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畫

作者:名和行年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堂上不合生楓樹 第四章 類朋比

第一卷 堂上不合生楓樹

第四章 類朋比

這是一條步行街,沿路都是小門面,我和奈惠正並肩經過的便是這麼一家日用雜貨售賣的店家。這樣的小店面,自不能指望它像中大型超市那樣貨品琳琅滿目、一應俱全;但它既有所主營,在這專一的領域上卻也有足夠的深度。就好比我們正經過的這一家,它既是售賣日用雜貨,那就是衣的針線紐扣,食的油鹽醬醋,住的牙膏牙刷,行的鞋墊鞋油等等。縱深不過數坪的店鋪里,約略擺著三四個小型的四層貨架,可以感覺到裏面還是有不少商品待價而沽的。我猛地又想起,家中的味精正好用得差不多了,不如趁著記起來的時候買一包帶回去,也免得今後又陷入「到廚房想起來,出廚房全忘記」的局面。
但在這個雜貨店的貨架上,大喜牌味精也是這麼個異常情況:一百克的110元,兩百克的230元。味精並不是通過強制力量統一定價的東西,隨便什麼廠家取得了資格都能生產,大喜牌味精是味精生產這一道上的佼佼者,既搶佔天時,又精研技術,更深入各小店鋪,致使這平價又高質量的味精佔據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兩包味精啊!比一包味精還貴!」
我看向她的神色里或許帶有「有什麼事情嗎」的疑問吧。奈惠在多年和我相處的默契感似乎也感應到了這一點,但她卻一直沒能發聲,難道是「瞬時忘卻」又在這當口作怪?我的默契感似乎也感應到這一節,於是也打算換個什麼話題來緩解尷尬。可我臨場找話題的本事比奈惠差著十萬八千里,即便是看著她這張我已看過了無數遍的臉,我也沒法找到什麼足以啟齒的話題,我不得不讓視線越過奈惠肩后。
我帶著一臉「這個校方工作人員所圖非小」的神情走在放學的路上。由於之前的事情耽擱了不少時間,所以是學校的老師們巡到了相談屋和學生會,我們才不好意思地一邊道歉一邊收拾和-圖-書東西離開。由良崎紀子和那位勤工的女同學不和我們一路,出校門之後彼此間便道了別;倒是奈惠看著我這繃著臉皺著眉的模樣,總是想要打破這份緘默卻又難有機會,想來也是難為了她。
「會不會是某幾家店的小包裝味精滯銷呢?」第一個顯見的可能基於這樣的道理:因為店家附近的常客主顧大抵是固定的,長期以來也會形成慣有偏好。這些店家進了100和200克包裝的味精,但周圍的購買意願集中在200克,導致100克包裝積壓嚴重。這些積壓若是通過明確、大額的降幅促銷消化,商家認為會造成虧損。所以用只調整一星半點的手法來引導顧客的購買意向。
奈惠的這一反駁很是有力,我的這個觀點也變得站不住腳。接下來,奈惠又給出了一種可能:「會不會是他們覺得200克的賣得太好了,所以不是降低100克包裝的售價,而是抬高一些200克包裝的售價?」
好一陣子過去,奈惠總算平抑了激動,開始向我敘述這個詳細的問題:就在方才,她路過另一個店家,留意到一個細節,大喜這個牌子的味精,有一百克與兩百克兩種通行的包裝。她看到那家超市沿街的玻璃窗后正好擺著兩種規格的大喜味精,便留意了一下價格:一百克的包裝賣110元,而兩百克的包裝賣230元。奈惠對這兩個價格越想越不對勁:我買兩包一百克裝的味精也是兩百克,價格220元;為什麼直接是兩百克的大包裝反而還貴了10元呢?
