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下)

作者:王立群
秦始皇:從戰國到一統天下(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十三回 盜陵毀陵之謎 各懷意圖妄加罪 項羽豈是盜墓賊

第四十三回 盜陵毀陵之謎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的陵墓裡埋藏著「奇器珍怪」,而且,數量大得驚人。存放著無數珍寶的地宮,無疑會讓盜墓者垂涎三尺。據有關人員統計,在我國已知的數百座帝王陵墓中,保存完好的幾乎沒有,絕大多數都歷經盜掘。有些陵墓的封土上,密密麻麻地遍布著數十乃至上百個盜洞,令人觸目驚心。秦始皇陵裡數量巨大的珍實埋在地下,歷經兩千多年的歲月洗禮,它能不成為歷代盜墓者的首選對象嗎?所以,從秦始皇安眠的那一刻起,陪伴著秦始皇的絕世珍寶就可能為人覬覦。那麼,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能否躲過這種劫難?秦始皇陵被人盜掘過嗎?奢華的地宮是否已被掃蕩一空了呢?

各懷意圖妄加罪 項羽豈是盜墓賊

左崗青糾盤,右阪白虎踞。
第一,劉邦有可能誇大其詞。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四年(西元前二〇三年),劉、項滎陽對峙之際,劉邦歷數項羽十大罪狀,其中第四條即是:「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塚,私收其財物,罪四。」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傳世文獻中,第一次披露項羽盜掘秦始皇陵。
《史記》中確有伍子胥鞭屍楚平王的記載,但那是因為伍子胥並未能滅楚國、殺楚王、焚楚都、掠楚寶,僅僅是破楚國、敗楚軍。所以,伍子胥的怨恨沒有得到充分發洩,這樣才導致了掘墳鞭屍事件。對於這一事件,《史記》做了非常詳細的記載。如果項羽真的盜掘了秦始皇陵,如此重大的事件《史記》能不記載嗎?項羽的名氣可比伍子胥大得多,秦始皇的名氣楚平王更是無法相比。
《太平御覽》卷四十四驪山〈三輔故事〉曰:「始皇葬驪山,起陵高五十丈,下錮三泉,周回七百步。以明珠為日月,魚膏為脂燭,金銀為鳧雁,金蠶三十箱。四門施徹,奢侈太過。六年之間,為項籍所發。放羊兒墜羊塚中,燃火求羊,燒其槨藏。」
周文有力量去盜掘秦始皇陵嗎?
哀哉送死厚,乃為棄身具。
白居易在著名的「新樂府五十首」中的〈草茫茫〉(作者自注:懲厚葬也)一詩也談到秦始皇陵被盜掘一事:
但是,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並沒有關於項羽盜掘秦始皇陵的記載。《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入關之後對大秦帝國只做了三件事:一是「殺秦王子嬰」;二是「燒秦宮室,大火三月不滅」;三是「收其貨寶、婦女而東」,沒有涉及盜掘秦始皇陵。
王充的話可信不可信呢?不好講。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的上述記載,周文率領關東義軍進入關中,立即遭到大秦帝國章邯部的迎擊,並因戰敗而退出函谷關。但是,章邯並沒有給周文喘息的機會,而是乘勝追擊,周文再戰再敗,最終在澠池自殺。
這方面的傳世文獻有沒有呢?有。可惜都是有關項羽盜陵的記載。
《太平御覽》是一部類書。所謂類書,即是分類記載歷代人文資料的一種人型書籍,當時編纂這類書是專門給文人寫詩為文查找典故而使用的。《太平御覽》成書於北宋,但其絕大多數資料卻是從前代類書中獲得的。類書的資料有出處,並非信口編撰;但是,古人編輯類書,不像今人這麼嚴謹,往往輾轉抄襲。所以,《太平御覽》的材料我們只能做為一種參考,未可全信。
其次,即便秦始皇地宮的寶物再多,用三十萬人去搬,那還用得了幾天嗎?怎麼可能三十萬人運了三十天還未能運完呢?
