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劉邦:大風歌(上)

作者:王立群
劉邦:大風歌(上)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二章 韓信的重大突破 韓信是一招大棋

第十二章 韓信的重大突破

韓信是一招大棋

第二,漢王不值得信任

第四位是蒯通

蒯通看了看,要求先讓左右退下。
蒯通解釋道,反秦大起義初期,英雄豪傑振臂一呼,天下之士爭相回應,因為當時的要務是「亡秦」,大家積極性都很高。現在楚漢相爭,無辜百姓飽受牽連。楚軍從彭城轉戰滎陽,乘勝北進,但最終「兵困於京索之間」,算來已有三年;漢王率兵依據鞏縣、洛陽的山河之險,一天數戰,竟然「無寸尺之功」,兵敗滎陽,南走宛葉。現在雙方的銳氣都被磨沒了,軍糧供應也跟不上,官兵疲憊,百姓抱怨。在我看來,要想平息這場大難必須得找到一位賢能之士才行。

第三位是項羽

有的說韓信自立為齊王,有的說韓信自立為「假齊王」,有的說韓信自立「假齊王」後通知了劉邦,於是劉邦以大局為重,派張良封韓信為齊王,以穩住韓信。

第一位是韓信本人

蒯通就是之前鼓動韓信繼續進軍突襲齊地的辯士,此人嘴皮子實在厲害。他第一次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是秦二世元年八月,巧言令色周旋於趙王武臣與范陽縣令之間,傳檄千里,助趙王不戰而下三十餘城。
蒯通料定韓信會這麼想,針對韓信的話,他將會做出怎樣的勸解呢?韓信最終是否會聽取蒯通的建議,接受三足鼎立的局面呢?歷史告訴我們,韓信斷然拒絕了這個歷史的機遇。到底怎麼回事?
當然,無論韓信是求封還是自立,劉邦的心裡鐵定是五味雜陳。
此時戰爭的主動權都握在了韓信手裡,那麼,楚漢之爭的當事人又在做什麼呢?面對疲https://www•hetubook•com•com憊不堪的現實,各自又有什麼樣的打算呢?
您才智過人,擁有的隊伍龐大無敵,又以強大的齊國為根據地,統領燕趙,控制著劉、項兩方的空隙之地,足以令楚漢望而生畏。此時若能順應民意,為百姓「請命」,要求劉、項停止戰爭,世人皆會積極回應。然後再削強扶弱,分封諸侯,到那時天下人必定都會感謝齊國,服從於您的。常言道,上天給你的,你不要,反而會受到怪罪:時候到了,你不行動,反而會受到連累。請您好好考慮一下。
張良、陳平此時都在劉邦身邊,一見這個架勢,不約而同地踹了劉邦一腳,附在劉邦耳邊說:我們現在被動得很,怎麼能阻止韓信稱王呢?不如趁此機會善待韓信,順著他的心思讓他獨立作戰吧,要不然說不準會生出什麼意外。劉邦立刻反應過來,但自己正罵著呢,總不能不罵了,那多沒面子啊!於是順勢說下去,男子漢大丈夫平了諸侯就應當封個正式的諸侯王,什麼代理不代理的?劉邦立即派張良前往齊地,立韓信為齊王,同時徵集齊王韓信的軍隊聯合擊楚。
第一,漢王貪得無厭
那麼,韓信的齊王,到底是求封的,還是自立的呢?我個人的意見是,就韓信的性格來說,應該是求封而不是自立。「求封」與「自立」的性質截然不同。求封是承認並接受君臣之別;自立是企圖與君王平起平坐。韓信此時沒有理由背叛漢王劉邦,況且,如果韓信真是自立為齊王,那他對楚漢戰爭的態度至少應當保持中立,而不是完完全全一邊倒。
劉邦對和*圖*書韓信真是又愛又恨,對他破齊之事也是喜憂參半,說到底,這個新齊王的誕生怎麼都讓劉邦心裡不太踏實。
第三,韓信現在安然無恙是因為項王還沒被打敗

