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九月菊

作者:楊書案
九月菊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十二

十二

宋威一聽,數字不對,濃眉一聳,沉下臉來質問:
在眾人的催促下,王仙芝才和中軍副將換乘了座騎。尙讓對騎著三花騮的中軍副將說:
王仙芝執著中軍副將的手,洒淚說:「兄弟,偏勞你在後迷惑敵人一陣。只等我們突圍出去,隱進密林,你便及時殺出重圍,不可戀戰。你要有個三長兩短,我派人送錢贍養你的父母。你要能衝出重圍,將來再相逢,王仙芝一定為你記功。」
王仙芝聽罷尙讓的說話,在馬上哈哈大笑說:「你就是多讀了幾句書,所以比起你哥哥來,大不相同。男子漢大丈夫,為事優柔寡斷,如何能成事業?義軍自長垣起義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打下許多州縣,何懼一座小小的沂州城?!」
王仙芝統率二萬義軍,日夜兼程向沂州進發,七月炎天,隊伍冒著暑熱行進在蒙山山脈巔連的群峰中,山地缺水,士卒苦渴,常常摘了山中還未成熟的、泛青野山楂,嚼食解渴。
官軍士卒的生命是值不得宋威顧恤的,他站在高阜上指揮官軍把三花騮一層層包圍起來。他想,只要捉住了王仙芝,就能竟全功於一役。將來便能繪影繪形,名登凌煙閣了。他下令不准放箭,只許活捉。
戰事逐漸沉寂,而宋威久待仍不見有官軍生擒王仙芝獻來,只好派一名中軍校尉到戰地去查問。過不多久,校尉飛騎來報:
尙讓聽到官軍的喊聲,對王仙芝說:「官軍已經認出目標,快把三花騮換了!」
宋威從座上站起來,擺擺手說:「眾位將軍請起,當斬不斬,軍令難行,面對強賊,何以取勝?軍法無私,眾位不必贅言。」
「我不斷在派人去沂州打探,都說,城裡官軍十分驚恐,日夜擔心義軍攻城。現在,官軍正抓緊時間加固城牆,囤集糧食,以為固守之計。如果不迅急進攻,等到宋威把沂州城牆加修得高高的、厚厚的,糧食囤集得多多的,再要攻占它,只怕就更難了。」
「今天就與宋威老賊拚死在這裡了!」
說完,王仙芝在三花騮臀上猛著一鞭,那馬便四足騰空地快跑起來。山路狹窄,沿路士卒聽到三花騮特有的、格外急促、脆響的馬蹄聲,知道主帥有緊急軍情要趕到前面去,連忙閃在一旁讓路。
「宣武鎮副將郭洪聽令!……」
沂河邊點將閱兵之後,給各鎮來營大軍以極大震動。接著,宋威又組織了幾次大型的練兵、比武、布陣活動,逐漸將行營的各路大軍融成一體,統一號令,統一指揮。
宋威早已知道宣武、淮南二鎮所派兵馬,未如御詔所頒數目。又偵得宣武鎮副將秉性耿直,而淮南鎮副將機詐權變,所以,有意先問宣武鎮副將,再問淮南鎮副將。而情況不出宋威所料,宣武鎮副將直統統地把所率兵馬如數報吿,宋威以其兵馬不足數,先令左右將其執下。機詐權變的淮南鎮副將一看情況不妙,耍了點小聰明,企圖謊報數目,瞞過宋威耳目。他想,眼下宋威不可能當場一一點數,而鏖戰在即,戰後兵馬實數也就無從查起了。他哪裡知道,狡兔猾,狼更猾,終於成了宋威借尙方劍立威的犧牲品。
