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的求學夢

作者:郝士明
我的求學夢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二章 西屋年代的生活插曲 (四)得識兩位現代哲人,亦師亦友

第十二章 西屋年代的生活插曲

(四)得識兩位現代哲人,亦師亦友

拜讀這本賴師的自傳之後,我感到無比的驕傲,更有一些幸福的感覺。不是嗎?在我的後半生中,能有如此一位大學校長、文壇耆宿的哲人,來愛護我、教育我,豈非又是我之得天獨厚耳!的確是,人生苦短,好景不常。在看過賴師的來信,讀完賴師的回憶錄之後,欣喜不已時,卻傳來賴師在台病重入院的消息。經過兩年來的醫療,未見好轉,隨於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三日與世長辭。聞此惡耗,令我這個多受教益,遠在天涯的學生,痛心不已。當我重讀,賜我的最後一信時,我不禁潸然淚下。
二.兩位都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性格與堅持。在與當局意見不同時,寧願辭去高官厚祿,遠走高飛,絕不隨波逐流,改變初衷。他們二人,一位曾經回到美國,職降八級,去做聯合國的公務員;另一位,則返回美國,以養雞售蛋為生。各得其樂,趣味無窮。他們二位,這一種處世的風格與操守,最令人敬仰。
三.兩位都是當代的文壇耆宿,都有深厚的國學基礎。出口成章,寫作一流。前面提到兩位的諸種名著,更是我一讀再讀的經典。不過二人卻都是主攻自然科學的。賴師乃機械碩士,曾在美國各大學執教。立夫先生則為採礦工程師,在匹大畢業之後,曾親自入礦坑中工作半年之久。
我與賴師初次晤面之後不久,我這位文壇耆宿的校長,立即將他所著《國際問題論叢》六巨冊(一九六八~九七五年),一併寄來贈與我。這是他服務聯合國十三年之後所發表的。論斷精湛,洞察秋毫。讓我讀來廢寢忘食,興奮至極。最令我折服者,則是在論及任何一國或一件事體時,他都會聯想到與我們祖國的利害關係。由之,他常常會有警言與豪語出現,頗具教育性質,意義深遂,引人入勝。賴師的愛國心真強。作為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信徒,與三民主義的力行者,誠不虛耳。
我這兩位亦師亦友的長者,一位曾是擔任國家重任的教育部長;另一位,則是崇高位顯的大學校長,在我後半生中才能得以相識交往,受益良多。唯在我的觀察中,他們二位,不獨是志同道和的好朋友,並且有許多相似的地方。試舉數件於此,作對為兩師的無限懷念。

陳部長伉儷的書畫集

立夫先生,是我讀國立一中與國立西北大學時的教育部部長。為了報答他的功績,在我的心目中,他永遠是我的部長老師。他在日寇侵華、國破家亡的危難關頭,毅然堅持成立國立中學與國立大www.hetubook.com.com學,培訓出萬千個愛國青年,成為日後重建祖國之主要幹部。茲事體大,功不可沒。
當我回到住處,讀過錢穆與梁敬錞兩位大師的序文,與陳部長的自序後,我是欣喜若狂,如獲至寶一般。因為我平生以來,酷愛運動,除課堂內的功課之外,很少有時間,閱讀我國的國學名著,與四書五經等寶典。至今悔之已晚。有時亦想修補,取來一讀,卻一知半解,未能澈底瞭解,反感苦甚!今見此書,陳部長將四書寶典一字一句的講解,並剖析其來源與立意,清清楚楚,一針見血,令我豁然貫通,明明白白。既感興奮,又覺驚奇。

