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浦
1
背後的九州,有源氏本軍範賴的軍隊占領各要衝,要逃過去很困難;在田浦東南的四國,也被義經的勢力控制住了。而田浦對岸的山陽道,在屋島會戰之前,就已經落入源氏手中。
這艘船可以越過東支那海,前往中國,由於仿唐船的製法,一看就知道是御座船。
「新中納言,你別哭得那麼大聲,幼帝好不容易才睡著,可別又把他吵醒了。」
「所以,必須在一開始的一、二刻鐘打定戰局。」
「順便叫能登守來。」他又下令。
「再過一刻鐘(兩小時)我就弄好了,到時候我再去參見。」他命使者回報。
「你好慢!」
「我想過很多逃走的方法,就喬裝成平民好了。幼帝也打扮成漁夫的兒子,就不會引人注意了。」
「我是內大臣,你是中納言。我們已經是公卿了,平家不是武士。」
當晚,知盛將兩位女人的決心傳告各將領。
「這個!」
他的母親二位之尼以前常常取笑他:
「我懂了!」
「有甚麼事?」
源氏的水軍正在接近。
在知盛的計劃中,開始戰鬥的時刻是退潮時,在早上八點半左右。屆時退潮會往東慢慢流去,像大河般緩慢,這個速度,正適合拉開戰爭的序幕。然後順著退潮,把源氏一直往東逼進,平家的船則自然前進。源氏的船不能反抗海潮,會自然後退,海潮會一分一秒加速。過了早上十一點,水流更加激烈,船會像在急湍中擺盪般,平家的船便隨著這陣急流,一口氣壓制住源氏軍,決出勝負。
——明天就要開戰了嗎?
源氏的水軍正在航行。當知盛聽到他們在周防大島做最後一次停泊時,他已有心理準備:
「這是本朝歷年來最棒的戰略。」
接著,平家第一猛將能登守教經來了。對知盛而言,只有這個男人值得信賴。
這幾個字蘊藏著萬般感觸。宗盛竟然要喬裝成賤民的樣子求生存,知盛無法瞭解宗盛的和*圖*書想法。把幼帝打扮成漁夫的兒子,那麼,頂天立地的君主尊嚴在哪裏呢?而且,平家首領這樣做的話,會使全族榮光掃地,竟然因為貪生怕死,而想要逃離戰場……。
知盛這幾天沉默得格外引人注目,特別是當他獲得情報,得知源氏有八百水軍時。
「甚麼事?」
然後幾乎都投入源氏的陣營。結果,源氏水軍擴增為八百艘船。
——這才是平家人。
詩歌管絃他沒有一樣會,可是他的容貌出類拔萃,長相清秀,肩膀厚實。
知盛抽出短刀,全力插|進地板。
他稱讚知盛,不禁連聲音都興奮起來。
「你一直說要逃,要逃到哪裏呢?日本六十幾州中,有平家的地盤嗎?」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勝利的方法了。」
他想。
知盛點頭。
宗盛無視於弟弟的激動,繼續說道:
——新中納言與紅葉很相襯。
「連一寸土地都沒有……」
「門院呢?」
他甚至這樣說。這時,知盛的話語突然轉為嗚咽,一時之間,滿漲的情緒使他講不出話來,他只喊著:
知盛這麼想,但卻無法抗辯。畢竟,一族之長可詢問氏族守護神的神諭,在這層意義上,他最接近神。因此宗盛把問題丟給神,實在令人無法責備。
「這次的會戰,如果我們運氣不佳被擊潰,無法勝利,就表示大勢已去,平家全族只好手牽手死在西海了。哥哥,你要愛惜武家的名聲。」知盛說。
「問題是潮流。」知盛說。
使者來報。是母親。母親和妹妹建禮門院、哥哥宗盛等人聚在一起,談論著會戰的種種,漸感不安,最後受不了了,只好叫知盛來。
他差點就這樣叫出來,可是身為貴族的謹慎,使他忍了下來。
「不是的,御座船是空的。將幼帝等人www.hetubook.com.com全移到另一艘大船上,御座船上換成一些小兵。源氏主將九郎最愛逞勇,喜歡跑在各將士之前打前鋒。他看到御座船在海上,當然會搖櫓靠近。這時,你就突然襲擊,射殺他或打倒他都隨便你了!」
知盛不知道還能說甚麼。平家已經列為朝臣,幾乎全部都是公卿,可是以前卻是在伊勢發祥的武門之家,現在也還是武家。宗盛貪生怕死,竟說出這樣的話。公卿的傳統是愛惜生命,自殺之類的事絕對不做。
他暗想,內大臣宗盛不是平家的總大將嗎?