「哦!」王仙芝臉上立刻開朗起來。但是,馬上又露出疑惑的神情問:
「舟船全被官兵收走了……」
點將台就設在沂河岸邊,一塊巨大的開闊地上。這個點將台是專為這次點將閱兵,日夜趕造,新近修成的。雖然不及西京、東都的那些宮殿華美,然而,高台翼臨,飛檐斗拱,朱漆彩畫,也很壯觀。
原來,早在半月之前,宋威已暗暗派人在離沂州城不遠的沂河上游築了個高壩,壅住沂水,卻強令沂州百姓對外揚言,連日乾旱,沂河水淺,可以涉水而渡。
諸道行營招討使宋威,為了在新調集來的各路大軍中,樹立主帥威信,以便統一指揮,令行禁止,齊心協力地和義軍作戰,決定在臨戰前舉行一次點將閱兵。
然而,宋威並不氣勢洶洶,急於求戰,只在沂州城內操練、演習。朝中不解其意,甚至田令孜也以為宋威怯敵,玩兵不進,幾次以朝廷名義,督責宋威急速進兵討賊。宋威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不予置理,也不予解釋。每天只不斷派人西往曹州、鄆州一帶,打探義軍動靜。
點將台上一面面剪著鋸齒形邊,綉著各種圖案的彩旗,簇擁著一面綉著「宋」字的大帥旗,臨風招展。宋威一身戎裝,前面全副執事開道,十分威嚴地登上了點將台。突然,鼓角戛然而止,宋威佇立台中,將目光向台下掃視一遭,點將台下頓時鴉雀無聲。面前的公www.hetubook.com.com案上雖有幾卷黃緞做的兵册,但是為了顯示他不凡的記憶力,點將時並不翻閱兵册。
南詔酋長見天朝御史不責騷擾之罪,反相邀宴樂,不好推辭。第二天,果然帶了數百侍衛親到成都州治赴宴觀毬,然而,心中終有戒備,侍衛一律帶箭佩刀。
「不用舟船也可以渡河,現在沂河水只齊腰深。」
然後一催座下馬,向點將台前馳去,馬控馭得不疾不徐,到了點將台前,一勒馬繮立刻小步停下。
「勝敗乃兵家常事,豈可以一敗而輕生,置起義大業於不顧?突圍要緊,不可再猶疑遲延。」
「沂州不同濮、曹、鄆諸州,宋威更非一般州縣官可比。宋威幼讀兵書,在神策軍中長大,平南詔,初露頭角。以後出任藩鎮,曾破龐勛,多經戰陣,廣有謀略。而今又奉詔為諸道行營招討使,有六鎮大軍歸他統馭,不可能困守窮城,坐以待斃,無所作為。進攻沂州之事,大哥要密為籌劃,三思而行呵。」
王仙芝又問:「沂河水深如何,有無舟船可渡?」
中軍副將騎著三花騮東衝西突,掄起大刀左砍右殺。官軍見騎白花馬的在重圍中左右驅馳,座騎上的將領砍殺十分勇猛,只當那就是王仙芝,一齊圍上前去。義軍士卒見了三花騮的形影,聽了三花騮那特別響亮的廝鳴,也當是王仙芝還在,一面奮勇廝殺,一面盡力向三花騮靠攏。
宣武鎮副將是個行伍出身,外觀顯得有些粗魯的軍官,聽到傳點,首先粗喉嚨大嗓門地就地答應了一聲:
