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香港掌故(二集)

作者:子羽
香港掌故(二集)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具有六十多年歷史的香港金銀貿易場

具有六十多年歷史的香港金銀貿易場

已有六十多年歷史的「香港金銀貿易市場」,是由專營黃金、白銀的一些華人商號聯合經營的市場,是這裡合法經營金銀期貨買賣的交易場所,由各自為政的分散買賣,發展成有組織的集中交易,而且只限領取了行員牌號的同業,才能入市場去進行買賣,如非有牌號行員,要和-圖-書買要賣,都只能委託有牌號行員代作間接交易了。
金銀貿易場內,久已獨沽一味,只做黃金買賣了。一九四九年間,這裡掀起炒金狂潮,市場也曾兩度停市。而久已沒有上市買賣的白銀,亦於最近才恢復期貨交易,這當然是因為白銀已沒有了貨幣身hetubook.com•com份,又以純粹商品的身份來上市了。
如今的金銀貿易市場中,已持有行員牌號的同業,共一百九十五家。按場規是只能減少不能增加,但如得到市場管理當局同意,行員牌號是容許轉讓的。
曾經被當作貨幣用,但一直仍保持著商品身份的白www•hetubook•com.com銀,最近才又在香港金銀貿易市場上,像黃金一樣的恢復了叫價買賣。這當然也像黃金交易一樣,只是指大手筆的期貨買賣,而不是小數目的現貨白銀交易。
香港被英國佔領初年,也是以中國通用的銀錠及碎銀作貨幣,後來才改用銀元。雖然有墨西哥、印度、西班牙的和-圖-書銀元流入本港,但流通量最大的還是中國鑄的銀幣。到一八六三年,才有了在英國鑄造的香港一毫銀幣。三年後香港有了鑄幣廠,但主要是代客加工,各大英商財團送去白銀,便代鑄成香港銀幣,使在市面流通的香港銀幣大增。但這鑄幣廠只開業了兩年便關門大吉,以後便仍在倫敦鑄幣了。
採自https://m•hetubook.com.com礦山,經過提煉而得的白銀,是很早就被人採用作貨幣的金屬。這裡也出產過白銀,產量大小已不可考,但迄今仍在大嶼山麓中給大家留下個可供遊樂的銀礦灣。
一九三五年,港府宣佈白銀收歸官有,禁止私人持有,銀幣亦收回運到倫敦去存放,改由指定銀行印發不是銀本位的鈔票,作為法定的香港流通貨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