《漢書.劉向傳》記載了劉向講的一段話:
誰識此中陵,祖龍藏身處。
其一,秦二世不許。
第二,項羽m•hetubook.com•com沒必要盜掘秦始皇陵。
項羽滅了大秦帝國,殺死了大秦帝國最後一代國君,徹底焚毀大秦帝國的國都,搶走了大秦帝國宮殿中的所有財寶(包括女人),這就是項羽對大秦帝國刻骨仇恨的發洩。所以,項羽做完這一切之後,他的仇恨可以說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洩。
再說尋寶。
由於班固、酈道元、朱熹都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大家,他們說的話自然跟風者甚多。所以,項羽盜掘秦始皇陵之說得到了廣泛的流傳。但是,依據上面我們的考察,項羽盜墓之說是不可信的。
劉向的根據是什麼,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劉向說此番話的意圖,是為了阻止當今皇上厚葬,因此,這話也有誇大的可能。只有誇大其詞,講清楚厚葬的可怕後果,才能讓漢成帝幡然悔悟,停止大修陵寢。
誰說項羽盜掘秦始皇陵都可信,唯獨劉邦之說最不靠譜,因為劉邦與項羽是你死我活的政敵。在楚漢戰爭中,劉邦一直高舉著一面正義的旗幟,聲言項羽犯有十大罪狀。劉邦列舉項羽的十大罪狀完全是為自己奪取大秦帝國的政治目的服務的,所以,他會不惜一切從政治上詆毀項羽。因此,劉邦說項羽盜掘秦始皇陵最不靠譜。尤其劉邦這個人,一貫是謊話連篇,雖然他未必在這件事上一定也說謊,但是,這個說謊不眨眼的傢伙說的話,我們得慎重聽之,不可盡信。而且,兩漢史書中的此類佐證極少。所以劉邦指責項羽盜掘秦始皇陵一事未必是真。
除了項羽和「天下盜賊」之外,文獻記載中還提到無名氏盜掘秦始皇陵一事。
「天下盜賊」盜掘始皇陵寢,有這種可能嗎?
首先,三十萬盜墓大軍如何展開?秦始皇的地宮再大,也不可能動用三十萬人同時去挖墳掘墓,如果真動用了三十萬人力,怎麼讓這三十萬人展開工作啊?即使讓三十萬人一個挨一個站著,什麼也不幹,也足以站滿整個陵寢。
其中,「山河一易姓,萬事隨人去。白晝盜開陵,玄冬火焚樹」四句即指秦始皇陵被盜一事。但是,盜掘人是誰,詩篇中並未交代。
二是王充的記載和《史記》、《漢書》中劉邦指責項羽盜墓相矛盾,這該如何解釋呢?
鮑溶〈經秦皇墓〉詩曰:
《太平御覽》卷八百二十一引〈皇覽〉曰:「關東賊發始皇墓,中有水銀。」
《水經注》記載的可靠性非常之高,因此它才成為中國古代地理學名著。但是,這也不能保證《水經注》中每一條文獻都準確無誤。
《太平御覽》卷八百六十九引〈三輔黃圖〉曰:「秦始皇葬驪山,六年之間,為項籍所發。牧羊兒墮羊塚中,燃火求羊,燒其槨藏。」
詩人作詩,不像學者考據,點到為止。
再談第二個問題,盜掘力量。
成書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的一部著名類書《太平御覽》有三處明確記載了盜掘秦始皇陵的事件:
比如唐代中期兩位詩人鮑溶和白居易,他們都寫下了關於盜掘秦始皇陵的詩篇:
如果說真是「關東賊」(https://m•hetubook•com•com天下盜賊)盜掘了秦始皇陵,就連帶產生了兩個問題:
項羽如果要盜掘秦始皇陵,只有兩種原因可以解釋,一是仇恨,二是尋寶。
其二,章邯軍不許。
就從有名有姓的項羽開始,至於「天下盜賊」、「關東賊」、無名賊、牧羊人,我們很難確指這些人是誰,因此,暫且放到後面再談。
《論衡》是東漢大學者王充所撰。王充在這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名著中明確指出:秦二世未年,「天下盜賊」掘了秦始皇陵。王充的《論衡》講了三點,一是秦始皇陵被盜掘;二是盜掘秦始皇陵的時間是秦二世末年;三是盜掘者是「天下盜賊」,即反秦武裝。
草茫茫,土蒼蒼。
周文有時間去盜掘秦始皇陵嗎?
