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蒙曼說唐:唐玄宗

作者:蒙曼
蒙曼說唐:唐玄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回 因禍得福 一、放虎歸山:臨淄王李隆基被降職擔任潞州別駕,遠離長安

第三回 因禍得福

少年時代的李隆基雖然貴為皇族公子,但是從小就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地位也是一降再降,小小年紀就嘗盡了愁滋味。神龍元年(七〇五年),一次還政於李唐的政變,讓久經磨難的李隆基重新找回了皇族公子的自尊,可是再一次爭權奪利的鬥爭,又讓本來沒有關係的李隆基跌入人生的低谷。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兩次政變又帶給李隆基怎樣的人生契機呢?
中國人吃飯都用筷子。要是有一天你往桌子上放一根筷子,這筷子突然立起來了,而且按都按不倒,你會怎麼想?害怕吧?是不是鬧鬼了?當然,一般人也根本碰不上這樣的荒唐事。可是,李隆基就碰過。但是,他看到這根筷子不屈不撓地挺立之後並沒有害怕,反而露出躊躇滿志的神情。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上一回講過,聖曆元年(六九八年),武則天最終決定立自己的三兒子李顯當太子,表明了還政李唐的意圖。與此同時,她也讓小兒子李旦當了相王,並且讓李旦的兒子們都到宮外居住。面對久違的自由,少年李隆基欣喜若狂,整天鬥雞走狗,盡情享受生活的歡樂。就這樣,一晃幾年過去了。到了神龍元年(七〇五年),「神龍政變」爆發了。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以及張柬之等五位大臣聯合發動政變,武則天被迫下台,李顯當上皇帝,即唐中宗。神龍政變對李唐王朝的發展意義重大,但是,李隆基做為二十歲的青年王子,似乎並沒有真正參與此事。這也不難理解。當時,政壇上的主力還都是他的父輩,根本輪不到他出場。神龍政變後,唐中宗李顯從太子變成了皇帝,按照常理,相王李旦一系理應淡出政治舞台,李隆基做為相王的兒子,離政治核心似乎更遠了。武周統治結束後,新皇帝李顯決定恢復李氏皇族的地位,好多流落民間的皇族遠親都被找了回來,封官拜爵。李隆基做為唐中宗的親姪子,更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官拜衛尉少卿。衛尉少卿是四品官,品級不低,但其實是個閒職。所以,李隆基每天的生活照樣是騎馬打獵、鬥雞走狗。看起來,他今後的生活軌跡似乎已經確定下來了。但是,唐中宗神龍三年(七〇七年),李唐王朝又出事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李隆基的命運。