「我覺得不是。如果這是減價商品的話,店家會將價格標籤換成紅邊框黃底的特價標籤。在這家店很熟了,他們也不至於閑的沒事,干這種突然改變促銷價與正價標籤的事情吧。」
只見宇野奈惠這一路上,時而扯扯我的袖口,時而抬起伸出食指的右手,顯是要打開某和*圖*書個話茬,卻又因為我沒有看向她而強行忍住。到了一條沒有車輛通行的步行街上,她的膽氣總算大了些,直接伸出手戳了戳我的臉頰。
我向奈惠說明了這個情況。一包味精在我眼中只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但奈惠的反應卻大出我意料:只見她雙眼睜得渾圓,雙手猛地一合。在「啪」的一下厲聲過後,她大聲道:「總算記起來了!淵子,我就是要問你這個事!為什麼兩包的錢要比一包還要貴!」
又走過一陣,我陡然又意識到:我本是因為家裡的味精用得差不多了才提起味精的話題,本打算藉著討論話題順路到附近的小店裡買上一包,但因為奈惠的這個問題太過費解,以至於我一直沒將買味精一事付諸實行。意識到這一節,我又意識到現在我所處的位置已離家不遠。於是我乾脆轉頭往回兩步,來到了一家小商品超市中。我家附近的這類超市,我大抵都認識經營店家的店主,我更是心想,乾脆藉此機會,向他問明白這件事的原委。
「這個問題啊……」店主沉吟了一陣,似乎這樣的問題在他這裏也是第一次見。「我倒也接觸過其他店裡東西的定價,你說的這個現象我也知道,關鍵還是得注意這家店的店面到底是店主自己擁有的,還是他租別人的。」
「對嘍。」店主點了點頭。「各家店鋪有的是自家經營,有的是承租經營,承租人的房東要價又各不相同,各人面臨的經營壓力也有大有小。按正常來說,租地開店的都知道每個月要交多少錢,也大概能預估一個月能賣多少東西、有多少進項。折算一下,就能大致算出每件商品要攤多少租金在售價中。一般地,兩包100克包裝的味精,攤上的租金比一包200克的味精更多,再算上更大的包裝成本,總歸是要貴出一些的。但也有那麼一些同行,他們或者被附近的大賣場斷了主顧,或者店鋪https://m.hetubook.com.com租金高得過於離譜。總之,他們勢必要在每一件,特別是銷路比較好的商品中攤上大額的租金。我們一般都有『兩袋比一袋貴』的先入認知,所以這些店家就刻意把大包裝的售價提高,拼著『也不指望顧客來第二次』的心理,放大了大包裝商品的價格。我想,應該是這個道理吧。」
我緊接著又提了一個這樣的猜測:「會不會是這樣的考慮:一包200克味精總是比100克的耐用,200克的味精之所以貴,是『人們減少了因味精告罄到店的頻率』的緣故。100克的味精會更頻繁地告罄,人們也會更頻繁地生出『到店補充味精』的必要。商店裡琳琅滿目的商品,人們來到商店之後也未必就止買一包味精。店家通過這個策略,吸引人們更頻繁地來到店鋪,增加自己商品銷出的機會,這樣看是不是呢?」
味精既是自由定價的平價商品,也是各個商店都見得到的東西。所以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各家商店絕不至於拿味精來囤積居奇。加上霞浦整座城市裡遍布無數個售賣大喜牌味精的店鋪,一家店裡味精的售價也不至於出現太大的偏差。我們帶著這個疑惑,沿路又走過幾家店鋪,不僅是小店,也進了大超市,我們都確認了大喜味精這兩個規格的包裝的售價。不同的售賣點有不同的銷售、促銷策略,這一路看下來,倒也沒能總結出顯而易見的價格規律。兩包100克包裝與一包200克包裝的售價相比,不考慮個別店鋪的促銷因素,大多如我們正常預估的那樣,200克的大包比兩包100克小包便宜一些;但反過來,兩包100克售價低於一包200克售價的,也不是孤證或鮮見個例,也佔了一定的比例。結合這個實際查看的情況,我和奈惠試著作出了一些猜測,但往往都在彼此的討論間被否決了。比如:
