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你可以讓自己更有智慧
將憂慮出清存貨
亞瑟.史馬斯.洛克說:「憂慮是流過心頭那條匯集恐懼的小溪。如果水流增加,它就會變成帶動所有思緒的河川。」
這種不合理的自我增強的連鎖關係,是由於當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總是憂心忡忡。因為他們一直耽心可能嚴重的威脅即將臨頭;而這種可能性實在是太可怕了,就更有理由耽心了。以此類推,便是愁上加愁。正如荷蘭夫人所說的:「麻煩就像嬰兒一樣,有人照顧就越長越大。」
曾經與愛迪生一起工作過的大作家拿破崙.希爾便將自己的憂慮時間安排在星期五的下午。如果他在星期一或星期二發現了不安的情緒,就將其寫下安排到星期五下午去想它們。而真正https://m•hetubook.com•com到了星期五,所有的不安往往奇蹟般地不復存在。它們全都自己有了答案。
如果你有憂慮的毛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見招拆招」,這簡單的四部曲曾幫助很多人解除憂慮,非常有效。
許多專家建議每天撥出半小時作為「憂慮時間」,只是千萬別把憂慮時間排在就寢前一小時內。當你因為憂慮而無法專心工作時,就告訴自己待會兒有半個小時可以好好的操心。到了「憂慮時間」,如果已經忘了那些事,就表示那個問題是不值得擔心的。
「我懂了!」你會說,「我能夠在人生之海中無憂無慮地游泳了!」
你不可能逃避一些人生的苦惱。
hetubook.com.com有句俗話說:「人之一生,總有下雨的時候。」儘管如此,但你何必在艷陽高照時就打起雨傘呢?
第四步,立刻想辦法讓事情不要惡化,然後平靜地想辦法改善最惡劣的情況。
現在把你的焦慮存貨清查一番,看看它們當中有多少是沒有道理的。假如你對自己夠誠實,你將發現它們多半都是沒有根據。
第三步,既然你已作了最壞打算,就要想著如果真的發生了,便只有接受它。一旦你決心「接受這種結局」,那麼,剩下來的便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守則第一條:「不要為小事擔憂。」守則第二條:「什麼都是小事。」如果你鬥不過也逃不掉,就順其自然。和-圖-書
記得猶太有句諺語:「只有一種憂慮是正確的:為憂慮太多而憂慮。」說得一點都不錯。當你對於一件事情感到焦慮時,你應該知道:你所憂慮的事情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就只有這兩種可能。
的確,憂慮是會自我增強的。我們可以藉著經驗老到的馴馬師,觀察馬群受驚時會因驚慌增強而奔跑,而得到明證。當馬群湊巧拔腿而跑時,牠們也注意到大家跑了起來,便推想附近定有危險。於是跑得更快,便又以為危險更接近了,就更加拔蹄飛奔。
首先,清楚地寫下你的憂慮處境,對待問題不能先入為主或存有偏見,應徹底了解事件的起因和經過。
——羅伯特.艾略特醫生和-圖-書
如果你學過游泳的話,你會記得最初總是在水中胡亂拍打、掙扎,即使你努力學習著,但似乎沒有什麼成就。然後,忽然之間你放鬆自己,「我懂了!」你叫了出來,「我學會游泳了!」當你學會讓自己在精神上放鬆的方法時,情況就會是如此。
「憂慮是無濟於事的,它只會在同一個地方打轉,然後回到起點。」
哥倫比亞大學的赫克斯教授說:「有一半的憂慮是由於一知半解就做出決定造成的。」所以,解決難題一定要先了解難題存在的原因,否則無從下手。
第二步,問自己:「這件事情發生的機會究竟有多少?」「可能發生的最惡劣情況是什麼?」通https://www.hetubook•com.com常你會發現,事情不可能壞到那樣,你只要定義清楚,並且把後果考慮一遍,往往就能夠降低問題所帶來的壓力與害怕。
你還記得一年前所擔心的事情嗎?它們是如何解決的?你難道不是為了它們當中的大部分,浪費了許多精力而一無所獲?
馬克.吐溫對此就中肯的說:「我已老邁,也知道很多麻煩事,卻很少真的發生過。」憂慮就像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債務,但我們卻在事先就支付了利息。
而如果你為一件即將發生的事情而焦慮時,你也知道這件事情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這是很簡單的事實,你的憂慮並不會造成任何的影響或改變,不是嗎?一旦情況如同你所憂慮的一樣發生了,那麼憂慮只會減少你應付情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