唐朝統治者為王仙芝、黃巢合兵攻破曹州的起義形勢所震驚,傳徵曹州周圍各鎮節度使,厲兵秣馬,舉辦團練,共對義軍。天平鎮北據齊州,義成鎮西北據滑州,宣武鎮西據宋州,忠武鎮西南據許州,淮南鎮南據揚州,對起義軍造成第一次合圍形勢。
王仙芝見此情勢,更是躊躇滿志。他命一個侍衛下沂河試探河水深淺,那侍衛從西岸下河一直走到東岸,又折回來。果然,河水只齊腰深,不用舟船,涉水可渡。暑天炎熱,水濡衣裳,並無大礙。
懿宗將宋威召至大明宮,問他:「出兵西川,需多少兵馬、糧餉?」
南詔人見只有一個御史帶著聖旨獨來,也不戒備,讓他進入營寨。宋威到了南詔人的營寨,只宣讀詔書,加以安撫,並無一句責問騷擾之罪的話。隨後,並邀其酋長到成都州治觀毬遊樂,以為宴好。
「義軍兄弟們衝啊!」
時近辰刻,一輪朝陽從蒙山東峰探出頭來,沂河岸邊的點將台、閱兵場和附近沙灘,頃刻間一齊洒滿金色的陽光。正辰時,點將台上一百面大鼓同時擂動,一百支號角同時吹響,直震得山鳴谷應。分別紮駐在蒙山沂水間各個營寨裡的各路大軍,聽到點將台上的鼓角聲,騎兵飛馳,步卒急奔,齊向閱兵場事先指定的位置匯集。
三軍正渡到河中,只聽得上游天崩地裂一聲響,一股大水嘩嘩叫著直往下沖,一排排浪頭像一座座小山峰,很快沖到了義軍涉水渡河的地段。很多人還沒有弄清是怎麼回事,已經被浪頭淹沒。
原來宋威本是世家子弟,早年也是神策軍出身。中年之後,出任藩鎮,現在神策軍將領中仍有不少故舊。再者,宋威平撫南詔,建過奇功,至今神策軍裡還流傳他智平南詔的故事。
接著,他從身上解下一個劍鞘來,遞給王仙芝說:
「宣武鎮副將郭洪聽令!……」
淮南鎮兵馬才從揚州趕來,在沂州駐紮不過三天,宋威如何就已經知道了淮南兵馬的確數呢?原來,宋威不愧是沙場耆宿,老謀深算。他接到讓他擔任諸道行營招討使的詔書之後,一面立即上表謝恩,一面心裡也同時想到這個職銜不是好掛的。唐朝末年,從安祿山叛亂後,藩鎮各據一方,勢力越來越盛,平日互不相能,就是朝廷號令也難以貫徹全國。現在御詔六鎮大軍歸他節制,共同討賊,如何統馭?為使中軍立威,讓各鎮大軍有所畏懼,必須整飭軍紀,嚴明號令。他決定,點將台前,首先來個殺鷄儆猴,借頭立威。
宋威站在蒙山的一個高阜上督戰,侍衛給他張著錦綉傘蓋,遮住七月火熱的太陽。他躊躇滿志地看到,王仙芝果然中計入彀。沂河的壅水淹沒了王仙芝的大部人馬,所剩殘部雖然勉強從沂河中掙扎上岸,保住了一條性命,然而已經精疲力盡。上得岸來,沒容喘息,又遭到官軍以逸待勞的掩殺,幾至全軍覆滅。
宋威老謀深算,俟義軍逼近沂州,於築壩壅水的同時,已偷偷將諸鎮大軍埋伏於南北蒙山諸峰密林間,城內只留少數兵馬守城。為了迷惑王仙芝,宋威巧施一計:用蒿草紮了無數草人,有的立於城頭;有的卻捆縛在馬背上,上插旗幡,馬匹在城牆上來回跑動,遠望便似有許多士卒在城上來回巡邏。此外,宋威還倒縛群羊,羊前置鼓,羊足蹬踢,擂動鼓面,於是城內戰鼓齊鳴,如有千https://m.hetubook.com.com軍萬馬。這些惑敵誘敵之計,王仙芝都未深察,致陷重圍。
