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鎌倉戰神源義經(下)逆浪之卷

作者:司馬遼太郎
鎌倉戰神源義經(下)逆浪之卷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浦之逆浪 3

浦之逆浪

義經一到晚上,就派部下到她們每個人的娘家去,也不說明事實,便把她們帶來六条館,直到出發前才解釋一切。她們紛紛發出叫喚與悲鳴。


可是行家還是不服輸,他說:
可是,這種院宣在現實上,對武士們到底有多大效力呢?連法皇都感到疑惑。
九州和四國的武士們,請遵從義經和行家的命令。
他決定在黃瀨川紮本營,準備長期逗留。
「予州殿下,進攻菊池的事情,就交給我吧!」
——緒方喜歡源氏嗎?
殺了肥後的菊池隆直。然而,這個行動敏捷的男子,對殺人計劃卻判若兩人,毫不果斷,並輕忽的交託給旁人,而且是交託給全天下最不善於作戰的叔父行家。
「先把菊池叫來吧!」
「他們沒有喜歡源氏,也沒有喜歡平家。」行家說。
他們高舉首級給義經看。義經正在等他們,他慌忙點頭。
維義表現出對新興勢力的濃厚興趣。他關心的不是賴朝或義經,而是在九州如何對付菊池。現在他心裏想的是消滅菊池,稱霸整個九州。
到了後世,這個天才的短暫生涯,還是令人們不斷思考這個課題。
賴朝在鎌倉舉行的勝長壽院落成法會一結束,就下達了義經追討令,可是卻不受眾人歡迎。
殺死無冤無仇的菊池,根本不可能為自己開甚麼運,可是,這個體內同時藏有軍事天才與政治白癡的年輕人,只是單純的相信行家的話。至少,他認為今後自己的地位將在九州安定下來。
京都的公卿都說武士沒有人情。這是事實,賴朝知道。坂東的武士們在平家全盛時期為平家工作,平家一衰弱,就毫不留情轉投源氏,消滅平家,從這件事情就可以瞭解坂東武士的行動法則。對他們來講,往年將平家視為敵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為平家擁有全日本莊園的三分之二,財產多得驚人,跟平家戰鬥,就能掠奪這一切,可以分到的東西很多。可是,這次的敵人義經空無一物。打倒義經,不可能獲得恩賞,這個餌根本沒有引發食慾的價值,這一點賴朝也瞭解。
賴朝瞭解這一點,他不慌。
「總之……」
這是義經當天的裝束,可是,法皇的眼睛無法看到那麼遠。法皇在車子裏彎著手指數著:
義經叫來武藏房弁慶和伊勢三郎義盛。和-圖-書
——不要拒絕,出兵吧!

(全書完)
「如何?如果予州殿下遷到予州的話,你願意幫助他嗎?」
幾天後,法皇獲知了義經的不幸。聽說他從大物浦出海,可是風勢惡劣,部屬的船被吹得四處分散,義經的船還被吹到住吉浦。有人說他在河內輾轉遷徙,也有人說他進了吉野山。
行家表示,政治要花時間。
隆直可能覺得很迷惑,他露骨表示:
「予州殿下,你……」行家也不服輸地喊著。
牛車盡最快的速度奔跑,快得非常滑稽。前往河原道的時候,晨光自鴨東照射而來,法皇看見一團騎馬隊在晨光中離去。
全天下都知道,行家作戰從來沒有贏過。怎麼可以把這麼重要的會戰交給他呢?
已經過了多久歲月了呢?
——攻擊!攻擊!
其一是殺人。
「源義經為免於受鎌倉殿下譴責,現在要逃往鎮西。本意再度一拜龍顏,但思及服裝不整,因而在此告假。」
——殺死菊池二郎(隆直)了。
行家認為,攻擊菊池,就等於跟鎌倉斷交,當然,義經也就無法進入京都,所以攻擊的同時必須逃離京都。
「交給我來處理吧!」
「等一下!明天太快了。」
「沒用啦!」義經說:「這是會戰,哪需要叔父的建議呢?」
從行家指示的時間開始,義經突然忙碌起來。可是,這個年輕人不像法皇、賴朝或行家那種成年人的忙碌,他只是要把散佈在各府邸的女人們全部聚集在一起。
在法皇的御所中,已經發出追討賴朝的院宣。而且,雖然很矛盾,為了安撫賴朝,也派出辯解的使者去東海道。
菊池氏在文字還沒有普及時,是被稱為「苦苦奇」的肥後古族,除此之外,就無法知道他們的來歷了。肥後、肥前在九州是很豐沃的地帶,自古以來,為了紮根,分為無數的支派氏族,氏族集團的勢力最大。平家全盛時期,他們是九州中最大的平家黨,可是,平家勢力衰弱之後,他們也加入源氏,在壇浦作戰時,隸屬於義經麾下。他們的頭目菊池二郎隆直,現在人在京都。
行家接著叫來緒方和*圖*書維義,也把事情向他說明。
緒方維義回去後,行家催促義經道:
義經問行家。
——簡單來說,兩者都有缺點。
為了等待大家奔馳而來,他儘量放緩行軍的速度,宿營的時間也非常充足,奇妙的是,軍隊聚集情況仍然不佳,在不斷等待中他越過箱根,來到了駿河(靜岡縣)的黃瀨川。
行家勤快的開始行動,立刻派使者去找菊池隆直。
雖然如此,每天還是會有二十騎、三十騎來報到。他們一來,賴朝一定會接見他們,鼓勵他們,然後令他們立刻前往戰場。他們就像獵犬似的往西方奔去。
「辛苦了。」
——鎌倉殿下率領軍隊來征討了。
然後,賴朝在鎌倉花了幾天時間,對豪族們心理建設。
這件事不管別人怎麼說,義經都十分堅持。這個重情到沒有限度的人,覺得若跟她們分開,自己也沒有生存的意義,根本就不想遷往九州。
行家認為,義經一點也不瞭解政治,百戰百勝的他所以會沒落到現在這個樣子,就是因為這個缺點。
賴朝多少有點期待。
這就辛苦了,因為人數極多。
——所謂的惡,是甚麼呢?
義經的習慣是只要開始戰鬥行動,就儘量在最快的時間內選擇戰鬥機會。可是,行家慌忙制止他:
義經在門前上了「青海波」。他的換乘馬匹共有七匹,只有女人和換乘的馬匹數,足以匹配這位率領數萬名士兵的大將,可是,跟著他的部下只有一百名,包括先發的緒方維義的部下在內,也才只有二百名士兵。
義經已經是官軍,那麼菊池隆直就是賊軍了。應該去進攻菊池氏在東京的住宿處,作為討伐賴朝的第一箭吧?
——赤地錦的直垂與萌黃護胸大盔甲。
(這下子,大家就會來了吧?)
——這就叫政治。

