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劉邦:大風歌(下)

作者:王立群
劉邦:大風歌(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五章 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狡兔死乃烹走狗

第十五章 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韓信之死的話題備受後人關注,一來因為他是西漢天字第一號開國功臣,二來因為牽涉到對劉邦的評價。韓信的死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拉開了劉邦剪除異姓諸侯王的序幕。我們究竟應當如何看待這樣的歷史事件呢?劉邦又是為何要向昔時的戰友下手呢?

狡兔死乃烹走狗

當然,他也認定劉邦絕對不會虧待自己,正是這種幻想讓他不可能在此時和劉邦分道揚鑣,即便被劉邦奪去了軍權,他也沒意識到危險,更別說提高警覺了。
蒯通為了說服韓信,還引用了兩個例證:
四是動手的條件不合情理
一是張耳、陳餘反目成仇
蒯通見韓信主意已定,便不再勸,他也知道自己惹下了大禍,只好變了個套路,開始裝瘋賣。
那麼,韓信這次謀反了嗎?沒有!有什麼證據呢?有。
韓信不忍背叛劉邦,再加上自認為功勞大、地位穩固,於是謝絕了蒯通的好意。
韓信居住京城期間確實手中無兵,但他的計畫是周密的,先假詔釋放京城各衙署所拘管的苦役和官奴(詐詔赦諸官徒奴),然後利用這些底層階級對自身卑賤地位的不滿,起兵偷襲呂后和太子。韓信是軍事人才,動員和武裝這幫人未必不能成功,何況他還是以奇兵取勝的高手。
文種當年幫助越王勾踐富國強兵,稱霸天下,立下蓋世奇功,最終卻被殺害。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從交情上來說,天下沒有人能勝過張耳和陳餘曾經擁有的情誼;從忠誠方面來說,天下沒有人能超過大夫文種的赤膽忠心,但他們最終都沒落得好下場。
其次,沒有稱霸之志。
當年漂母的一飯之恩,韓信能以千金相報;令他蒙受胯|下之辱的無賴,他也委以重任。下至寄食裹腹之情,上到皇恩浩蕩之義,他都辱吩忽不忘。尤其是對劉邦,韓信更是心懷感激之情。
二是謀反時機不合情理
韓信對西漢的建立有不賞之功,如果沒有劉邦的暗示或默許,呂后怎敢輕舉妄動?何況,此時的劉邦萬千寵愛都給了戚夫人,本來就對呂后心有不滿,如果呂后擅殺重臣,劉邦豈能饒了她?呂后這一步棋若是走錯,易儲之事將更成定局。
對開國功臣被殺這樣的重大事件,劉邦的態度是三不問:一不問謀反的具體情況,二不問謀反案的真偽,三不問懲處的輕重。明知韓信死不瞑目定有怨言,所以才問其死前說了什麼。當他得知蒯通曾經煽動過韓信反漢時,劉邦竟然在審問過蒯通後赦免了他。無罪者被殺,有罪者赦免,是不是很怪?這些蹊蹺的地方證明了一件事情——「謀反」是假,「謀害」是真。
韓信有著濃厚的傳統主僕思想,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對劉邦愚忠到底。
韓信是一個胸有大志之人,但他的大志,不是項羽的霸主之志,也不是劉邦的帝王之志,而是裂土封王之志。他在漢中對策時建議劉邦「以天下城邑封功臣」,既是一種籠絡人心手段,又是他本人的人生追求。滅齊後,韓www.hetubook•com.com信其實有兩個選擇:一是甘心交出兵權,當順臣;二是與劉邦、項羽鼎足三分天下;交出兵權,韓信當然不甘心;但為一方霸主,韓信又實在不敢想。求封「假齊王」無疑是他裂土封王志向的外在表現,所以武涉、蒯通都無法說服他。
韓信收留鍾離眛是出於義氣和交情,並不是想要謀反。
劉邦對呂后的先斬後奏有何反應呢?《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高祖已從豨軍來,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問信死亦何言。呂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計。」這裡的一個「喜」字活脫脫地揭示出劉邦的小心思,得知、心腹大患終於被除,心中好一陣暗爽。至於「憐」,不僅僅是憐才,更重要的是,劉邦很清楚韓信是冤死的。
明擺著是一件冤案,劉邦當然找不出任何證據,韓信好歹暫時躲過了死劫。失去了封國,他只能住在京城,手無寸兵,賦閒在家。從此,怨恨之情日積月累,拒不上朝不說,更恥於和絳、灌等人為伍。
關於韓信謀反之事,史料中還有一條佐證:《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裡提到,慎陽侯欒說被封侯是因為告發韓信謀反;還有一個期思侯賁赫,因為告發黥布謀反被封侯。告發彭越謀反的人沒有被封,因為那是徹頭徹尾的誣陷,是受呂后指使所為。三個異姓諸侯王謀反有真有假,三個告發者也依照實情論功行賞,這也從側面間接證明了韓信謀反的事實。
漢六年劉邦以到夢澤遊玩為藉口,突然出現在韓信面前,奪去了他的軍權,這讓韓信很受傷。
呂后和蕭何採用了誘騙的方式抓捕韓信。如果韓信沒有聚集一定的力量,他們完全可以霸王硬上弓,直接抓捕韓信,用不著連哄帶騙。
從古至今,讀過《史記》的很多人都不相信韓信會謀反,《史記.淮陰侯列傳》明明有記載,為什麼還不相信呢?
