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白銀帝國:翻翻明朝的老帳

作者:李連利
白銀帝國:翻翻明朝的老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晚明啟示 經濟第一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自序)

晚明啟示 經濟第一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自序)

其實,這有什麼意義呢?上述言論確實非常正確。然而,它卻無法掩蓋住一個事實:如此富裕、強大的一個帝國,即使當時整個歐洲聯合起來,都沒有中國富裕,也不如中國的軍事實力強大。但其結果呢?在一次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下,在幾個農民和落第秀才的鼓動下,明帝國被輕而易舉地打垮了。
就在這種「富貴」的氣質中,有兩種現象開始出現。

晚明敗亡的商人、官僚商人因素

同時,明代商人的上層,也是規模最大的商人集團,即官僚商人,他們在前述的破壞力中居主體地位,在明朝被推翻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更是卑劣至極。那種認為官僚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會保國的說法十分幼稚。
與此相反,在白銀帝國下的下層民眾生活反而不如明代中前期。商品經濟是隨著明政權日漸衰落而發達起來的,最終,卻隨著明朝一起滅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晚明經濟的泡沫化,這種經濟的特點是:東部沿海地區高度發達,中西部內陸地區貧困落後。
而如今,我們的成就感來了!成就感回來後,再去看歷史,忽然發現「呀!原來我們的祖先那麼牛!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我們會更好和圖書!」另一方面,如同許多或成名或有錢的人,往往會把自己的祖先也變成名人富人一樣,中國人開始尋求一種歷史的必然性——我的成名、我的富貴那是天定的!
關於明帝國在經濟和軍事實力如此強大的情況下,為何突然在幾十年內崩潰了,學者們有不同的觀點,例如貨幣政策失敗論、與歐洲進行國際貿易戰失敗論、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失敗論,以及氣候導致災害頻仍論、瘟疫敗國論等。其實,明朝的敗亡,並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在上述原因,以及商人的負面作用、吏治腐敗、貧富差距懸殊等綜合因素影響下出現的結果。
中國在農耕社會,和平時間一長,人口自然就會急速上升。在明代之前,從整個世界範圍看,和平時期人口多,其國民生產總值自然就會高,兩漢、隋、唐、北宋、明、清就屬於這種情況。
就在這時,一些外國人和某些網上專家恰逢其時地向中國人介紹說:哎呀,其實你們中國人一直很發達、很富裕呢!鴉片戰爭之前,你們的國民生產總值還是世界第一呢!比現在的世界第一強國還要強大。特別是明朝,你們是白銀帝國呀!全世界的白銀最少有三分之一和圖書都是你們中國的,全歐洲乃至全世界其他國家總計的財富都不如中國。
中國封建社會的幾個大朝代,如兩漢、隋、唐、明、清,以經濟實力論皆居世界前列甚至第一。在農業社會,只要在長期的和平環境下有一個智力中等的皇帝治理,像中國這樣土地尚算夠用的國家,興旺發達很正常。

富貴氣質病

二〇一二年四月於「五無齋」
商人勢力在晚明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最高峰,儘管歷史上有過陶朱公、呂不韋等大商人影響國家甚至歷史進程的案例,但他們僅僅是作為個體存在,還沒有對中國整體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但到了中唐以後開始有了變化,特別是南宋,商人的勢力已經到了影響中國經濟的地步。元朝商人的地位同樣非常重要。到了明代中後期,商品經濟更是達到了新的高度。商人不但開始影響中國經濟,更是開始全面影響中國的政治、軍事、文化乃至民眾的日常生活。
東部沿海地區、鹽茶產區的走私經濟猖獗,中西部內陸地區鹽茶馬貿易始終處在國家的高度壟斷下,在權力階層享受既得利益所帶來的好www•hetubook•com•com處的同時卻讓大部分民眾品嘗著悲苦。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的走私集團,與倭寇、地方富商富戶、朝廷官員相勾結,致使倭寇百年難以被剿滅。許許多多的抗倭英雄,都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抓入牢中,甚至有些二品大員都不得不以自殺進行抗爭,提督朱紈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但是,儘管商品經濟的繁榮與所謂的資本義萌芽非常喜人,卻對政權的穩定造成了許多問題。例如:基本由商人控制的晚明政權,使得傳統的民族大義、忠君愛國等思想缺失,從而讓崇禎皇帝怒道:居官有同貿易。
相反,歐洲在歷史上的相當長時間內,因為戰亂比較多,國家小,人口少,農業技術、科學技術、文化水平等較之中國又都不發達,自然會長期落後於中國。

晚明成為白銀帝國、世界第一沒有任何可炫耀的

又如,朱元璋父子在明初創建的非常發達的救災體系(今日我們能看到的救災方式在明代幾乎都能找到),到了明代中央政府由於財政危機而無力救災,以至於要依靠海盜政商合一的鄭芝龍家族來保存餘脈。
明代給予我們最重要的啟示,不在於經濟有多麼強大,而和-圖-書在於部分地區的經濟強大、部分人的富有,為何沒有轉化成全方位的強大和富有。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地探討其中的原因,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這是我們讀史的根本目的。
其一,有人愈發地狂妄,狂妄得成為我們過去痛恨的人。
國內的一些學者也紛紛出來,向人們說:中國人曾經很富裕。這很像股市,熊市的時候炒股專家們集體噤聲,牛市鼎盛之時牛頭馬面一個個爭先湧現一樣。
其二,有人反思:既然我們的祖先那麼牛,那為什麼後來哀落了呢?因此,便有人四處尋找造成衰落的原因。

明亡於什麼

東部沿海地區城市消費嚴重畸形,以色情業為代表的娛樂業高度發達。說句難聽的話,明帝國中後期男妓|女妓遍布中華,就是在偏遠的內陸省份,村妓都在一定範圍內存在著。由此,導致全國範圍內的奢靡之風氾濫,加上商人勢力的推波助瀾,使得明朝終亡於享樂。
似乎「富貴」之後,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然而,晚明的歷史充分證明:經濟第一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很可惜,在今天,「富貴天定」的觀念已經成為一些人的思維定式,認為解決了經濟問題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作者m.hetubook.com.com
如果不把這種病態的「富貴氣質」拿出來曬一曬,經常閱讀歷史的中國人難保不再次誤入歧途。我們中國人經常寫歷史、看歷史,但似乎這麼豐富的歷史資源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多少好處。
白銀帝國下的商人、商品經濟,沒有繼續向資本主義前進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因為商人作為那個時期新興的權力階層,時代給予它的時間太短了。在短時間內,沒有形成統一的商人思維,而商人的所作所為並沒有改變「暴發戶」的宿命,他們不但沒有促進國家的強大反而拆了國家的臺。於是導致了商品經濟越發達,對國家的危害就越大,這是明朝給我們的一點啟示。
晚明的白銀帝國現象,是一種虛假的繁榮。
但明朝相較其他朝代的特殊性在於:人口的擴張帶動了農業技術、農業工程水平大幅度的提高,而貧窮地區百姓經商、走私現象較為普遍,使得明朝後期經濟產生了高度泡沫化現象。
中國人的自信心越來越強了。其原因就在於,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越來越強。不像二十多年前,在說四大發明的時候,人們都說「噓,別再自戀了,老躺在過去的光榮裡那可不利於發展啦!」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