別為一天地,下入三泉路。
班固是一位偉大的史學家,《漢書》是史學正宗,其記載應該非常可靠。但是,《漢書》可信不等於《漢書》中每一條文獻都可信。
據歷代文獻的記載,秦始皇陵不但被人盜掘過,而且被人有意無意地毀壞過。那麼,誰敢盜掘秦始皇陵呢?誰又這麼大膽,敢毀壞秦始皇陵呢?
項羽與秦始皇確實有仇。項羽的祖父項燕當年就是在秦王嬴政滅楚的戰爭中,因戰敗而被迫自殺的。項氏世代為楚將,楚國滅亡對項氏家族來說也是滅頂之災。項羽因此對大秦帝國、對秦始皇懷有刻骨銘心的仇恨。他要如何發洩這種家仇國恨呢?這就是《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的四件事:一是滅其國,二是殺其王,三是焚其宮,四是掠其寶。大秦帝國表面上看是亡於劉邦,但實際上是亡於項羽,因為項羽消滅了大秦帝國最後的軍事力量;項羽殺死了秦降王子嬰,放火燒毀了大秦帝國的宮室,這把火竟然燒了三個多月才自然熄滅;他還將大秦帝國都城咸陽及其附近的秦宮室中的財寶與美女悉數掠走,帶到了西楚國的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
《史記.高祖本紀》也沒有記載項羽盜掘秦始皇陵一事,只是劉邦、項羽在滎陽廣武山間對陣之時,劉邦歷數項羽十大罪狀,其中有「掘始皇帝塚」一大罪名。但是,這一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所以,酈道元的《水經注》的這條記載實在太離譜,完全不足採信。
別為天地於其間,擬將富貴隨身去。
白畫盜開陵,玄冬火焚樹。
《論衡.死偽》篇記載:「秦始皇葬於驪山,二世末,天下盜賊掘其墓。」
以上我們分析了第一位被指責盜掘秦始皇陵的人——項羽,就我個人而言,我不認為項羽是個盜墓賊。接下來,再來談談第二個被指為盜掘秦始皇陵的人——天下盜賊。這一指責源自《論衡》一書。
憑君回首向南望,漢文葬在灞陵原。https://www.hetubook.com.com
先談第一個問題,盜掘時間。我覺得周文沒有時間盜掘秦始皇陵。
司馬遷和班固都記載了劉邦在滎陽對峙之時,痛斥項羽的十大罪狀的第四條大罪即是盜掘秦始皇陵。
一是盜掘秦始皇陵的真是「天下盜賊」嗎?
