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蒙曼說隋:隋文帝楊堅

作者:蒙曼
蒙曼說隋:隋文帝楊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十一章 太子失寵 兩代隔閡

第二十一章 太子失寵

楊勇是隋文帝嫡長子,他的太子地位本來不容挑戰。何況,他的政治表現也不乏精采之處,本應成為一位完美的接班人。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楊勇似乎愈來愈不入父皇母后法眼,他的太子地位也隨之搖搖欲墜。這是怎麼回事?楊勇到底做錯了甚麼?

兩代隔閡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伴隨改革開放成長的,眼看著國家一天天繁榮起來,我們當然也樂於享受一下這繁榮的成果,花錢難免隨意一些,而我們的父輩大半生都是艱苦奮鬥過來的,花錢往往更仔細。兩代人生活經歷不一樣、觀念不一樣,其實很難說一定誰對誰錯,但是,老輩人難免還是要嚕囌,說我們不懂事。
先看第一點,艱苦樸素的問題。隋文帝非常節儉,當了皇帝後還保持革命本色,每天只吃一道葷菜,穿衣也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可是,到了楊勇時,國家已經富裕起來了,國庫裏的絹帛多得沒地方放。楊勇在這樣的環境裏成長,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比爸爸高得多。
帝王要想統治長久,就不能奢侈享樂。你以後要當皇帝,所以特別要注意節儉。就拿我來說,當了皇帝後,我特意保留一身過去所穿舊衣,隨時提醒自己不忘本,現在,我也把這個好方法傳授給你。我賞給你一把舊刀子和一盒醬吧!刀子是我用過的,醬是你當年常吃的,希望你隨時看看這兩樣東西,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楊勇一聽,只好唯唯諾諾,接受下來。
楊勇為甚麼在父親這邊失寵?有兩個原因。
問題是,我們的父輩都是老百姓,他們對我們看得慣也罷、看不慣也罷,其實對我們未必有太大的影響https://m.hetubook•com•com,而隋文帝不一樣,他是皇帝,他對太子不滿意,還是相當有影響力的。
這兩種治國理念哪個更先進?對於開創帝業,也許隋文帝較合適;但是對於守成而言,當然是楊勇更勝一籌。
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長者。汝為儲後,當以儉約為先,乃能奉承宗廟。吾昔日衣服,各留一物,時復觀之以自警戒。恐汝以今日皇太子之心忘昔時之事,故賜汝以我舊所帶刀一枚,并菹醬一合,汝昔作上士時常所食也。若存記前事,應知我心。
文帝問朝臣:我聽說冬至那天文武百官都去朝覲太子,這是甚麼禮數?有位大臣回答說:百官見太子應該叫賀,不應該說朝。隋文帝說:既然是賀,那應該是三五成群,誰願意去誰去,怎麼文武百官都排著班去呢?而且,太子又是穿禮服、又是奏樂,比我還有派頭,他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皇帝?
這一年冬至時,百官照例向太子賀年,楊勇擺足派頭,讓樂隊演奏迎賓曲,自己則穿著禮服,大模大樣地接受百官羅拜。本來,楊勇這樣做是南北朝慣例,而且恐怕往年都是如此,但是這一年,不知道為甚麼,觸怒了隋文帝。
對此,隋文帝本人非常得意。隋朝初年時,他曾經對大www.hetubook.com.com臣說: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隋文帝對他頗為滿意。但是,到了開皇中期,太子楊勇卻逐漸失寵。而且,既失寵於父,又失寵於母,這是怎麼回事呢?
大家一聽來龍去脈就明白,楊勇這個婁子捅大了。用金銀裝飾鎧甲只是生活態度問題,而大模大樣接受百官朝賀可就涉及最敏感的權力問題。
有一次,他居然想用金銀裝飾一副從蜀地運來的鎧甲,把隋文帝氣壞了。鎧甲是防身用的,裝飾得那麼花俏做甚麼!馬上數落楊勇。他說:
再看第二點,謙虛謹慎問題。太子怎麼不謙虛謹慎呢?這其實是一次冬至節惹的禍。
北周末年,楊堅矯詔輔政,隨即任命楊勇為東京小塚宰,替父親鎮守洛陽;楊堅篡位前夕,楊勇又回到京師,統領禁軍,為楊堅篡權保駕護航。總之,身為嫡長子的楊勇為楊堅建立隋朝做出應有的貢獻,所以,隋朝建立後,楊勇便毫無意外成為太子,成了楊堅的法定接班人。
