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說錢:與財富有關的事兒

作者:盧曉剛
說錢:與財富有關的事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一篇 誰最應該為紙幣的誕生而歡呼 宋朝的紙幣是怎麼變成廢紙的

第十一篇 誰最應該為紙幣的誕生而歡呼

宋朝的紙幣是怎麼變成廢紙的

會子的性質,顯然就是紙幣,一開始還發得比較謹慎,情況最好的時候,社會上只有二百萬貫在流通,成為市面上的難尋之物。
當然也有沒玩好,把這套把戲玩穿幫了的。在大宋的一千多年前有王莽,大宋的八百年後有蔣介石,都是沒把金融花活兒玩好,沒幾年就把政權給玩垮了。
「錢引」的命名,應該說更科學一些了,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兌換錢的憑據」。
為什麼永遠通行,因為幾乎是廢紙一張了。
這是紙幣中的大錢,搾乾你骨髓沒商量!金銀交子發行之後,物價騰飛,原來的二百文會子,已經買不起一雙草鞋了(見《續通考.錢幣一》)。
這就跟紙幣無異了。
於是,多發貨幣、製造通貨膨脹,就成了朝廷斂錢最快、而又最隱蔽的手法。
後來,宋徽宗大觀元年(一一〇七年)新增發交子二千多萬貫,兩年後又改發「錢引」,原有的交子可繼續使用,但不能兌換新發的錢引,這就等於把你的財產再貶值一次。
——可憐的宋朝人,朝廷若想跟你玩,你是玩不過人家的。
——太平盛世,老是出宋江、李逵什麼的也不太好。
它的票面文字很有意思,上半部分是一則懸賞文字,寫明偽造者處以極刑,並重賞告發人。
後來,關子的發行漸漸又擴大到了兩淮、湖廣。
每墊一千錢,政府還付給十錢的利潤。
當時的宋孝宗也很明白事理,知道會子之所以好用,是因https://m.hetubook.com.com為控制了流通量。
不這樣「蒸發」的話,朝廷也就拿不走那六萬貫(註:這些數字都是打比方)。
宋朝經常有些額外徵稅,徵了一次之後,就變成常例,年年都徵。但是,加稅並不是好辦法,老百姓看得見負擔在增加,很容易激起民怨。
可是事理再清楚,也擋不住人的慾望。跟在他後面的幾位皇帝,腦袋就不那麼清楚了,會子越發越濫,一開是規定三年為一界,每界的發行限額為一千萬緡。
事情還不止於此。令人感到詫異的是,中央集權最厲害的宋朝,地方上居然也印了紙幣,川陝、兩淮和湖北三地,都在南宋高宗初年發行過交子或會子。
幾萬大兵要吃飯,怎麼辦?朝廷就讓婺州政府下令,由當地商人暫墊現錢,發給商人「關子」做為收據,等商人們以後到杭州做生意時,可以憑關子在杭州領到現錢,也可以領到茶、鹽、香料或錢引。
紙幣的發行,到後來已經不管準備金充足不充足了,而且不顧市場的需求量,缺錢了就印,印出來的就是錢。
當然,在這三百年間平民的收入,多少也能水漲船高,要是還停留在宋初的水平,那就得餓死一百回了。
到南宋時,因為朝廷養活的官比北宋還多,軍費也更需要錢,錢引的發行就更瘋了。
到南宋第二個皇帝宋孝宗時,「國際環境」不大好,財政、軍備都急需用錢,就變本m•hetubook•com•com加厲,新增發的錢引一次就是四千萬貫。這麼多的貨幣投放下去,貶值立竿見影,實際價值僅為過去錢引的四十%。
它雖然是泡沫,但其中也有「乾貨」。這裡你要看明白:「乾貨」是被誰一次又一次地拿走了?
前面講過,宋哲宗元符年間更換交子,曾以一:五比例以新交子兌換舊交子,這等於是一次貨幣大貶值。
這還不算完,四十多年後,發行額竟猛增至一.一五億緡;十年後,又增至六.五億緡,比當初的每界的定額多出五百一十七倍!
縮水九十%,你再怎麼牛的千萬富翁,也該破產了吧?
宋徽宗也要和西夏開戰,也需要軍費,還是靠發行交子解決——屢試不爽的法子為什麼不幹?
其中一個叫「關子」,有點像唐代的「飛錢」。
會子一開始也是起於民間,是民間自發印刷的兌換券,也叫「便換會子」。
政府的印鈔機為什麼這麼瘋狂?
其中川陝發行的是「銀會子」,是可以兌換銀子的,面額有一錢、半錢的兩種。這是中國第一次出現銀本位制紙幣,但只限於局部地區使用。
大宋再怎麼是個大棒子,也架不住這麼一次次抽血。它終於在紙幣滿天飛中,亡於蒙古人了。
等到氣勢洶洶的蒙古軍拿下江南,來收拾這個爛攤子的時候,他們用自己的鈔票,二貫兌換南宋「金銀交子」一百貫(值白銀一兩)。
