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地藏經講記

作者:淨空法師
地藏經講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正釋經文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正釋經文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這是諸佛如來對釋迦佛的讚歎,諸佛讚歎就是給釋迦佛做證明,他所講的句句都是真實。



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聞於如來讚歎地藏菩薩威神勢力不可思議。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龍。聞此經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禮形像。得幾種福利。唯願世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等略而說之。
得七種利益。一者速超聖地。二者惡業消滅。三者諸佛護臨。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長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畢竟成佛。


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鬼神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消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讚歎。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不以為慮。
這時,忉利天雨無量香花天衣珠寶瓔珞,以此祥瑞供養釋迦佛及地藏菩薩。一切眾會,包括諸佛如來,再次的瞻禮,戀戀不捨的散去。





復次。虛空藏菩薩。若現在未來天龍鬼神。聞地藏名。禮地藏形。或聞地藏本願事行。讚歎瞻禮。




佛囑咐他仔細的聽。




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和-圖-書
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眾付囑於汝。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
世尊連續叫著地藏菩薩的名字,表愛之深、託之重。「汝之神力不可思議」,地藏菩薩化無量無邊身,廣度虛空法界一切苦難眾生,神力變現不可思議。「汝之慈悲不可思議」,這是讚歎菩薩的毅力,慈悲心永遠不退轉。六道凡夫雖有慈悲,遇到逆緣會退轉,也有在順境中退轉,比不上地藏菩薩與樂拔苦的心願永不衰退,對於一切眾生平等的加持。「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智慧深廣。「汝之辯才不可思議」,辯才無礙。不僅釋迦佛讚歎,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亦同聲讚歎地藏菩薩的智慧德能、身語意慈悲的教化不可思議,用千萬劫的時間,讚歎不盡!這段經文實際所表是我們自性的性德,性德中一分孝敬,這個德行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讚歎不能得盡。我們心地裡面智慧、神力、慈悲、辯才不可思議,無量的德能只舉出四樁,實際上樣樣都不可思議。我們明白自己有這個德能,就應當發憤,恢復自己的智慧德能,不但度自己,也能度一切眾生。由此可知,世尊在此地付託地藏菩薩,與我們是大有關係。我們藉著地藏菩薩的緣,地藏菩薩在哪裡?這部經中所說的就是,我們能信、能解、能行,就是地藏菩薩的分身,不斷認真努力提升我們自己的境界,就是地藏無盡分身之一,這才是真正修學這個法門。

「速超聖地」,聖地是菩薩果位;一般世間善,聖地是諸天。「惡業消滅」,這些鬼神是凡夫,沒有離開六道,煩惱習氣很重,常常聞法受佛法薰陶,惡業種子漸漸消滅。「諸佛護臨」,感得諸佛來護念。「菩提不退」,常保持菩提心,保持覺悟的心、好善的心、利益眾生的心。「增長本力」,增長根本智,根本智是清淨心、平等心。「宿命皆通」,神通是本能,依定力而現前;心思散亂,本能就不現前。心愈清淨,智慧德能就愈強。「畢竟成佛」,決定成就無上菩提。
是時忉利天雨無量香華天衣珠瓔。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已。一切眾會俱復瞻禮合掌而退。
「天龍護念」,護法神護念保佑。「善果日增」,這個人心善行善,見像、聞經、讀誦、供養是行善,又能為人演說,他的業障天天消除,善果天天增長。「集聖上因」,聖上因是成佛之因,你現在在修因。「菩提不退」,菩提是講菩提心,菩提心(覺心)不退,在日常生活中,對人事物不迷惑、不顛倒,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衣食豐足」,衣食不缺乏。「疾疫不臨」,不生病,而且不會遭遇傳染病。「離水火災」,和-圖-書不會遭遇水火災難。「無盜賊厄」,遇不到強盜小偷搶劫偷竊。「人見欽敬」,真正修行人,心地善良慈悲,待人誠懇和藹,惡人也會對你恭敬三分。「鬼神助持」,如教修行的人,鬼神衛護保佑。「女轉男身」,女身比男身苦處多,不願意受女身,想得男身,能如願轉身。「為王臣女」,出生於國王大臣富貴之家。「端正相好」,相隨心轉,心好,相就好。「多生天上」,修的福大,福報大在人間無處享受,就享天福去了。「或為帝王」,每個國家地區的領袖,都是過去生中修大福報才感得的。「宿智命通」,知道宿世的狀況。「有求皆從」,業障消除,沒有障礙,自然有求必應。「眷屬歡樂」,自己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一家歡樂。「諸橫消滅」,命裡意外的災難也消除。「業道永除」,不會再墮惡道。「去處盡通」,人死後,擺在面前是十條道路,就是十法界,凡夫受業力牽引無法選擇,覺悟的人無論選擇哪一道都通達,沒有障礙,欲界天、色|界天,聲聞、緣覺、菩薩,都憑自己選擇。「夜夢安樂」,不會再做惡夢。「先亡離苦」,自己修行有功德,能使先亡離開惡道,減少痛苦。「宿福受生」,生在有福之家。「諸聖讚歎」,諸佛菩薩讚歎。「聰明利根」,從法布施所得的果報。「饒慈愍心」,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心會增長。「畢竟成佛」,這一生沒有發願往生不退成佛,將來總會有這個緣,緣不定是在來生,不定是在後生,決定會遇到,因為常有諸佛護念,有地藏菩薩加持。

