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作者:愛開小差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人一國,莫不如是!

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人一國,莫不如是!

當然這種思想是對的,但思想和時代不在一個時間線,你非要提前落實,那不就是在尋死。
陸成安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畫面前的秦王陷入了莫言之中。
遺憾的是,那一層泡沫已經徹底破碎。
反倒是晉王當政,成王更願意為晉王出力賣命,成王當政,晉王也不會擁兵自重。
沒有銀子是沒辦法發展軍事武力的,晉王和成王都是衝著怎麼養軍隊的思路去發展經濟的。
它不再是一個隨意嘗試的媒介,也不再是理論上試錯的工具。
最是無情帝皇家。
「關羽再無敵,水淹七軍又能如何?他還是做不到一個人完全左右戰場的能力。」
再加上她的身份,還是世家門閥難以還擊的選手,若是秦老二當酷吏嚴懲貪官污吏,這些門閥只會被吃得死死的。
這樣的代價太沉重。
威力能有那麼大嗎?
大晟王朝的國門被攻破,百姓顛沛流離,被迫南遷甚至更加殘忍的畫面誕生成為一張新的記憶碎片,化作一個全新的世界線,成功刻在背後靈的腦海中。
就比如說,所有人都知道人口的重要性。
旋即,陸成安又陷入了遲疑。
此刻的秦王又想起了之前的模擬推演中,陸成安被群臣清算的一幕。
的確漢王所治的朝廷很清廉。
【只能試圖找到共存、共利的辦法,才能在理論條件下,讓最基層的百姓受到尊重和保障。】
想土地改革必須建立在亂世的情況下。
「亡國本就是定數所在。」
當然,關鍵時刻還是有自我的立場,不會輕易背棄,可是在關鍵時刻前面還有很多不關鍵的時刻。
而晉王和成王所治的朝廷確實吏治一般,但她們足夠富裕!
但時代的局限性,讓大清並沒有成功將人口轉化為優勢。
總不能他在模擬推演里的隨口一句話,直接就改變了整個歷史吧?
去她媽的皇位!
陸成安當然知道帝制是不利於文明新一輪進步的,可問題是目前帝制依然有著它存在的意義。
這點很關鍵。
【而當她發現大晟王朝最罪惡的來源不是世家大族,而是打著為國為民卻吸著天下之血的大晟皇室時,她的信念一夜之間徹底崩塌。】
陸成安目光凝重,「從理性來講,很多時候我都不該出手,這樣一來,才能讓大晟吃到足夠的經驗得以成長。」
【秦王深深痛恨肉食者鄙的道理。】
「只要不給蒙古發育起來的機會,又怎麼可能有機會攻破大https://www•hetubook.com•com晟的國門。」
當然在這一點上,大清同樣如此。
從陸成安點出這個事實之後,秦王突然之間就對皇位失去了興趣,因為她從來都沒有興緻當一個寄生在百姓身上的野獸。
「我的出現,再加上受人重用的優越條件,給大晟王朝締造的初期環境太好了。」陸成安深思,「反倒是最早的幾次模擬推演,是成長最快的時候。」
寧王琢磨如何可以實現共贏的政治生態。
可能有人說你手上有軍隊,怎麼會怕這些人。
到了現在點出了天底下最大的世家大族正是蘇氏,最大的地主也是蘇家時,秦王才真正感覺到了差距所在。
漢王世界線的涼州病故,陸成安死在無人問津的草屋之中,可誰能想到他是大名鼎鼎的事功學說創始人。
是一個金國和南宋的混合加強版。
因此,她們無論怎麼去嘗試,怎麼去模擬,都不可能超過陸成安所抵達的上限。
陸成安這時候不得不考慮先給秦王開導一下,這不能讓她成天都惦記著怎麼去推翻封建王朝。
陸成安還以為秦王的心境和道德水平應該不至於被這句話給擊垮。
「南宋末年的文臣、武將同樣不差,甚至極有骨氣,可還是被蒙古的鐵騎踏破了山河。」
「她千辛萬苦才能當上蒙古的可汗,而大晟王朝無論是漢王、晉王都是等著繼承家業就能打順風仗。」
【宅院乃是正英帝所賜,居處卻未有侍從、丫鬟、奴僕,只一人爾。】
陸成安這次看重秦王的原因還是很簡單的,他已經養了兩個只關注軍事武力的「怪物」。
培養其他臣卡,又不是每一輪都能繼承的。
「或者說大晟王朝內的奪嫡之爭強度並沒有上太高的壓力,以至於不足以促進出優秀的繼承人。」
可這是屬於歪打正著。
「委實好笑。」
【端康五年三月,秦王向你詢問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世家豪強對大晟王朝的破壞非常嚴重,他們貪污、他們剝削、甚至他們還竊取了他人的勞動成果,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正常運轉,如何能自下而上地剷除這些人對國家的統治?」】
