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蒙曼說唐:武則天

作者:蒙曼
蒙曼說唐:武則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七回 廢黜兒皇 二、李哲一朝被廢:臨朝聽政第三十六天,太后廢中宗為廬陵王

第十七回 廢黜兒皇

二、李哲一朝被廢:臨朝聽政第三十六天,太后廢中宗為廬陵王

大家注意,武則天的理由合理不合理呢?非常合理!當年唐高宗想要讓武則天攝政,宰相郝處俊不是也提出過反對意見嗎?他說:天下是高祖、太宗的天下,不是陛下您一個人的天下,您有什麼權力想給誰就給誰呢!這個意見一出來,高宗不就心服口服了嗎?現在武則天援引的是同一條原則:天下是列祖列宗的天下,你李哲想要給一個外姓,這還不是罪過嗎?話說到這個份上,皇帝已經沒有還口的餘地了,因為他輸的不是別的,而是理。
皇帝被拉下殿了,大臣們是什麼反應啊?大臣已經沒反應了,都嚇傻了,目瞪口呆。再說,面對著虎視眈眈的羽林士兵,誰還敢再說什麼呢!一場宮廷政變就這樣兵不血刃地結束了。可憐的李哲,剛做了三十六天皇帝就被趕了下來。
正月初一,已經憋了快一個月的李哲終於親政了。他改元「嗣聖」,也想要大張旗鼓地幹一番。可是環顧四周,李哲很快就傻眼了。從中央到地方,從文官到武將,已經都被母親安排得妥妥貼貼,每個大臣看起來都是母親的同黨。李哲雖然已經貴為皇帝,但是沒有人買他的帳。我們曾經分析過李哲,他從小缺乏帝王的培養教育和實際鍛煉,喜歡鬥雞走狗,騎馬打獵,這樣的紈袴子弟顯然是智慧不足而勇氣有餘。要講鬥爭水平,他比老爸唐高宗可差遠了。當年唐高宗受制於宰相,還懂得先忍耐順從,慢慢尋找突破口,李哲可沒有這個耐心和見識,馬上就發作了。他是怎麼做的呢和_圖_書
裴炎聽到皇帝的答覆,二話不說,馬上面見太后,向武則天彙報說,皇帝要把天下交給韋玄貞。裴炎這樣做是有點兒不地道,可是深究起來,倒也沒有錯,高宗的遺詔裡說得很清楚,「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現在皇帝聲稱要把天下交給岳父,這當然是軍國大事了,所以裴炎當然要來請示太后了,武則天聽了這個彙報怎麼想啊?她可太高興了,她正愁找不到機會把兒子拿下呢,他自己居然乖乖地送上門來了!武則天馬上就把這件事當大事來辦了。她和裴炎煞有介事地商量:皇帝這麼昏庸,我們怎麼辦呢?商量來商量去,兩個人一致同意,沒辦法,只能廢了他吧。可是廢了他讓誰來當皇帝呢?是不是就是武則天啊?那也是不可能的。
正月初一,李哲剛剛親政,馬上立太子妃韋氏為皇后,隨即把皇后之父韋玄貞提拔為豫州刺史。他老丈人原來是個芝麻大點的小官,這回一下給提拔成刺史了。沒過幾天,他又把韋后的一個遠親提拔為同中書門下三品,讓他直接當宰相。皇帝的用意很明確,既然大臣都是皇太后的人,我也得提拔一些自己的人啊。可誰是自己人呢?李哲可不像他的兩個哥哥那樣還有宰相支持,他所能依靠的只有皇后的娘家人了。韋皇后的娘家倒是貴族,可是已經沒落了,沒有幾個現任官員,而且當官的級別都比較低。所以李哲只能是拼命提拔。李哲的婚事可是武則天安排好的,這韋皇后是什麼時https://www.hetubook.com.com候娶的?是李哲當太子的時候武則天給他娶的,娶的時候就有深意:論門第,沒得挑,但是能給李哲現實上幫什麼忙呢?幫不了。這一點,武則天是深謀遠慮的。所以韋皇后的娘家人現在看哪個也提拔不起來,只好先提拔岳父,再提拔一個,就已經是遠親了。
初出茅廬的李哲第一招就錯了,為什麼呢?武則天執政,還知道安撫李唐宗室,而李哲只知道討好老婆的娘家人,這種事情連他的叔叔大爺看了都不會舒服,怎麼能指望他收服天下人心呢!不過,雖然如此,人們還是拭目以待,想看看皇帝下一步怎麼走。怎麼走呢?李哲沿著錯誤的道路越走越遠了,他居然要把韋皇后的父親從刺史再提拔到侍中,又準備讓乳母的兒子當一個五品官!這個事情做得太離譜了。倒不是說刺史不能當宰相,可是韋皇后的父親連刺史的位子還沒坐暖啊,這個提拔過於迅猛,這樣明顯的任人唯親,怎麼能服眾呢?