誰想到,在巨大的權力誘惑面前,再濃的親情也不堪一擊。楊堅的兒子間終究爆發了驚心動魄的爭鬥,太子地位逐漸變得岌岌可危,這是怎麼回事呢?
可以想像,如果此政策出台,肯定讓整個山東地區騷動起來。對於新生的隋朝肯定不利。
竊以導俗當漸,非可頓革,戀土懷舊,民之本情,波迸流離,蓋不獲已。……若假以數歲,沐浴皇風,逃竄之徒,自然歸本。……何待遷配,以致勞擾。https://www.hetubook.com.com
這時候,身為太子的楊勇上諫。他說:
既然當了接班人,自然要學習如何治國理政。隋朝初年,軍國大事都讓楊勇參與決策。楊勇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關於處理北齊遺民問題的建議。
前世皇王,溺於嬖幸,廢立之所由生。朕傍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謂真兄弟也。豈若前代多諸內寵,孽子忿諍,為亡國之道邪?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楊勇在治理社會的理念上比楊堅先進。楊堅對待異己分子不問緣由,簡單粗暴,其實是軍事化的思維模式和管理模式。而楊勇則強調春風化雨,循序漸進,體現出文治的精神。
事實上,史書提到楊勇時,也說他「頗好學,解屬詞賦,性寬仁和厚」,這個人很有文化,性情也比較平和,符合人們對太子的基本要求。
要想知道此事的來龍去脈,得先交代一下隋文帝諸子的基本情況。隋文帝和獨孤皇后一共生了五個兒子。其中,老大名為楊勇,隋初封為太子。老二名為楊廣,封為晉王。老三名為楊俊,封秦王。老四名為楊秀,封蜀王。老和-圖-書五名為楊諒,封漢王。其中,楊勇因為是長子,從小便和父親的政治前途綁在一起。
發了一頓火後,文帝馬上下了一道詔令:
很多朋友都知道,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道德最高尚的皇帝之一,獨孤皇后在世時堅持實行一夫一妻制。因此,五個兒子全是一母所生,這在兩千多年的帝王史上不說是絕無僅有,也算是非常罕見的了。
我們應該怎麼評價這件事呢?老實說,雖然文帝講的居安思危並沒有錯,皇帝主動約束自己也非常可敬,但是在這一點上,筆者倒比較同情楊勇,因為楊勇面臨的問題和我們這一代人有相似之處。
他說,您想讓老百姓都安頓下來,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移風易俗快不得,需要慢慢引導。如果操之過急,讓老百姓背井離鄉,恐怕引起變亂。隋文帝一聽,覺得有道理,採納了他的建議,山東地區的老百姓因此躲過一劫。
前文說過,隋朝由北周和北齊整合而成。其中,北周社會發展落後,老百姓不是當兵就是種地,沒有第三種職業。而北齊經濟發展程度相對比較高,許多老百姓脫離土地,從事工商業。這讓在北周的社會環境下成長的隋文帝楊堅非常看不慣,他覺得,這是遊手好閒。遊手好閒就會為非作歹,一定要好好整頓這些人。
隋文帝是個猜忌成性的皇帝。因為他的皇位是篡來的,總擔心和-圖-書別人像他一樣想篡權。因此,對人格外防範。現在一看太子絲毫不懂得謙虛謹慎,譜擺得比自己還足,他的猜忌心一下子膨脹起來。這小子,想當皇帝的心也太急切了吧!從此,對楊勇更加看不慣。
在他看來,前朝帝王往往因為寵幸妃子,被美色沖昏頭,最後做出廢長立幼之事,嚴重者甚至因此亡國。而他只愛皇后一人,五個兒子都是親兄弟,所以絕不會發生內鬥,這就是大隋萬年基業的保障。
怎麼整頓呢?隋文帝說,與其讓他們閒來生事,倒不如把他們都遷到北方邊境。這簡直就是流放。
第一、他太不艱苦樸素。第二、他太不謙虛謹慎。
按照古代禮儀,冬至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因為從這一天開始,陽氣逐日增長,陽氣象徵為君之道,所以冬至那天,文武百官都要朝賀皇帝。而太子是儲君,按照當時的規矩,百官在朝拜完皇帝後還要去東宮覲見太子。
禮有等差,君臣不雜。皇太子雖居上嗣,義兼臣子,而諸方岳牧正冬朝賀,任土作貢,別上東宮;事非典則,宜悉停斷!
意思是,國家制定禮儀是要區別人的身分、等級,皇太子雖是儲君,但畢竟尚未登基,現在他的身分,就是臣子。而你們這些大臣,居然也像對待我一樣,去朝覲他,還給他上貢,這不合典則,從今以後,再也不許這樣做。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