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長老?
《增一阿含經》中有一段佛陀教導弟子精進行持的故事:
佛陀在涅槃前仍殷殷叮囑弟子:「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阿那律尊者也曾經因為打瞌睡,遭佛陀呵斥:「咄咄汝好睡,螺螄蚌殼內;一睡一千年,https://m.hetubook.com.com不聞佛名字。」孔子也曾責罵課堂上打瞌睡的宰我:「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聖者鄙斥睡眠,是因為身心處在睡眠中,如何能聽聞教法,增進學業?一面和_圖_書工作一面打盹,事情也將事倍功半。人處於睡眠狀態,六根是無法運用的,猶如死去一般,佛教因此把煩惱稱作「隨眠」。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和_圖_書慎勿放逸。」《普賢警眾偈》意在勸勉佛門行者,生命無常迅速,想見得悟道後的風光,唯有晝夜精勤。
昔日,佛陀在竹林精舍集眾講授法義,聞法大眾中,坐在佛陀對面一位長老比丘,不僅散腿打盹,還將雙腳直接伸向佛陀,反觀年僅https://www.hetubook.com.com八歲的修摩那沙彌,卻是結跏趺坐,全神貫注聆聽。
舒腳而睡的長老比丘,與端坐思維的沙彌,佛陀看在眼裡,心有所感地為眾觀機說法:「誰人堪稱長老?剃除髮鬚,齒長鬢白,住佛門久的人,才有資格嗎?若聞善法,能歡喜信受,日月和_圖_書精進辦道,去諸穢惡行,雖然出家日淺,也可稱為長老。」
其實,「睡眠」的用意,乃為養精蓄銳,讓我們有充分的體力行事。過度睡眠,反而造成放逸、懈怠身心的惡因緣。如何防止非時睡眠,障礙學業、事業、道業的增進,唯有作息正常,才能克竟其功,成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