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馬屁經

作者:心悟
馬屁經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部 拍馬原理 第八章 拍馬情商:好角事業平坦 憋腳處處為難

第一部 拍馬原理

第八章 拍馬情商:好角事業平坦 憋腳處處為難

一次,在李蓮英的保薦下,醇王特地在宣武門門內的太平湖府邸接見了盛宣懷,向他垂詢有關電報事宜。盛在以前和醇王並無交往,但是與其門客「張師爺」來往密切。從他那裏,他了解到兩個重要的情況:一是醇王與親王不同,他不認為中國比西洋差;二是醇王雖然好武,但是並不認為自己的文彩差。「知彼」之後,盛宣懷從別人那裏抄了一些醇王的詩稿來,念熟了好幾首,以備用。胸有成竹之後,便有了高陽先生的以下描述:
水清無魚,人清無友,太聰明、太認真了,就很難在中國生存。鄭板橋的「難得糊塗」不知為多少文人用來作為書房中的自勉之語,不管今天有多少種歧義的解釋方法,但是在「看破紅塵」這一點上卻是毋庸質疑的。上節提到的蘇軾一生不得志,本性難移啊!到了晚年還是悟出了生活的辯證法。一句「但願我兒愚且蠢」的俗詩已足以說明問題。看來,在紅塵滾滾的人世間,來點拍馬潤滑劑還是需要的。
我們家過去是一個大家族。到我出生的時候,我們已經姊妹七、八個了。我的母親一看到我們被父親打了,就會唱她的順口溜:「大的疼,小的嬌,中間盡是受氣包。」因為我是排在中間的「零餘者」。
上面已經說過,拍馬的社會學意義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在某種意義上說,拍馬學的潤滑功能就好比汽車上的柴油,少了它,真是寸步難行。一個沒有吃過苦頭的人很難理解我的話,但是稍有經驗的人都會明白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在中國古代,一個人,尤其是有點才華的人,你要活生生地活在世上,那麼無論如何你都要學會生存之道。翻閱歷史,劉伶、「竹林七賢」——那一個不是滿腹經綸,那個不是才華橫溢,但是為何到頭來還是要做「隱士」?不作隱士也可以,那你就要忍受社會的一切「俗」的東西,譬如「拍馬」等社會存在。
直到現在,父母他們還是十分偏愛我,平時會多塞一些錢給我們這個小家庭,而且對孫子也是倍加喜歡。這在兄弟姊妹們都看在眼裏,但是誰都不提及此事。後來有了嫂子、弟媳以後,我的外號就出來了:「馬屁精」。我甚至還聽說了這樣的閒話。弟媳婦對著我弟弟直吆呵:「看看人家老三混的,你這張嘴難道不是一個爹娘給的。」於是我的弟弟就把這話給原封不動地送上父母的耳朵邊。不難理解,這意味著什麼。一句話能使人笑,同樣的一句話也能使人跳。母親果然大發雷庭。弟弟一家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和*圖*書在父母面前更為尷尬。
可又有誰知道,就是這位寫下了「商人重錢輕別高」的高雅之士,在偉大的同時還有著不偉大的一面。那是白居易七十之年的當口,「既老,又病風」,此時家中尚有二十來歲的家妓樊素為之提供性|服|務。此刻,老翁已經無力享受樊素的青春妙齡,但他仍留其於家中。而且,白老先生還專此作了一首《不能忘情吟》作為紀念,足見其風騷的個性。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他在「秋風瑟瑟夜送客」那個晚上的逸事:「添酒回燈重開宴,舉酒欲飲無管弦」。想想看,和一個朋友飲酒還要找一個小姐作陪,不然就喝不下去。這是一種什麼情調?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三陪」。找「三陪女」作樂,在今天可是屬於「黃」的範疇。
如此說來,老白的詩還有什麼情調?關於白居易的《不能忘情吟》,在他五十四歲時任蘇州刺史時就有記載:「一拋學士筆,三佩使君符。未喚銀青緩,唯添雪白鬚。公門衙退掩,妓席客來鋪。履臼從相近,嘔吟任所須。金嘶銜五馬,鋼帶舞雙妹。不得當年有,猶勝到老無。合聲歌漢月,齊手拍吳俞欠。今夜還先醉,應須紅袖扶。」
「回王爺的話,電報本身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全靠活用,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
她看過陸放翁的自我開脫詞後,就緊步其韻寫了一首很有趣的詞:「說盟說誓,說情說意,動便春愁滿紙。多應念得脫空經,是那個先生教的?不茶不飯,不言不語,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曾閑,又哪得工夫咒你。」該妓|女既漂亮、俏麗又頗具文彩、幽默感,不能不令陸放翁心花怒放,凡此種種,都是用的一個功夫:逢迎之功。
拍馬情商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寫到這裏,筆者還是要壓抑地長嘆一聲:拍馬情商,怎一個「情」字了得?
