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課 《維摩經》與維摩
17.以五種神通為學人的象馬。
30.以多聞善法為學人的覺音。
3.以禪悅法喜為學人的妻婦。
二、您覺得維摩居士具備菩薩那些性格?
4.以柔順慈悲為學人的女兒。
2.以具足方便為學人的嚴父。
19.以一心證道為學人的旅遊。
禮貌尊敬講愛語,樂觀滿足生歡喜,
明理和平多自由,慈悲包容慶安全。
明理和平多自由,慈悲包容慶安全。
7.以六度萬行為學人的法侶。
25.以七種聖財為學人的寶物。m•hetubook•com•com
26.以教育後學為學人的利息。
習題
15.以八種解脫為學人的浴池。
11.以慚愧修持為學人的衣服。
14.以總持佛意為學人的庭院。
21.以煩惱塵勞為學人的弟子。
綜觀全經,說明男女沒有定相,時間沒有定準,大小沒有定型,妄心沒有定念,世間一切都是相對的差別,必須要契入真心,淨土才能現前。此一淨土,完全是一種關懷人間、注重利他濟世的精神,這是所有大乘經典的依據,即所謂「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業」。
1.以般若智慧為學人的慈母。
我們希望學習幽默風趣的老維摩,我們希望能夠實踐人間淨土的四句偈:
四、試依據《維摩經》勾勒出人間淨土的藍圖。
29.以一心不二為學人的安住。
10.以莊嚴相好為學人的身體。
22.以四攝法門為學人的伎女。
《維摩經》是一部「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恥小慕大」、「回小向大」的佛典,共有十四品,每一品皆詳述菩薩和羅漢彼此間的優美趣事。如維摩居士以生病為緣,廣為大眾說法;諸羅漢、菩薩自覺對佛法體證不夠,拒往探病;天女散花,揭示男女無定相,破除二乘人對法的執著;在維摩丈室中,諸羅漢、菩薩們無有坐處,維摩大顯神通,向燈王佛遙借寶座,宣揚大乘佛教廣狹相容,芥子納須彌的解脫法門;與文殊菩薩暢論不二法門,文殊言:「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維摩以默然回應,令文殊不禁歎道:「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和*圖*書
9.以解脫妙味為學人的講堂。
28.以廣發道心為學人的事業。
16.以四種禪定為學人的床座。
《維摩經》提倡菩薩淨土,此一淨土為「唯心淨土」,如經中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www.hetubook.com.com」此「唯心淨土」,其實就是「人間淨土」。維摩居士將佛法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奉行佛法,在佛法中建設淨土。此種以佛法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是:
18.以大乘發心為學人的舟車。
13.以畢竟空寂為學人的家庭。
一、您認為何者是《維摩經》中最引人入勝的地方?為什麼?
20.以所有大眾為學人的導師。
23.以歌詠法言為學人的音樂。
24.以禪淨修行為學人的娛樂。
在佛教裡,有一部文辭流麗,深具文學價值的《維摩經》,經中的主角是一位不可思議的人物——維摩居士。
維摩居士「宿植德本,久成佛道」,名號為「金粟如來」,示現應化安居在毗舍離大城,有人稱他為「淨名居士」、「無垢稱」、「毗摩羅詰」等。他是一位「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戒律m.hetubook.com.com;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的居士。他以居士的身相,現不可思議的神通,說不可思議的妙法,並呵斥小乘人行為似焦芽敗種,指導諸大菩薩入不二法門,乃至教示善男信女修學佛道,「直下承擔」菩薩教法。
6.以各種道品為學人的知識。
8.以清淨甘露為學人的飲食。
12.以身心健康為學人的花鬘。
27.以普皆回向為學人的大利。
三、試舉出在《維摩經》裏「回小向大」的經證。
維摩居士鼓勵菩薩們必須「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亦即「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苦」的「不盡有為」,「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的「不住無為」。
《維摩經》的傳譯,對中國的文學、哲學影響甚鉅,而維摩居士也成為僧俗及各學派、教派讚歎的對象。如僧肇大師因閱讀《維摩經》而發心出家;東晉殷浩以《維摩經》為日課;甚至世間的學者、儒士也深受《維摩經》影響,如謝靈運、白居易、蘇東坡等人的行止、文風,皆以維摩居士為模範,王維更以維摩自居,將字號改為「摩詰」,為人所稱道。和*圖*書
5.以誠實善行為學人的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