義經在這短短的期間,到處私通的「妻子」有公卿家的女兒、作為側室的白拍子等,連他自己都數不清楚有多少人。久我大臣的女兒、平大納言的女兒、唐橋大納言的女兒、鳥飼中納言的女兒……而且,光是白拍子,除了靜之外還有四個人,再加上正室鄉御前,人數高達二十五人。即使剔除其中關係較淺的,也有十二人之多,這些人在義經心中,是怎麼樣都無法捨棄的。
賴朝終於決定和_圖_書自任征討軍的總大將,十月二十九日,他率領北条時政等人從鎌倉出發。
(義經自西海凱旋歸來時……)
「惡消滅了!」
——這才是不受歡迎的理由。
這件事情震驚了關東、東海的武士們。賴朝自己率領軍隊這種事,在討伐木曾時也沒有過。
菊池隆直回答得很不痛快,接著便講些無關緊要的話,最後逃也似地離開堀川館。
他的人頭被浸在酒裏送到鎌倉時,賴朝只說:
「如果你能消滅菊池二郎(隆直),我就跟隨你。」
法皇像表演假面技藝般忙碌著。他又下達一份院宣給九州及四國的武士們,這是在義經和行家的懇求下發出的。
義經慰勞弁慶和伊勢,然後夾緊馬腹,踏出離開京都的最後一步。時值文治元年十一月三日,天未破曉之際。
——我們要在西國建立城都。
法皇連續呼喊。
他想。
(聚集情況不佳,絕對不是因為對義經的同情。)
「這件事情……」
法皇數著。可是,一數之下,發現根本不能稱之為「歲月」,他的榮華很短,只有六個多月而已。法皇連舉起手指細數的熱情都消失了。
法皇在寢室慌忙起身,戴上侍女的假髮,速度快得不像貴族般在走廊上奔跑。
義經的部下這麼安慰她們,硬押她們各自上了牛車,一輛車坐三個人,另兩輛坐四個人和五個人,由先發部下保護這三輛牛車。開始出發時,義經也穿好盔甲,來到庭院。
——我想帶她們走。
目的地是市區,他想要搭車去看義經逃走的樣子。還是基於好奇心這個理由。法皇在平家宗盛等人被捕回來時,也曾搭上侍女車,偷偷去看熱鬧。這個日本國中最尊貴、最愛耍權謀,且把臣子們的浮沉興盛當成皮影戲般觀看的人物,對這場價值頗高的熱鬧感到興奮。法皇已經搭車離開御門了。
讚賞義經這一天的行為之人,是全宮廷最囉唆的批評家九条兼實,理由是義經逃離京都的方式,與平家或木曾義仲完全不同。他們逃離京都時都掠奪放火,而且還想帶走天子、法皇和廷臣,而義經只有自己一個人和部下一起逃走,其他的事一件都沒做。法皇與廷臣們不必害怕、猜測他會不會這麼做,他們總算鬆了一口氣。他們的安心,在義經逃出京都後,使義經在京都贏得很好的風評,這個風評在他死後,還持續了好和圖書幾個世紀。
然後,弁慶與伊勢三郎義盛一行人奔跑回來。
隆直是個五十多歲的男子,跟義經不過是在西海作戰中有過一面之緣。
「就是明天。」
義經自己也開始準備逃離京都。討伐菊池隆直和逃離京都,是同時的動作,叔父行家也認為必須同時進行。
這是他辯解的藉口。
這時,義經要做的事情只有兩件。
受到整個國家動員追殺的義經,也許是無出其右的惡。可是,「惡」這個字從賴朝口中說出來,每個聽說的人和京都的廷臣們,都不得不一起思考一個問題:
可是,賴朝還是抱著希望。
他們很早就放棄平家,跟隨新興的源氏,在義經的壇浦海戰時,也召募北九州一帶的水軍,幫了很大的忙。
——義經是賊軍,討伐他。
他企圖說服每個人。可是,軍事長官(侍所別當)和田義盛以生病為由,繼續拒絕出兵,所以完全沒有出征的氣氛。
「就在明天天還沒亮的時候。」行家這麼決定。
他只下了這個命令。
