ段和エ段左上與右上均表意;オ段右上表意、左上不表意。不完整的や行三個假名都是右上表意、左上不表意;わ行的兩個假名左上與右上均不表意。在我們的日常行文中,オ段假名的使用頻率本就比前四段要少,於是在盲文點陣上,便呈現出「左上表意右上不表意」和「左上右上均表意」兩種情況占絕大多數,剩下的比例中「左上不表意右上表意」又遠高於「左上右上均不表意」。由於希崎梅子已經在之前的檢驗中確認,黃銅比另一種材質升溫更快,那麼可以確定黃銅被選為點陣中的表意點,所以我的驗證建議便是以「金銀」和「金金」為目標。
等等,玻璃?
「那嘉茂同學到底明白什麼了?」
「這應該是不同的金屬材質,彼此的比熱容不同吧。當它們共同處於室溫狀態時,第一遍摸上去感覺不出明顯的差異;但用手細細摸過一遍時,體溫在約略相同的時間里向這些金屬輸送了差不多的熱量,但由於比熱不同,導致升溫也不一樣。以至於在第二遍觸摸的時候,會感覺到呈銀白色的裝飾和呈金黃色的裝飾有著些許的溫差。」
「因為奶奶經常撫摸啊。」
「這些裝飾物按照行列整齊地排布,金屬裝飾在方形的邊框上一共有三圈環繞。那麼,我想了解一下,畫框的左側和右側,有沒有金黃色的裝飾呢?」
我向希崎梅子詳細地解釋了一遍盲文的解讀方式,然後她便開始用放大鏡開始確認每一個裝飾物的細微顏色差和-圖-書別。由於左右兩側沒有發現黃銅質地的裝飾,所以信息也只隱藏在裝飾框的上下兩個長邊當中。不過,希崎梅子自己並不懂得盲文,這數百個點陣一個個地確認下來,也很難保證沒有漏看或錯看——而這定然會導致隱藏信息產生錯誤而無法解讀。既然這是一個通過熱量顯現的機關,那我們不妨便用另一種導熱的方式將它完整地複原出來。
「列印紙的話我家裡是有一些,但可能不是很多,不過嘉茂同學要紙做什麼?如果是要做什麼重要的東西的話,我可以去現買。」
「希崎同學,可能還要麻煩你做一次檢查。」
「嗯……」希崎同學用手心在裝飾之上撫過一遍。「感覺不出有什麼區別……等等,好像有點不同的感覺,我閉上眼睛,用拇指摸第二遍的時候,感覺個別的地方更溫熱一些,然後這些停下來的地方都是少數的金黃色的裝飾。」
比如我們現在正在觀察的這一幅裝裱起來的書法作品。書法本身並沒有多少藝術價值,倒是這個將它裝裱起來的木底嵌金的邊框價值不菲。木質倒不是來源於什麼名貴值錢的樹種,但這不啻數百枚的金屬裝飾,卻足以拉高它原本的價值。希崎梅子說,她的奶奶在老來、空閑時間較多的時候,就開始長時間地坐在自己的房間,視線所集中的就是這幅作品。這幅書法的內容只有「松竹千年」四字,落款是「五郎」,六個壓在玻璃之下的字也完全透露不出什麼信息。
「我看一看……沒有。金黃色的裝飾只在頂上和底下兩層。」
「用手指節敲一敲整塊玻璃的各個部位。看看它的厚薄情況。」
「嘉茂同學,這塊玻璃板果然是上邊薄下面厚。」
「問題就在這裏。你的奶奶撫摸的為什麼總是邊框,而不是玻璃呢?」
「原來是這樣。」
「嗯,第一個點陣就不在五十音圖裡啊……」我望著得到的信息。「六個點只有右中點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表音點,這是濁音記號,也就是把隨後的一個假名改成對應的濁音。那麼第二個點陣,表意的是右上、左中、右下,也就是こ,加上前面的濁音記號,就是ご。像這樣,把所有的假名理出來之後,得到的信息就是——」