地藏菩薩威德神力、度化眾生種種功德不可思議。讀經聞名、瞻仰地藏菩薩形像,能得多少種福利?能得多大的福利?
佛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造的業,業習種子落在阿賴耶識中,阿賴耶是倉庫,藏在這裡面永遠不會失掉,這是業因,遇到緣它就起現行,現行就是果報,這個果報你決定要受。由此可知,一個人如果沒有能力脫離六道輪迴,他無量劫前所造的善惡業因,縱然經過無量億劫,遇到緣還是要受報。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誰定?自己定,不是別人定,是自己造作的因,現在要受果報,這是真理,是事實真相。迷惑的人敢造業,糊塗,覺悟的菩薩決定不敢造業。「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迷惑,造作的時候懵懵懂懂,到受報的時候害怕,來不及了。菩薩覺悟,起心動念很謹慎,於一切人事物決定不起一個惡念,他知道起一個惡念,阿賴耶識裡種一個惡的種子,將來會有惡報。一個惡念起來,也是惡習種子起現行,覺悟的人這一念才起來立刻把它控制住,念佛人是一句佛號把它壓下去,這就是功夫。愚人不了解事實真相,在境界裡面生妄想分別執著;覺悟的人知道m.hetubook.com.com外面所有一切順逆境界都是自己阿賴耶識裡面業習種子變現出來,所以他在順境不起心動念,逆境也不起心動念,泰然處之,在一切境緣中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這叫真修行。清淨平等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正覺就是對世出世間一切理事性相、業因果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日常生活中能與「清淨平等覺」相應,你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也就是經上講「住真實慧」,你一切所作所為都是利益一切眾生,經上所講的「惠以真實利益」,這才是佛在經上常常教我們的積功累德。可見得積功累德,若不是自己住真實慧,惠以眾生真實之利,這句話有名無實。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讚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

「殷勤」,語氣一次比一次莊重,一遍比一遍懇切。我將六道苦難的眾生付託給你,希望以你的智慧、慈悲、神力幫助他們。「一毛一塵一沙一渧」,一根汗毛、一粒微塵、一粒沙、一滴水,都是形容少。佛囑咐地藏菩薩:眾生即使在佛法中種極少的善根,也不能捨棄,你以神通道力擁護他們漸修無上菩提、成佛道,讓他們能不退轉。我們的善根雖少,在道場一稱佛名、低頭一拜,那就是種善根,地藏菩薩哪有不照顧的道理!我們遇惡緣又念念增長,不聽教誨,地藏菩薩就無法照顧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我們善根能念念增長,一定得菩薩加持。我們讀誦研經會開悟,念佛功夫會得力,斷惡不會覺得困難,修善能生歡喜心,都是佛菩薩加持我們。
這段是講學佛的人。學佛的人可貴之處是在「念念修行」,念念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一定要知道自己有過失,一定要反省、改過,我們在菩提道上才能勇猛精進而不退轉。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現在未來天人眾。吾今殷勤付囑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
末法時期,人天大眾造作罪業,應當墮在三惡道。「隨業報應」,我們到這個世間是來酬償業報的;過去生作善,來享受善果,過去生造惡,在這裡接受惡報。


