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蒙曼說唐:唐玄宗

作者:蒙曼
蒙曼說唐:唐玄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十四回 寵幸祿山 三、飛黃騰達:精通九種語言,恩威並施,收服敵軍

第三十四回 寵幸祿山

三、飛黃騰達:精通九種語言,恩威並施,收服敵軍

其實到底是誰傻呀?唐玄宗傻。安祿山那叫「外若癡直,內實狡黠」,是裝傻;而唐玄宗居然相信,可就是真傻了。可能有人要說,唐玄宗一代明君,怎麼就傻到這種程度呢?他難道看不出來安祿山的表演太誇張?這就是人性的弱點了。通常人只要是聽好話,智力馬上嚴重縮水,皇帝也不例外。另外,安祿山的胡人身分也給他加分不少。試想,如果是李林甫或者楊國忠說甚麼我眼裏只有皇帝、我肚子裏只有一顆對皇帝的忠心,或者我連太子都不認識,唐玄宗再喜歡聽好話恐怕也會噁心吧?但是安祿山就不一樣了。無論甚麼話只要配上他不太流利的漢語和憨厚的大個子,都會顯得真誠無比,唐玄宗沒法不信呀!很快,安祿山的正面形象就建立起來了。在唐玄宗看來,此人既能且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得重用!
皇帝扶上了馬,宰相又送了一程,天時地利都對安祿山有利,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脫穎而出可就看個人造化了。安祿山的造化怎麼樣呢?超一流。開元二十四年他不是回到營州,白衣效力了嗎?五年之後,他已經榮升為平盧節度使。按照玄宗時期的建制,平盧節度使有兵力三萬五千多人。五年之間,從三萬五千人之一上升為三萬五千人之首,這個跨越可是相當不容易。我們都知道,當時和_圖_書符合寒族胡人條件的不可能只有安祿山一人,他怎麼就能竄升得這麼快?安祿山快速升遷,除了外部環境有利外,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他個人素質好。
當然,建議歸建議,能不能形成一項政策還得皇帝說了算。那唐玄宗同意不同意李林甫的這個建議呢?唐玄宗可不光是同意,他覺得這條建議簡直說到自己心裏去了。李林甫害怕別人搶位置,唐玄宗也害怕呀!唐玄宗晚年最害怕太子勾結武將搶班奪權。可是,如果任命漢人將領的話,難保不和太子發生這樣那樣的聯繫,皇甫惟明、王忠嗣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嗎?如果任用胡人將領,那就不可能和太子有甚麼淵源,跟太子勾結的機率也就大大縮小了,這是好事。再說,當時任用胡人將領也是大勢所趨。為甚麼呀?首先是唐代的主力兵源變了。本來,在府兵制時代,士兵主要是中原老百姓,將軍也主要是中原的漢人,這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自從開元中期張說改府兵為募兵制之後,戍邊的軍人就不再是中原老百姓,而是由邊疆的節度使就地招募。在邊疆地區就地招募,能招來甚麼人?很多都是附塞的胡人,或者是胡漢混血兒,這些人逐漸成為主力兵源。如果士兵以胡人為主,那將軍換成胡人也就是遲早的事。另外,開元中期https://m.hetubook.com•com以後,隨著社會的安定和繁榮,中原漢人愈來愈追求文雅的生活,不願意打仗。正所謂「子弟為武官,父兄擯不齒」。整個中原社會逐漸瀰漫著一種重文輕武的風氣,出身中原的將才也就愈來愈少,在這種情況下,由勇敢善戰的胡人將領來填補空白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嘛!就這樣,既是出於私心,也是出於現實考慮,唐玄宗完全同意李林甫的方略。這個用人方略對安祿山可太有利了。首先,他是胡人;另外,他出身很低,這寒族胡人的條件簡直就像給他量身訂做的一樣,有了這樣的先天條件,想不出頭都難啊!