王仙芝不耐煩地說:「宋威豈能買通河神,讓河水時淺時深?兵貴神速,一批一批試渡,遷延時日,不是明明叫官軍作好守城準備嗎?」
懿宗聞言大奇,果然賜他璽命一道,尙方劍一柄出京。宋威來到西川,在西川節度使任所小駐半日,就帶著少數隨從和一道璽命,前往南詔人的營寨。
宋威在台上詢問:「宣武鎮應詔討賊,派來沂州多少騎兵,多少步卒?」
沂州城,傍蒙山,臨沂水,是魯東南重鎮,扼齊魯南下江淮的咽喉,也是魯東南豐饒的土特產的集散地。附近人煙稠密,物產豐富,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這些民間傳說,使河東春醪更帶上傳奇色彩。宋威每次出征必讓左右侍衛備足這種名酒,一來以這種名酒酒味芳冽,二來取它的名字吉利,以為帶上它真能有助擒奸討賊。
宣武鎮副將郭洪立馬回答:「啓稟招討使,宣武鎮奉詔派遣騎兵一千三,步卒一千七,前來沂州聽令討賊,請招討使點閱。」
王仙芝自長垣起義以來,連陷濮曹諸州,所至之處,勢如破竹,起義部隊由千人發展到數萬人。連戰皆捷造成了王仙芝的驕傲輕敵情緒,他急於找唐軍主力決戰。
「啓稟招討使大人,淮南鎮奉詔派遣騎兵一千五,步卒一千五,前來聽令討賊,請大人點閱。」
接著,他大聲命令中軍校尉:「傳令三軍,快速向沂州進發!沿途所獲,笨重不便攜帶的,一律就地棄置,輕裝前進!」
「沂州城內官軍情況如何,有無出城與我對陣的迹象?」
宋威以違旨罔上之罪殺了淮南副將,另提一名參將統帶淮南鎮一軍。由於證據確鑿,抓準把柄,刑出有名,三軍也不得不威伏。
「如果,我不能生還,請將這個劍鞘送到我家鄉老母手中,讓她老人家招魂而葬的時候,手頭有件遺物,好立個衣冠塚。也讓子侄們知道,他們的父輩中有一個討李唐、殺貪官而戰死的武將。」
幾個侍衛上前將宣武鎮副將拉下馬來,除去頭盔刀箭,然後監押他到台下垂首侍立,聽候發落。
中軍副將刀砍折了,人也精疲力盡了,身負幾處刀傷,再加上不慣騎三花騮這樣的烈馬,在三花騮的一次飛身騰躍中顛下馬來,被亂刀砍死。
王仙芝放眼四顧,見二萬義軍大半被河水呑沒,游上東岸的不過二三千人,不由得心中一陣絞痛,兩行熱淚順著面頰滾流下來。此刻不容他去憂傷、悲悼和痛悔,他想到官軍可能還有更大的詭計在後頭,連忙鎮靜下來。他放眼四顧,找尋中軍執事人員,中軍執事人員和未被河水淹沒的將士也在找尋主將。究竟是三花騮那雪白又帶三條花紋的特殊毛色目標顯著,尙讓、尙君長、蔡溫球、楚彥威等一些涉水上岸的將領,和幾名中軍校尉,一眼認出三花騮,齊向王仙芝跟前靠攏來,上岸士卒也漸次聚集在主帥和眾將領周圍。
宋威正得意地坐在高阜的華蓋下,飲著河東春醪,等待官軍將士生擒王仙芝獻俘來,忽然,他看見三花騮猛一騰挪,將馬背上的人顛下鞍來。三花騮身無負載,失去控馭,落荒而逃,最後躍入沂水,被滔滔河水呑沒,不禁心中一涼。
