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下)

作者:王立群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十五回 李斯變節 李斯源何變節 丞相終被脅迫

第三十五回 李斯變節

李斯源何變節 丞相終被脅迫

如果我們細細地讀一讀《史記.李斯列傳》就會明白,趙高六次過招,李斯六次接招,最終才被趙高制服。第一回合李斯告訴趙高,篡改遺詔、另立胡亥是「亡國之言」。第二回合,趙高擺出了李斯的「五不如」,李斯的回答義正詞嚴,我只知道遵守遺詔,不想個人安危。第三個回合,趙高強調扶蘇稱帝必重用蒙恬,這已經直接威脅到李斯的現實利益,李斯回答,我只知道「奉主之詔,聽天之命」。第四個回合,趙高大談「安」、「危」,斥責李斯不識時務;李斯大談主恩,絕對不能負主之命。第五個回合,趙高使出殺手鐧,以胡亥壓李斯,李斯堅持易太子必致國亂。第六個會合,趙高大講順其意之「利」,逆其意之「危」。李斯此時再也堅持不住,這才表示屈從。
一是想不到趙高會首先發動政變。趙高出身卑微,母親是犯人,但是,秦始皇並沒有因為趙高的出身而埋沒了他,而是慧眼識珠發現了他,並重用了他。因此,秦始皇定不會想到身受重恩的趙高會率先發動政變,而且突破了胡亥、李斯的重重防守,最終獲得成功。卑微者可以高尚,也可以永遠卑微。
人有言: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李斯在威逼利誘之下,不辨是非,不辨順逆,不求萬世,但求暫安,李斯豈是大丈夫哉?所以,他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李斯是秦始皇的老臣、重臣,是隨從秦始皇出巡的丞相。李斯變節,意味著大秦帝國的沙丘政變已經完成。沒有人知道秦始皇已死的內幕,沒有人知道秦始皇遺詔傳位給扶和*圖*書蘇;玉璽又在趙高手中。所以,秦始皇的遺詔可以輕易地被篡改,李斯可以老臣、重臣的政治身分證明秦始皇立胡亥為秦二世。他人即使懷疑也沒有直接的證據。
面對趙高的威脅、利誘,李斯如能捨棄自己的一切,立即行使權力,抓捕趙高,做拼死之爭,行困獸之鬥,趙高未必能夠得逞。也許李斯因此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於在擁立扶蘇之後被貶、被殺,但是,那樣,李斯無愧於大秦帝國,無愧於秦始皇。而且,未必一定會敗!即使敗了,雖敗猶榮。但是,李斯最終沒有這麼做,他選擇了妥協,選擇了屈從。他暫時保住了自己的地位與榮華,但是這次違背良知的背叛所造成的惡劣後果不久就會顯現出來。李斯也為這次選擇付出了慘重代價,最終使自己走上了不歸之路。
其實,秦始皇可以有多種辦法避免篡改遺詔事件的發生。
誰應當對李斯變節負責呢?首先當然是李斯本人。
雙簧說的主要論據是李斯與扶蘇政見不合。焚書令是李斯的建議,扶蘇對焚書令並未表示異議,因此,我們不知道扶蘇對焚書令究竟是何看法。阬術士不是李斯的建議,但是李斯未表示反對。當時方士們背後誹謗秦始皇,觸怒了龍顏。所以,秦始皇下令阬殺。扶蘇極力進諫,他在這個問題上和其父秦始皇政見不合。但由於李斯沒有建言,也沒有反對,因此,很難判斷扶蘇與李斯的政見是否一致。再說,李斯和趙高演雙簧又是演給誰看的呢?政變本來就是在非常機密的狀態下進行的。所以,趙高和李斯在改遺詔、立胡亥的問題上演雙簧戲和_圖_書的說法恐怕站不住腳。
李斯的變節原因主要是怯懦與無奈,但是,李斯的變節也有著深刻的背景。
趙高找李斯要求篡改遺詔、另立胡亥談得並不順利。經過六次過招,利誘、威逼,恫嚇,軟硬兼施,反覆較量,反覆權衡,李斯最終無奈之下才同意了趙高的意見。
二是對自己過於自負。秦始皇兼併六國統一天下之後,覺得自己功高三皇,名過五帝,過於看重了自己的權威。一句話,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他以為只要他說的話,他發布的詔令,誰都不會也不敢篡改。他活著的時候,這些可能都可以辦到,但他不知道一旦死後,一切都無法掌控!
秦始皇歷次巡遊天下,李斯都護駕隨行,並成為秦始皇各地刻石的撰寫者,因此,李斯的刻字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卻得以保存,至今人們尚可一睹其書法的風采。
四是迅速發出給扶蘇的詔書,使趙高無空可鑽,無文章可做。
一是早立太子,公告天下;
我們細讀趙高與李斯的六次過招,不能不承認李斯是屈從而非迎合,是受到脅迫而非心甘情願。雖然從實際效果上看,屈從與迎合的效果一樣,脅迫與甘心等值;但是,這一問題涉及對李斯個人的評價,不可不辨。
其次是秦始皇。
由於沒有防範意識,秦始皇有三個想不到,當然,縱有可能他也不能再想了。
李斯的長子李由擔任三川郡的太守,李由回京城咸陽,李斯在家中備酒宴,朝中文武百官全部到家中祝賀,李斯家門外的車馬有數千輛。看到這種盛大的場面,李斯都感到震驚,他感慨說:我聽我的老師荀子說,萬物最怕過了頭。我只是上蔡縣的一介布衣,依靠聖上的擢拔,才有了今天,位極人臣,富貴已極。但是,盛極則衰,我都不知道我將來會停泊在哪兒。和_圖_書
