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蒙曼說唐:亂世紅顏

作者:蒙曼
蒙曼說唐:亂世紅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回 威風八面 一、心繫李家:太平公主在關鍵時刻的政治立場

第三回 威風八面

西元六九九年,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以及武三思、堂姪武攸暨與武攸寧,分左右兩排站定,祭祀上天,發誓李武兩家今後彼此扶持,和平共處。這場李武兩家的立誓究竟有甚麼深意呢?既然李武兩家都是左右未來的政治勢力,那麼太平公主的身分與地位就非常微妙了。她既是李家的女兒,又是武家的媳婦,她到底算是哪邊的人呢?
在儒家傳統禮數裏,明堂是天子布政之所,是有道之君合法性與神聖性的最高象徵。西元六九九年,武周都城洛陽的明堂裏上演了一幕喜劇。這天,武則天新立的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以及武則天的姪子武三思、堂姪武攸暨與另一個堂姪武攸寧,分左右兩排站定,祭祀上天,發誓李武兩家今後要彼此扶持,互相幫助,和平共處。發誓完畢後,雙方還煞有介事地把誓文刻在鐵板上,收入當時的國家檔案館(史館)中。這個儀式的主持人就是女皇武則天。一套程式折騰下來,這位七十五歲的老太太,顯得有點疲憊,可是她還是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場李武兩家的立誓究竟有甚麼深意呢?
當初,因為武則天的政治需要,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以悲劇收場,相夫教子的寧靜生活被打破,太平公主本人也就此踏入政壇。初涉政壇的太平公主,雖然「工心計,多權略」,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懾於母親的天威,她都小心翼翼,不敢露出半點鋒芒。然而,這種局面從聖曆年間開始發生顯著的變化,變化的原因就是武則天一日比一日更加衰老,走到了英雄的暮年。老病纏身的武則天對權力的控制能力日漸下降,原來緊密團結在她周圍、看起來像是鐵板一塊的朝廷,也就隨之出現了分化,逐漸形成了三種勢力。
哪三種勢力呢?第一種是內廷勢力,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數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他們是晚年武則天接觸得最多、最為寵愛與最信任的人,因此兩人身邊聚集了一批急於進取的官僚,對朝政有相當強的影響力。第二種是李家勢力。武則天經過百轉千回的思索,終於選定三兒子李顯做接班人,把他從房陵召回洛陽,立為太子。武則天的這些舉動表明,她已明確了回歸李唐的政治方向。與此同時,老四李旦也結束了十多年的軟禁狀態,被封為相王,擔任軍隊統帥。李家的勢力有了顯著回升。第三種是武家勢力。武周時代,武家的子孫都被封為王,擔任軍政要職,培養了相當強的勢力。武則天雖然決定回歸李唐,但還是希望在她死後仍然維持武家權勢不衰,所以武家兄弟雖然失去了皇帝候選人資格,但是勢力並沒有受到打壓。
這三方勢力到底各自扮演了甚麼角色呢?仔細想想可以發現,張氏兄弟雖然是外人,但其實就是武則天的耳目喉舌,恰恰代表的是武則天本人,是她自身勢力的一種延伸。年邁的武則天希望通過他們繼續掌控朝廷。如果借用佛教的說法,那麼二張兄弟就是現世佛,代表著當下的力量;而李家和武家則代表著武則天死後國家的政治走向,是決定著整個國家前途命運的未來佛。
對於李家和武家這兩方勢力,武則天打的是甚麼算盤呢?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提出過「李武韋楊婚姻集團」的說法,認為經過武則天多年的統治,李武兩家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因此在未來也還是會緊密結合。另一位唐史研究前輩黃永年先生在此基礎上,又修正了這種觀點,提出「李武政權」的說法,認為武則天在晚年實際上想要建立一個由李家當皇帝擔虛名,而武家掌實權任將相的聯合政權。這些說法是否正確,屬於學術爭論範疇,在此我們姑且不論,但是要說武則天晚年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就是協調李武兩家的關係,這並沒有錯。剛才提到的立誓明堂,就是武則天在這方面的努力舉措之一。既然李武兩家都是左右未來的政治勢力,而兩家關係對於政治走勢又至關重要,那麼太平公主的身分與地位就非常微妙了。她既是李家的女兒,又是武家的媳婦,她到底算是哪邊的人呢?

