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佛光教科書12:佛教作品選錄

作者:星雲大師
佛光教科書12:佛教作品選錄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課 無相頌  唐.六祖惠能

第六課 無相頌  唐.六祖惠能

太虛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修行無非在淨化自己的人格,淨化人格即不須問時間、處所、身分的分別,就在日常的行立坐臥當中返觀自照,體悟自性,則在在處處無非是佛。m.hetubook.com.com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無相頌〉錄自《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m.hetubook.com.com,為六祖惠能大師教授韋刺史等人「居家修行」的方法。〈無相頌〉的內容主要說明持戒、參禪等修行應落實在日常生活上。

題解

三、試述本文大意。
二、〈無相和圖書頌〉帶給你什麼啟示?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一、請說明「無相」的意義。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諠。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習題

和_圖_書
〈無相頌〉中指出:平等就是持守淨戒,直心就是參禪修道,孝養父母就是報恩修福,情義相交就是大慈大悲。〈無相頌〉重新為修行闡釋真義,讓我們明白生活就是佛法,就是修行。佛道在父母、眷屬、朋友等眾生上求,菩提在心hetubook.com.com地上做功夫。〈無相頌〉警誡世人:忍讓才是安身之道,改過才是智慧之道,方便利行才是淨土之道,反求諸己才是菩提之道。惠能大師藉此〈無相頌〉,把玄妙難以言喻的「明心見性」之道,從人生的體驗、佛法的意趣、生命的價值上做了最平實的指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