他有兩項素質非常優秀。首先,安祿山特別能打仗。我們不是講過,當時唐朝在東北的主要敵人是奚和契丹嗎?這兩個民族經常聯合作戰,把東北地區搞得很不消停,好多節度使都栽在那裏。可是,安祿山不一樣,自從他當了節度使,朝廷就經常能聽到捷報。而且,這捷報可不是虛報戰功,而是實打實地抓到俘虜。根據《資治通鑒》的記載,安祿山「歲獻俘虜,……不絕於路。州縣疲於遞運」。天寶九年(七五〇年),安祿山一次就貢獻奚人俘虜八千個。安祿山打仗為甚麼這麼牛呢?《安祿山事蹟》有一段話總結得好:「蕃人歸降者以恩煦之,不伏者以勁hetubook•com•com兵討之,生得者皆釋而待,錫以衣資,賞之妻妾。前後節度使招懷夷狄,皆重譯告諭夷夏之意,因人而傳,往往不孚。祿山悉解九夷之語,躬自撫慰,曲宣威惠,夷人朝為俘囚,暮為戰士,莫不樂輸死節,而況幽薊之士乎?」意思有兩個方面。第一,恩威並重,只要投降,就既往不咎,而且直接當兵、給出路。這最能有效地瓦解敵人了。第二,長於溝通。當年漢族將領當節度使的時候,就算想要恩威並施,也不容易做到;就算是一番好意,經過好幾層翻譯,也早就變味了。可是安祿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掌握那麼多語言,跟誰都能溝通,奚人也好,契丹人也好,一聽到將軍以本民族語言跟他們談心,能不心服口服地為他效力嗎?這樣一來,安祿山的優勢可就顯現出來,別人打仗都是消耗自己的力量,而他打仗則是不斷增強自己的力量。眼看著平盧軍不斷壯大,可把唐玄宗樂壞了。這個安祿山,當年果然沒看錯,是個能人。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用到安祿山身上一點都不假。皇帝給了安祿山一次新的生命機會,馬上,宰相又要給他一次升官的機會。哪個宰相呢?李林甫。開元二十四年不僅是安祿山的幸運年,同時也是李林甫的幸運年,就在這一年的年底,李林甫取代張九齡,成為首席https://www•hetubook.com.com宰相。李林甫任相期間,曾經給唐玄宗提出過一項著名的建議。他說:「文人為將,怯當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戰有勇,寒族即無黨援。」也就是說,邊將不要用會臨陣脫逃的文人,而要用出身比較低但勇敢善戰的胡人。另外還得用寒門,因為寒門出身的人在朝廷裏就不會結黨營私。李林甫為甚麼提這麼一個用人方略呢?一句話,為了專權。李林甫是個愛權力的人,可是,他有兩大劣勢,不利於攬權。一是沒有文辭,二是沒有軍功。正因為如此,李林甫就特別忌恨那些有文化和有邊功的人。如果誰要是把這兩個本事都占全了,那李林甫就更加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那麼,誰最有可能把這兩種優勢占全呢?就是那些文官出身的節度使。這些人受過良好的教育,再立功疆場,那不就等著出將入相了嗎?這對李林甫可是個威脅。怎麼辦呢?以前我們講過李林甫打擊政敵的事情。可是,事後整人必定是有風險的,李林甫是吏治派官員,更相信制度建設,他要防患於未然。怎麼防患於未然呢?乾脆,提這麼一個用人建議,啟用胡人將領。他們目不識丁,無論如何也當不了宰相,這不就不會撼動他的地位了嗎?多自私啊!
可是,光會打仗也不行。王忠嗣、皇甫惟明也很會打仗,最後不是也都沒有好下https://m•hetubook•com.com場嗎?一個將軍要想混得好,除了會打仗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要讓皇帝放心。這一點,安祿山清楚得很。怎麼才能讓皇帝放心呢?那就玩命地獻忠心吧!舉個例子。一次安祿山覲見玄宗,太子也在場。拜見過玄宗之後,玄宗就讓他拜見太子。可是,安祿山就是不拜。左右一看,這是嚴重的失禮行為,趕緊催他。這時候,安祿山說話了:「臣蕃人,不識朝儀,不知太子者何官?」玄宗一看,到底是邊疆少數民族,不懂行。就給他解釋說,太子是儲君,朕百年之後就要由他來當皇帝了。這時候,安祿山假裝若有所思地說:「臣愚,比者只知陛下,不知太子。」甚麼意思呢?我心裏只有你一個人,不知道太子是甚麼概念。要知道,唐玄宗晚年最害柏的就是大臣不忠,和太子勾結搶班奪權,現在一聽安祿山說心裏只有皇帝,沒有別人,感動得都要哭出來了,能不喜歡他嗎?再舉個例子。安祿山年輕時候就不瘦,中年以後更加發福。肚子特別大,自稱腹重三百斤。據《安祿山事蹟》說,他乘驛馬入朝,驛站得專門為他選最壯的馬,而且馬鞍前還要特別加裝一個小鞍,盛他的肚子。有一次,唐玄宗打趣他,問:你這肚子裏都有甚麼呀?怎麼這麼大?安祿山不假思索地說:「更無餘物,正有赤心耳!」唐玄宗一聽哈哈大笑,這個安祿山,真是傻得可愛呀!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