宋威以一個神策軍普通將尉的身分,隻身進川,平定南詔之亂,不但被朝廷所獎識,也為不常征戰的神策軍引為驕傲,傳為美談。因此,宋威在神策軍中深有影響。再加上這次神策軍到沂州之後,宋威多次親赴營房撫慰,飲食有加,私下籠絡,所以,驕橫的神策軍,現在倒成了聽從軍令的楷模。而三軍眼見神策軍裡這些貴族子弟俯首聽命,自然從心理上也起了鎮懾作用。
「不要竹葉,拿擒奸酒來!」
王仙芝把滿腔因中敵軍奸計引起的惱怒,損兵折將的悲憤,一齊發洩在手中的大刀上。他掄動大刀,拿出當年和鹽巡搏鬥那股狠勁,以過人的臂力,左砍右殺,官軍士卒成片地仆倒在他馬前。天氣炎熱,他殺得性起,乾脆脫去上衣,赤膊鏖戰。經過一陣猛砍猛殺,官軍只遙遙圍定,不敢過分靠近。
尙讓、尙君長、蔡溫球、楚彥威等幾個將領,和幾個中軍校尉緊緊跟在王仙芝周圍,護衛著王仙芝。
王仙芝眉宇間露出喜悅神情,顧謂尙讓說:「都聽到了嗎,不必多疑,回去帶領隊伍,準備攻城!」
左右侍衛如狼似虎齊聲答應:「在!」
王仙芝騎著三花騮,被一個猛浪打來,一直沖下五六丈遠。然而,三花騮畢竟是匹良驥,牠像條出水蛟龍,猛然從波峰、浪谷中躍起,打了幾個響鼻,一聲長嘶,又馱著王仙芝繼續向對岸游去。王仙芝被突然襲來的大|波兜頭蓋住,鼻子裡嗆了一口水,頭腦一陣昏眩。然而,他兩手緊緊抓住繮繩,兩腳牢牢蹬住馬鐙,所以終未被浪頭掀下馬背。三花騮馱著https://www.hetubook.com.com王仙芝繼續前游,將近岸邊,突然猛力一躍,聳身登上了對岸。
鼓噪聲中,官軍蜂集,包圍圈越來越小地向騎著三花騮的王仙芝壓縮過來。
「王將軍,你放心突圍吧,我一定在後面拖住官軍。只要你能突圍出去,這支義軍就不會完。」
宋威首先用他略帶蒼老、沙啞的嗓子,喊了聲:
宋威說:「神策軍駐軍京師,侍衛皇上,但是並無半點驕縱,御旨詔令三千神策軍出京來沂協同討賊,三千神策軍如期趕到,一個不少。御旨詔賜行營軍馬一千,神策軍迢迢千里,將千匹御賜軍馬如數帶到,一匹不少。神策軍堪為三軍楷模!」
王仙芝帶著侍衛,和少量先頭部隊一起,最先來到沂河岸邊。沂河東岸民房全部被拆遷乾淨了,看不見一個村莊,聽不到一聲雞鳴狗吠,見不到一個百姓的影子。河對岸也不見官軍防守,但見離東岸半里之遙的沂州城,城門緊閉,城堞上騎兵舉著戰旗往來巡守,城樓戰鼓齊鳴,咚咚繁響。看來城中官軍十分驚恐,正嚴陣以待,防備著義軍攻城。
不一會,中軍校尉把探卒引來了。王仙芝立馬山岡,急迫地問:
宣武鎮副將連聲叫屈:「招討使大人明鑒,這不干小將的事,兵員調配全係藩鎮節度大人親自處置。」
可是,這一天點將台前的三千神策軍,卻果如宋威所說,盔明甲亮,軍伍嚴整,服服貼貼地聽令於宋威。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餘諸鎮大軍一一點過,俱按御詔所頒數目,全部到齊,並無紕漏。接著,宋威又在三軍面前,將神策軍大大撫慰、讚揚了一番。
探卒回答說:「啓稟大將軍,城內官軍正在作守城準備。這幾天,官軍將城郊一些民房也拆了,強迫百姓遷進城裡,揚言要使義軍在城外無處立足,而使沂州城固若金湯。」
