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多多鳥之歌:滅絕年代的島嶼生物地理誌

作者:大衛.逵曼
多多鳥之歌:滅絕年代的島嶼生物地理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篇 島嶼通 年輕的峇里島

第二篇 島嶼通

年輕的峇里島

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間的麻六甲海峽,其深度亦淺。而峇里島就是以這三個淺水海峽和馬來大陸間分離。如果海平面下降數百英呎,那麼峇里島就成為亞洲大陸的一部份。
究竟為什麼這些動物無法繼續在島上存活呢?
這些假設的劇情可以進一步發展如下。於下一個冰河期時,海平面再度下降,一些峇里倭擬虎可以跨過泥濘的地峽到爪哇。此時,這麼說吧,這些峇里擬虎已經無法和爪哇虎混血。牠們已會懼怕、且盡量避開這些體型較大的貓科動物,但也可能在爪哇森林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並進而在那兒傳宗接代,小心翼翼地與土生的物種共存。
讓我們仔細瞧瞧!和-圖-書原來同一種的兩個亞種,後來演化成三個個別的種:「虎」、「峇里倭擬虎」和「爪哇倭擬虎」。歧異,就在隔絕和時間兩個條件共同作用下產生,而這就是孤立島嶼對物種源起之貢獻。
答案很複雜。但我們將抽絲剝繭找到它。
象、紅毛猩猩、犀牛、貘以及野豬、豹、熊、鼠蝟(moon rat)和穿山甲也棲息當地。這些動物可能有很多是隨著陸地的擴增而向東南遷徙到達半島的東南端,包括今日的峇里島一帶。海平面升高後,仍有一些種類留居原地。直到二十世紀初,仍在峇里島出沒的峇里虎就是一例。這些留滯峇里島的虎群,如同和圖書前面曾提過,其歧異程度已明顯到可以將牠們視為一獨立亞種,稱為峇里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
如果峇里島更老些,島上的虎群可能更進一步發生歧異,其程度大到足堪成為完全的新種。而這個想像中的新種,牠的種名就叫做峇里擬虎(Panthera balica)。時間再長些,歧異程度可能擴充到屬的階層,此時由峇里虎進化而來的野獸,與原來虎間的歧異,可能就像現在虎和獵豹(cheetah)間的差異般大。這時,這個峇里特有種可能會換一個顏色,或不同型式的條紋,或發展一套特別習性,讓牠們能神https://m•hetubook•com.com不知鬼不覺地接近在火山邊坡草地上覓食的爪哇野牛。
相對的,峇里島無論就地質學和生物學觀點來看,都是一座年輕的島嶼。
峇里和爪哇間的海峽僅數百英呎深,爪哇與蘇門答臘間的海峽也大致如此。對於坐在老木船上,而不會游泳的你來說,二百英呎深的海已經夠讓你戰戰兢兢了。但若從地質的時間尺上陸地和海水間巨大消長來看,這種深度根本不足掛齒。
基於一些因素,這種由峇里虎演化而來的新種,體型可能會如美洲豹或美洲獅般較為纖小,我們姑且以峇里倭擬虎之名稱呼(Micropanthera balica)。雖然這是一假設種和*圖*書的動物,但就島嶼上的演化環境而言,倒是相當合理的。
演化發生得很緩慢。一萬兩千年的時間,若以演化的尺度來看,不過像打嗝般短暫。然而,物種滅絕的速度可是快得很,加上島嶼與外界隔絕的狀態,又會助其一臂之力。
這的確曾經發生過。自成就印尼群島之雛形後,每遇到冰河期就發生一次,前前後後可能已經有好幾次了。最近一次在一萬兩千年前,與上新世最後一次冰河期同時結束。今天的峇里島,只是由淺海和火成岩組成,包含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爪哇海、暹羅灣(Thailand Gulf)等地之巽他陸棚(Sunda Shelf)的一處隆起而已。在最https://m.hetubook.com.com近一次海退事件中,巽他陸棚曾經是巽他半島,當時島上有大面積的雨林和沼澤,並有虎和許多動物悠遊其中。
一萬兩千年前,峇里島猶如巽他半島的大腳趾般,是個肥沃的屯墾區,養活一些穿山甲、犀牛、熊、猩猩和象。但這些曾在那兒活躍一時的動物以及老虎們,現在已不存在島上了。
隨後,海平面再次上昇,峇里島與爪哇島間再度隔離。想像又經過另一個百萬年的隔絕和歧異,這期間生活在爪哇島上的峇里擬虎成為另一新種,不同於留在峇里島的先祖,更不同於共存在爪哇島上的爪哇虎近親。這個假想的新種,其學名就可以叫爪哇倭擬虎(Micmpanthera javanica)。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