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失去的勝利

作者:曼施坦因
失去的勝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二章 史達林格勒的悲劇 通往史達林格勒之路

第十二章 史達林格勒的悲劇

俄國人認為史達林格勒之戰是戰爭的轉捩點,這是理所當然的。英國人卻認為不列顛之戰也具有同樣的重要性。美國人則認為美國的參戰實為同盟國最後勝利的主因。
在德國,有許多人對於認為史達林格勒之戰是第二次大戰中的決定性會戰一節,很感到勉強。事實上,所有這些單獨的事件都不應認為是真正具有決定性的。戰爭的結果是由許多的因素來決定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由於希特勒的政策和戰略所造成的後果,而使德國終於對其敵國處於一種絕無希望的劣勢地位。
就德國的攻勢在伏爾加河發生了頓挫這一點上來說,史達林格勒的確應該要算是一個轉捩點。但是第六集團軍的損失儘管毫無疑問是非常嚴重,但其意義卻並不等於是說,東線的戰爭——尤其是整個的戰爭——已經輸定了。假使德國的政策和軍事領導當局,若決定只想形成一個僵局,則這種解決還有可能的。

通往史達林格勒之路

使第六集團軍在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底陷入絕境的,這種想要長期據守如此綿長正面的企圖實在是第一個巨大錯誤。
由於這些錯誤所引起的結果,使德軍的南翼在一九四二年晚秋時節所遭受到的困難,我將留在下一章中加以分析。現在所要說明的就僅限於足以決定第六集團軍的命運的各點。
在夏季攻勢只使我們多贏得了一點土地,而並未使俄軍南翼受到決定性失敗之後,德軍統帥部所應冒的危險,就只是應回到高加索與頓河中部之間的地帶中,採取機動作戰的方式,並利用大河灣的地利,以求阻止敵人重獲主動。但是用這一個冒險來代替另一個冒險的辦法,卻是希特勒的心靈所不能接受的。當他的攻勢未能獲得任何具體的結果而就成為強弩之末以後,希特勒即未再能採取適當的行動,於是這也就為史達林格勒悲劇鋪了道路!
所有的指揮官要想成功,都一定不免要冒險。不過無論怎樣的冒險,在一九四二年的秋季中,德軍統帥部總還是不應把B集團軍群的最精銳主力,長久滯留在史達林格勒,而對於頓河一線,卻只留下了一點極易被消滅的兵力供掩護之用。唯一可以辯護的理由,就是說德軍統帥部認為這些盟軍也許不會崩潰得那https://m.hetubook.com•com樣的快。可是羅馬尼亞的部隊在同盟國中還要算是最好的,但根據我們在克里米亞的經驗,即可以暗示出來他們會望風而逃。至於對義大利人的戰鬥能力,那更是自始至終都不應存幻想。
不過若非最高統帥部在一九四二年的攻勢計畫和執行中,事先犯了作戰上錯誤(大部分有關於最後階段),則第六集團軍也就根本上不會陷於這樣的情況。
第三個錯誤是德軍南翼方面的指揮體系簡直是荒謬已極,A集團軍群已經沒有一個總司令,希特勒自兼這個職務,他最多也只能用一部分時間管理它。
B集團軍群所指揮的集團軍不下七個之多,其中包括四個盟軍的集團軍。任何集團軍群總部所能指揮的集團軍數字,最多是不應超過五個,尤其是其中多數是盟軍單位,則其困難是更可以想見。B集團軍群總部設在斯塔羅比爾斯克(Starobyelsk)是頗有理由的,這裡位置在頓河的後面,並且便於監視那些盟軍部隊。不過這個位置的選擇也有其不利之點,因為這樣一來,集團軍群總部距離其管區的右翼方面實在是太遠了。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希特勒對於作戰的指揮,www.hetubook.com.com也經常加以干涉,所以B集團軍群對於第六集團軍的控制力也就更形減低了。
當我就任這個集團軍群總司令的職務之後,安東奈斯庫元帥曾經寫過一封信給我,說明他對一般的危險情況,尤其是在羅馬尼亞第三集團軍方面,曾經幾度提出了警告。不過因為他對於前線軍事並未負有指揮之責,所以這些言論也就不曾獲得應有的重視。同時也很明顯,B集團軍群和第六集團軍對敵人準備向史達林格勒兩個側面所發動的大攻勢,也都曾事先發出了警告。