韓信甘心為臣為奴,卻沒有修煉好為臣為奴的心態。和蕭何一比,他的劣勢就顯出來了。蕭何從來不在劉邦面前逞強爭勝,時時低調、處處自危。而韓信毫不避諱,被封為楚王之後,他千金酬漂母,高官待少年。一有出行,陳列軍陣,威風八面,擺出唯我獨尊的架勢。陳列軍陣保持戒備,招惹了劉邦的忌諱;擅自收留鍾離眛,撩動了劉邦的神經。
韓信降為淮陰侯後,手中沒有兵權,拿什麼去襲擊重兵保護著的呂后和太子呢?即使「赦諸官徒奴」,不過是一幫烏合之眾,其中有多少人真可用?而且這支臨時組建的隊伍又該如何調動呢?一名列侯,根本無法弄到天子的符璽節信,沒有皇帝的「詔書」,誰會相信你?誰和_圖_書會聽你的?
盡握兵權猶不得,更將心計託何人。
過了幾天,蒯通見韓信還在猶豫,沒有任何行動,便試圖再次做他的工作。然而,前面的話已將問題說得很透徹了,他還能再講出什麼高見呢?
三是動用的兵力不合情理
其次,知恩圖報
他首先告誡韓信,你別以為幫漢王打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就能受封為王,然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你這是癡人說夢。蒯通一語道破天機,徹底洞穿了韓信誓不叛漢的危險所在。
韓信的功勞實在太大:渡西河,虜魏王,擒夏說,下井陘,殺陳餘,脅燕國,定全齊。消滅楚兵二十萬,斬殺楚將龍且。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是前無古人。立下「不賞之功」,身在人臣之位,卻坐擁「震主之威」,「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韓信還能去哪裡呢?
首先,他得意自己所立的戰功
為什麼說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呢?那是因為歷史無數次地證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韓信死心塌地對劉邦寄予厚望,實在是單純幼稚。
韓信滅齊後對劉邦仍然充滿幻想,是有多種考慮的。
對韓信之死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認為他自作孽不可活,誰教你造反啊,自古造反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他劉邦不死,你韓信就必須死;二是認為他死得很冤,比竇娥還冤,他的字典裡沒有「造反」兩個字。韓信冤還是不冤,關鍵就在於是否造反上。
韓信和陳豨的密謀應該是高度機密,怎麼會被司馬遷知道?
面對質疑派的觀點,認為韓信謀反的人也做出了相應的解釋:
我們先來看看認定韓信謀反的說法,其依據主要是《史記.淮陰侯列傳》上的相關記載,追溯起來是一個相當糾結的過程。
這裡牽涉到一個重大問題,即司馬遷所寫韓信和陳豨密謀造反一事到底可不可靠?我們無從知曉這段描寫的原始材料出自何處,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司馬遷所記載的歷史一定是有根有據的。兩人之間的祕密商議見諸於史家筆端,的確讓人生疑,但白紙黑字,證據確鑿,也不容輕易否定。
「自度無罪」!
