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說錢:與財富有關的事兒

作者:盧曉剛
說錢:與財富有關的事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四篇 明朝金融的那些事兒 大明王朝玩不轉一張小小的紙幣

第十四篇 明朝金融的那些事兒

大明王朝玩不轉一張小小的紙幣

原來,這是民間人士弄出來跟朱元璋開玩笑的。
他坐穩了龍椅後,為了給兒孫順利接班掃清障礙,又疑神疑鬼,濫殺功臣,這就更加深了民間對他的成見。於是有人就偷偷鑄了這種錢幣,揭他的老底。
這樣,以舊鈔平價換新鈔,就有了差價空間。
寶鈔發行以後,朝廷的決心挺大,全力維護寶鈔的權威地位,禁止用金銀和其他商品作為貨幣;只保留銅錢,仍可流通。後來又鑄了小平錢,凡一百文以下的交易,都用小平錢。
到洪武三十年(一三九七),也就是朱元璋嚥氣的前一年,寶鈔貶值為當初發行時的十分之一。
朝廷當然也發現了這裡面的貓膩,但屢禁不止,也就只好隨他去。
朱元璋固然是個好皇帝,但好皇帝並不代表他一切都高明。
這一劑猛藥下去,大明寶鈔的價值雖然有所回升,但是升幅也很有限。
到了後來,年號正式定為「洪武」,於是戶部的鑄幣廠(寶源局)與各地的鑄幣廠(寶泉局)又鑄了「洪武通寶」。
關於朱元璋鑄錢,還有一則奇聞,不得不提。
此錢一出,大家心領神會hetubook.com.com,照用不誤,都把這錢叫做「放牛重八」。
新鑄的銅錢還有一個用處,就是賞賜給日本。
等到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才開始處理這一棘手問題,採取了各種方法來回籠紙幣。
就一個換舊鈔,官和民都發現了裡面有油水。
為什麼呢?因為政府為了增加財政開支,仍在濫發紙幣。
看來,大明王朝的紙幣管理手段,比元朝的水平要差得很多。
古代的紙幣和現在一樣,用多了就可能被磨損,當時稱為「昏爛鈔」。
當時日本是幕府時期,對明朝俯首稱臣,經常派使者來請求賜給銅錢。他們從明朝拿回去銅錢,就在日本當做自己的正式貨幣流通。
這樣,大批紙幣得以回籠,政府就可以毀掉其中的殘損鈔票了。
一是買一斤鹽規定要用一貫鈔。
到現在,仍有少量的「放牛重八」留存於世,當然屬於稀世珍寶了。
在明朝的錢幣史上,還有一件有趣的事:
明朝人還習慣把「貫」叫做「弔」,一弔錢、兩弔錢的說法就是從這兒開始的。按當時規定,四百文為一貫,五貫為一錠和圖書
二是納稅與罰款都要求使用寶鈔。
——這些倭人,還真是能想懶辦法。
朱元璋鑄了洪武通寶後,不知從何時起,民間忽然冒出來一種洪武通寶的花錢。這種錢,錢背上有圖案,是一個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笛。
這批開國的銅錢,幣值都很足,價值有當一、當二、當三、當五、當十五等。
民間人士又開始鑽空子了。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一三九四),朱元璋見條件成熟,就下令所有銅錢都禁用,實行單一貨幣制,只許用紙幣。
歷朝歷代所鑄的銅錢裡,有一種並不用於流通的錢,叫做「花錢」,就是民間所用的壓歲錢、洗兒錢和慶壽錢。
從明朝開始,官方把本朝的錢稱作「制錢」,清朝後來也沿襲了這一叫法。