比如說漢王思考怎麼能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那個處境才是真正的絕望。」
「小說中的任何想法,都是要在理論可能性的基礎下才能做到的反殺。」
「久而久之,蒙古只會在學習中越來越強大。」
因為模https://m.hetubook•com.com擬推演所在的世界線變成了背後靈所在的一個實體世界。
「而那個情況下,哪怕是有穿越者到了南宋的末年,實際上想要力挽狂瀾都是南柯一夢。」
「這反而成了一道死結。」
但秦王是個喜歡走極端的,陸成安就很恐懼了。
從秦王屢次勸說正英帝以及積極擁護大晟皇室的一面,至少在立場上,秦王更加重視國家的主權。
「這幾次模擬推演打下來,蒙古王庭屢屢受挫,加深了異族不堪一擊的印象。」
漢王、晉王包括悟性最高的寧王,她們依然處於一個封建王朝統治者的角度去觀察問題,哪怕每個人的出發點都不同。
陸成安需要一個能穩定局勢的親王出現,而不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殺星以及心懷小算盤的「內鬼」。
大晟王朝能贏,是因為蒙古還沒有被養成南宋末年時期的那個怪物。
「歷經數世,今日方知書中聖賢的境界到底是何等的高度。」
不出所料。
你亂來,你隨便嘗試,你胡作非為。
秦王接受知識的速度足夠快,陸成安很欣慰。
「讓這群自己都做不到潔身自好的大臣來掌管天下,主持公道,這也不難怪我大晟王朝腐朽至此。」
若是帝皇多了一層柔情,不夠強硬,下場反而是國破家亡。
「反而是蒙古,交手的次數越多,就越熟悉我的戰法,就越了解大晟王朝的科技。」
而從來沒有細細想過人口和生產力之間的聯繫,也沒有想過人口抵達上限以後,會給這個國家帶來多大的隱患,包括怎麼去把人口優勢轉化為人口的紅利。
她們倆的「求生欲」很重。
「必須要開啟劇情模擬,將南宋末年的歷史重演一遍。」
以陸成安對漢王的看法來看,漢王不是一個會落井下石的人。
固然她們按照模擬推演里的腳步一個一個走過來,確確實實是能建功立業,做到想要的效果,可她們沒有參悟透自己這麼做的根本原因。
是皇帝,是天下共主要求的。
「這些大臣費盡心思想要爬上來,道貌岸然地說著自己憂國憂民,實則是同皇帝分食天下,哪個大臣不是家財萬貫,哪個大臣出門不是侍衛成群,光是要養一院子的人就要萬兩白銀,可為我講書、指點迷津的大儒們就從來不敢說出這樣的事實。」
「而這次模擬推演,我必須要培養一下秦王的卡面了。」
可惜出發點是好的,想法也是好的,但沒能抓到重點www.hetubook.com.com,只能從表面解決問題顯然也只是面子工程。
「身處的環境不同,培養出來的繼承人氣質自然不同。」
漢王和晉王同樣知道人口的重要性,可是她們把人口更多地是當成了一種戰鬥時的儲備兵員,當成了國家交稅的穩定收入。
陸成安必須考慮到自己因為意外事故提前離場后,有沒有人能穩定接得上他所負責的事務。
甚至寧王的世界線里,陸成安匡扶晟室,救國於水火中便悠然隱居南山中,不問世事而自醒。
成王同樣需要一個合適的人輔政當副手。
可晉王和成王似乎都不怎麼信任漢王。
說句尷尬的話,漢王治下的百姓,生活的質量可能比晉王和成王統治時期的大晟王朝還要差。
「蒙元干碎南宋,主要因素是他們滅掉了金國,獲得了大量的勞動力和科技,讓蒙元補足了科技上的差距。」
還沒能讓蒙古取得絕對的優勢。
想當聖主。
她倆對政治生態的破壞非常嚴重,當了皇帝可能比陸成安還要能殺。
而現在,哪怕大晟王朝被踩成齏粉,秦王都無動於衷,甚至還有些想要笑。
「其實就是成長的速度不對等。」陸成安深吸一口氣,「蒙古王庭的王女,她天生的條件就差人一等。」
那你可比晉王還要反賊!
想到此處,秦王又去清點了朝中其餘大臣的情況。
「一人一國,莫不如是。」
攤丁入畝等等政策的成功施行,讓大清進入了一個人口的暴漲階段,在那個時代,人口作為「資源」,大清的國力具備絕對的統治力。
可這個苛捐雜稅是世家大族立下的規矩嗎?
那人家士兵不是人是一組數據?
看看秦王有沒有成為人民公僕的思想境界。
南宋末年攻破金國的蒙古,相當於是一個加強版的金國還吸收了南宋的科技。
「他們口裡說著仁義禮智信,做的事情卻髒亂餓臭,只會冠冕堂皇的一套。」
那就是在女帝成長計劃這個模擬器中,很多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到了這個階段。
士兵沒有家庭背景,家裡沒有土地的?
