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香港掌故(二集)

作者:子羽
香港掌故(二集)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旺角百多年前是一村

旺角百多年前是一村

跟著情勢的急劇變化,旺角區的戰前建成樓宇,也紛紛拆建,以求地盡其利。東樂戲院、九龍巴士停車場先後改建成面目全非的新大廈之外,有些建築物還於三幾十年間一拆再拆。如曾經堆置過木材的大塊空地,被利用做溜冰遊樂場後,不久就闢建成百老匯電影院。到和-圖-書那裡的地價再漲時,戲院又被拆建為更宜利用的摩天大廈了。
旺角區的主幹與分支道路,都是繁盛的商業區。熙來攘往的行人,使許多商店的日市與夜市同樣興旺。
對於沿用昔日望角村舊名來叫這地區為望角,知道的人並不多。一九一〇年廣九鐵和*圖*書路全線通車,由尖沙咀北行的第一個站雖設在望角,也一直命名為油蔴地站。到了十年八年前,才被正名為旺角站。
望角村的居民,一直以種花、種菜為生。這也是今天區內仍留有通菜街、西洋菜街、花園街的原因。後來容易養蚊的菜地被迫遠遷,那裡因和-圖-書空地多,便利曬晾,便有人特地去設洗衣、染布等行業,從而留下了洗衣街、染布房街等街名。後來又在區內設過豬欄。這些都可以說明當時的旺角尚未旺盛。
有人以「旺過旺角」來形容某地區的發展近況。這句話當然有點誇張,不過近幾十年來,位於油蔴地、大角咀和圖書、深水埗等區之間的旺角區,變化之快與變化之大,也實在還沒有其他地區可以比擬。
後來,那一帶四層高樓宇多了,居民也隨著多了起來,彌敦道上才建成了格局古老的東樂戲院。而如今的麗聲戲院與大廈,原址本是九龍巴士公司的停車場;南邊的斜對過,還有過一間溜冰遊樂和-圖-書場。這些也都是佔地廣闊的場合,不會設在尺金寸土的旺盛地方的。
今天的旺角,似乎是名副其實地旺,或許與改了個好地區名有關吧。其實又不然。因為在一百多年前,那一帶還是空曠的農村;世代生活在那裡的農民,闢建了一條不小的望角村,據說是因為可以望到遠處一個石角而得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