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賢善首菩薩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擾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此正囑流通,以護修習者,為第一也。以修習此法者,乃慧命所繫,若惡魔惱亂生退,則慧命斷絕,故當護持也。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歎勝機能受也。謂能信受此法者,蓋從多佛廣修福慧,殊非小福薄德之人可堪也。
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施,不如有人聞此和-圖-書經名,及一句義。
此答名字,示經名有五種也。今結集經題,但存其二,舊解五名,約教理行,修多羅,約教,秘密王三昧,約行,餘皆約理。中道一心,故曰秘密,非密語也。依如來藏建立差別,義盡於此,當如是持。
慶前所聞全經大義。下正陳請意。
此較量顯勝也。世寶盈剎,但資有漏,至理一言,必轉凡成聖,故功倍天淵。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蚋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恆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
進問威儀。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恆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此敘金剛受囑m.hetubook.com.com,發願守護持經人也。金剛者,以護法神,執此寶杵,故此得名,以金剛寶能碎一切故。言火首金剛,謂頭有火焰,即楞嚴所云,化多淫心,成智慧火者。乃菩薩示現者也。尼藍婆未詳所譯。言此諸神,皆夙習發願護法者也。故常在佛會。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並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許說誡聽。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云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
此敘諸天受囑,護持經者也。大梵天王,乃初禪王,為裟婆世界主,佛佛出世,此王為請,主二https://m.hetubook.com.com十八天,總舉三界諸天,謂六欲天,十八禪天,四空天也。須彌山王,特舉帝釋,乃欲界主。護國天王,乃四王天,為守護國界之主。意列三界諸天,皆為護法也。
此敘鬼神受囑,護持經者也。吉槃茶亦名鳩槃茶,此云可畏鬼,食人精氣,其疾如風,變化無端,住於林野,管諸鬼眾,故號為王,不屬人天,單居鬼趣,此鬼既發願守護,則一切惡鬼,無能為害者矣。一由旬四十里,言守護方隅,可四十里內無災害也。問:此經乃佛住大光明藏中,入於三昧,為地上一類菩薩說,二乘絕分,故前法會不列,又何有諸天鬼神發願守護耶?答曰:此非常情可測也。然佛住大光明藏,義當常寂光土,則自他平等,說聽皆無,既曰於不二境,現諸淨土,則不特實報,而同居比該,若華藏實報,必攝同居,故華嚴法會,諸天神王,各各讚佛,得一種法門,豈絕無耶。是以約法則二乘絕分,約hetubook•com.com境則凡聖該通,況圓音落落,十剎頓周,豈此界諸天神王,而不仰其嘉會耶。況影響示現,住佛境界,無足疑也。
此問經名,並流通此法也。此問有五,一問經名,二問奉持,三問功德,四問護持,五問流布至何地位。
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並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此總歎法勝,令生信重也。此經乃諸佛如來本起因地
m.hetubook.com.com法行,故是諸佛所說,如來守護。教授菩薩,故為菩薩之所歸依,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故為十二部經之眼目。
此答何功德也。獨被上根,故教稱圓頓,普攝三根,故功德最大,以是一切眾生,清淨覺地,皆證圓覺,故無不充足,故如大海,不讓細流,飲者大小皆足也。
此歎法勝,意令修習,答至何地也。佛佛成道,皆依圓覺為本因,及成佛利生,亦唯說此法,教化菩薩,此外更無別法,故勸令修習,可至佛地也。
下流通分。
默佇。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三展虔誠。
此以人較法,更顯益也。小果雖多,終無實證,此經半偈,為成佛正因,故難比也。
此結會也。舊解此天龍八部,必內證法性,示現此形者,然會初不列,義顯法勝,結會該眾,義必同聞,故皆大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