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細菌引起的疾病
十、霍亂
感染霍亂弧菌之後,輕症的病人在潛伏期過後,會有放屁、腹鳴的現象,同時還會食慾不振、噁心、下痢,排出像泥水般的大便,一天好幾次,但無腹痛現象。這種情形持續三、四天之後,便可恢復。
治療方面,必須迅速的經由靜脈點滴,大量的補充水分、食鹽和鹼,並且大量的口服四環黴素。
地處亞熱帶氣候的台灣,每到夏天雨季來https://m.hetubook.com.com臨,總要面臨霍亂流行的威脅警報。東南亞是霍亂的根源地。自古以來,印度的恒河三角洲及東巴基斯坦,霍亂即是夏天主要的地方流行病。另外在爪哇、蘇門答臘、香港等亞洲南部及東南部地區,自一九六一至一九七五年,向歐洲、東北亞散發一種名之為「愛丁陶」型的霍亂。這二種霍亂https://m.hetubook.com.com,在細菌形狀、感染路徑及流行狀態方面,完全相同,因此一般不加以區分。
引起霍亂的凶手,稱為「霍亂弧菌」,它是一種外形彎曲,革蘭氏陰性的需氣桿菌,末端有一條鞭毛。被霍亂弧菌污染的飲水、食物,在病人食入之後,經過一至三天的潛伏期,就會引發劇烈的嘔吐、腹瀉,體內水分迅速的喪失。在和圖書很短時間內,如不給予適當治療,會引起嚴重脫水及酸中毒,死亡率甚高。
重症的霍亂,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典型霍亂,在上述的輕度症狀一、二天之後,突然出現劇烈的嘔吐和無痛性下痢。下痢的次數,一天可多達二十至四十次,可排出數公升至數十公升的洗米水似的白色水便。由於體內水分和電解質迅速的喪失,病人呈現明顯的脫水現象:皮膚鬆弛而m.hetubook.com.com多皺紋、眼眶凹陷、聲音嘶啞、意識模糊、血壓降低、脈搏微弱。若不能給予適時適當的救治,一、二天內便會死亡;倘若治療適當,也要一星期左右才能痊癒。
霍亂弧菌進入人體之後,在小腸迅速繁殖,並且產生一種「腸毒素」。這種腸毒素能使小腸黏膜細胞分泌等張液體(與血漿內的鈉鹽及氯鹽濃度大略相同),迅速排出體外。這種外表略呈米湯樣的等張和*圖*書溶液,是霍亂與其他腸炎最顯著的差異所在,也是霍亂能迅速置人於死地的主要原因。
在流行地區,一至五歲孩童的患病率為十四歲以上者的十倍。在一般未曾流行地區,小孩與大人的患病率則約略相等。因此在流行季節,媽媽要特別注意小孩的飲食衛生,不可喝生水或食用未經煮熟的食物。一歲以上的小孩,在流行期間,接受預防接種,也可得到短期間(四至六個月)之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