這麼多的交子,光在一個地方流通和圖書,肯定消化不了。於是又擴了流通範圍,把交子改名「錢引」,號召全國各路都用,但最後只在北方才有人使用。
幾十年後,更是達到瘋狂的頂點,計有八千萬緡的錢引在市場上流通。
宋徽宗是個會享受的皇帝,他只管享受,買單則是底層人民的事。
老百姓通過納稅,養活了一個龐大的國家官僚階層,而國家老是嫌錢不夠用。
南宋末年權奸賈似道當政,政府還要繼續斂財,發行了一種「金銀現錢交子」,面值一緡可兌換原有會子的三緡。
到南宋後期,歷次的會子已累積發行了六.五億貫,其中有兩界會子,政府無力收回,就宣佈「永遠通行」。
這是宋朝建國三百年時的情況。
到後來,舊會子每界延長使用三年,新會子的發行額也增加到三千萬緡。
讀者們看到這裡,大概要為宋朝人擔心了,不僅有那麼多的年號錢要逐個記住,還有三種紙幣要分辨清楚。
如果情況就這麼保持下去,南宋倒是有了一種信譽可靠的紙幣。
關子也是印刷的,票面價值為五等,使用期為兩年,可以用做支付。
另外陝西興元府(今漢中)還發行過一種鐵錢會子,每年發行二百四十萬貫,也是只限在當地使用。
此外,票面上還印有非常醒目的面額和發行機關「行在會子務」(首都會子發行所)字樣。
南宋時的皇帝,被金國軍隊驅逐到了杭州,朝廷對川陝大片尚未淪陷的領土,大概也顧不上了,所以www•hetubook.com.com地方上才有機會發行紙幣,以維持本地市場運轉,這是戰時的特例吧。
有。
後來由官家壟斷發行,先是在杭州城內流通,後來依次擴散到兩浙、兩淮、湖廣和京西各地。
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年),南宋在婺州(今浙江金華)屯了大量的兵,但是那地方水路不通,給士兵們發放的大批現錢運不過去。
宋徽宗厲害,竟然一界就發行了二千六百萬貫,是當初一界的二十多倍。而且不設準備金,舊交子也不准兌換。
政府的納稅和發餉,也是現錢和會子各半。
還有一種是叫「會子」,這是一種後起的紙幣,但漸漸成了南宋主要的流通紙幣。
這時候再回頭看北宋初年的物價,簡直便宜得跟天堂一樣——建國四十年時一斗米價十文;建國六十五年時,一斗米價也不過一百文多。
老百姓當中有幾個懂經濟學的?他們只是覺得錢越來越「毛」了,也有怨氣,但不會懷疑到是政府在搶錢。
那麼,物價如此飛漲有什麼意義?
這是封建國家的一個規律。
會子的面額,起初是一千、二千、三千的三種,可與現錢並用。後來又增發了二百、三百、五百的三種。
錢,就是這麼被「虛」掉的。
按此比價,相當於早期發行的會子四千五百貫!你看看,南宋會子發來發去、換來換去,就這樣比紙還要賤了!
在北宋,官府的鹽茶專營部門有所謂「鹽引」和「茶引」,是發給經銷商人的憑據,商人向官府付hetubook•com•com了貨款以後、拿著這個憑據到加工廠去領鹽或茶。「錢引」一詞,就由此引申而來。
金融的遊戲,有時候挺繞彎子,啥時候也不要以為你自己很聰明。比如你是一個宋朝人,有存款十萬貫,要是不動它,每過三年就會被蒸發掉一點,直到蒸發完為止。
那麼,是否等於這十萬貫,都被朝廷搞走了呢?當然不這麼簡單,朝廷說什麼也不能明搶,它是通過一次次的貨幣貶值,從你這裡逐次累積拿走了大約六萬貫。餘下的四萬貫,才是在貶值中被徹底蒸發掉的。
——很簡單,就是一個「誰養活誰」的問題。
宋高宗的時候,居然三界並行,發行額達到三千七百八十多萬緡。
宋朝養的官員多,又經常要進行戰備,所以這個王朝斂財也就格外狠一點。
由紅藍黑三色銅板印刷。
人心離散,也是南宋敗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很難想像,被搾乾了血汗的老百姓,會有很深的感情來保衛這個國家。
朝廷這樣做,有它的道理:這是為了讓國家財政不破產。你們百姓,「位卑未敢忘憂國」,也替朝廷分擔一點吧!
三十年後,市面流通的錢引更是跌得慘不忍睹,面額一緡(一千錢)的,實際上僅值一百錢。
物以稀為貴。當時商旅往來、貿易,都競相使用會子,甚至有「會子重於黃金」之說。
他說:「大凡行用會子,少則重,多則輕。」
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宋徽宗時代。
光用錢引來斂財還不夠,後來南宋還出現了新的紙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