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焰火 第1377章 側衛!

第七卷 焰火

第1377章 側衛!

最值得一提的是該機裝備的頭盔瞄準具,這可以說是蘇俄為數不多的領先西方戰機的閃光點,配合具有全向攻擊能力、最大使用過載達到了60G的R-73近距格鬥空空導彈,米格-29能在近距格鬥中憑藉飛行員的目視瞄準指揮導彈跟蹤鎖定敵機,這使得米格29在近距格鬥中佔據了十分有利的地位,當然,這種性能因為米格-29本身的機械式操縱系統、人機工程的缺陷,使得頭盔瞄準具與R-73都無法發揮最大效能,實戰能力要打個大折扣。
應該來說,蘇俄人向華夏推銷這款戰機還是誠意十足的,這型戰機對比華夏裝備的「殲6/7/8」都要先進很多,而且從米格15開始,華夏一向有裝備和使用米格機的傳統,華夏的很多飛機設計人員甚至還接受過米格設計局的培訓,雖然期間中斷了一些年,但很多老人都還在,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會比較順暢。
可惜,在把西方的先進戰機幾乎參觀了個遍之後,華夏軍方的眼界早就高了很多,再也不是當初「老大哥」給什麼咱就用什麼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TB」了,特別是海軍航空兵,在陸續裝備了幾架「飛豹」戰機之後,那更是眼睛都長到了天花板上,沒有大航程、大口徑機載全功能雷達、大掛載能力的戰機,那根本就入不了他們的法眼。
那,能賣給華夏人嗎?
米格29,北約代號「支點」,是蘇俄第一款按照國際第三代標準研發的戰鬥機,由60年代末蘇俄提出的「先進戰術戰鬥機」(Perspektivnyi Frontovoi Istrebitel)計劃簡稱PFI計劃發展而來,旨在針對米國的「FX」計劃,「FX」計劃的成果就是著名的F15「鷹」式戰鬥機,而PFI計劃則發展成了兩個分支,其中一個分支就是米格29「支點」,而另一個分支就是蘇27「側衛」。
1987年9月13日,在波羅的海巴倫支海上空,挪威空軍第333飛行中隊的揚·塞爾維森機組駕駛的P-3B型反潛巡邏機正在蘇俄沿岸執行偵察任務,10時39分,https://m.hetubook.com.com該機與一架過去從未見過的蘇俄新式戰機遭遇,P-3B被這架蘇軍戰機2次驅逐,卻依然固執地不肯離去后,終於惹惱了蘇俄人。
而且米格29創造性的採用了以雷達、光電和頭盔瞄準具三者組成的綜合火控系統,其裝備的NO-193「黑縫」脈衝多普勒雷達,性能近似於美國APG-65雷達。該雷達採用倒置式卡塞格倫天線,搜索距離80千米,跟蹤距離前半球56千米,後半球24千米,具有下視、下射能力,具有多種可選擇的工作模式,能夠與機載Shchel-3UM頭盔瞄準具、OEPS29光電系統共同跟蹤鎖定目標。
所以華夏代表團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你蘇俄就算把米格29吹出花兒來也不行,全空戰掛載帶上兩副油箱才勉強800公里的作戰半徑,這個,我們不要!
這可是「飛豹」必須掛載兩枚副油箱才能達到的數據!
在譚振華的前世可以算「聲名狼藉」的米格29其實是一種設計非常成功的戰鬥機,採用了「翼身融合」的三和-圖-書代機典型布局,三段式前沿襟翼、雙發、雙垂尾,並且第一次採用了部分鈦合金製造部分機身的承力框架,也第一次引入了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部分機體,儘管鈦合金的用量只佔到4%,比西方戰機佔比要低不少,但對於蘇俄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技術進步。
蘇27,也就是PFI計劃發展出的另一個分支,由蘇霍伊設計局負責設計,其氣動外形與米格29頗有相識之處,但比米格29的設計更激進,該機採用了四余度模擬電傳操控系統、放寬靜穩定度設計,取消了機械備份,而且整機的承力結構大量採用了鈦合金,以兩台推力達到了12.6噸的AL-31F小涵道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為動力,由於機體寬大,最大內油載量達到了9.4噸之多,這就使得該機在典型「高-高-高」剖面空戰掛載時的作戰半徑達到了驚人的1500公里!
而且這架戰機的氣動外形在全球的所有三代戰機中可以說達到了「完美」的級別,優美的外形、翼身高度融合的「中央升力體」結構、大邊條翼充分利用了和_圖_書渦流的效應,再結合4余度的電傳操控和全許可權電子控制發動機,使得這型戰機能做出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機動動作,比如,在1989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由蘇俄功勛試飛員維克多爾·普加喬夫駕駛著蘇27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表演的「眼鏡蛇機動」,這個戰機歷史上最著名的機動動作也因此被命名為「普加喬夫眼鏡蛇」。
10時56分,在距蘇俄海岸線48海里處,這架蘇軍戰機第3次逼近P-3B,並在稍加調整位置和方向後,猛然加力,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它的垂尾尖端撞上了P-3B右側外側引擎的螺旋槳葉片,損壞的槳葉中一條11厘米的碎片在強大的慣性下被甩出去擊穿了P-3B機身,碎片像手術刀那樣將P-3B右翼外側的發動機割開一個大口子,導致P-3B機艙內失壓,P-3B的飛行高度在一分鐘內掉了3000多米,在墜海前的最後一刻才僥倖改平,勉強返航。
毫無疑問,蘇27是蘇俄現役最優秀的戰機,該型戰機於1985年才剛剛進入蘇俄空軍正式服役,就連和*圖*書其本國的部隊都還在陸續的改裝進程中,而且該機的重要序列極高,是蘇俄空軍最先進、最具威脅的戰力,也是其應對北約先進戰機的終極法寶,因此不像米格29那樣,一通過驗收就開始了對華約國家的出口,迄今為止,還未曾有過一架外銷記錄!
這型戰機採用了兩台RD33中等推力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為動力,單台軍推達到了5噸,最大加力推力達到了8.3噸,而且RD33發動機承襲了蘇俄發動機注重高空高速性能的特點,發動機工作穩定,可在飛行包線內任一點空中再起動和接通加力,除了壽命不足、會拉黑煙之外,其餘性能均可圈可點。
按照蘇俄的想法,他們是希望向華夏出口米格29。
巴黎航展是蘇27這型戰機的第一次公開亮相但卻並不是其第一次出場,事實上,它的第一次出場才是真叫驚艷無比。
這就是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那架首次出現的神秘的蘇俄戰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蘇-27,而這次衝突也作為最著名的空中撞擊戰例之一被載入了史冊。
我們要蘇27「側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