這一晚,知盛關在自己房內,推敲作戰計劃。
「怎麼樣?」
(真的能夠提升士氣嗎?)
「尼御前要你去見她。」
「可以。」
敗因無他,就因為平家一族的當家,即哥哥宗盛異乎尋常地膽小及無能,被只帶著幾百名士兵的九郎嚇倒,遭到攻擊就往海上逃,並拋棄屋島,逃到遙遠的瀨戶內海西端來。聽到這場會戰的經過,任何人都認為,在局部戰鬥上占優勢的平家,根本沒有逃跑的理由。
「母親!」
知盛的戰略十分高明,教經忍不住叫了出來。
他是個勇者,但卻欠缺智慧,不瞭解知盛的意思。知盛加以說明:
平家將士仰望知盛,感動得含淚。在知盛的指揮下作戰,只要軍令是由知盛一手發出,平家就一定會勝利。如果不是這樣,日本六十多州將沒有平家可去之處。
——那就逃!
知盛很忙碌。他必須跟各將領商議、聽取情報、增派哨戒船,幾乎沒有吃飯的時間。
從對話中,能更容易找出戰略的不足或缺陷。
御座船上有幼帝和三樣神器,跟隨者是幼帝的生母,也就是知盛的妹妹建禮門院,以及知盛的生母二位之尼。平家的長者內大臣平宗盛和眾多女官,也一起搭乘這艘船。
知盛走到走廊上,前往母親傳喚他的那個房間,一進去就看到哥哥宗盛、建禮門院和_圖_書和二位之尼。
「如果不能贏呢?」
(很難獲勝。)
事實上,在只會簡單、粗笨會戰方法的日本戰史中,知盛是第一個可以媲美義經,計劃出精巧細緻戰略的人物。可是,他的戰略卻不像義經是直線形的,而是曲線性的,有數學的精巧度,這可說是他的缺點。
知盛悔恨著失去讚岐的屋島。在那之前,平家擁有瀨戶內海的制海權,兩岸的山陽道與四國的水軍,幾乎都以平家為盟主,接受平家指揮。可是,失去屋島本營之後,他們抱持這樣的看法:
——即使在中國,也沒有跟紅葉這麼相襯的人。
人們這麼說。不知道在哪一年的秋天,在高雄設紅葉宴時,知盛酩酊大醉,扛著紅葉枝幹離席,一個人走下坡道。在山崖上的酒宴中,往下俯瞰知盛身影的某個法親王表示:
「方法呢?」
照九郎的戰法,也可能是後天。他下令全軍作應戰準備。
「我很高興。」知盛說:「不只母親,連門院都這樣。看到你們這麼珍惜名聲,我已經沒有任何牽掛,可以專心作戰了!」
知盛展開壇浦的地圖,開始解釋潮流的變化。
平家在田浦只有五百艘船。差了三百艘,就算用擅長的海戰技術來彌補,也不知道是否有用。
「一定會贏的!」
宗盛沒有明說,只說了類似的話:
「因此需要一個餌,引出九郎的餌,也就是御座船。」
而且,田浦港前面的海潮,聽說會有緩慢的大迴旋,也就是南水道的激流會往東流,在田浦前旋轉回流,而在田浦海岸與海灣呈反方向往文字關(門司)流去。知盛要利用這奇妙的水流,從三個方向包圍源氏軍,一舉將他們擊落海底。
「殺死主將!戰爭一開始就殺死九郎的話,源氏就會像散掉的扇子,士氣低落,指揮紊亂,最後只有慘敗一途。」
平家在田浦港口集結五百艘軍船,等待時機迎擊。總指揮官是新中納言知盛。
www•hetubook•com•com——赴死吧!