——題出島田忠臣《秋暮傍山行》
「我有一個將這些金屬裝飾上的盲文信息複製下來的辦法。雖說這個方法可能也要花上不少時間,但可以提升一些複製信息的準確度。」
由於銀白和金黃色裝飾物不規則地排布,所以每兩個一組的話會出現「金銀、銀金、金金、銀銀」四種情況。我請希崎梅子所做的驗證便是,這四種情況當中,「金銀」和「金金」的出現率,是否遠高於另兩種情況?在剩下的兩種情況中,「銀金」是否又遠高於「銀銀」?希崎梅子耐著性子對我的猜測驗證了一遍,肯定了我的說法。
所以,撫摸並不是為了欣賞,而是別有用意。
在我們的印象中,玻璃是固體。但事實上,玻璃也是會發生緩慢流動的,也就是說,它實際上是液體。就拿舉世聞名的瀝青滴漏實驗來說,瀝青這種材料的外形看上去是非常固定的,但這個實驗組從1930年開始打開瀝青漏斗的滴口開始,已經記錄了9次瀝青的滴落,並且在2013年拍到了瀝青滴落下的照片。瀝青尚如此,玻璃應猶然。玻璃這種廣泛使用的材質,檢驗它的流動性便更加容易——在世界各地,有無數的老舊樓房,這些樓房的窗玻璃都是豎直安置的。實驗人員在採集了足夠的樣本后完全可以確認這個通例:玻璃因為自身重力而緩慢流動,當造出時是厚薄均等的玻璃在垂直放置並經過一定的歲月後,底部會變厚,而頂部會變薄,這就足以證明了。
這一回,我所做的終於是「基於事實而給出的推測」,而盲文的發現似乎也終於讓希崎梅子的熱情重新被點燃。我打斷了正在努力確和_圖_書認每一顆裝飾物顏色的希崎梅子,向她道:「你的家裡有列印紙嗎?越大張的越好。如果沒有列印紙的話,其他纖維質地比較硬,又易燃的紙張類型也沒問題。」
只可惜,健全人認識盲文的人並不多,更別說它還被「需要先傳導一些熱量才能發覺」的機關隱藏著。若不是我們因為兩種金屬裝飾顏色略有不同而開展探尋,或許我們也無從發覺這裏面的信息了。
閃著金屬光澤的半球,在陽光底下是非常容易聚光升溫的。那麼,首先便是將這塊裝裱好的書法作品整個搬到太陽底下去曬一曬。由於兩種金屬裝飾的材質不同,在同等的時間里,升溫幅度也不一樣。在「曬書法」的這段時間里,由希崎梅子將列印紙裁成條狀,待升溫得差不多的時候,將列印紙蓋在這些金屬裝飾上,接觸點便是金屬裝飾的每一個頂點。由於各個接觸點的溫度在陽光炙烤后都比較高,會在列印紙上烤出若干焦黑;而黃銅裝飾的升溫較快,烤出的焦黑痕迹就比銀白色材質的痕迹要大上一圈。並且,一張列印紙能管幾十個點,只要記住總共十幾張紙的方向、順序便不會有錯,這對一個普通人來說並不難做到。收集到這些焦黑痕迹后,把其中痕迹較大的點在點陣上標出來,最後再進行鏡像處理,得到的便是我們需要的信息。
奧羽地區的物產因為氣候的原因受到較大的限制。甚至由於地質的原因,連礦產都不是特別豐盛。陸前地區曾經有些金礦,恐山地區有些銀山,除此之外的礦藏便屈指可數。而這一帶唯一的銅礦山,便是在瀧澤。在運輸條件還不甚便利的時代,瀧澤便也成了奧羽地區唯一的產銅城市,但凡見到上了年紀的銅製品出現在這一帶,便可以有相當大的概率斷言它來自瀧澤。
「放了幾十年的玻璃也會有多少的流動,放了幾十年的木芯會掉漆,那麼放了幾十年的金屬裝飾為什麼還閃著鮮亮的金屬光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