洪武七年(一三七四),明中央政府正式設立寶鈔司,次年初,就印出了「大明寶鈔」。面值為一百文至五百文、還有一貫等幾種。其中一貫的紙張面積最大,是中國有史以來面積最大的鈔票。
由於鹽是官營,老百姓一天也離不開鹽,借此可以回籠大批紙幣。
從此以後,舊鈔便沒有和圖書了回收渠道,新舊鈔在民間價值截然不同。各地稅務官員也不傻,他們看出了這其中的「商機」——收稅時故意只收新鈔,然後用另外的舊鈔上交,新鈔留著自己用。
雖然銅錢已經禁用了,但永樂、洪熙、宣德三朝仍然鑄了錢。只不過這錢不對國內使用,而僅僅用於外貿,由宦官攜帶到外蕃和邊境去買馬,每年都要用去幾千萬文。
這基本就是廢紙,用這樣的貨幣已無法給商品標價,杭州等地的群眾乾脆就用金銀標價,私下裡偷偷用金銀交易。
那時在民間有約定:嘎嘎新的鈔票價值最高,比舊鈔更有購買力。
古代的鈔票文字是直寫的,一貫的大明寶鈔高有三百二十毫米、寬有二百一十毫米,簡直是一張小報了。
當時準備以「大中」為年號,所以鑄了一批「大中通寶」
誰也想不到,在歷代王朝對貨幣已經玩得很嫻熟的年代,大明王朝的貨幣,卻是扭扭擺擺,總是不順,走了一個「銅錢——鈔幣——銀錠」的曲線。
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是明政府在貨幣政策上卻有一大失誤。
總之,這一進一出,都hetubook.com.com是在搜刮老百姓。百姓心裡能沒數嗎——如今的皇帝再也不是人民的了。
朱元璋幼年時的名字,叫做「朱重八」,他幼時家境貧寒,靠給地主放牛謀生。當年鄉里鄉親的都喚他「放牛重八」。
三是提高市場的店舖稅、攤位稅標準。
朱元璋得到報告,大怒,在全國進行了一次嚴打,將「放牛錢」統統清繳銷毀,又抓到了鑄錢的人,砍了腦袋解恨。
不光是舊鈔回籠有各地稅務官員作梗,新鈔發行也不設限額,沒過多少年,大明寶鈔的價值就出現大跳水。到洪武二十三年(一三九〇),也就是寶鈔發行十五年後,原本值四百文的一貫寶鈔,就貶到了二百五十文,四年後更跌至一百六十文。
怪了!這是何意?是哪一家鑄幣廠鑄的?
為了處理這些殘損紙幣,就得允許以舊換新,因此朝廷推出了「倒鈔法」,由寶鈔庫負責對民間調換。
朱元璋在貨幣上搞復辟,大概是想表示自己是漢唐正統,可是,銅錢的萎縮是有內在規律的,並不以意識形態為轉移。鑄錢鑄了一段時間後,朝廷就發現成本太高,太不划算。因此朱元和-圖-書璋明白了:還得向宋、金、元學習,發行紙幣。
朱元璋在應天府(南京)準備做皇帝的時候,不知他是怎麼想的,採用的貨幣是古老的銅錢。
他的紙幣政策,看來是完全失敗,大明的貨幣在他還沒死的時候,就連基本的信用都沒有了。
這些錢之所以叫花錢,是因為它們都鑄有圖案。而正式流通的錢除了星月標誌外,很少是有帶圖案的。
這個增稅的新政策,力度非常猛,各地的店舖攤位稅一下就增加了五倍。後來政府又陸續開徵了菜園稅、果樹稅、庫房存貨稅、車船出入稅等,並且在水路交通要道設立「鈔關」,專門對商船徵稅。
這叫為除一弊,又生一弊。貨幣回籠是好事,但它是以增加百姓稅負為前提的,這就是坑人了,害得商民叫苦連天。
當時出台的換鈔法規定:一定要鈔票面值字樣模糊了才能換新的,民間人士就故意把半舊的鈔票揉爛,拿去兌新鈔以圖利。搞得政府沒辦法,最終只得把京城和各地的寶鈔庫全部撤銷。
以他這樣卑微的身份,登上大寶,坐了普天之下第一人,民間有些舊貴族和知識分子當然要心生不滿。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