兩位師長有許多相同的地方

陳部長之《中醫的中和位育原理篇》

陳部長的《成敗之鑑》面世

物熟始食,水沸始飲,多食果菜,少食肉類

這本書是賴師的自傳,詳細地敘述了,他在這一個特殊的世紀裡,一個家庭,兩個時代的遭遇,與其艱苦奮鬥的歷程。這也是一般青少年必經之路,是寶貴的經驗談。文詞俱佳,美不勝收。
陳部長近數年來,對我國固有傳統文化,四書五經等寶典,頗有研究心得。除有《四書道貫》之面世外,今對我國醫學,更有進一步的推動。他負責將台北日已沒落,唯一存在的中醫藥學院,改頭換面,採取中西合壁的策略,由香港延請教授,自編教材,擴展校務,建立醫院,設有病床八百餘張,每年畢業學生,竟達七百名之多。

我的師長陳立夫先生與其著作

第二冊《還鄉夢的幻滅》其中有三十餘篇感時錚言。篇篇精彩有趣。正是我學習寫作的好讀物。其中一文,〈珍珠橋的懷念〉是寫他二十餘歲時,擔當中央日報主編的重任。在九一八事件,日本侵佔我國東三省之後,淞滬中日開戰時,中央政府唯恐日軍逼簽城下之盟,曾倉卒間避難到河南的洛陽,但他認為中央日報之於首都南京,實和軍警一樣的重要,決不能一日停刊,否則街頭上,一日不見報紙,全城便會立刻混亂起來。他則立下與首都共存亡的決心,繼續困守在報館裡,每日按時出版,以安民心,直至淞滬停戰協定簽字,中央要員還都之後。讀到賴師年輕時,這一種勇氣十足,視死如歸的精神,怎不又令我感動敬仰哩!
在一九九八年初,當我將我《漫談晶體結構學和*圖*書》一書出版事宜完成後,由台返美的前夕,曾去部長的寓所拜見並辭行,兼為祝賀百年壽辰之喜,曾拍照留念至為珍貴。
今日想來,在那個國破家亡,艱苦萬端的時候,能完成這個使命的人,恐怕沒有另一位能比立夫先生更為合適的了。立夫先生的教育部長,做得有聲有色。許多辣手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不獨造就了萬千建國學子,更奠定了我國教育制度的規範。在他的回憶錄中,幾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描述他在教育部長任內所做的事。其功至偉,功在國家。
自從會見過陳部長之後,我們彼此在新春期間,常互通音信,致意問候。在一九八六年九月間,我忽然接到陳部長由紐約寄來的一封信,內附他在中醫方面的一篇中英文,對照精彩無比的文章,名為〈中醫的中和位育原理〉。由五千年前兩本中醫書籍《黃帝內經》與《本草綱目》談起,並以《易經》與《中庸》之理論為指導,將人體與宇宙萬象都視為在變動(易)的過程中,於此,中醫則以風、寒、暑、溼、燥、火,法諸天象,來分析病象,還要配和四季節氣的變化,來處方用藥。這一點是與西醫很不相同的。
大約是在一九七六年的一個春天,為了西北大學同學會的事,我第一次前往紐約,去謁見賴校長。該時,他已由服務聯合國十三年之後(一九五三~一九六六年),退休下來,仍寓居紐約。經常往來於紐約與台北之間。
陳部長除掉在政學界之功勳外,他更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他的書法別具一格,是最為國人所稱道的。在我看來,他的書法有兩特點:第一。樸實純厚,美在其中。可與于右任先生之草書相題並論,而各有千秋。第二。他的書法,少見於風花水月的詩篇,多為宣揚祖國的固有文化,鼓勵後學子弟之警世名言。

《四書道貫》與我

在一九八零年的元月間,我收到賴師的賀年卡,中附有一張賴師八十壽誕的玉照。看到賴師滿面紅光,笑容可掬的彩色照片,知道賴師體健如昔,生活愉快,甚感喜悅。心想,我今年已經六十歲,賴師比我整大二十齡。