「如果不是陸成安在,則天下必亡。」
【你偷偷地觀察了陸成安在天京府的居所,卻發現此人清貧異常。】
秦王嘆了一口氣,「世人皆將聖人作為己願,卻不曾有人真正做到聖人之治。」
封建王朝時期如果沒有皇帝約束中間的世家階級,進入了無政府主義的瘋狂狀態,只能說團滅的速度可能比m.hetubook.com.com皇帝是個低能的速度還要快。
晉王有時候大老粗,很需要一個人輔政,寧王輔政一直很可以,但是寧王和晉王的關係並不太好。
晉王世界線的群臣逼宮,卻沒能從陸成安的宅中抄出多少銀兩,而他卻是威震朝野的大將軍,統御三軍卻從不結黨營私,設私軍于宮廷之中。
「犯錯是最容易獲取經驗的辦法。」陸成安心裏沉思,「我反而是成了進步的最大障礙。」
「漢王、晉王看到了南宋的下場,今後也不可能再輕視蒙古這樣的強敵。」
而且在其他親王當了皇帝以後,秦王依舊保持親王的風度,為她們出謀劃策,看起來也不像是心懷異心的樣子。
【你將這個問題解答了一番,並告知秦王,在大晟王朝是很難實現這樣的想法。】
百姓過得那麼寒酸辛苦,是大晟王朝的苛捐雜稅所致。
「我替晉王打退了蒙古,但是蒙古是我打退的,並不是她來親手禦敵對付的,於是就算是贏了,晉王也沒辦法在其中獲得和蒙古交手的經驗。」
而且陸成安記得秦王是對皇位比較熱衷的親王,也是想當上女帝統御天下的。
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晉王和成王都不可能全力出手。
自下而上?
秦老二就是一個最優質的打工人。
之前看到大晟王朝被覆滅,她會痛惜,她會難受,她會不甘,哪怕是晉王、寧王、成王所統治的大晟天下,秦王都不希望它們被覆滅,被徹底亡國。
「不曾因誅滅國賊,蕩平外敵而喜。」
「現在就是太過於安全的環境,產生了一種依賴性,但事實上,在絕對的優勢面前,再強大的個人能力亦是徒勞的。」
「不過,事情也不能那麼算,放到現實之中,大晟王朝依然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
陸成安的目光又放在秦王的頭像上。
晉王和成王就有極其軍閥的一面,保存實力比讓自己出力的比例要重很多。
她想做的是黎民蒼生心目中的一道光。
從背後靈出現的那一刻開始,模擬推演的性質就變了。
「而今為國有擎天棟樑而慶。」
你在大唐時期非要走資。
不光是缺乏安全感,更主要是當政的漢王並不能做到服眾,力壓群雄的地步。
換句話說,無論是漢王還是晉王,都知道這件事情這樣做是對的,但是她們依然是沒有想明白為什麼這樣做事是對的。
「從過渡的開局上,她的壓力和緊迫感就是其他人難以跟得上的步伐,差不多隻要做錯了一件事情,就和*圖*書提前宣告失敗。」
封建時代想要解決幾乎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事情,因為你想做土地改革,在改革之前,你就被全天下的地主、世家給乾死了。
很好。
甚至你這句話說出去之前,可能就被捅死了。
「首先她要考慮怎麼在內憂外患的自家部落中獲得話語權,再完成蒙古這個民族的統一。」
但目前看起來,秦王似乎是被這一句話給打得道心破損了。
大晟王朝的政治環境已經非常爛了,晉王和成王都信奉的是兵強馬壯者為王的硬道理。
「我要是沒做好的話,就會多出一條崩壞的世界線。」
現在陸成安唯一怕的就是秦王的思想覺悟並不能過關,所以略做了一番試探。
晉王思考怎麼能讓大晟兵強馬壯。
你從這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立場變化太快了!
很顧慮自己打完了全部的精銳以後,漢王會不會挾勢壓人。
陸成安把什麼事情都做了,而晉王她們有樣學樣,是把一些想法學到了,然而做不到舉一反三,那其實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
「但是……從背後靈這邊的情況來看,我每一次模擬推演,實際上就是衍生了一條新的世界線。」
「以至於蒙古這樣的強敵,都不受到重視,甚至我能察覺到晉王對漢王的敵意,都高於晉王對蒙古王庭的敵意。」
出現什麼情況,按照模擬推演的情況反饋,可要是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情況,不會解題那不就徹底完了?
「但實際上,我能贏蒙古,贏在我對蒙古的了解,贏在蒙古對科技的不重視。」
「現在重要的是讓漢王她們看到蒙古的潛質。」
「這種情況,只能說明蒙古王庭給晉王的壓力不大,甚至晉王都不認為蒙古王庭是什麼像樣的對手。」
不過秦王所問的問題還是比較尖銳的。
甚至還要走社。
你是真不把老爺們當外人啊!
「但這次劇情模擬一開,也是在給蒙古的王女一次新的成長經驗。」
「漢王、晉王、寧王都得到了充足的進步。」
怎麼他提點了一句,秦王甚至有些想要徹底廢除帝制的意思。
唯有國家真正富裕起來了,底下的百姓自然也窮不了多少。
我所捍衛的大晟王朝,其真實的面目便是生吃百姓血肉賴以為生的蒼天巨獸。
你直接革你自己命是吧?
這是完全觸碰到了不容侵犯的利益。
萬一人士兵家裡也是富農呢?
陸成安不得不承認,他把晉王和成王都培養歪了的事實。
只有那些親王們是繼承了每一輪記憶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