聰明人善於決斷,生性多疑容易貽誤大事。只盯著眼前的芝麻綠豆,就會看不見天下大局。看得很清楚卻不敢行動,「百事之禍也」。所以說,「猛虎之猶豫,不如蜂蠆致螫;騏驥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勇士瞻前顧後,不如庸人果斷行動,有聖人智慧閉口不言,不如啞巴以手示意。這些都是說「言貴能行之」。「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機hetubook.com.com不可失,時不再來。
雖然《史記》中沒有任何文字表述過,韓信對軍權被奪有何不滿情緒,但這件事在他心中肯定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要不然他就應當毫無顧忌地去陳地拜見劉邦才對。「欲發兵反」,說明韓信此時已經動搖了,心裡矛盾重重。那麼,他還在擔心些什麼呢?他擔心自己判斷失誤。既然如此,為什麼「恐見禽」呢?因為他更擔心劉邦這次是玩真的。想造反,又怕自己判斷錯了。對不起恩主;想大大方此去見劉邦,又怕有去無回,糾結啊。
韓信滅齊後,項羽便派武涉去做韓信的工作,希望他保持中立,並許以各種好處。韓信斷然拒絕,甚至講出「雖死不易」的話。武涉的一番話雖沒讓韓信動心卻讓他的謀士蒯通動心了。後來他三番五次勸韓信保持中立,都如對牛彈琴,一無所獲。那時候,韓信是定若磐石,鐵了心追隨劉邦。我們不妨來看一下蒯通力勸韓信時的說詞。
韓信在京城謀反最重要的條件是:劉邦得知「陳豨果反」後「上自將而往」。劉邦離開京城就是動手的最佳時機。可是在劉邦離京之後,卻不見韓信有何具體行動。假如韓信真和陳豨約定謀反,就應當趁此機會趕緊拿下呂后、太子才對。千鈞一髮之際,還要等陳豨報信後才採取行動,難道就不擔、心節外生枝、走露風聲嗎?做為天才軍事家的韓信不會連這些都不懂。
一番慷慨陳詞之後,蒯通得到的回答很出人意料:先生,您說了大半天了,渴不渴啊,來喝杯茶,歇一歇,這是一件大事,不能草率的,讓我考慮考慮。
韓信又不傻,他當然了解陳豨是劉邦的「信幸臣」,正備受重用,以代相的身分監管趙、代兩國軍隊。陳豨沒有透露出任何謀逆的意思,韓信怎敢去策反他?此時的韓信已經是閒人一個,備受冷遇,輕言謀反豈不是自討苦吃?就算他真有意勸說陳豨謀反,前途一片光明的陳豨又怎麼可能會輕易地答應呢?
蒯通告訴韓信聽人勸,吃飽飯,盛口於聽取正確意見是成功的法寶,能反覆考量就能把握成敗的關鍵。一旦做出錯誤的決定,想長保平安就會很困難。能廣泛聽取意見而又能做出正確判斷的人,就不會被花言巧語迷惑。
退一萬步說,韓信真有反叛之心,為什麼不選擇在楚漢勝負未卜、可以坐收漁人之利那時?當時韓信坐擁全齊,兵鋒正盛,是上位的絕好機會。劉邦、項羽兩方在滎陽、成皋相拒二十八個月,兵疲力盡。項羽的說客武涉做韓信的工作時說:「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蒯通獻計也說:「莫若兩利而俱存m.hetubook.com•com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
這是劉邦對韓信不信任的原因之一。韓信的軍事才能天下無人能比,對登上帝位之後的劉邦來說,韓信已成為他劉氏江山的最大威脅。說到底,這才是劉邦對韓信下手的根本原因。
一是策反陳豨不合情理
唐代詩人許渾的《韓信廟》一詩對此有精采表述:
五是誅殺韓信的過程不合情理
這是質疑派最重要的一個理由。韓信任齊王時不反與後來與陳豨聯手謀反,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不能用韓信任齊王不反,來否定他備受凌|辱之後謀反的可能。再說,謀反是量變產生質變的結果,心理上是由不反到想反、再到真反。
韓信謀反為什麼要找陳豨?
