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大悲無怨」——悲,就是拔苦。普天之下,多少苦難的眾生,天災、人禍,甚至長期貧窮、殘障、孤老無依等等,這樣的人生的確苦不堪言。其實善門難開,三十多年來,我坎坎坷坷走過來,很辛苦。不過我一點都不埋怨。看到慈濟人
https://www•hetubook•com•com這樣做,我說:「你們好辛苦!」他們就說:「我們好幸福。」所以,這幾年來,我們都說幸福、美滿,所以真是大悲無怨。
「大慈無悔」——大慈,就是要讓大家開www•hetubook.com.com自己的心門。法華經中的開、示、悟、入,也是四種方法。要把人人的心門打開,讓他開心、快樂,要怎樣才能開心呢?就是教富、濟貧。讓富有的人開啟內心,付出愛,富有的人會愈豐富。因為富有物資,更富有愛hetubook•com•com,這樣的人生最有福。在慈濟有很多大企業家,他們就是富中之富的人。
當然,也有貧中之富。我們看到一些老人、中年人做環保,回收的資金,可以幫忙師父一把沙、一塊磚,他們也做得很快樂、很開心,他們不會認為自己欠缺物質。這就和*圖*書是慈,慈,就是讓人人幸福,人人快樂,人人自在。
民國九十年二月九日
對象:教師
「大喜無憂」——喜,就是我們的文化,希望提昇人的生命價值。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怎麼樣的人hetubook.com.com生才是很圓滿,真正光明,很有價值的生命。很多感人的事,每天都有,每天都來不及說,大家都做得很歡喜,做得很漂亮,做得很圓滿。這就是文化,生命價值觀。
還有「大捨無求」——大捨,就是教育。我想這一生來到人間,我們要有使命感,無所求付出,是我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