宋威居中軍指揮,四面官軍齊聲鼓噪:「騎白色花馬的是賊首王仙芝,不許放箭,務須活捉!」
王仙芝說:「快叫他來見我!」
中軍副將聽了王仙芝的話,也感動得墜下淚來,他慷慨地說:
從台上一直擺到台下的數百侍衛,立刻像宋威的一串回聲,一呼百應,聲遞一聲地往下傳:
王仙芝騎著三花騮走過,看見士卒嚼食野青果解渴的情景,立馬峰巔,以鞭梢指著遠處沂河邊蒙山麓,遙遙在望的沂州城,笑對士卒說:
王仙芝和尙讓兄弟以及幾個將領,帶著少數健壯士卒,趁官軍圍住三花騮廝殺,鏖戰正酣的時節,找尋官軍薄弱之處,殺出重圍隱進了蒙山。
「捉到王仙芝,賞銀萬兩,爵晉三級!」
宋威跪拜稟奏說:「不需帶一兵一卒,一錢一粟,只請陛下賜小臣璽命一道,尙方劍一柄。」
傳說河東人劉白墮善於釀酒,他釀酒的方法有點特別,每年六月中旬天氣正熱的時候,用瓦罈貯酒,在太陽裡曝晒,經過一旬,酒味不動,飲起來格外香美,醉了就不易醒。京師朝貴外出巡視或守邊,多喜歡隨身帶幾瓶這種好酒,它能遠踰千里,色香不變。號稱「鶴觴」,也叫「騎驢酒」。北魏時青州刺史毛鴻賓帶了這種酒去赴任,路上夜逢打劫的強盜,強盜們搶劫財物的同時,把他隨身帶的「騎驢」美酒也全部喝了,喝了這種酒之後,強盜都醉倒路旁,全部被擒。從此,這種酒又被稱為「擒奸酒」。唐以來河東一帶的名酒,都仿此酒釀法。江湖上的遊俠兒說:「不畏張弓拔刀,唯畏河東春醪。」
「你騎著三花騮,帶領眾兄弟在原地堅持戰鬥,迷惑官軍。以王將軍換騎你那匹灰馬為目標,看看王將軍突圍成功,隱進密林,你才可以帶領士卒,向外突圍,離開這裡。千萬不可聲張王將軍突圍之事,以免軍心動搖。」
宋威厲聲說:「還敢強辯,違逆朝廷聖旨,你知罪嗎?!」他喝令兩旁帶刀侍衛,「革去宣武鎮副將冠戴及隨身刀箭,聽候發落!」
宋威這才鳴金收兵。同時,中軍校尉派專人打掃戰場,按照朝廷頒下的圖形,於亂屍堆中找尋王仙芝。就算死了,也要割下首級,遞解長安,懸首國門。
說罷,揮舞鋼刀又要衝入敵陣。尙讓兄弟和蔡溫球、楚彥威幾個將領,竭力將王仙芝從三花騮上拽了下來,扶他騎上灰馬。尙讓勸諫說:
三花騮無人控馭,落荒而逃。官軍將士都想得到這匹好馬,四面圍捉。然而,不但圍捉不住,反被牠踏傷多人。看看三花騮要馳出重圍,官軍士卒只好放箭射馬。三花騮身上中箭,更加咆哮騰挪。牠身中數箭,猶在馳驟。官軍越逼越近,將三花騮逼到沂河邊,已經使牠無路可走。一個官軍校尉飛奔前來,正要抓住三花騮的轡頭,來個飛身換馬。誰知那三花騮一聲咆哮m•hetubook.com•com,響遏行雲,驚得那匹劣馬一個前失,將那官軍校尉顛下馬背,一頭栽到地上,腦漿迸流而死。而三花騮卻趁勢縱身躍進了沂河洶湧的波濤裡,經過幾番嘶鳴浮沉,終於葬身在沂河的波峰浪谷之中。
宋威聽罷,將一杯「擒奸酒」洒在地上,不再喝了,於得意之中未免感到有點失意。這也無可奈何,只好自我安慰:王仙芝從白花馬上顛下來,這是有目共睹的,雖未生擒,但已伏誅是確信無疑的。憑這一條也可以向朝廷邀功請賞了。