一、心繫李家:太平公主在關鍵時刻的政治立場

第二件事則發生在長安二年(七〇二年)八月,太子李顯、相王李旦與太平公主聯合上表,請求封武則天最寵愛的張昌宗為王。當時武則天已經率領朝廷從洛陽回到李唐舊都長安,表現出了回歸李唐的態勢,但是,當時張昌宗兄弟在政治上的力量已不可小覷,他們的介入,加重了政治上不穩定的因素。李氏三兄妹請求封張昌宗為王,這葫蘆裏賣的是甚麼藥呢?目的很明顯,是為了討好張氏兄弟,進而討好武則天本人,希望借此能夠順利完成權力交接,使太子李顯能順順利利地登上皇位。這是李https://m.hetubook.com•com氏三兄妹的第一次聯合行動。太平公主選擇和兩個哥哥一起上表,這意味著她本人也選擇了加入李氏一方。
要想知道太平公主屬於哪一邊,我們需要看一看她在這一時期參與了哪些政治活動,她是以甚麼身分參與這些政治活動的,擔當的又是甚麼角色。太平公主在這一時期涉入了三次重大的政治事件。第一件事就是發生在聖曆二年(六九九年)六月的明堂立誓。這次活動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太平公主和武攸暨夫婦倆都出面了。在中國傳m.hetubook.com.com統的家庭角色關係中,男主外,女主內,像盟誓這樣重大的政治活動,武攸暨自然要作為一家之主出席,可是太平公主也出席盟誓,這就有些不同尋常了。很明顯,這種安排意味著在武則天心目中,太平公主是被當作李家人來看待的。太平公主與武攸暨雖然是一家人,可那只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在政治角色和陣營的劃分上,兩人就各自歸屬不同陣營了。而從盟誓的過程也可以看出,對於太平公主政治角色和陣營的分配,李武兩家似乎都沒有甚麼異議,可以說,太平公主在政治www.hetubook.com.com上屬於李家陣營,這是李武兩家的共識。
把這三件事結合在一起,我們就能得出結論了。雖然太平公主嫁給了武家,雖然她從第一次婚姻到第二次婚姻的轉變是以脫離李氏融入武氏為旨歸的,但在關鍵時刻,她還是被各種政治勢力視作李家的女兒,而不是武家的媳婦。這其實是由唐朝的時代特點所致。和後世不同,在當時,即便已經出嫁,女兒仍然被界定為主要從屬於父親,而不是從屬於丈夫,這種先天身分是終生不可改變的。另外,和兩個哥哥站在同一陣營,也是太平公主本人的選擇。她的和-圖-書這一選擇對於時局發展可謂至關重要,因為當時武則天已經日薄西山,政治博弈到了關鍵時候,各方的勢力對比將會直接影響到日後的政治走向。太平公主在武周一朝一直得寵,特別是在聖曆(六九八~七〇〇年)之後,她參政程度日益加深,比起從房陵回到首都不久、立足未穩的李顯,以及長期遭軟禁,早被嚇得戰戰兢兢、不敢輕舉妄動的李旦,她的政治經驗更加豐富,也更有權勢。這對於增強李氏一方的實力,意義非凡。而李家陣營當時正在謀劃一件大事,是甚麼事呢?
第三件事則沒有前兩件那麼好玩兒與輕鬆了,和*圖*書因為太平公主是被動捲入的。長安三年九月,張昌宗狀告當朝宰相、同時也是李顯的下屬、太子左庶子魏元忠與太平公主的情夫司禮丞高戩,說他們彼此商議「皇帝年老,不如侍奉太子長久」。張昌宗的直接控告人雖然是魏元忠和高戩兩人,但是很明顯,矛頭直指幕後的太子李顯和太平公主兄妹。張昌宗的目的是告訴武則天,太子想要聯合妹妹搶班奪權。這件事表明,李氏兄妹想要討好張昌宗,但是張昌宗並不領情,非但如此,他還搶先發難,構陷李氏兄妹。不過另一方面,這件事也反映出,在政敵心目中,太平公主是被視為李家人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