古代的程師孟嘗請於荊公說:「公文章命世,某幸與公同時,願得公為墓誌,庶傳不朽。」公問:「先正何官?」程師孟回答說:「非也。某恐不得常倚左右,欲求以俟異日。」這位拍馬的功夫可謂到了家,自己沒死就去求荊公給些墓志銘以恭唯對方文章寫得好。然而,該夫子還是以此得到了實惠,人家的關係處理得好,然如魚得水。近代實業家盛宣懷的「電報」發跡歷史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的「情節」。
情商讓我們活得愉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有讓別人活得愉快,自己才能活得愉快。否則,自己會處處受阻,上面我們曾提及過「倒拍馬」的思想。hetubook.com.com事實上這類例子在中國古代並不少見,三國時期尤為明顯。劉備與孔明的「猶魚之有水」的關係已經為世人所熟悉。劉備「三顧茅廬」的「禮賢下士」讓諸葛孔明深為感動,於是才有了日後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拍馬學上還有一個至理名言,叫「三思而後拍」。因為你在拍馬的時候,多數情況下可能都是不止一人在場。如果你拍其中的一個人(要是領導就不用說了),其他人就會有連鎖反應。俗話說:「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范某因與領導關係沒處好,在職稱沒評上的情況下;一氣出走到深圳打工,年薪十萬,好不令人羨慕。一位與他交好的老師在范某辦手續時這樣拍馬說:「現在誰有本事誰不走,只有沒本事的才蝸在這。」這句捧了一人、得罪了眾人的拍馬語言實在不值得提倡。
清高,一個與拍馬無緣的名詞。大凡清高的人一般都是讀書人、也是與現實社會和不來的人。從古到今,我們發現,患清高症的人往往難成大事,他們多是處於理想的不現實,現實的不理想的兩難處境中。想當年,如果袁世凱不拍慈禧太后的馬屁,他哪裏有日後的輝煌?
以上兩則男女「情事」乍看起來好像與拍馬無關,其實這裏是「拍」到了「無形」的地步,真乃「此處無拍勝有拍」。
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曾借狂人之口這樣反問過:「從來如此便對嗎?」當然,從來如此不一定都對,可當你討論了幾百年後,還是要面對這麼一個老而又老的問題。自視才高的人肯定是這樣一個德行:「不為五斗米折腰!」好!這是歷代文人都都贊成的一個觀點,放在紙上去談兵當然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若是真的輪到自己為「五斗米」考慮的時候,可能就沒有如此神聖了。好了,吃飯要緊,別再清高了。
盛宣懷略停了一下又說:「那是有血性的人,誰不想洗雪國恥,宣懷也就在那時候,自不量力,看過一兩部兵書。」
到了長大以後,這種情況就有了改變,母親最疼愛的是我,這倒不是我刻意在兄弟姊妹們面前故意耍個邀寵的心眼。而是由於我自小就沒離開過家,一出門就要流淚。記得那年我第一次出遠門到千里之外的江南去讀書,我和母親抱頭痛哭。而後我又不斷地寫信給家裏,訴說自己如何思念家鄉,想念父母。母親逢人便說我最孝順,靠得住。而我的哥哥姐姐們從來沒有像我這樣纏綿過,母親老說他們是「白眼狼」,「娶了媳婦便忘了娘」。戀家本來是人世間本能的一種生活hetubook•com•com情感,母親把它看得那麼重要,真是不可思議。但是從中我卻受益匪淺,而且進一步悟出了人生的道理來。
「那電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吳國孫權與周瑜的情義也是這麼一種感情關係。正因為周瑜和孫權的關係是「內結骨肉之恩」、「禍福共之」,所以才有吳國獨霸一方的「三國鼎立」之格局。周瑜後來不幸病死,孫權痛哭流涕:「公謹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我有誰可依賴!」孫權稱帝後,還念念不忘周瑜的功勛,他曾說:「沒有周公謹,我今天哪能稱帝啊!」
