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之鄉
維京人的故鄉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當然是無稽之談。當他的船隊靠岸時,美洲大陸已有人居數千年之久。至於他是否第一個到達美洲的「外人」,也相當可疑。現在已有相當多的證據,可支持西元十世紀的格陵蘭的維京人賴夫.艾里克森(Leif Ericson)曾經到達過美洲東北岸。(不知道「法顯發現美洲」之說,近來的發展如何。法顯是西元四世紀的人,如果查有實據,則他到達美洲比賴夫.艾里克森要早上五百多年。)賴夫和他的後人在新大陸的探險、和印第安人的衝突,很詳細地保留在冰島的史詩裡。而在加拿大的紐芬蘭也曾出土維京人的遺物。
「民族博物館」是個室內加室外的博物館。進門有一棟「四合院」式的大樓,展覽挪威各地的服裝、用具、工藝品等等。按地區www.hetubook•com•com和年代分門別類。有些挪威名人的遺物也在此展覽。例如易卜生住在奧斯陸時(一八九五——一九〇六)的書房,就照原樣佈置在這裡。室外的部分,是一百五十座挪威各地的民居。房屋有各種形式,但都以木材建築,屋頂或舖樺樹皮,或木片,或石片,很多屋頂上有一層土,長滿了草。(在莫衣拉那附近見過一座舊房子頂上長出一棵相當不小的樹。)室內擺設也按照各地風俗,有的屋裡還有穿著當地服裝的女士為觀眾說明,或表演製陶、紡織等手藝。有一座農人家屋,沒有窗子。屋子正中是火堆,炊食取暖兼用,屋頂上有個方洞,送煙出去,迎光進來。門有兩重,互相垂直。冷風看到要轉個彎才能進得了屋,就比較遲疑了。地面用m•hetubook.com•com獸血混合砂土舖成。乾後跟水泥一樣硬。屋內的家具和房子本身一樣,用粗大的木料做成;一家八口擠在兩張通舖上睡,但唯一的一張桌子,卻可以容三十個人吃飯。難道是準備招待大批客人用的?想來北國苦寒的冬夜,左鄰右舍歡聚一堂,烤魚乾、分鹿脯,其趣味當可比板橋居士筆下的「窮親戚朋友上門來,先送一碗炒米到手中,佐以醬薑一小碟,縮頸而啜之……」。
細雨霏霏,我徘徊在這些「人」之間,彷彿是瀏覽人的一生,也彷彿是披閱一個社會。人本來就是複雜的,未格蘭以他強有力而富於感情的刀鑿,刻劃出種種不同的人生片段,使人看了這一百五十多座各自獨立,而又互相呼應、互相牽連的人像之後,不禁要嘆:人生就是如此?
維京人活躍和-圖-書於西元八到十世紀。他們仗著精湛的航海術,和勇於武鬪的精神,四出打劫通商,給基督教的歐洲帶來無比的苦惱。維京人極盛時,檣櫓遠及地中海東岸和黑海。英倫三島近在門口,幾乎沒有一處不為維京人踏過。不過,他們到了美洲,雖然讚美那是一塊可以為家的好地方,終於沒有長久居留和大量移民。否則新大陸的歷史當大大不同。
奧斯陸的青年旅館相當貴,但我一夜沒睡,外加感冒,只好住下,還很高興他們有空舖位呢!旅館設備不錯,供早晚餐,也備有煤氣爐,可以自炊。餐廳裡過了吃飯的時間,把桌椅拉開,搬過球桌來就可以玩乒乓球。交誼廳也很寬敞。晚飯後屋外陰雨綿綿,在這兒捉上三五個人大蓋特蓋,彼此交換旅行的見聞和心得,介紹自己的祖國。不知不覺就到深夜https://www.hetubook.com.com。寢室裡每張床有一盞小床頭燈,對我這個愛在床上看點書才睡的人,簡直是大旱之雲霓。
挪威籍的雕刻家未格蘭(Adolf Gustav Vigeland,1869~1943)並不是西方藝術史上響噹噹的人物。但是他在奧斯陸設計的一座庭園,卻是一件我生平僅見的傑作。
這座庭園裡佈置著大約一百五十個人物的銅像和花崗石像。動靜各異,從肚子裡的胎胚到塚中枯骨都有。有喜怒哀樂的表情,也有茫茫然的無表情。有碩壯的男子,豐|滿的女子,也有乾癟的老人。有些人物舉手投足,擺著優美的姿勢,也有一些相對而坐,似乎默默無言。園的中心是一支「人柱」,由一百多個裸體人堆疊成塔。
奧斯陸曾是維京人的主要根據地。後來發展成都市,而定為挪威的首都。在「維京船www.hetubook.com.com博物館」裡陳列了大小五艘木船和許多維京人的器物、服飾等。這五條船中有三條大的,兩條小的,大船都發現於奧斯陸灣附近。其中一條十分完整,長約十五公尺,首尾完全對稱,兩頭高高翹起,捲成兩個很俏的渦卷,刻作蛇首。船的中心立一根桅桿,兩舷各有一列槳洞和一個槳架,一邊大約用十根槳。在帆船大行其道之前,世界各地都有風力與人力混合的船隻。然而古羅馬划戰船的是奴隸,中世紀地中海裡帆槳並用的回教國家船隻也是用囚犯搖槳,但維京時代的戰船上,戰士和船夫合而為一,維京人在海上的威力不是建築在一批划槳的奴工身上。他們雖好勇闘狠,打家劫舍。但這批真正「披毛戴角」的「野蠻人」(維京人男子多蓄長鬚,有的在頭盔上裝對牛角做裝飾。)卻不曾在他們自己的社會裡建立不人道的奴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