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兒症狀解說
二十三、冬天常見的嬰兒濕疹
寶寶有了濕疹,媽媽應在家先仔細觀察有無引起濕疹的先行因素(汗疹性、接觸性、脂漏性),以及是否有某種食物會加重病況,有則避免。如果病況加重,應請醫師診治,通常是塗抹氧化鋅軟膏或副腎皮質素軟膏,可以很快改善。只是癒後容易再患,除非到了春天,不易徹底痊癒。
寒流一波一波地湧到,媽媽心愛的小寶貝臉上,常可見到紅撲撲的兩和圖書頰活像小蘋果般,煞是可愛。這是因為天冷所引起的一種皮膚反應,並非病態。
嬰兒罹患的濕疹,大部分都是這種異位性的濕疹,大多在夏天自然痊癒,一到冬天又會復發。在四、五歲以後,症狀會逐漸減輕而痊癒。
輕度的濕疹,並無大礙,確實不需治療。在天氣稍暖和時,情況也會改善。有些嬰兒耐不住皮膚癢,因而用手去m.hetubook.com.com摩擦,或用臉孔猛擦枕頭或被褥。有時在患處會產生紅腫,甚至皮膚潰爛,形成瘡痂,並逐漸蔓延到頭皮、下巴或頸部。這時癢感加劇,嬰兒會煩躁下安,摩擦情況加重,惡性循環下來,濕疹越加嚴重。萬一又感染到細菌,引起皮膚發炎,甚至化膿,那就更加不可收拾。
引起嬰兒濕疹的因素甚多,大略有下列幾種:汗水長m.hetubook•com•com留皮膚引起的濕疹,在冬天甚為少見,但是特別容易出汗的嬰兒,或衣物封密太甚者,偶而可見;接觸性濕疹,比較常見的是尿布不潔或長期刺|激引起的皮膚疹。嬰兒從兩三個月大起,口水分泌量大增,嬰兒懶得吞嚥或吞嚥不及,口水常流,也會引起口唇附近或頸部濕疹;此外各種的化妝品、化學物品、皮革或塑膠玩具等,有時也會引起濕疹;脂漏和*圖*書性濕疹,在頭皮或耳朵、鼻子或眉毛的周圍,以及臍部、腋下、陰|部等處,皮脂腺豐富,易因皮脂分泌異常而引起皮膚發紅,甚或產生皮屑或黃色痂皮。最常見的是異位性(atopic)濕疹。
所謂「異位性」,一般人實在不易瞭解。其實異位性也是屬於過敏的一種。但是「過敏性」是某一種過敏原(抗原)和體內抗體結合所產生的一種過度反應。而異位性是存在於體內和*圖*書的一種先天性體質(有家族遺傳傾向),不必經過過敏原的激發,就會產生濕疹、鼻炎、蕁麻疹、哮喘等現象。
但是有些嬰兒,在臉頰上,也有在額頭、耳朵上,出現米粒般大的疙瘩。有些呈現紅色,有些是正常的皮膚顏色,互相密集,這就是我們要談到的嬰兒濕疹的早期症狀。在老祖母的眼中,這是胎毒所引起,不需特別治療,頂多喝些退胎火的紅嬰藥水就可以了,是錯誤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