準備工作做完,接下來就要執行了。嗣聖元年(六八四年)二月六日,這是一個雙日子,武則天忽然打破高宗以來單日上朝,雙日不上朝的慣例,召集文武百官到洛陽宮的正殿乾元殿上朝!這個通知一出來,大臣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連皇帝李哲也是一頭霧水。母親不是已經讓他親政了嗎?怎麼自己又發號施令了呢?每個人都有點揣揣不安。不安歸不安。大家還都按時到乾元殿,等待皇帝發號施令。到殿後,人和*圖*書們就發現問題了,今天朝堂上怎麼少了幾個人呢?特別是顧命大臣裴炎怎麼沒來呢?正在這時候,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四個人就衝進來了。誰呢?中書令裴炎、中書侍郎劉禕之和兩位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勖。他們身後是殺氣騰騰的羽林軍士兵。進殿之後,裴炎搶前一步,大聲宣布:「皇帝無道,奉太后令,廢皇帝為廬陵王!」話音剛落,兩名羽林軍立即撲上前去,一左一右將皇帝架下了寶座。可憐的皇帝邊掙扎邊喊叫:「我何罪?」薄薄的簾子後面傳來武則天威嚴的聲音:「汝欲以天下與韋玄貞,何得無罪!」
武則天和裴炎商量好了目標,接下來就要具體實施了。可是實施起來,光靠武則天和裴炎兩個人可不行。他們還要取得文官武將中關鍵人物的支持。在文官之中,武則天選擇了中書侍郎劉禕之。劉禕之是何許人呢?劉禕之從小就以文章知名,是武則天的私人內閣——「北門學士」之首,是武后的心腹,對於幫武則天搞陰謀非常內行。與此同時,他又與豫王李旦有著親密的關係。他曾經兩次擔任李旦王府的司馬,高宗也對他寄予厚望,曾經說,相王是朕之愛子,因為卿出自忠孝之門,請您做相王的輔佐,希望起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作用。李旦對他極為尊敬,他對李旦自然也極其忠誠。兩個人情同父子,因為有這樣的雙重身分,劉禕之當然贊成廢黜李哲,改立李旦了。有了劉禕之的配合,武則天和裴炎更和圖書是如虎添翼。劉禕之堪稱政治智囊級的人物,他制訂起計劃來非常縝密,可保萬無一失。文臣搞定了,還有武將。前面說過武則天在李哲親政之前,不是把兩位羽林軍將領調到洛陽了嗎?她對這兩個將領極盡籠絡之能事,經過一個月的努力,這兩個人已經歸心於她了。
武則天為什麼能取得這場政變的勝利呢?關鍵有三條:第一,準備充分,未雨綢繆。武則天在皇帝守喪,自己執政的時候就把羽林軍調到洛陽,以備萬一,這就是未雨綢繆。在關鍵時刻。這支軍隊果然派上了用場。第二,利用矛盾,爭取支持,利用誰和誰的矛盾呢?太子和宰相、大臣的矛盾。無論是裴炎還是劉禕之,都不喜歡李哲,都想換一個皇帝。李哲從當太子起就沒有給大臣們留下什麼好印象,當皇帝之後繼續表現不佳,而且油鹽不進,相信當時沒有幾位大臣真正替他惋惜。另外,裴炎和劉禕之也都是各懷心事。劉禕之是李旦的老師,當然希望自己的學生上台;裴炎雖然跟李旦沒什麼關係,但是,如果廢黜李哲,改立李旦的話,他就有擁立之功,輔政大臣的地位會更加穩固。而且,李哲這個新皇帝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已經把裴炎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所以裴炎雖然是顧命大臣。但是在李哲手下很難有好日子過。裴炎和劉禕之兩個人都有提升自己權力的野心,而武則天恰恰利用了他們的野心,先把李哲拉下來再說。第三,嚴格保密,迅速出手。這麼一件大事,武則天只讓裴炎、劉禕之、程務挺和_圖_書和張虔勖知道,其他文臣武將一無所知。這樣高度保密的計劃,執行起來迅雷不及掩耳,皇帝和其他有意見的大臣完全喪失了還手能力。紫宸易主,卻又兵不血刃,堪稱宮廷政變的典範。
按照當時的情況,繼承人的人選有兩個,第一個,李哲的兒子,就是被唐高宗立為皇太孫的那個李重照。還有一個人選,就是李哲的弟弟李旦。武則天和裴炎商量後,決定選擇李旦繼位。為什麼呢?這裡可有大名堂。如果挑了那小孩當皇帝,那誰是太后呢?李重照的媽媽韋氏就成了太后,武則天就成了太皇太后了。選擇李旦,武則天就是太后,太后參政總比太皇太后要名正言順一些。
既然要任命官員,按照唐朝的制度,應該由中書省來起草詔書。我剛剛說過,中書省的長官不是顧命大臣裴炎嗎?裴炎現在大權在握,幾位年輕宰相都已經被他搞定,他正在品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滋味呢,如果皇帝的岳父當了門下侍中,掌握了審議封駁權,他的權力肯定會大打折扣!再說,裴炎老早就看不上這個皇帝了,於是,他非常不客氣地提出反對,堅決不肯起草詔書!李哲本來就是一個涵養不夠的人,這時候不由得心頭火起,大發雷霆:「就算我把天下交給韋玄貞有何不可!他怎麼就做不得侍中啊?」這話是什麼意思呢,他難道是真的想把天下交給韋玄貞嗎?不可能啊。誰都知道,李哲這只是氣話罷了。可是,俗話說得好,天子無戲言啊!就這麼一句話,李哲立馬就把自己的皇帝位子給斷送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