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王智取陸成安,晉王的九妹唐王出世!
畢竟你拿模擬的玩法套在現實上,稍有一招失手,不一定是單人上路,搞不好是全家桶,雖然陸成安現實之中,早就和原先的家族分割,算是分家了,但皇帝一怒之下,非要誅三族的話,你硬說分家了,該全家上路的時候,還是要全家上路。
【先前成王在當地肅清官場,導致沿途的官員看到撤離的成王紛紛規避,選擇了態度上的袖手旁觀,這讓成王只能被迫帶著潰軍暫退浙江。】
其他親王,陸成安要麼就跟著漢王走,因為跟漢王走也能摸到軍權,但跑漢王麾下,陸成安比較難受,東宮是正統派系,正統意味著更容易受到岳父的控制。
當然,晉王也通過這樣賺錢的方式,為岳父培育了一支新的軍隊。
在和平年代當武臣,就是純坐牢,在沒仗打的情況下,時不時就被文臣討伐,拎出來刷個名望,這讓陸成安確定了一條基本路線,那就是來年一定得去科舉。
有人專門研究事功學說的薄弱點,專攻此道,來攻訐陸成安。
也就偶爾來那麼一手騷操作。
不是,怎麼感覺岳父在養蠱啊?
陸成安現在比較念想的就是自己的兒子。
看著六皇女的封號是楚王,陸成安感覺這個老六,指不定有什麼怪招等著背刺漢王。
可你也不能說成王審查當地吏治有什麼錯誤的地方,是非,黑白是不能顛倒的。
【正英十九年九月,正英帝下旨,命令陸成安即刻出發,兵發閩地,擔任本次平叛土司之亂的主將,冊封陸成安為昭武將軍,協助成王平叛。】
咱們規矩對規矩!公平競爭!
可這次回歸,陸成安從草原上逃難歸來,這前幾年立下來的功勞,現在還能作數嗎?
這讓陸成安心裏苦啊。
顯然是不能的。
而漢王她們的支持,在現階段根本沒有用。
陸成安又翻看了一下記錄,看到成王做出來的各種逆天之舉,直接為成王的操作而感到深深的震撼。
剛撈出來成王,她成王反手給你來個更大的。
當個晉王公司的總經理,也沒啥不好的。
其實,只得罪茶商,問題也不大。
倒霉的是海南就是分在了死亡之組的南方。
【正英十九年十二月,蒙古王國的陸去奴開始接受高等教育,在青州的陸謙己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少年神童。】
天下人苦晟久矣!
成王在心裏安慰自己。
但還別說,其實成王做的事情全部都是對的。
晉王的勛貴一系是後來居上,畢竟長孫一家受難以後,吳家就成了其中的受益人,再加上晉王自己主動伸手兵權,差就差在政治底蘊上不太行。
如果不是有些良心未泯的官員策應,成王能不和圖書能跑出閩南還是另說。
這地方靠著種茶葉發展經濟是正確的,但是成王一過來,立刻就破壞掉了市場規矩,上來就得罪了茶商。
模擬是模擬,現實是現實。
事實上,陸成安這次也沒得選。
這倆人,主打的就是一個合夥搞錢。
現在晉王就等著青州的秦道秀壽終正寢,然後她順勢霸佔陸成安。
如此一來,朝中的三角關係是穩固了。
沒有熟悉信息前,可以大力出奇迹,怎麼魯莽怎麼來。
海瑞從小學習的環境是海南,在那個年代,海南別說是科舉的荒漠了,像樣的城市都沒有,自隋朝有科舉以來,過了足足三百年,直到宋朝,海南才出第一個進士,這還是因為受益於蘇軾流放海南,在那邊教書育人的結果。
我誓殺汝!
得虧是寧王深受岳父的信任,不然這件事情,有她們吃苦頭的地方。
你什麼人,我什麼人?
