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勵志文粹

作者:山繆爾.斯邁爾斯
勵志文粹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習慣

習慣

無論是誰,一生之中都缺少不了引導。航船進入港灣,必須領港,在人生的航程上,習慣便是他的領港人。大文豪司各德,常對人說他的祖母和母親在他兒時為他誦讀的詩篇,愈久愈覺其味雋永。司各德之以詩名世,不為無因,說來還是在於從小便已養成吟詠的習慣,有以致之。人生前途的異彩,實於幼時早已印染上去,不過是到了相當時候才放射出來!
德國哲人費希德說:「有優良習慣與儀容的國民,則有富強康樂的國家;而有圓滿的家庭,才能產生優秀的國民。」英哲穆勒亦說:「家庭是最有勢力的學校。」和圖書這些話都含有不移的真理。舉凡一切統轄社會的種種善良風氣,無一不是導源於家庭,在家庭中蒔其種子的。人幼時在家庭中所養成的習慣,是他未來進入社會的準備;一個人的心志品性,必先於幼小時去陶冶培養,這是人類成長的自然順序。
習慣的造成,大半在於幼年,兒童在無意識中所吸收的印象,實無極限,幾乎連皮膚毛孔都無不具有模倣性能。阿拉伯有句諺語:「無花果樹,常遙望其它無花果樹而結果。」兒童亦復如是,所以幼兒最初的教師,就是他所接觸到的實例,他所遭遇到的榜樣是好https://m.hetubook.com.com是壞,便是終身習慣良窳的分野。普林羅曼說:「從十八個月到三十個月的幼兒,由外在事物所習得的種種習慣,比較其餘畢生時間所習得的,為效更大,最是切實。」兒童的腦筋純潔,毫無一物一念存在其中,所以最初感受的印象最深,猶如黑夜中最初燃點起來的第一枝火花,倍覺明亮,所以兒時所學,到老猶不遺忘,比起大學學生在學校受教,每每不出數週,便還給老師,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一個人未來的成就怎樣,完全在他從小養成的習慣而定。如果家庭裏面的人,富和_圖_書於愛力與責任心,言行謹飭,守正不阿,則兒童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養成良好習慣,其品性自能健全發展,將來可望成為品德出眾的人。反過來說,設若家庭中人,類皆放恣逸樂,無恥非義,那麼,兒童經過耳濡目染,不期然而然亦成習慣,便即根深蒂固,一生蒙受到的毒害,那就難以估計了。希臘古哲說:「以奴隸的法則教育子女,必為奴隸的奴隸。」可見人生幸福之為習慣所繫,實大且多。
所以,在家庭中負有保育兒童責任的人,其權力的運用,比之政府官吏,更為強大,後者雖能假手權力,強人就範,而前者則和*圖*書純由感化薰陶,出於自然;政府對於社會習慣之改革,雖盡全力,但常乏效驗,而家庭環境的潛移默化,則事半功倍。家庭是發育道德滋養品格的沃土,一個人心智的發展,才情的陶冶,完全視習慣為轉移,而必須在家庭的土壤培植起來的!
一個人的習慣,關係著他一生的榮辱否泰。歐諺說:「儀容可以範成人的性格。」又說:「心意可以塑造人的性格。」雖非普通泛泛之論,然而不如說習慣可以造作性格更為實在。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恒貫澈畢生至死不已。習慣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儀容與心意,凡人一生行為的產生,為善為惡,全https://www.hetubook.com•com視乎其平素所養成的習慣作為轉移。
習慣最初的重要養成所,乃是家庭。家庭環境對一個人品性的陶冶,至為重要,所謂「三歲定八十,習慣成終身。」人的習慣,一經養成,必定是難於改變的。人之初生,好比一張純白的紙,被感染的可能性最強;又如一塊柔軟的粘土,其可塑性亦最大。人在脫離母體之時,接受教育的機會即已萌芽。有一個四歲孩子的母親,跑去問一位教育家,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才對她的孩子著手教育,那位學者驚訝地說:「你怎麼直到如今還放任著他?你已經等閑空過了這寶貴的四年,失去最好的教育薰陶的良機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