傳說,當年南詔人擾亂西川,懿宗深以為患,挑選主將,久而不得其人。當時正在神策軍任將尉的年輕軍官宋威,便主動向懿宗請纓,願赴西川平定南詔之患。
神策軍是皇帝的御林軍,能入神策軍的都是世家子弟,富豪兒郎。平日駐師京都,並無征戰之苦,倒過著錦衣玉食的優裕生活。由於常侍君王,接近王公大臣,中年之後,也都能得到聖恩眷顧,在朝廷裡撈個一官半職。神策軍的這種處境,使它平時一貫紀律鬆弛,逸樂驕橫。
新近被任為諸道行營招討使的平盧節度使宋威,帶領本部人馬,以及長安派來助戰的三千神策禁軍駐軍沂州。從東面主攻義軍。天平、義成、忠武、宣武、淮南諸鎮節度使還各分派一員副將,帶領一支人馬匯集沂州,聽宋威節制,共討義軍。
這時,整個義軍已經陸續來到河邊。尙讓又馳馬來到王仙芝跟前,勸諫說:
回頭他命中軍校尉擂響渡河戰鼓。戰鼓擂動,王仙芝策著三花騮,首先躍入沂河。三花騮身軀高大,河水剛剛淹到牠的肚臍。長途跋涉,三花騮唇焦口渴,見了滿河清水,低下頭去甜甜地飲了兩口。王仙芝不容牠戀水,用力將繮繩一提,三花騮昂起頭來,一聲長嘶,又繼續奮力排水渡河。
宋威一聲喝喊:「左右侍衛!」
不等王仙芝從容整理殘兵,立定腳跟,只聽得震天價一聲炮響,伏兵四起。蒙山南北山巒上,旗幟林立,鼓角震天,殺聲盈耳。
宣武鎮副將郭洪直統統地回答:「馬匹不夠,所以步卒多,騎兵少。」
酒宴擺上來,南詔人正吃在興頭上,一聲鼓噪,西廊長索突然提起,直到廊檐,離地數丈。南詔人大亂,想取弓劍,高懸數丈,急切不得,而府外宋威親率官兵破門而入。南詔人赤手空拳,無以施其勇,酋長和數百侍衛,全部被宋威帶領官軍亂刀砍死在州衙內,無一倖免。
宋威虎眼一瞪,猛然一拍驚堂木,喝道:
尙讓還想再說什麼,一個中軍校尉馳馬來報:「大將軍,派到沂州打探消息的士卒回來了。」
點將閱兵的這一天,一清早,蒙山沂水間就回響著一聲聲畫角的嗚嗚聲,有的尖厲,有的雄渾。戰馬在畫角聲中引頸嘶鳴。一聲聲短促的號令,一陣陣急促的腳步,金戈相撥,馬蹄噠噠,一片戎馬倥傯的氣氛。這是各路大軍在集結隊伍,準備接受招討使的檢閱。
聽說要斬淮南鎮副將,其餘各鎮副將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一齊翻身下馬,跪倒在點將台前,請求招討使大人刀下留情。都說:還未出師,先斬副將,只怕於軍不利。
南詔人聞訊大為驚懼,酋長和部族的數百精壯已死,無力再和西川官兵抗衡,一齊拔寨逃匿深山,從此多年不敢再來擾邊。
王仙芝正說笑間,尙讓馳馬趕上前來,勸諫說:
王仙芝殺紅了眼睛,哪裡肯換座騎,他執拗地說:
義軍雖然來不及整理隊伍,但立刻緊縮在一起,人自為戰地和官軍拚殺起來。義軍士卒拚殺得分外勇敢,他們都是為討李唐、殺貪官而自願加入義軍的,見了官軍分外眼紅,無不拚命向前。有的身被數創,血流遍體,還在浴血苦戰;有的眼中箭鏃,連箭矢帶眼球一起拔出,扔在一旁,揮刀又戰;有的腹部中刀刺穿,還在盤腸大戰……每一個義軍將士的犧牲,無不換來數個官軍生命的抵償。