海瑞能殺出鄉試,但是在會試之中,他所面對的是那群身經百戰的江南士子,是從小教育資源就超過他的精緻士人。
但是海瑞卻被很多人推崇為能力極強。
可正英帝株連了那麼多人,卻也沒株連到自己的女兒頭上。
看到這一幕的漢王眼前一黑。
受到某本書的影響,陸成安那會兒是覺得海瑞有些名不副實的地方。
長孫明東窗事發以後,正英帝是徹底清算,畢竟先前還給了一些面子在長孫明的身上,念了舊情,只把長孫明的黨羽殺一殺,岳父就放下了長孫明,不再追究。
【正英十九年五月,閩南爆發了土司起義,他們認為大晟王朝的壓迫實在是欺人太甚,盡起三萬義軍兵發閩地的長樂府。】
現在,本王搬救兵來了,搬了一個大爹回來,知不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
然而下一秒,成王感覺還是很氣。
不給你們這些貪官上上強度,真以為我成王沒有手段了。
然後,陸成安查了一下這些年,他不在京城的時候,其他人在做什麼,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除了漢王以外,所有人都在各種博取岳父的好感、立場。
【正英十九年七月,成王在浙江一帶招募鄉勇,準備反攻閩地,但是正英帝面對閩地的糟糕情況,對成王的辦事不利很是不滿,他頒發金令,要求成王班師回朝,不得抗旨。】
她不該和這幫一肚子髒水的犢子講什麼規矩。
真是兜底都快兜不住她這個作死的速度。
武將一系,想要混出頭,要有兵權,就只能跟著晉王走。
【正英十九年二月,你剛回到京城,晉王就迫不及待地主動找到了你,希望能招募你成為她麾下的將領。】
就說這個寒微的出m.hetubook.com.com身,海瑞能一路成為正三品的官員,那都是封建王朝里的奇迹。
被漢王連著幹了那麼多個回合,拿著規矩這樣去捶她,晉王也不能坐以待斃啊,你拿規矩辦事,那我就鑽規矩的空子。
還有正英帝膝下的六皇女,一聲不吭就投奔了漢王。
而越是成熟的手段之下,陸成安那是越來越理解海瑞。
陸成安實際上在防範挨打的意識上是始終在線,心裏存著無數套應急的預案。
在好好引導的情況下,父皇有天命加持下,應該不至於歪成這樣。
這成王看著亂象頻出的閩地,她心裏那個氣啊。
而且寧王也不好幫別人,幫誰都是徹底得罪死另外一個人,那還不如自己帶個隊伍出來。
收益是有的。
唯獨讓陸成安想不明白的是,漢王她們都在京城待著的情況下,是怎麼做到讓岳父在昏君的路上邁開步狂奔的。
成王難免有些懷念吏治清明的大景王朝了。
選個自由的部門,那才有操作的餘地。
然而陸成安真正踏入了這一領域,才能知道海瑞的不容易。
【正英十九年四月,成王在閩南施行了廣種茶葉的經濟策略,面對土司使用了改土歸流的強硬態度,在官場上,成王魚肉士紳,包庇「奸民」,被諸多閩地官員所彈劾,隨後成王肅清了閩地官場的腐敗氣象,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已有9名官員被捕入獄。】
這讓陸成安已經在武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相對應的,成為武臣以後,就要面對文官集團的施壓,地位上差了一截不說,想要做事也要被節制,在政務上,陸成安更不存在有插手的空間。
發育到這個階段,已經是晉王的純爽局了。
主要是成王想做的太多,放到一塊去,這不就出問題了。
【在統率方面,你在斷後、引兵牽扯的能力上獲得提升。】
滿打滿算,現在也快七歲了。
但偏偏海瑞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做到了很多超出他身份的事情。
陸成安想到這裏,畫面隨之推動。
土司同樣也沒那麼大的能耐,官軍別內訌,那是隨便能鎮壓的。
晉王狂喜,她這是不抱任何希望,隨手去敲了敲陸成安的門,結果陸成安就投靠她了,這本身就是一樁爽事。
爹來!
只有魔法才能對付魔法。
文臣強勢反彈,而陸成安的出身確實有點被卡住的意思,再加上事功學說大行其道,同樣是讓陸成安這個事功學說的發起人受到了守舊派的打擊,天京府的大儒們,都是強烈反對事功學說的。
楚漢爭鼎知不知道?
他平倭越成功,那麼距離權力的中樞就越遠。
在陸成安的視角上www.hetubook.com.com,他想著的是自己立功陞官,而平倭也是顯而易見的大功,把這些事情做好了,那不也是有上升渠道嗎?