周文率部進入關中之時,確實有兵數十萬。但是,章邯率領的由「酈山徒」武裝起來的秦軍很快就迎了上來。周文軍隊大敗於秦軍,可見周文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強。他之所以能夠順利進軍關中主要是沿途百姓大力擁護,各地秦軍毫無戰鬥力所致。一旦遇到章邯以及章邯所率領的真正有戰鬥力的秦軍,周文軍隊的弱點立即暴露出來了。所以,第一仗即大敗,然後是一敗塗地,直至最後兵敗自殺。如果還有一點殘存的希望,周文都不會走此絕路。可見,周文最後是山窮水盡了。因此,進軍關中立即遭遇新組建卻有著強大戰鬥力的秦軍的周文,根本不可能分兵去盜掘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修得高大堅固,豈是匆匆忙忙敗逃關中的周文能夠從容盜掘了的?等不到周文挖秦始皇陵,章邯已給周文挖好了墓。
死者不復知,回看漢文墓。
秦始皇兼併六國之後,從六國宮廷中獲得的寶物太多了,包括金銀財寶與絕色佳麗。這些寶物在秦王子嬰投降之時並沒有遭到損毀,最終被項羽洗掠一空,運到西楚國國都彭城。當然,劉邦也得到了一小部分寶物。項羽擁有了大秦帝國皇宮中的寶物,這已經使項羽基本上繼承了大秦帝國宮廷的全部財富,他還有必要去盜掘秦始皇陵嗎?挖墳掘墓,一是費勁大,二是罵名大,三是收獲未必多。所以,我認為項羽撈得已經夠多的了,他犯不著挨千古之罵名,再去盜掘秦始皇陵。
在項羽、「天下盜賊」、無名氏三種人之中,項羽盜掘說影響最大。
這些記載可靠嗎?我們不妨考察一番。
及秦惠文、武、昭、嚴、襄五王,大作丘隴,多其瘞臧,咸盡發掘暴露,甚足悲也。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石槨為遊館,人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臧,機械之變,棺槨之麗,宮館之盛,不可勝原。又多殺宮人,生埋工匠,計以萬數。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項籍燔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掘。
白詩和上述鮑詩一樣,「一朝盜掘墳陵破,龍槨神堂三月火」二句只談到秦始皇陵被盜掘,至於盜掘人是誰,同樣沒有交代。
一朝盜掘墳陵破,龍槨神堂三月火。
我認為,像鮑溶、白居易,做為詩人寫詩,完全是抒其感慨,不會關注盜掘秦始皇陵的人是誰。我們姑且稱之為無名氏吧。
《漢書.高帝紀上》也有記載:「懷王約https://m.hetubook.com.com入秦無暴掠。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塚,收私其財。罪四也。」
但是,王充《論衡》的記載帶來了兩大問題:
珠華翔青鳥,玉影耀白兔。
王充做為一名學者尚不至於信口雌黃,他這樣寫,必有所據,只是他的根據我們今天已經不得而知罷了。
山河一易姓,萬事隨人去。
可憐寶玉歸人間,暫借泉中買身禍。
兩漢之後,項羽盜掘秦始皇陵一事仍然被人不斷複述。
據傳世文獻記載,盜掘過秦始皇陵的人有項羽,有「天下盜賊」、「關東賊」,還有無名之賊;毀壞秦始皇陵的則是一個牧羊人。
蒼蒼茫茫在何處,驪山腳下秦皇墓。
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銷槨取銅。
劉向說,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五代國君都行厚葬,封土極高,最終都被後人盜掘。
下流水銀象江海,上綴珠光作烏兔。
對付周文軍隊的主力即是「酈山徒」,他們原本在酈山修秦始皇陵。這些人被特許參戰,並發了武器,周文的軍隊即使想去盜掘秦始皇陵,恐怕也不能得逞。這批武裝起來的「酈山徒」具有很強的戰鬥力,一上手就打敗了順風順水的周文大軍。周文在西征的路上一直是凱歌高奏,從未遇到過真正頑強的抵抗。眾多百姓的積極參軍參戰,使周文順利攻入函谷關。但是,一進入關中,就遇到章邯率領的以「酈山徒」為主的軍隊,被打得喘不過氣來。此時的周文哪還有精力去挖墳掘墓啊?勝敗、生存成為周文的第一要務。所以,周文即使想盜墳掘墓,章邯大軍也不允許。
