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蕃懸榻
東漢時,有個人叫做徐稚,字孺子,豫章人。因為家貧常親自耕種,因為他的品行恭謹講禮義,鄉里都欽服他的德行。官府屢次徵召他,他也不應聘。當時陳蕃為豫章太守,禮聘徐稚為郡功和-圖-書曹,徐稚頗欽仰陳蕃的清名,並不拒絕,前去拜謁陳蕃後就告退。陳蕃一向在郡裡不喜歡接待賓客,只有為徐稚專門設一床榻。徐稚一離去,便將床榻懸起。另外,陳蕃為樂
和-圖-書
安太守時,郡中有一高士名叫周璆,陳蕃也為他專設一榻,每當周璆離去,床榻就懸起來。今譯
《太平御覽》卷四七四引吳謝承《後和-圖-書漢書》曰:「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家貧常身躬耕,恭儉義讓,所居服其德,屢辟公府,不起。時陳蕃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謁而退。蕃在郡不接賓客,唯稚來特設一和圖書榻,去則懸之。後舉有道,拜太原太守,皆不就。」又引晉袁山松《後漢書》曰:「周璆字孟玉,為樂城令,逍遙無事,縣中大治。去官,徵聘不至。陳蕃為太守,璆來置榻,去懸之。」范曄《後漢書.徐和-圖-書稚傳》、《陳蕃傳》亦載。
釋義
典源
後以此典形容人敬賢禮士;也形容賓主交情深厚,情意款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