三是他根本就沒有想到會發生政變,沒有防範宮廷政變的心理準備。秦始皇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在他屍骨未寒之時,他最信任的兒子胡亥、大秦帝國的重臣李斯、機要官員趙高會相互勾結發動政變。當然,這和他是「始皇帝」有關,他是第一位創建了大一統的帝國的皇帝,還缺乏統治這個大一統帝國的經驗。
胡亥在趙高的策畫下,終於擺平了重臣李斯,為自己的登基做好了準備。那麼,胡亥能夠順利登基嗎?手握兵權的長子扶蘇和大將蒙恬不會懷疑嗎?會安心接受這個現實嗎?
所以,李斯變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大問題,因為他的變節直接改變了大秦帝國的發展方向。
總有些時候,人要面臨痛苦的選擇。選擇應該選擇的是勇敢,選擇不該選擇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懦夫,放棄該放棄的是睿智。
李斯為大秦帝國的創立建立奇功,秦始皇對建奇功的和_圖_書李斯深加籠絡,這就是兩家相互結為兒女親家的根本原因。但是,隨著秦始皇的去世,李斯獲得的一切也會隨之而喪失。為了保住位極人臣的地位、榮華,李斯最終還是選擇了背叛。
一說是李斯因私利而屈從趙高(簡稱屈從說)。
二是臨終前在隨行大臣中公布太子人選,使大臣們個個都了解他的意願;
三是沒有想到李斯會變節。秦始皇對李斯是恩寵有加!兩家互結姻親,平日言聽計從,臨終前託以大事,最終卻是李斯在關鍵時刻背叛了秦始皇,使趙高的政變企圖成為現實。
於是,以胡亥為首,以趙高為中心,有李斯參與的政變集團組成了。
秦始皇在皇位繼承人上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由此改變了他親手建立的大秦帝國的發展方向,也使他幻想大秦帝國傳至千秋萬代以至無窮的藍圖在不久的將來就變成了泡影,灰飛煙滅,因為他沒有及早明確繼承人。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李斯力主郡縣制,堅決反對封建制,保證了中央集權制的鞏固。李斯奉命撰寫了《倉頡篇》,成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文字的範本之一,為中國文字的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李斯力主焚詩書、廢私學,促使秦始皇下達焚書令,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其實,李斯本人就是荀子辦的私學的受益者,設想如果在先秦就取消了私學,李斯跟誰去學「帝王之學」呢?
再談屈從說。
秦始皇為什麼會犯下這樣的錯誤呢?
三是設立輔政大臣班子,不能由李斯一人說了算;
貝多芬曾經說過:「就是為了御座,也決不背叛真理!」可惜李斯不是貝多芬!
一是對疾病心存幻想;由hetubook•com•com於心存長生之夢,遲遲不願公開立太子;心存僥倖,幻想能逃過疾病這一劫,未能早發詔書,錯過了立太子的黃金時機。
二是沒有想到自己最喜愛的少子會背叛自己。秦始皇非常喜歡胡亥,所以他才同意讓胡亥參與第五次大巡遊。但是,這個生前自己最喜愛的兒子,竟然背叛了他的意願,成為一個叛臣逆子!
李斯力主先滅韓,秦王嬴政付諸實踐,率先滅韓;在秦始皇兼併六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李斯始終是秦始皇的堅定支持者,也是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臣之一。應當說,此時期李斯的主張基本是正確的,它保證了秦始皇在併吞八荒的過程基本沒有發生失誤。
先談雙簧說。
李斯為什麼會變節呢?有兩種說法。
一說李斯與趙高是在演雙簧(簡稱雙簧說)。焚詩書、阬術士之時,李斯和扶蘇已經是政見不同了,所以,李斯對在外執掌兵權的扶蘇本來就不想支持,他和趙高的六次過招,不過是個幌子。其實,他和趙高一樣,都想立胡亥而不想立扶蘇。
李斯的兒子個個「尚主」,娶了秦始皇的女兒為妻;李斯的女兒個個都嫁給了秦始皇的兒子。兩人之間,因此也有著姻親關係。可見,秦始皇與李斯的關係是如何不一般。
他是繼呂不韋之後走上秦國政壇得到秦王嬴政信任的老臣。秦王政十年(西元前二三七年)呂不韋罷相,李斯上〈諫逐客書〉,大受嬴政寵愛,從此成為嬴政身邊的重臣。從這一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沙丘病故,李斯主政二十七年。在這近三十年的執政期間,李斯一直深得秦始皇的信任與重用,兩人的關係是群臣遇合的經典,是李斯的緣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