一、放虎歸山:臨淄王李隆基被降職擔任潞州別駕,遠離長安

我們說過,唐中宗李顯自身實力不強,靠著張柬之等功臣與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的幫忙才取得神龍政變的成功,當上了皇帝。李顯當了皇帝之後,張柬之等人都封了王,相王李旦則加封為安國相王,太平公主加封為鎮國太平公主,一時間功臣氣燄薰天,這讓中宗李顯感覺壓力很大。為了削弱這些功臣的勢力,李顯被迫和韋皇后及武則天的姪子武三思結盟,還把愛女安樂公主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這樣一來,朝廷就成了李、武、韋三位一體的政治聯盟了。本來,唐中宗這樣做,也不過是為了穩住自己的地位。可是,他沒想到,這樣的舉動刺|激了一個人的野心,也打擊了一個人的信心。刺|激了誰的野心呢?安樂公主。她是唐和圖書中宗和韋皇后最疼愛的親生女兒,又是武三思的兒媳,李、武、韋三大勢力都在她這兒集合,所以特別張狂。張狂到甚麼程度呢?她提出要當「皇太女」,以後接父親的班當皇帝!她這野心一膨脹,有一個人對自己沒信心了。誰呢?她的同父異母哥哥、唐中宗的太子李重俊。李重俊雖然是太子,但並不是韋皇后的親生兒子,跟武家更是沒有關係,李、武、韋三方勢力他只占了一方,而且顯然爸爸李顯對他也不親熱。現在妹妹安樂公主提出要當皇太女,這不明擺著要奪他這個太子的權,是可忍,孰不可忍!就在這種激憤情緒的支配下,李重俊發動政變,想要捍衛自己的地位。沒想到政變由於組織草率又臨陣慌張,失敗了,李重俊做了刀下之鬼。
潞州是今天山西省的長治市,位於太行山區,戰略地位很重要。不過潞州別駕卻沒甚麼重要性,因為別駕一職雖然名義上是潞州的副長宮,但實際是個閒職,不具體管事。那麼,李隆基這次任命,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乍看肯定是壞事。首先,這次調動是降職了。李隆www.hetubook.com.com基原來的職位是四品的衛尉少卿,而潞州別駕是五品。從四品變成了五品,當然是降職了。其次,潞州比長安差遠了。長安是首都,可以說是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而潞州僅是太行山區的一個小城而已。就好比現在從北京調到山西長治,平級調動尚且沒人願意去,何況還降級任用呢!所以這次發配,對李隆基可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離開長安的時候,李隆基也是垂頭喪氣。不光他垂頭喪氣,他在長安結交的朋友也挺鬱悶的。有一個叫做崔滌的,跟李隆基住在同一個小區,關係特別好,想想李隆基這一去不知甚麼時候才能回來,就一直把他送到了潞州,頗有點《水滸傳》裏魯智深送林冲去滄州的味道,怎麼看都透著辛酸。
第二,他的實際政治地位也有所提升。長安是首都,真所謂冠蓋滿京華。一板磚下去,可以拍到三個王子外加兩個三品大員。李隆基在這裏算甚麼呢?論出身,他僅僅是一個普通王子;論官品,他不過是個四品閒職。比他強的人比比皆是,他並不出眾。但是,到了偏遠的潞州可就和圖書不一樣了。在這裏,他就是李唐皇室的代表,同時又是州里的副長官,兩項優勢加起來,就是潞州刺史也要敬他三分。在長安他不過是顆星星,在這裏可就是眾星捧出來的那輪明月,所以說,他的實際地位提升了。
景龍二年(七〇八年)初夏,李隆基接到潞州別駕的任命書後,就告別了父親,也告別了首都長安的溫柔富貴鄉,開始自己的獨立生活。從繁華的天子腳下發配到小城潞州,這對李隆基來講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第一,他可以真正瞭解民間。李隆基從小就知道宮廷鬥爭的險惡,但是,他畢竟首都、沒有離開過貴族圈子。他知道在宮廷裏,為了一個皇位,需要白骨鋪路、鮮血暈染,但是,他不知道,在民間,哪怕為一個饅頭,也可能要付出同樣多的血淚。換句話說,他可能知道政壇的艱辛,但是並不瞭解民間的疾苦。所以,這次到潞州,對他是個難得的歷練。這種歷練對於一個政治家而言當然不無益處。
發配潞州是李隆基人生路途上的一道里程碑,對於李隆基來講是利大於弊,可是對於唐中宗李顯來講,那就是放虎歸山。沒和-圖-書有了羈絆的李隆基在潞州終於可以大有作為,那麼,他在潞州究竟做了甚麼呢?李隆基的所作所為究竟顯示了他怎樣的性格呢?
第四,這次潞州之行,對於他投身政治也是一個有力的推動。李隆基本來就是一個有英雄氣的人。但是,在長安,臨淄王的悠閒生活只能消磨這種英雄氣。現在,他僅僅因為是相王的兒子就被中宗猜忌,這對他是一個強烈的刺|激。他身上阿瞞的素質覺醒了。從此,李隆基意識到,以他的身分,今生注定要與政治結緣,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不進則退。要想自保,只能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換言之,從此,李隆基要主動投身政治舞台了。
第三,他的自由度增加了。在長安,因為是相王的兒子,頗受伯父李顯的猜忌,就像這次重俊政變,明明跟他沒有關係,他也照樣要背黑鍋。但是到潞州就不一樣了,那裏山高皇帝遠,他幹甚會誰知道呢?廣闊天地,正可以大有作為。
本來,這場政變隨著李重俊被殺也就該宣告結束,可是,當時唐中宗重點防範的對象是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所以在政變結束後,中宗擴大株連範圍,想把相王和太平公主也牽連進來,藉這個案子把他們倆解決掉。可是,相王兄妹真的沒有參與政變,讓他們抵罪,人心不服啊!再說,相王和太平公主也都是有勢力的人,馬上就有官員來給他們喊冤了,勸中宗說:「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羅織害之乎!相王昔為皇嗣,固請於則天,以天下讓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內所知。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輿論壓力很強大。唐中宗李顯也不願意犯眾怒,只好表態,不追究了。不追究歸不追究,但是,中宗心裏對弟弟李旦始終還是不放心,所以,沒過多久,李旦的兒子們倒楣了,紛紛被發配到地方。其中,臨淄王李隆基被任命為潞州別駕和*圖*書
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李隆基去潞州,固然不是高升,但是,也有好的一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