「為什麼有的店家的大和_圖_書喜味精,是這樣一個價格呢?」我將我和奈惠沿路所見和所思所想告訴了店主,請他參詳這個問題。「那些店裡一包200克的味精,為什麼比兩包100克味精加起來的價錢還要貴?」
「您是說……這個價格的異常是因為店租的問題?」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很奇怪。兩種味精除了規格,其他大抵是一樣的。任何一個需要買大喜味精的人,站在這兩個價格標籤前,就算確實有兩百克的需求,也會毫不猶豫地帶走兩個100克的包裝。
「我覺得這顯然是不至於。」我隨即又否定了這個猜測。「出於過度降價會虧損成本的考慮而用這種方法引導購買意向,這是小本經營的店家才會打的算盤。大商場的利潤通盤計算,味精的耐用度和成本使其影響整體利潤的能力微乎其微。我們所看到的現象,並不止在小店出現,一些大店家也是這樣的定價。這就說明這個理由是不對的。」
「這個假設同樣可以用剛才的理由來推翻:我們見到的價格異常的現象,是大店小店都有,並且不止一家。大店不談,小店可不會不喜歡賣得好的東西。若是200克包裝的味精賣得好,他們巴不得更頻繁地進貨,哪會刻意提高售價讓它賣得少呢?」
我或許有思考時體溫升高的體質。我的臉頰感觸到一陣微涼,體悟到那是奈惠的指尖,這才總算讓我從「無我之境」中解放出來。奈惠也總算看到了我轉向她,表情立馬露出了訕笑。
聽奈惠這麼一說,我也覺得很納悶。按理說,大包裝總該是比同樣規格的散裝要便宜一些,至不濟也是總價持平。比如各種款式的袋裝方便麵,我可以很確信地說,某種日清的袋裝面賣100元,而同樣規格和口味,五包一大袋的量販裝只賣480元。這種優惠正是量大從優,薄利多銷的體現,是商家為了拉高銷量採取的一貫手法(畢竟也沒有幾個人會接連五餐m.hetubook.com.com吃同樣一種泡麵)。
「這種事情倒是基本沒可能。但一家店的情況只是個孤證,正好這裏又是一家日用雜貨店,大喜味精又是賣遍全國的大路商品,進去找找看便是了。」如果僅有一家商店是「小包裝比大包裝還便宜」的異常情況,那也可以解釋為「商店在消化一時間小包裝過多的囤貨」這樣一個特例情況。
「會不會是在那家商店在搞促銷,小包規格味精的減價幅度比大包味精大,所以才顯得比較低?」我先提出一個猜測。
我點了點頭。的確,網店的味精沒有一例異常,而網店不需要店租。這就是道理所在啊。
這家店的味精售價是如網店一般的正常比對結果。我隨手拿了一包200克的大喜牌味精,看好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后,便拿到門口的櫃員機處結賬。這時候正好也沒有別人,櫃員機后的店主甚至是穿著圍裙吃起了自家準備的盒飯。在結賬后,我順帶著問起了這個問題:
「什麼意思?」
問題在彼此的質疑聲中依然沒有得出答案。到了我和奈惠回家道路的分歧點,我們到底是讓這個沒什麼營養的話題打住了。我就算一個人走著,心上依然懸著這個味精的疑難點。我甚至掏出手機,參考了大喜牌味精在購物網站上的官方店。官方店可以視為沒有實體店租、無限庫存的店鋪,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干擾。我查詢得知,網店的售價,和我們的預期是一致的:兩包100克包裝的價格大於一包200克包裝的價格。我依然怕是孤證,便又順手搜索了其他幾家售賣同樣款式味精的普通店家,得到的結果也同樣沒有異常。故此我認為,異常的價格這一現象只存在於實體店中。
「我覺得也不是。」奈惠搖了搖頭。「雖然淵子說得挺有道理,但我也有去買佐料的經驗。味精在佐料里是用得很慢的了。要是店家真打算用這種辦法招徠顧客,他為什麼用的是味精而不是鹽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