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泰晤士河畔

作者:陶傑
泰晤士河畔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英倫國殤日

英倫國殤日

當日的紅花如海,成為最生動鮮明的一節歷史課,沒有人在那天嘶叫甚麼愛國口號,各報也沒有發表鋪天蓋地清算德國歷史的民族主義炮彈鴻文,但沉重的愛國情操,對逝者懷念,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國殤日的清晨,倫敦唐寧街外hetubook.com.com的白廳大街必舉行簡單隆重的紀念儀式,由王太后與英女王率領首相、各大反對黨領袖、國會議員、內閣、文武百官等在大街上的國殤碑前敬獻花圈,兩次大戰殘存的一眾老兵也從全國各地趕來和-圖-書倫敦,穿上最莊嚴貴重的服飾,以上賓的身分一同出席。是日的紀念隊伍一概無分等級,在肅殺灰沉的秋景裏敬悼先烈,場面動人。
國殤,香港官方亦當紀念。當天港督必會同駐港英軍司令在皇后像廣場外的紀念碑前敬獻花圈https://m•hetubook•com•com: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寇進犯香港,此後兩星期,一個加拿大兵團在黃泥涌寡不敵眾,全體殉難,其與港人無親無故,雖為僱傭,亦為保衛香港人而犧牲。這段史實,料今日沉迷「四大天王」的香港青少年已鮮有知https://www•hetubook•com•com曉,其餘港民,大都在當天股照炒馬照跑,漠然於五十年來的殤逝日,而獨惶惶然於四年半後的大限期了。
每年十一月十一日前的周日為英國的國殤日,早在此之前,學校社團都公開展售紙製的紅色小罌粟花,供人佩帶襟前,紀念兩次大戰為國家捐https://m.hetubook.com•com軀成仁的將士,此禮近八十年來人人自覺,歷久不衰。
北京天安門雖有「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擺設,四十多年來卻未見「黨和國家領導人」率領中國抗戰老兵來此拜祭。日本有靖國神社,英國有罌粟之念,中國的「人民英雄」靈前卻香火寥落,未免有點「斯魂獨憔悴」了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