真是越遠的地方,吏治就越黑暗。
信息全面以後,現在的陸成安已經很沉穩了。
年輕時詆毀海瑞,長大時理解海瑞,成熟時佩服海瑞。
培育出一個【晉王·勝虎|騎】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是鬼嵬軍的整整五倍!!!
你看看晉王這些年囊獲了亂七八糟的許可權,什麼開採權,岳父是全權放給晉王的,而晉王也是各種賺錢給岳父花。
但,問題不大。
無非是正英公司的晉王部門和正英公司的漢王部門之間的差別。
開偷!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這也是為什麼相比起其他人,海瑞在做官的時候,更注重地方教育的原因,因為他是真的知道窮苦人讀書有多難。
本王這叫智取陸成安。
你造反可以不講規矩,一聲令下就能推翻舊有的制度,把這幫人全給殺了,別人也不能說你什麼。
但凡你不是皇帝的女兒,這會兒都該死上一百回了。
而且在軍紀方面,【晉王·勝虎|騎】遠低於鬼嵬軍,戰鬥力上猛是猛的,可這資源也吃得太多了,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高費低能。
【正英十九年三月,吳貴妃生下了正英帝的第九女,在正英帝的一聲嘆息下,冊封為唐王。】
身份搞清楚。
最氣的是,這幫畜生還在父皇面前彈劾她魚肉士紳,庇護「奸民」,你們這幫人真的好意思嗎?百姓有什麼能力、背景和你們對抗,我不庇護這些人,他們就被你們給活活吃了,各種套路玩到死,地被你們拿了,人也成了你們的奴隸。
【正英二十年一月,陸成安已經抵達閩地,而成王在建寧等地和叛軍打迂迴作戰的方式,得到了一定的統率成長。】
陸成安想了想,寧王會和秦王聯手,也不完全是血緣關係,而是寧王一黨的勢力也不小,她寧王依附在漢王身上,漢王之勢就一面倒碾壓晉王了,她寧王依附在晉王身上,晉王之勢就一面倒碾壓漢王了。
秦王和寧王不知道是達成了什麼樣的暗中關係,暫時聯手了,怎麼說秦王和寧王都是同父同母,同胞姐妹,血緣關係上,比其他人更接近。
自正英十九年陸成安從草原回歸以後,他在朝中就是領著閑職,混著俸祿,岳父也沒有指派什麼任務給他,就讓他在京城當閑官。
喜歡事功學說的人多,反對事功學說的人也多,而守舊派往往是朝堂地位比較高的老前輩,陸成安回京以後,所面對的壓力還是挺大的。
成王的眼睛發光。
在晉王麾下有人身自由,在漢王https://m.hetubook.com•com的麾下,可能日子就過得沒那麼舒服了。
成王露出笑容。
你漢王也不怕反噬?
而大明時期,為了照顧各地教育水平的參差不齊,將科舉分為了南榜和北榜,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不是南方考生對手的北方士子。
之前陸成安對海瑞有一定的偏見,主要在於海瑞在職業仕途上,其實做出來的政績並不能說是有多耀眼,他先不說能不能跟張居正比一比,海瑞和高拱、徐階相比,業務能力上都不一定能拼上一拼。
你們的臣卡,借來耍一耍。
之前陸成安靠著平倭的大功,父皇狂喜之下,讓陸成安暫代京兆尹的職務。
開局的難度就拉滿,想要做官全部看命,四十歲剛剛混上八品教諭的崗位,你還能要求身為平凡人的海瑞做到更多的事情嗎?
跟誰混,那都是混米吃,現在大伙兒都是父皇的人。
【晉王·勝虎|騎】。
按理說,只要不給父皇在昏庸的道路上開個頭,別讓他吃到甜頭,在日子上爽到,腐化的速度應該沒那麼快。
話又說回來,怎麼最懂得站隊的成王,這次怎麼不站隊了?
寧王兩不相幫,自立一派,反而容易引起漢王和晉王一同向寧王發起橄欖枝。
作為一個去哪都能搞點事情的人。
畢竟九妹輩分差太遠,沒啥繼承權,又是同胞妹妹,血緣關係很近,晉王把她拉扯到大,到了那時候,還不是跟著自己混?
