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佛法概要

作者:明暘法師
佛法概要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五節 出家的五眾弟子受持戒法(出家的意義)

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五節 出家的五眾弟子受持戒法(出家的意義)

出家,有三種不同的意義。
佛陀普度眾生,跟他出家學道的有五眾弟子,一、沙彌(小和尚),二、沙彌尼(小尼姑),三、式叉摩羅(學戒女),四、比丘(和尚),五、比丘尼(尼姑)。古人云:「出家乃丈夫之事,非帝王將相之所能為」。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我們能夠看破紅塵、擺脫世俗,投身於空門之中,做一個清https://m.hetubook.com.com淨無掛無礙的出家人,的確是有宿根,有智慧,才能下定決心,斬斷俗緣去做和尚,過拿清磬木魚,青燈獨守的刻苦生活,終身吃素,不能結婚,遵守佛門寺廟清規戒律,實是難能可貴受人尊敬的僧伽。
(1)就是上面所說,割愛辭親、剃除鬚髮,清居梵剎、持戒修心之https://m.hetubook.com.com士。這是出世俗之家,做一個比丘。這真是一件不容易而難能可貴的事情。
可是我們在世界上發心修行,用功辦道,助道緣少,障道緣多,難進易退,時上時下。經中稱為毛稻眾生,被風一吹,或東或西,隨風所轉。古人云:「出家一年,佛在心田。出家二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耳邊。出家https://www.hetubook.com.com四年,佛在天邊。」若近若遠,步步後退,真是太危險了。我們要記得古人說:出家如初,十分虔誠,萬分勇猛,能夠持久修去,不退最初所發的一念菩提心。那真是成佛有餘。我想佛門弟子對這些道理一定會有深刻理解。特別是新出家沙彌、沙彌尼更加要好好注意,永記不忘,幸甚幸甚。
(3)我們發心修行,證了阿羅漢以hetubook•com.com後,再精進行道,發廣大菩提心,修福修慧,上求如來覺道,下度法界眾生。再進一步,運用法空般若妙智,破了塵沙無明煩惱微細之惑。就是把最後生相無明的根本斷除,復本心源,究竟清淨。《楞嚴經》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的境界。到這裏真所謂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清故。五住煩惱,二種生死永亡,成等正覺,圓滿菩提,就是稱和*圖*書為出煩惱之家。
(2)就是在出世俗之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努力修行,把自己心中所有見思煩惱,以貪、瞋、癡、慢、疑的五鈍使,和身、邊、邪、見、戒五利使,用我空智慧來觀照、用功修行,功夫成就,把這十使見思煩惱統統斷了,壞滅得乾乾淨淨,自然就能超越跳出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分段生死苦因苦果,得證偏真涅槃的樂因樂果,這是出三界之家,做一個羅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