文中,繼以〈太極圖〉論陰陽平衡之道。兩者若失衡時,就會發生病態,醫生則必需利用藥物來恢復人體的正常平衡,即所謂之致中和。這是中醫一個最高的指導原則。人體內的五臟六腑,也循此調整,相生相剋,以達成致中和,萬物育然的目的。陳部長即名此為中和位育原理,亦即m.hetubook.com.com本文之標題也。
四.兩位都有平易近人,虛懷若谷的個性。更同有愛護青年、誨人不倦的情義。我認為,這是偉大人物最難能可貴的一項美德。
我在五十歲之後,始得兩位亦師亦友的長者,親自教誨與指導,得益良多,堪稱幸運之極。寫至此,思及兩位導師皆已仙逝,不禁悵然若失。
記得,當我與于書紳學長一同去拜見劉師時,劉師則特別帶我們去隔壁辦公室,參見陳部長。該時,他雖已七十餘齡,滿頭白髮,但精神飽滿煥發,言談鏗鏘有力。他緊緊地握著我的手,欣喜萬分。我則首先報告,我是抗戰時,接受國家貸金,受惠部長與劉師的學生,今日很高興能有機會親自當面聆教,致謝。

我的師長賴景瑚先生與其著作

養身在動,養心在靜,飲食有節,起居有時

賴師的《煙雲思往錄》

頭部宜冷,足部宜熱,知足常樂,無求常安
記得是在一九六七年間,我到一個久居美國的老華僑家中作客,他對陳部長的行誼事功,崇敬有加。特別將陳部長客居美國時,所寫的一部著作,《四書道貫》叫我看。他並且極力推崇這本書的價值。是發揚祖國傳統文化之大成,並且主動地願意將書借與我,勸我仔細一讀。
這兩位曾在我國教育界立功立言的哲人。一位是我讀西北大學時的校長賴璉(景瑚)先生;另一位,則是該時擔任教育部部長的陳立夫先生。
陳部長當面曾問到我在西屋工作的情況,更詢及匹茲堡市現在的變化。我告他說,在我一九五七年,初到匹城時,我曾看到您讀書時租居民間的宿舍,但現在早已不見,改建為學校的樓房了。他聽後好像亦陷於回憶中,感歎不已。當我們告別時,他囑我繼續努力作研究,以報效祖國為主旨。其誠懇與親切之情,令我永記難忘。
再者,陳部長不獨在中醫療病理論上有深入的研究,他對中藥的知識,與中藥的用法,更有他人不及的心得。他對許多病種的治療藥方,亦有深入的功力。現舉一個實例以證之:他曾受友人之託,為我妻平平之繼父,周念行先生治療攝護腺病。首先根據病情開出藥方。當服用之後,頗有功效時,他復將藥方,依據病情報告,再次增減用藥或用量。這一切以書信轉告之。他與周老先生從來沒有見過面。談來很巧合,在周老先生去世之後,我在家中書桌內,發現由友人異生先生,和圖書轉來陳部長的一封信,正是談及更改藥方的一事,我看後特別將它珍存起來。今將它拍照下來。此頁,除證明陳部長為友人擬中藥方治病外,更可一觀其美妙之文彩與書法。該時,陳部長已七十八歲,而周老先生則八十二歲矣。
這是立夫先生的回憶錄。於一九九四年由台北正中書局出版,名為《成敗之鑑》,甚為恰當而含意深遠。這是一本我國現代史的真實資料。其中有許多珍貴的內幕新聞,更有無數驚奇的插曲,都關係著國家興亡的走向。讀來令人神往。
大概是在一九七三年間,我初次返台訪問。該時,陳部長已經由美國回台定居,擔任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副會長,並兼任孔孟學會理事長,由劉師泛弛協助之。