甚至,你只能看著這幫官員在你臉上陽奉陰違,說一套做一套,背地裡噁心你。
朝廷讓你們來治理地方,是讓你們來讓百姓過好日子的,你們倒好,跑過來作福作威來享樂,結果個人行為,朝廷負責,現在還想著暗害她,難怪大晟王朝遇到起義事件一推就倒。
你想要匡扶舊有的秩序,就必須得講原先的規矩,那可就不能當反賊頭子了。
光是海瑞這個出身就已經殺死了絕大部分跟他同台競技的對手,何況海瑞硬是在史書上殺出了一片天,讓絕大部分人記住了他。
那麼,寧王就只需要待價而沽了。
【正英十九年六月,閩地徹底淪陷進入了無政府狀態,土司勢力開始對當地的百姓進行燒殺搶掠。】
實際上,陸成安想錯了。
當老大的是岳父,岳父要考慮的,必然是朝堂中多數人的利益,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混亂,給了陸成安閑職高俸,養著卻不重用。
主職還得是文臣,武臣要拿來當隱藏職業,關鍵時刻露一手當殺招。
現在父皇又給她添了一個妹妹,這指不定未來就成為她的新助力。
人嘉靖道長,在前期那也是打出過嘉靖中興的天才新人出道。
在沒有自己的培養之下,陸成安不知道陸謙己能和圖書變成什麼模樣。
巧了,正好成王還在搗鼓吏治,試圖讓治下的政治面貌煥然一新,然而這也導致很多當地官員的利益受損,你成王落難,這些官員是樂於看到你倒霉的。
秦王也是順勢渾水摸魚,在這個過程中救下了一些跟長孫明關係不深,卻因為地位緣故不得不依附在長孫家身上,結果還要被正英帝所遷怒的倒霉蛋。
【正英十九年八月,成王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藩王封地蒙難,不共赴國難,豈能貪生怕死。」的理由,反攻閩地,半月之內,打下了閩地的建寧。】
所以陸成安也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真要開展什麼新套路,那也只玩最新的。
陸成安選擇了同意此事。
可誰能想到長孫明還真包藏禍心,有謀反之嫌,那岳父就沒留手了,一口氣株連三族,一套帶走,而寧王和秦王母族都是長孫一家。
陸成安這次會有如此深刻的體會,是他發現不參加科舉、不想辦法考取功名的情況下,天然就是一個勞苦命。
先花個幾年的時間,把自己的班底弄一弄,內部先做好,再去考慮對付土司,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其他事情,優先順序都低於政治統一的內部團結。
不管陸成安是漢王的,還是晉王的,或者是寧王的,反正都沒本王活得久。
【由於閩地的防守部署不足,兵力空虛,土司軍長驅直入,成王依仗著個人勇武,帶著一千府兵退離長樂府。】
茶葉這東西,有官營,也有私營,大體上都是不管私營的,官家會給小而散的茶市商人一口飯吃,然而成王的態度是自己控制茶葉生意,全權打造成官營。
但這些事情一起做,就會起連鎖反應。
相比起兩湖、江西、南直隸、浙江等等文學比較昌盛,教育比較完善的地方不同。
成王深刻體會到了造反的爽。
排行老四的寧王,更多的是穩住了正英帝。
這幫人就該被拉出去把腦袋給砍上一萬遍!
是金色品質的特殊兵種,而且戰鬥力非常高,然而晉王付出的代價是,她為這支騎兵掏出的銀子可不少,簡單來說,一個【晉王·勝虎|騎】的造價,是陸成安鬼嵬軍的五倍成本。
但是成王得罪完茶商,又去撩撥土司,改土歸流也沒錯,但是土人首領肯定無法接受自己的利益被大晟王朝切割,你這樣逼我,我肯定造反了。
漢王東宮一派是成型最早,成勢最快的。
你不能什麼事情就知道當個莽子,啥也不管,咱就沖,死了就開下一次模擬。
而且晉王同樣在研究大晟王朝的律法。
能做出這種程度的操作,卻只是被流放,也得虧你是皇帝的小女兒。
【你開始在陸成安的麾下,學習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