第二位是劉邦

其次,國都、糧道遭受威脅。一個彭越已經弄得項羽兩次回兵打通後勤補給線,如今再加上一個比彭越能量大得多的韓信,楚軍的後勤補給線面臨著徹底癱瘓的危險,這對項羽軍團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而另一方面,國都彭城與齊地相鄰,韓信破齊成功意味著西楚國國都隨時都有可能遭受襲擊。
韓信殺了龍且,這讓天不怕地不怕的楚霸王項羽第一次領略到恐慌是個什麼玩意。項羽一向目中無人,當年看見秦始皇出巡,脫口而出:這個皇帝我可以取而代之!這樣引火上身的話他都敢說,但這次真置身於韓信的強大氣場,卻備感壓力、惶恐不安。
蒯通心中了然:當今天下大勢取決於韓信。看到武涉遊說失敗,蒯通決定,自己一定要想方設法說服韓信叛漢自立。於是,他找了個機會對韓信說,我曾經學過一些相人之術。
韓信說,那好,先生看我的面相如何?
武涉見到韓信,極力遊說道:
眼下項王與漢王的性命,全在您手上,「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我希望您能聽我一句勸告,不如三分天下鼎足而居,不僅有利於劉、項兩個集團,而且這樣一來可以相互牽制,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劉邦聽說韓信破齊成功,迫切希望他能早日發兵滎陽,協助自己打破正面戰場的僵局。誰知盼星星盼月亮,盼到的卻是一封韓信求封代理齊王的信https://www•hetubook•com.com。劉邦完全沒有想到,大受刺|激,「漢王大怒」,破口大罵:我被困在這裡這麼久了,就盼著你趕快來助我一臂之力,你現在竟得寸進尺,想「自立為王」!
項羽在怕些什麼呢?
圍剿龍且,破齊楚聯軍,攻下齊地七十多座城,這樣的大獲全勝令四個人做出了不同的反應。
說老實話,武涉的話句句有理,後來韓信的命運也驗證了。換個角度看,韓信如此信任劉邦,令人感動不已,不過這樣一位天才軍事家對政治的理解僅僅侷限在個人恩怨的範疇,也著實讓人感慨萬千。至少說明,劉邦的感情牌打得很到位。
在此之前,項羽帶兵打仗從未遊說過任何人。在崇尚武力的項羽眼中,遊說只是卑鄙的政治手段而已,不屑一顧。然而這一次危機四伏,情況緊急,項羽不得不特派武涉做為楚使,專程前往齊地面見齊王韓信,希望透過這場外交給自己緩解一些壓力。
韓信思量片刻,對蒯通說:可是漢王待我太好了,錦衣玉食,車馬伺候。我聽說,坐他人的車,就要和他人共患難;穿他人的衣服,要應當為他人分憂;吃他人的飯,就要為他人獻身。我怎麼能夠見利忘義呢?
您當年曾在項王手下任職,與項王算是舊交,為什麼不和楚國聯合,「三分天下而王之」?若是放棄這個機會,執意把賭注全壓在漢王身上,那豈是聰明人的做法。
韓信被蠱惑了嗎?沒有!韓信回應武涉說,我當年在項王手下做事,官位不過是個郎中,爵位不超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所以才歸了漢。漢王封我為上將軍,讓我掌管數萬兵馬。生活上好衣好食和-圖-書與我共同分享,工作上也虛心接受我的意見和建議,所以我才有了今天。一個人這樣信任我,我若是背叛他,天理難容,所以我死也不會背叛漢王。
《史記.淮陰侯列傳》裡有這樣的記載:韓信破齊之後,立即上書漢王劉邦,說齊地欺詐之風盛行,官民都善於反覆,而且齊地南鄰楚國邊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不立一個代理齊王(假齊王),根本鎮不住,希望大王封我為代理齊王(原為假王便)。
不過,也有一些史載認為韓信是自立為齊王。《史記.灌嬰列傳》裡說:「齊地已定,韓信自立為齊王。」《漢書.陳平列傳》曰:「淮陰侯信破齊,自立為假齊王。使使言之漢王,漢王怒而罵。」《漢書.蒯通傳》記載道:「信遂定齊地,自立為齊假王。漢方困於滎陽,遣張良即立信為齊王,以安固之。」
這次韓信平定了齊地,對他自己來說是稱王的資本,對劉邦來說是亦喜亦憂,對項羽來說是一場空前的災難,對蒯通來說,是施展自己才華的機遇。
漢王曾經多次落到項王手裡,項王心軟,屢次留他性命,他才有機會苟活至今。然而漢王一脫離危險,就立刻違背約定,再攻項王。您自以為和漢王情誼深厚,替他東征西戰,但最終您還是會被漢王擒獲的。
當年天下諸侯合力滅秦,秦亡之後按功行賞,分地封王。但漢王太不知足,有了巴、蜀、漢中,還要強占三秦,占了三秦還要出關,出關之後還要繼續消滅其他諸侯,這明擺著是不獨吞天下不甘休。
最後,漢強楚弱的局面正式形成。韓信破齊之後,旗下精兵已達三十餘萬。劉邦在滎陽戰場雖然不占上風,但總和圖書能從韓信那裡得到援兵,此時擁有的兵力也有二十萬之眾。龍且兵敗,率領的二十萬楚軍全部報銷,掐指一算,項羽此時只剩下十萬人馬可供調遣。韓信三十萬,劉邦二十萬,一個在楚軍東,一個在楚軍西,剛好形成夾擊之勢。項羽這十萬人馬如何對付得了劉邦五十萬漢軍呢?至此,項羽已經徹底失去了楚漢戰爭的主動權,漢強楚弱的局面完全形成,項羽敗亡的歷程悄然開始。
第四,智者當中立
首先,韓信這個對手本身確實可怕。龍且乃是項羽手下獨當一面的悍將。當年,黥布叛楚,平定他的就是龍且,逼得黥布最後和漢使抄小路逃到劉邦那裡。可想而知,龍且的勇猛在項羽軍團中幾乎無人可比。這次接到齊王田廣的求救信,項羽深知事關重大,才派出手下最猛的悍將龍且。沒想到,龍且被韓信輕鬆拿下,這讓項羽多少有點心懷不安。
韓信身邊的人退下後,蒯通接著說,看您的面相,「不過封侯」,並且還很不安全,有鳥盡弓藏之險,但看你的背相,卻「貴乃不可言」。韓信追問,此話怎講?
蒯通回答道,人的高低貴賤在於骨氣,人的喜怒哀樂見於臉上,而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則取決於關鍵時刻的選擇。一個人如果不能夠當機立斷,無論如何也成不了大事。
武涉對韓信說,眼下劉、項二王相爭,勝敗取決於您,您助漢則漢王勝,助楚則項王勝。但是您要知道,一旦項王敗亡,下一個被滅的恐怕就是您了。
對於韓信求封「假齊王」的事情,《史記.田儋列傳》也有相印證的記載:「韓信遂平齊,乞自立為齊假王。漢因而立之。」
韓信問,先生的相面術是什麼樣的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