「只要有新中納言在,就沒問題了。」
「可是,」知盛說:「潮流整天都在變化。漲潮、退潮、高潮、低潮等,每個時刻都會改變。我們必須在退潮到漲潮之間決出勝負,拖久了就會輸。」
「哥哥,這是你的真心話嗎?」
知盛想出聲鼓勵她們,可是,對身為國母的妹妹必須謹慎小心,不可說出輕慢的話語。
「是嗎?」
他終於放聲哭了出來。
知盛講出剛才想到的計策:以御座船為餌。
「太悲慘了!」知盛叫著。
知盛還是一臉凝重,沒有點頭。就算作戰計劃再高明,知盛還是擔心平家全族和武士的士氣。就如以前平家的戰爭經驗,只要有一點點不利的情勢,他們就會軍心動搖,逃跑瓦解,如此一來,戰略再好,也不得不輸。
知盛認為,自己不能通宵安慰這些女人。
(實在是……)
「新中納言,我只想問你一件事情,只有一件事!」宗盛說:「會戰是明天還是後天?其實哪一天都好,我只問你,我們會贏嗎?」
「哥哥……」知盛瞠目結舌。
他一問,她也無言的抬起頭,可是不看宗盛,只看著知盛,然後微微點頭。
(哥哥畢竟是製傘人的孩子。)
「不決勝負就傷腦筋了。」知盛說。
「我可以聽看看嗎?」
能登守教經用力點頭,然後抬起頭來,兩頰發光。
宗盛後來向知盛辯解。他說,自己在船竿上綁了一面扇子,向平家守護神嚴島明神祈願,然後讓源氏射那面扇子。源氏如果射不中,就表示神要加護平家,會在暗地裏守護。可是,源氏軍中有個叫那須與市的年輕人,縱馬入海,放箭一射,就把扇子射落海面。宗盛就是以此為根據,放棄這場會戰。
他並為知盛賦詩。知盛本身沒有詩歌的才華,可是,他絕對是個可以入詩歌的人物。
——平家窮途末路了。
(笨蛋!)
(我哪有空!)
教經問知盛是否已構想好m.hetubook.com.com作戰計劃。
「在多才多藝的平家一族裏,這真是個少見的人。」
「這太可怕了!」教經歪著頭。
「必須帶幼帝逃,我去陪他,門院當然也會去,母親也一起。不過,人數過多會引人注意,所以我們只帶著少數人逃。」
「沒錯!」教經點頭。
宗盛用毫無憐憫的聲調斥責他。
知盛作戰計劃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源氏引到全日本海潮最激烈的壇浦,利用潮流取勝。
因為下午三點後海潮會逆轉,海面會像桶中的水一樣迴旋著,先前東流的海水會開始往西流,也就是說,會轉變成源氏船追趕平家船的形勢。過了下午五點四十分,西流的速度會更激烈,平家船會像風前樹葉般被追殺。
「可以說詳細點嗎?」
知盛對這一點感到悲哀。
「我太驚訝了,用這個戰略一定會贏的。」
知盛已抱定決一死戰的決心,他打算來說服他們,如果平家一族都有死在海底的覺悟,那麼拚命一搏,可能還有死中求生的機會。因此,若宗盛、母親、建禮門院等人沒有赴死之心,就無法振奮全軍將士。可是,一開始他就感到挫折了。
在之前的軍事會議上,知盛已經告訴過他這個方針,還任命教經為深入敵方核心陣容的突擊隊隊長。
知盛朝二位之尼和妹妹建禮門院恭敬點頭。門院的娘家雖然是平家,可是她已經是王室的人了。
知盛從附近漁夫口中得知壇浦潮流的性格,熟悉得幾乎可以倒背如流。把平家的基地設在豐前(九州)附近的田浦,理由之一就是考慮到潮流。通過田浦旁邊的海潮,是壇浦水域中最激烈的北水道。順著北水道,把源氏水軍往滿珠、干珠兩個小島壓制,平家就贏定了。
——神要放棄我們了。
知盛想知道她們的意見。
「很好!」
他一問,母親閉上眼睛,無言的合掌,意思是:
武家愛惜名聲,這是當時武士的節義,也是武士唯一的道德。可是宗盛露出不快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