常山王張耳、成安君陳餘那可是半個餅都得分著吃的生死之交啊,但卻在巨鹿之戰中反目為仇。在楚漢之爭中,陳餘更是以張耳的人頭做為出兵支持劉邦的條件。後來張耳降漢,率兵滅趙,斬了陳餘,成為天下人的笑談。要說這交情,張耳和陳餘可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為何終究還是會分道揚鑣,誓不兩立?因為一切災難與罪惡都源自欲望太多,人心難測。您現在效忠漢王,但您和漢王的交情顯然不及張、陳二人,而矛盾卻遠比他們更深、更複雜。所以,您覺得漢王一定不會殺你,這絕對是個錯覺。
再次,對劉邦臣服的惰性。
三是猶豫不決將會喪失良機
首先,對劉邦仍存幻想。
再次,沒有稱霸之志
這是韓信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期。滅魏、亡代、破趙、脅燕、占齊,最值得驕傲的經典戰事都是在這段時間內發生。他的才能天下無人不知,功勳天下無人可比。對此,韓信自己也充滿信心。
抓捕韓信的手段
另外,對劉邦的臣服惰性
所以,即便是韓信對劉邦積怨日深,打算鋌而走險,也不會去聯合地處燕代、能力低下的陳豨,而應當去聯絡黥布、彭越這樣久經沙場、大權在握的諸侯王。至少這些異姓諸侯王能與韓信產生鳥盡弓藏的共鳴。
除了朋友關係的不牢靠,蒯通還明確指出,自古以來功高震主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最後,遇事猶豫不決。
彭越、黥布傳的記載
誘捕械囚、撤王削藩,這讓一個愛虛榮、要面子的大功臣怎麼受得了?韓信心灰意冷,覺得太丟人了,顏面盡失。他看清了劉邦的真面目,幻想破滅了,一生奮鬥所得也瞬間消失。愛之深恨之切,此前的感恩化為此後的舊恨新仇。韓信由不反到「欲發兵反」,再到與陳豨同反,這一步步的心路歷程發人深省。
這段時期,韓信決定不反主要因為以下四個原因:
面對劉邦的突然造訪,韓信甚至想到了「欲發兵反」。和-圖-書原因無非兩個:一是奪齊王軍權,二是收留鍾離眛。前者是劉邦所為,後者是韓信所做;前者是遠因,後者是近因;遠有教訓,近有禍根。
甘心屈人之下肯定會失去當帝王的可能,滿足於做個普通臣子定然會喪失做卿相的機遇。
六是劉邦得知韓信被殺後的態度不合情理
事實上,告密者銜私仇而誣告是完全有可能的。呂后、蕭何為什麼對涉及此案的其他重要證人,比如參與謀畫的其他人都一律不聞不問,只輕信一人之言呢?而且將韓信騙到即縛,縛住即誅,不審訊,不對質。如此匆忙,顯然是心中有鬼!
被劉邦襲捕時,韓信曾高喊:「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這表示他開始醒悟。被降為淮陰侯後,他更是深切地感受到劉邦對自己的不公。
最後,處事優柔寡斷
韓信任齊王時手握重兵不反,為什麼降為淮陰侯後手無軍權卻要反?
司馬遷在彭越、黥布的傳記中說兩名諸侯王是被誣陷,但在《淮陰侯列傳》中卻沒有為韓信鳴冤抱屈,可見韓信的確是反了。
儘管韓信「自度無罪」,但劉邦會放過這次,削弱韓信的機會嗎?不會,很快韓信被降為淮陰侯;如果韓信真有謀反,劉邦會這麼輕易地放過他嗎?那怎麼可能!一旦造反那可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一是人要善於聽勸
二是文種功成被殺
二是奴僕思想後果嚴重
韓信手無一兵一卒
期言雲夢暮南巡,已為功名少退身。
再說韓信被冤殺。
武涉、蒯通對形勢的分析相當中肯。韓信此時反叛是最佳時機!但是韓信並沒被武涉、蒯通兩個人的話所打動,不願意「鄉利倍義」,反而感謝劉邦的知遇之恩。而此時此刻,天下已定,自己又手無實權,只能整天稱病閒居,這樣的狀況下,韓信怎麼會跳起來謀反呢?
如果韓信真的謀反了,他會「自度無罪」嗎?如果韓信「自度無罪」,肯定就沒有謀反。
此詩首句是說,高帝清晨說要遊雲夢,晚上便出發,表示劉邦志在剷除韓信,所以行動迅猛。第二句慨嘆韓信為功名所累,不知功成身退。後兩句是為韓信鳴冤,當年「盡握兵權」時不謀反,怎麼可能在削王奪爵後再反呢?
陳豨在委以重任之時專程拜訪已經閒人一個的韓信,說明他已有二心,但他的心思輕易不會被人發現;如果韓信聯手彭越或者黥布則更加不妥,這些人本就是劉邦防範的對象,一有異動,馬上會引起劉邦的高度重視,反倒不容易得手。其實陳豨的實力不容小觀,他不僅手握重兵,而且身處趙、代重鎮,一旦行動足以牽制劉邦。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