賴師的《國際問題論叢》

不過,在那個時候,我僅是站立在遠遠地,分別目睹過他們二位一次而已。我正式與二位先生相識交往,則是我在西屋工作的時候,那該是三十餘年以前的事了。
陳部長夫人,孫祿卿女士,早年畢業於上海美專,素擅丹青,尤工山水,曾獲國際畫展水彩冠軍,更屢應美國各著名大學邀展,名震一時。今於一九七九年,其子女與友人,為了慶祝陳部長夫婦八秩雙壽,特為收集二人之書與畫共百幅,編印《陳立夫先生孫祿卿夫人伉儷書畫集》一巨冊,由王藍先生主編,並有文壇耆宿余井塘先生集句題字,何浩天先生作跋。這一本設計與印刷,極為精美的書畫集,真是難能可貴的一冊珍品。我幸得一冊在手,視為至寶,經常與來訪友人共賞之,絕不外借。
讀這一本書,最令我感佩的一件事,乃是當時國府重視延緒青年教育之國策。完成這一件使命的主辦人,不獨要得到國府各部會的贊助、獲得充分的財力支授,更需要各軍區首長的合作與協助,方能為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抗戰剛開始的時候,立夫先生是當時負責抗戰大計,是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的左右手。但是蔣先生深知此事之不易,又深知其重要性,隨即派遣立夫先生出任教育部部長。
該時,我在西屋,正以全工半讀攻讀博士學位,極為忙碌,但亦決定,每日必仔細閱讀三、四頁,作為另一種享受。心中感到,好像是陳部長親自為我上課一般。不久我就託台北友人,代購一本寄來。該書係在一九六六年出版,延到一九七四年時,已複印至十七次。由此可知,陳部長此一大作,對傳播祖國傳統文化之頁獻,是如何偉大而深遠。
再者,這位部長和我校長hetubook.com.com賴先生一樣,都是著作等身,身體力行的教育家。他二人的言行與著作,影響我的人生觀與處世準則,至為深遠。這也是我對二位師尊,特別崇敬的主要原因。
當他知道,我是匹茲堡大學畢業的學生時,他特別高興地對我說:「那麼說來,你我則是前後同學啦。你是我的小學弟了。」聽後,我們大家都歡笑不已。但這一大一小之間,卻有四十五年的距離。他是一九二四年採礦系畢業的,我則是畢業於一九六九年。談來誠為一大難能的趣事耳。
隨著我們的書信往還,賴師似乎對我這個苦讀學成的弟子,情有獨鍾,倍加愛待。又將他的名著,《漫遊散記》與《還鄉夢的幻滅》兩本書寄來。前者是在聯合國服務期間,利用長期的假期,周遊世界數次,所寫的小品文。讀這本書,就好像是在週遊世界。又好像是在上歷史與地理課似的。不獨令我手不釋卷,更激起了我學習中文寫作的念頭。他沒有一刻忘記祖國中華。在欣賞他國特殊的文化時,他會及時地描繪出,我們類似而更優美的固有文化來。在看到他國的山川美景時,他又會聯想到,我國的錦繡河山。他這種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操,最讓我這個曾受抗戰教育的學生,引發共鳴。敬佩萬分。

初次謁見部座

一.兩位都是在一九零零年出生,都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信徒、三民主義的力行者,並且都是在留學美國時,加入國民黨,誓以復興祖國為己任的青年。
這本書是在一九八零年十一月,由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印行的。他則於一九八一年二月二日就寄來一本給我,書後並附有與我的一封信,是在邵德潤先生一頁書評邊上寫的。這是賴師給我的最後一信,其親切之至情,與謙遜無我的美德,令我感念至深。第一句士明賢弟如晤與最後具名賴璉拜啟四字,實感受之有愧耳。
賴師的八旬壽照
陳部長對養生之道更有研究,且能持之以恆。是故,他高壽至百歲以上。下面是其十二句養生要點:

賴師的《漫遊散記》與《還鄉夢的幻滅》

見面時,蒙其與夫人熱情接待,師生在異鄉首次會面,兩人緊緊手拉手,親切師生情,表露無遺。我首先提起三十年前(一九四二年),他帶病騎馬去西北大學上任的往事,在那一次他慷慨激昂,義正辭嚴的演講,曾令我十分感動,永念不忘。二人相談甚歡,在告別時,他曾以其夫婦合影一幅相贈,並在背面書寫,「士明吾弟惠存」。愛獲學生之親情。可見一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