由於希特勒的戰略目標,事實上主要受到其戰爭經濟需要的影響,所以德軍在一九四二年的攻勢分為兩個不同的方面——高加索與史達林格勒。等到德軍的前進發生了頓挫之後,於是德軍也就缺乏那樣多的兵力,以守住這一條綿長的正面。使事態變得更壞的,又是沒有戰略預備隊的存在,當第十一集團軍剛剛結束了其克里米亞戰役之後,馬上就被最高統帥部肢解了,分送到一切可以想像得到的方向上去。
在開始的突擊只獲得了部分的成功之後,企圖佔領史達林格勒以控制伏爾加河的想法,最多只能在一個極短的時間之內還可以勉強嘗試一下。但是若把B集團軍群的主力留hetubook.com.com在史達林格勒好幾個星期之久,並且對於其側面又無適當的保護,那才真是一個極大的錯誤。這無異於將我們整個南翼的主動權都自願讓與敵人,並且下了請帖請他們來包圍第六集團軍。
最後,還有一個事實也值得一提,即對於第六集團軍和德軍整個南翼的地位,都同樣具有嚴重的影響。整個A集團軍群、以及第四裝甲集團軍、第六集團軍、羅馬尼亞第三和第四集團軍、和義大利集團軍,都是以唯一一個第聶伯河渡口為其交通線的基礎——即在第聶伯皮托夫斯克的鐵路橋梁。查波羅齊(Zaporozhye)的鐵路橋梁尚未修復;越過烏克蘭、經過尼可拉也夫(Nikolayev)和克爾森(Kherson)、進入克里米亞、再越過刻赤海峽的路線,亦未打通。所以在德軍戰線後方,南北之間的聯繫同樣不能令人滿意。每當要從後方增援時,或是把兵力從這個地區迅速調往另一個地區時,德軍高級統帥部往往感覺到他們還不如敵人那樣便利,後者在任何方向上都有比較有效的交通工具可供運用。
第六集團軍之所以在史達林格勒會全軍覆沒的原因,很明顯就是由於希特勒拒絕自動放棄該城——毫無疑問主要就是為了威望的理由。
和-圖-書陸軍總部的確已經注意到這些指揮問題,並且計畫建立一個新的「頓河集團軍群」(Don Army Group),由安東奈斯庫元帥來負責指揮。不過這個新的司令部卻始終不曾設立,因為希特勒希望能先看到史達林格勒被攻陷。不曾起用這位羅馬尼亞元帥是一個嚴重的錯誤。誠然,他的指揮能力到現在也還沒有檢驗過,不過卻可以斷言他是一個好軍人。無論如何,假使他能出面,則我們要求多增一點兵力來保護史達林格勒側面的要求,一定可以獲得較大的重視。而且他又是一位同盟國的元首,所以希特勒對他也要另眼看待,不像德國的集團軍群總司令和集團軍司令那樣可以任意侮辱。此外,安東奈斯庫的個人威望,也可以約束那些羅馬尼亞的高級軍官,使他們不敢望風而逃,因為他們對於這個人的敬畏並不亞於對俄國人的程度。
第二個更大的錯誤,是希特勒迫使B集團軍群把其主要的打擊兵力,第四裝甲集團軍和第六集團軍,深陷在史達林格勒城中和其周圍的戰鬥中。保護這個集團軍群沿著頓河深入的北側面的任務,卻留給羅馬尼亞第三集團軍和一個義大利集團軍以及一個匈牙利集團軍來擔負。在沃羅涅什地區中,則由兵力微弱的德國第二集團軍來負責。希特勒應該清楚,即使是位置在頓河的後方,這種拼湊成軍的盟軍兵力,也還是不能抵擋俄軍的強大攻擊。羅馬尼亞第四集團軍也是一樣的。他們現在要負責保護第四裝甲集團軍的暴露右側面。https://m.hetubook.com.com
A集團軍群正面向南,位置在高加索的北部,夾在黑海與裡海之間。B集團軍群扼守著一條面向東方和東北方的正面,其起點為史達林格勒以南的伏爾加河,折向該城的北面,達到頓河的中段,然後沿著該河延伸到沃羅涅什(Voronezh)以北的某點。這兩個集團軍群的兵力都不夠強大,難以扼守如此綿長的正面。尤其是敵軍的南翼部分雖已受到了重大的損失,但卻能避免毀滅,甚至於也並非真正被擊敗。此外,敵人在其他地區中,以及其後方深處,還保留著非常強大的戰略預備隊。最後,更重要的是在兩個集團軍群之間的卡米克大草原上(Kalmyk Steppes),存在著一個寬達一百九十英里的大缺口,只有一個師(第十六摩托化師)駐在依里斯塔(Yelista),提供一點不適當的掩護。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