秦始皇陵既然埋藏著這麼多寶貝,難道不怕賊惦記嗎?常言道: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南宋朱熹的《綱鑑易知錄》也說,「羽引兵西屠咸陽」,「掘始皇帝塚」。
秦二世二年(西元前二〇八年)冬,陳涉的部將周文率領數十萬大軍攻入關中,到達戲水之西,這一事件立即震驚了秦二世。因為戲水距秦始皇陵非常近,距秦都咸陽也不遠。秦二世破例召集秦廷朝議,少府章邯建議立即釋放修秦始皇陵的「酈山徒」,發給兵器以應對起義軍。秦二世立即批准章邯的建議,於是,章邯率領這支軍隊迅速擊敗周文的軍隊。周文被迫退出函谷關,章邯乘勝追擊,周文在澠池戰敗自殺。
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渭水》記載:
先來說說盜掘秦始皇陵的是不是「天下盜賊」一事。《史記》與《漢書》這兩部信史都藉劉邦之口指責項羽入關後盜掘秦始皇陵,現在又冒出一個「天下盜賊」挖開了秦始皇陵。「天下盜賊」是誰?我認為,這和*圖*書個「天下盜賊」是指攻入關中的反秦義軍。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再舉出三條文獻。
墓中下涸三重泉,當時自以為深固。
這是劉向為諫阻漢成帝大修寢陵所上奏書中的一段話。劉向通過這段話告誡漢成帝大修陵寢,施行厚葬只能成為後世盜墓人盜掘的對象,遠不如薄葬更安全。因為薄葬無珍寶,陵寢自然不會成為時人與後人爭相盜掘的對象。為了勸諫漢成帝,劉向還列舉了秦始皇陵被盜掘一事為例,並且,明確指出是項羽盜掘了秦始皇陵。
周文統兵攻入函谷關,這對大秦帝國來說是天字第一號的大事件,如果說在此之前秦二世還不願意面對關東的大規模民變,但是,到了周文率兵攻入函谷關,秦二世的態度立即發生了重大變化。他不但承認了關東巨變的局勢,還召開了御前會議,採納章邯的意見,立即授權章邯率領「酈山徒」平叛。對於秦二世來說,關東巨變現在成了他最為關心的國家大事。秦二世再昏庸也會意識到這場來勢洶洶的起義對大秦帝國的危害之大,必須全力應對,因此,秦二世不可能給周文時間從從容容地去挖秦始皇陵。
秦二世末年天下的形勢是由陳勝、吳廣發起的反秦大起義進入高歌猛進的時段,大秦帝國的滅亡已經不可逆轉。周文率領的義軍也已經攻入關中。雖然後來周文被章邯打敗退出關中,但是,天下的形勢對大秦帝國而言,非常不樂觀。在大秦帝國行將崩潰之時,對秦始皇陵的守護必然會受大局的影響而不可能再安如磐石,常言道「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信哉斯言。
《項羽本紀》明確記載項羽在焚燒大秦帝國都城咸陽的宮殿之後,「收其貨寶、婦女而東」。這些「貨寶」是什麼?是大秦帝國宮廷中的寶物。秦始皇陵中確實埋藏了大量寶物,但是,大秦帝國宮殿中的寶物肯定大大多於秦始皇陵墓中的寶物。這由兩方面的原因決定,一是活人肯定不會將全部寶物埋在地下讓死人受用;二是秦二世肯定不會將大秦帝國宮殿的所有寶物全部埋在地下。都埋進去了,秦二世還享受什麼?
就以此段記載為例,如果項羽真的挖掘了秦始皇陵,而且用三十萬人搬運地宮中的寶物,三十天尚未搬完。依常理判斷,是不可能的。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寶物,竟然要三十萬人搬運三十天還不能搬完呢?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在《太平御覽》有關盜掘秦始皇陵的三條記載中,有兩條關於項羽盜掘,一條記載是「關東賊發始皇墓」。關於項羽盜掘一事,我們前文已就漢代文獻進行了考察,這裡不再贅述。其中,《太平御覽》第一條記載的「關東賊」值得我們關注,這裡所記的「關東賊」就應當是王充《論衡》記載的「天下盜賊」。
所以,我們不能僅僅依據劉邦臭罵項羽的一面之詞,就為項羽定下盜陵的罪狀,我們尚需其他文獻佐證。
為什麼?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