然而賴朝硬是要進行。首先,他把發佈追討計劃時自願參加的五十個人,先編成先鋒部隊,下令發兵。戰鬥行動快速,是源氏的傳統吧?
——原來如此。
「很有趣!」
擁立一方,殺了另一方,這種單純的政略,義經能輕易瞭解,而且,既然包括了「攻擊對方」這種戰鬥行為,那麼不論對錯,都要奮勇作戰。
不管他人在那裏,法皇隨後就忙碌著關於義經的一些政務。義經離開京都四天後,法皇雖然那麼寵愛他,卻也毫不留情地沒收義經的官位。他已經不是伊予守,也不是判官,而被打回單純的九郎。在義經離開後第九天,法皇下了院宣給鎌倉的賴朝:
——要耐心等待。
義經是廷臣,因此,逃走時必須前往法皇御所告辭。可是,義經怕武裝前往御所,反而引發大家的恐慌,所以只派使者去御所門前,喊著:
弁慶等人開始準備進攻。
一切都是顧慮到賴朝,為了保護朝廷這種古典權威,這是不得已的處置。
「進攻菊池不是會戰,而是巨大政治構想的一部份。」
義經在各國的山河中躲藏奔跑,輾轉遷徙。朝廷和鎌倉追蹤著他,最後,他逃到奧州的平泉,被追殺得走投無路,終於逃進衣川的佛堂自殺身亡。
他提出這www.hetubook.com•com個條件,行家立刻答應。
為了逃往九州準備的船,先發的緒方維義等人,在攝津的大物浦(尼崎市)應該已經備妥,義經一行只要準備隨身備用物即可,在大物浦的海邊,若讓他看到菊池隆直的首級,逃往九州的領路者緒方維義應該會很高興。
賴朝若看到義經、行家之間的爭吵,一定會這麼認為。義經只瞭解戰爭,行家卻太不瞭解戰爭,把一切都過於政治化。賴朝一定會覺得,這兩個有缺點的人湊在一起,能幹甚麼呢?
沒有人知道豐後(大分縣)的土豪緒方氏之先祖是何人,當地都說他們是「可怕之人」的後裔。可怕之人是指日向境內姥岳山上的大蛇,牠跟當地女子私通,生下一名勇士。聽說這一代的緒方維義,就是可怕之人的第五代子孫。
行家認為,最好過一段時間再逃離京都,必須跟宮廷打好招呼才走,而且,也必須跟目的地的九州或四國豪傑們事先聯絡好,否則突然去到當地,會發生混亂,肯定會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
這個男人知道,武士這種新興階級,沒有閒情逸致去同情別人,一切都是以利慾為出發點。
——快備牛車!備牛車!
義經用右拳打在左掌上,邊打著拍子,邊叨唸著:「怎麼攻擊呢?」對義經來講,再也沒有比戰鬥更盛大的事情了。
接著,院宣下來了。
「恕難從命。」
在義經身旁的新宮行家對隆直下跪,說明事情始末,然後問:
隆直的理由是他有六個兒子,長子隆長和三男秀直在壇浦討伐平家時戰死了,因此由次男隆定當繼承人,可是最近隆定去了鎌倉,在賴朝身邊工作,成為人質。賴朝和義經之間如果發生戰鬥,父子自然不能處於敵我兩方。
(這下子,可以平安逃往九州了。)
義經等人的所作所為,可稱為義士。
——如何?
「擁立緒方,把菊池當成鎌倉的人,殺了他!」
「菊池怎麼樣?」義經問。
也就是說,他們歷代在九州和肥後(熊本縣)的菊池爭奪統治權,由於菊池氏與平家的關係深厚,所以,緒方維義只不過是想借用新興的源氏力量,超越菊池。
「是因為義經強行索取才下達院宣,不是我真心要下的。」
「照叔父的話去做,殺了菊池。」
「明天早上吧!」他對行家和部下們說。
「別開玩笑了!」義經喊著。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