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字
如今印刷普用鐳射照排,簡易而方便,但每想起用鉛字排版的日子,仍不免會感到若有所失。
「方體」或「黑體」多半用做標題,絕少用排正文的。由於它粗粗黑黑的,引人注目,在版面上顯得突出,像粗線條的壯漢,性格明朗而有力。但版面上若用得多了,則顯得大喧鬧,太不調和。
現代一般印刷廠中常用的鉛字有三種:多半是「老宋」,「方體」(黑體),及「正楷」三體。「老宋」自初號至七號約十種,「方體」自一號至六號約七種,「正楷」自初號至六號約七種。其他較少的兩種字體是「仿宋」與「長宋」。此外,還有一種「長黑體」
m.hetubook•com.com,香港的印刷廠都有。但台灣印刷廠中卻沒有這種字體。每一種字體都有五千至一萬種不同的字,所以中文字體要變化花樣實在很難。除了固定的鉛字外,做標題還可以製「鋅版字」,這要先用照像打字機打出,再製鋅版。或用筆寫了製版,叫做「標準字」。但這都很麻煩,不如在字架上檢來用的方便。特別是在趕排的時候。而普通印刷廠中,只能提供以上三種字體。在整版報紙上,用三種字標出十幾個題,實在太呆板。因此雖然印刷廠老闆一再叫苦,但我仍願使用那種少有的「仿宋」字做標題,來調整版面。www.hetubook•com.com也許是物以稀為貴,但每次遇見純淨簡約的小品文,我便非標上「仿宋」不可。
誰也禁不住當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在報章雜誌上排成鉛字印出來的喜悅。一篇作品從作者嘔心瀝血地填在格子裏,再寄到編輯的手中,經過一再審閱,修改,最後決定採用。再由發稿,排字,校對,拼版,看大樣,上機器,看機樣,到印刷的完成,然後通過繁複的發行手續,經郵差或報童遞到讀者的手中。這過程是相當曲折,冗長與艱辛的。所以當作者發現他的作品,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時候,自會長長地舒一口氣,望著那些鉛字發出會心的微笑hetubook•com•com。
「老宋」字用得最多,最普遍。一般書報的正文,都是用這種字體,常用的字是五號,新五號與六號。排起來整齊端莊,好像白米飯的主食一樣,雖然天天端上桌,還是不會討厭。
「長黑」也是一種標題字,因為字體頎長,顯得比「方體」秀氣些。標出題目來,也很崢嶸奪目。但可惜台灣鑄字廠中沒有。
但我與鉛字真正發生了情感,則是我初嘗編務的時候。在我未執紅筆做編輯以前,對於在刊物上印出來的文字,雖然也常常注意它們的字體,覺得有的標題字體清秀,編排版面處理得美觀,但對鉛字的本身,並不多注意。等到自己做了編輯,https://m.hetubook.com.com除了選稿,改稿之外,還要設計版面,標出字體,於是便不能不對鉛字多加研究了。中國的方塊字都是單獨的,不像英文用二十六個字母拼起來,所以英文可以鑄許多種字體,版面便顯得活潑,不呆板。但中文字便沒有這個優點,說起來中國用的第一套活版鉛字,還是基督教最早在上海的「廣學會」開始使用的,該時商務印書館還在篳路藍縷的時期。
其次用得最多的是「正楷」字,「正楷」勻稱秀麗,除做標題使用外,書頁的正文也有採用的。「正楷」字體也有好幾種,它適於做小標題,按語,或副題。大標題則顯得不夠分量。
「長宋」也是台灣稀有的一種hetubook.com.com字體。它字體瘦長,綽約可人。排扉句,標小標題,印詩集或請柬,以及排字數較少的版面都極美。若副刊版上出現幾個「長宋」字,好像廳中擺上一盆花卉一樣,格外清秀可讀。
這幾種不同的字體,也有它們不同的韻味。
「仿宋」字最娟秀,字體纖細,兼「老宋」及「正楷」之美,適於做小品文或詩的標題。若再將版面刻意經營設計,更會使人覺得雋逸脫俗,自然對詩文發生了興趣。
每一種鉛字,都代表一種不同的風格。每當我在印刷廠中拼版時,站在排字工人的旁邊,看他們熟練地排著鉛字,我不禁會對這些鉛字發生深摯的情感。而那一隻隻捏著鉛字的手,在我看來,都是藝術家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