世尊對於六道苦難眾生的關懷愛護無微不至,又以偈頌來重複。不讀《地藏經》,不知佛對我們是如何的慈悲愛護,讀後方知佛對我們的關懷超過父母,真的是念念不忘,入般涅槃之前還把此事付託給地藏菩薩。
地藏,記住我今天在忉利天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以及天龍鬼神都來參加的法會中,再和*圖*書次的付託,你要肩負起度化眾生的責任。「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六道一切眾生,「在火宅中」,火比喻煩惱,只要煩惱不斷,必定造作惡業,造惡因感惡果,受惡報時再造惡因,因果循環,苦海無邊,「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這是世尊的悲心,決定不願意看到造惡業的眾生墮在三惡道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墮落在無間地獄的時間長達千萬億劫。六道眾生若不能出離三界,決定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墮落無間阿鼻地獄很容易,特別是現前社會,眾生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毀謗三寶,破和合僧,都是無間阿鼻地獄的業因。我們雖學佛,天天拜佛念經,如果身語意三業依舊不善,還是要墮落三惡道。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
爾時十方一切諸來。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如來及大菩薩天龍八部。聞釋迦牟尼佛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大威神力不可思議。歎未曾有。

舉臂摩頂有二義,一是表安慰,二是表有重大的使命要交代他。
眾生沒有墮落之前,也就是臨終未斷氣時,頭腦清醒,這時救護最方便。即使造作極重罪業,臨終懺悔發願皆能往生。造作極重罪業之人,臨命終時知道一生所造的罪業深重,回心轉意,一心念佛,境界就轉變。「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心真實,轉變就乾淨俐落而且快速;不用真心則難,佛菩薩也幫不上忙。「臨墮趣中」,這個人已經要墮入惡道,「或至門首」,到惡道門口尚未進去,這是救度最好的機會。「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至心稱念才有效,境界就轉得過來。他能念,這是他有善根、福德,「汝以神力方便救拔」,這是因緣,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具足,就能離禍得福。「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菩薩現身說法勸導,他一念回頭,地獄境界相就沒有了。「遣令生天」,離開地獄就能生善道。若能念佛,決定往生淨土,唐朝張善和往生就是最好的例證。這個懺悔的人、求救的人未必信佛,如果他信佛,菩薩一定勸他往生極樂世界。他是信基督教、信天主教,怎麼辦?勸他生天。
這一段是略說修法,也就是怎樣修福。香花飲食等事相上種種供養,表自己的敬意,總表自己發心發願依教奉行。「讚歎」是言教,為人演說這部經,「瞻禮」是身教,做出來給大眾看。這才是真正修福,得二十八種利益。
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議。汝之慈悲不可思議。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汝之辯才不可思議。正使十方諸佛讚歎宣說汝之不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hetubook.com.com
世尊的答覆分為兩段,前面一段講二十八種福利,是對末法時期善男子善女人依教修行人所說的。這段講七種利益,是人道之外,其他五道天龍鬼神恭敬讚歎瞻禮所得的利益。



爾時世尊舉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薩摩訶薩頂。
何況聞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虛空藏。

地藏菩薩接受世尊的付囑,承當起末法時期一直到彌勒出世之前,度化眾生的使命。
「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這六句是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病根。「志性無定」,志是願望,性是性格,無定是變化太大、念念都不同。志性無定就是心思散亂,沒有主見。「習惡者多」,習性是惡多善少,這是生生世世養成,是俱生煩惱。《百法》裡面講煩惱,十一個善心所,二十六個惡心所。「縱發善心,須臾即退」,遇到善法,善心所太少,力量薄弱,不容易保住;「若遇惡緣,念念增長」,遇到惡法會增長,因為惡心所太多,力量強大。我們看到許多人有機會接觸到佛法,也來聽經念佛,可是沒多久又去學外道,這是他善根薄弱,雖有機會接觸善法,不能維繫長久,一定會退轉。接觸善法不退轉,那很不尋常,千萬人中難得一二。遇到惡緣不會增長,遇到善緣會增長,這個人善根深厚,在一生中決定成就。「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世尊為菩薩做一個榜樣,以無量無邊的分身應化在世間,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隨其根性而度脫之」,教化眾生是很活潑的,應機說法。
「一念恭敬」,一念是專心、專一,一念是淨念,沒有疑惑、夾雜,一念恭敬就是真心的恭敬。「於佛法中」,善惡果報就在眼前,明白這個道理就是在佛法中,他不一定是學佛的人;佛法是覺法,只要他覺悟,以一念真誠懺悔求救,地藏菩薩一定幫助。「百千方便」,隨類化身,勸導他斷惡修善、回頭是岸。
科註:「此經,始文殊發問,謂非大智,莫識地藏端倪。終空藏收科,以非太虛安泯大士化跡,乃攝有歸空,全假即空意也。而空藏問福利者,乃從空談有,全空即假意也。空假不二,當體即中,圓融妙行,同歸祕藏,故終乎虛空藏。」把虛空藏菩薩做為全經結束的義理給我們點出來。「太虛」與「空」皆是說真如本性,最後一切消歸自性才是真正的圓滿。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