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佛光教科書12:佛教作品選錄

作者:星雲大師
佛光教科書12:佛教作品選錄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  明.妙叶

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  明.妙叶

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二、為什麼「居礙反通,求通反礙」?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
九、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癡心亦動。
三、試說明你現在正面臨那一項障礙?
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妙叶,明代僧,洪和*圖*書武年間作《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簡稱《念佛直指》,共二卷,分「極樂依正」等廿二篇。主張修行應「理事雙修」、「禪淨一致」,以念佛三昧為諸禪三昧中之寶王,勸勉禪者修直指西方往生之行。此〈寶王三昧論〉即節錄於其中的第十七篇〈十大礙行〉。
五、如何從人生的順逆境界上起念觀照和_圖_書怨親平等,行菩薩道?
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

題解


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妙叶依經創立十種大礙之行,名為「十不求行」,謂此十種大礙之行,攝一切諸礙。行者若能於此十大礙https://www•hetubook.com•com中,一一照察覺悟,躬身實踐,持之不失,則能入諸魔界,不被群魔退轉其心;循諸色聲,不被色聲惑亂其志;乃至憎愛名利之境,人我得失之場,都能居於礙中而不為其所礙。此十礙即是「一切眾生大善知識,亦是眾生良佑福田,可以了死脫生,可以超凡入聖,於諸世間所有美味、上服、金剛、珠玉hetubook.com.com,一切眾寶所不能及」。
一、試舉例說明「以遮障為解脫」。
四、如何禮諸聖賢,感恩發慚愧心而道心不退?

習題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
是故聖人設化,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逍遙,以遮障為解脫,以群魔為法侶,以留難為成就,以敞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園林,以布德為棄屣,和_圖_書以疏利為富貴,以屈抑為行門。如是居礙反通,求通反礙。是以如來於障礙中得菩提道,至若鴦崛魔羅之輩、提婆達多之徒皆來作逆,而我佛悉與記別,化令成佛。豈非彼逆乃吾之順也,彼壞乃我之成也?而今時世俗學道之人,若不先居於礙,則障礙至時,不能排遣,使法王大寶由茲而失,可不惜哉!可不惜哉!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易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