在現實社會中,拍馬學涉及到方方面面,除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還有「男男女女,朋朋友友」。關於「君臣」,我們已經談的不少,下面我們用一定的篇幅探討一下「父子」以及「男女」的關係問題。我們老家流行著這麼一句話:「兒孫滿堂一個樣,看誰嘴上粘了糖。」言下之意,人總是疼愛會說的。過去,兒孫在家庭中爭寵的現象屢見不鮮。而作者人的最喜愛誰呢?有的父母偏心就偏在誰的「精神賄賂」高。比如說,多表達一些想家的思想啊!多帶一些父母大人的照片啊!
拍馬學在男女關係中間講究的是一個「悄」字。這個「悄」又有巧、妙、呢。只有有了這樣的素質,才有「情」事可言。眾所周知,白居易的《長恨歌》與《琵琶行》已經是千年的絕唱。對前者,人們多欣賞其對李隆基與楊貴妃愛情的描繪如泣如訴;對後者,人們都為他那「同是天下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千古名句而叫絕。
記得《渴望》裏有首歌中這樣唱道:「誰能告訴我,是對還是錯。」反正我在這裏不想去作這個辯證。同時我又很相信外商的總結:「智商決定錄用,情商決定提升。」對極了!中外古今,這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顛撲不破的真理!拿破崙平時很反感拍馬奉承,但是一個摸清他脾氣的士兵這樣稱讚他卻得到了他的肯定:「將軍,您最不喜歡聽奉承的話,您真是正直英明的人啊!」拿破崙聽後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感到十分自豪。這是邏輯自身的悖論嗎?看不出來!
醇王聽他能引用岳武穆的話,不免另眼相看,便即間說:「你也讀過兵書?」
「書呆子」是人們對讀書人的稱呼。為什麼才高八斗的書生會戴上如此不雅的名稱呢?這要從古代的書生說起。屈原、陶淵明、劉禹錫、蘇軾、白居易——那個不是因自視才高而失意的。這就是中國的國情。從來如此!
相傳在南宋時期,著名詩人陸放翁遊四川。回來時m.hetubook.com.com攜帶了一個妓|女,並另找一間房子安置了她,每隔幾天就去看一次。有一段時間,陸放翁因為自己身體欠佳就疏散沒去,那妓|女就開始多慮起來。不過,她也明知硬去「熱粘皮」也是不可能的事。於是她巧用自己的絕活激活了陸放翁的春情。
這在今天看來實在與老白的身份不符,甚至帶有點不可思議的成分,但是還個角度就大不一樣了。試想,在封建時代,從人道主義出發,如果白居易真的不要這位小女了,那她豈不更為可憐?若是從這個小女的角度看,她要想方設法跟緊老白才是。就此而言,從何抓起呢?這就用上了我們上面所說的巧、妙、呢的方法。一步來說,男人總是喜歡有姿色的妙齡女子,如果是文人,那女人除了俏麗、妙齡以外,最好是有點才氣。
說到這裏,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故事家》中描寫的一個幽默故事:一個人在家裏請客,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只來了三個人。於是,他著急地埋怨道,「又不是沒告訴諸位早點來。該來的不來。」這三位中有一人起身便走,他又加上一句,「不該走的走了。」其中有一人想,那我們就是該走的了,於是又「攆」走了一位。最後那位本來想耐著性子等一會兒。不料我們的主人轉身對唯一的客人說,「我又沒說他。!」嘿!真夠絕的,這三位全部被攆走了。原來,最後走的那位在犯嘀咕——不是說他,那肯定是我了。
「在王爺面前,怎麼敢說讀過兵書?不過英法內犯,文宗顯皇帝西狩,憂國憂民,竟至於駕崩。那時如果不是王爺神武、力擒三凶,大局真不堪設想了。」
白居易不願買一個需要再教育的女性的原因就在這裏。當今為何好多女孩要邊三陪,邊上自學考試,還不是因為客家嫌其素質太低,缺乏情調,看來,男女關係如果沒有以上我們所說的「三點式」作基礎,同樣也會成為「事業成功」的「烏托邦」。
美國著名的關係學家卡耐基就是最大的拍馬學理論家。他對人性的分析可謂入木三分,既然如此,我們就有必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隋煬帝對大臣宣稱:「我天性不喜歡聽相反的意見,對所謂敢言直諫的人,都自說其忠誠,但是我最不能忍耐。你們如果想升官晉爵,一定要聽話。」這不光是獨裁者的獨裁本性,乃是整個人類的共同本性。隋煬帝喜愛人家吹捧他、拍他的馬屁,下官也都會曲意奉承。隋朝的官員為了能提撥升級,大多厚著臉皮說假話,堪稱「賣假求升」。這從反面告訴我們拍馬者需要懂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理。
hetubook.com.com袁世凱並不如我們歷史教科書上說得如此笨蛋無能。應該說,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能人。在他上台前,他想方設法巴結慈禧太后。怎麼辦呢?「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他多方打聽老佛爺的心思和愛好。了如指掌之後,他進貢的法國玻璃八音盒、粉地金人磁盤等物品都頗受慈禧太后的喜愛。她經常在下人面前誇獎袁世凱會辦事。
這首《對酒飲》意在抒發對仕途的不滿,青春年壯時沒有。而到了半百才有妓樂。但是有總勝於無。其中所寫的以樂舞待客,聽憑客人調戲,也都真實可信。要知道,在古時家庭裏的奴隸分為好幾等,家妓是最為靠下的一等。家妓的主要功能在於:一是其服務以技藝服務即歌舞之類為主,當然也逃脫不了性|服|務,但並不以這為主;二是家妓還可作為待客的工具,宴客時以歌舞娛賓,乃至奉主人之命提供性|服|務,不算門風之恥。家妓和二房、通房丫頭是有區別的。這些家妓,十二三歲,最多十五六歲時買來,並不會什麼歌舞,主人家得費一番功夫教習。於是這裏就有一個矛盾,恰如白居易所說:「莫養瘦狗馬,莫教小妓|女;——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舞;三年五載間,已聞換一主。借問新舊主,誰樂誰辛苦?」那意思是說,買來現教,雖然年輕,畢竟費功夫,不如買人家調|教好的現成,儘管年紀大一些。這裏,我倒有一點懷疑,是不是年青的少女價錢要高得多,而白居易只能如此呢?因為下面的感嘆令我們作此判斷:「老去將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亦應不得多年聽,未教成時已白頭。」。還有令其更為感慨的呢:「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這首名叫《感故張僕射諸妓》的詩露骨得厲害,簡直有點不把那些家妓替他殉葬誓不罷休的味道。這一面反映了自居易生活的放蕩,但是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詩人的多情。
拍馬的情商培養全在一個「順」字。人的天性就是一個「順毛驢」型的。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喜歡罵人為「順毛驢」。其實,誰不是「順毛驢」?只是有的純種些,有的雜種些而已。
盛宣懷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接著他又把電報描繪得神乎其神,醇王自然要把督辦電報的事業交給他辦。從盛宣懷成功的經驗中我們至少可以作出這樣幾點點拔:首先必須摸清上司的喜好;其次是要贊頌上司引以為榮的事情;三是要切記,贊頌領導本身並非目的,把自己成功地推薦給上司才是根本的目的。盛宣懷略施拍馬小計,就順利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