「王仙芝顛下馬之後,被亂軍殺死,並未生擒。而今身首混進亂屍堆裡,馬踐人踏,已經很難按圖辨認首級了。」
唐僖宗乾符三年(西元八七六年)七月,各鎮調歸行營招討使節制的軍隊,都由一員副將帶領,齊集沂州。王仙芝也正帶著數萬義軍向沂州移動,要找唐軍主力決戰。一場鏖戰如箭在弦,一觸即發。
「我問過城裡百姓,都說是連日乾旱,所以河水淺了。」
宋威並不理會宣武鎮副將的聲辯,又繼續點閱其他各鎮兵馬。點將台上皇帝御賜的先斬後奏的尙方寶劍,由一名中軍副將捧著,熠熠生輝。宋威八面威風,凜然正坐,使各路聽令將士,無不心寒股慄。
左右侍衛給他布上一隻酒杯,拿出一瓶豫北產的竹葉名酒,正要給他斟酒,宋威見了,連忙搖手說:
「御詔要求各鎮派騎兵一千五,步卒一千五,前來聽令討賊,宣武鎮為何不按數目派遣?!」
他想,各鎮調配來行營的兵馬數,是皇帝御詔親頒的,整治各鎮軍,首先拿這條開刀,才能使各將威服。因此,各鎮hetubook•com.com大軍一到沂州,宋威預先布置的偵事人便立刻緊張活動起來。偵察各路來沂人馬,數目是否如詔,兵械是否精良,副將姓甚名誰,脾氣秉性如何……逐一向宋威密報。在這天點將閱兵之前,宋威對各鎮派來沂州兵馬情況,早已瞭如指掌。今日點將台前的查詢,不過借題作文罷了。
「沂水為何如此淺呢?」
說罷,威嚴地喝令左右侍衛:「請出尙方劍,將違旨罔上的淮南鎮副將斬訖報來!」
「大膽的淮南鎮副將,竟敢面對尙方寶劍,謊報軍情!明明是騎兵一千一,步卒一千三,謊報騎兵一千五、步卒一千五。你不只是欺誑本招討使,也是欺君罔上,該當何罪!」
淮南鎮副將已嚇得軟癱在地上,眾侍衛把他架到沂河沙灘上,中軍副將手提尙方劍執刑,不一會,一顆血淋淋的頭顱便被擲到點將台前。這時點將台下千軍萬馬,屏息肅立,悄然無聲。
宋威親自接待南詔酋長,也不過問侍衛帶箭佩刀深入州治內府之事。看毬完畢,便於州衙長廊之內設宴款待南詔酋長和侍衛士卒。坐宴之前,在長廊兩旁,各懸長索一條。南詔人緊張了一天,就宴前都各將弓劍取下掛在面前長索上,寬去戎裝,開懷飲宴。他們並未見衙內設有一兵一卒,再說弓劍就掛在面前,萬一有變故,隨手就能摘下應用,所以並無疑懼。
「左右,拿酒來!」
「將淮南鎮副將捆綁起來,推出斬首!」
尙讓雖然平日溫文爾雅,也不多話,但說出話來都是經過再三思慮的。他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不肯輕易放棄自己的主張。王仙芝一說完,尙讓馬上表示異議:
義軍已經由黃河中下游平原,挺進到蒙沂山區,然而,宋威統帥的六鎮大軍,仍然龜縮沂州城內,並不出來應戰。王仙芝深以為官軍怯陣。
「仙芝大哥,沂河如此水淺,只恐其中有詐,不可讓全軍齊渡。可令三軍分成多批渡河,一批渡完,一批再下河。並多備長索,兩岸互相牽挽,以防不虞。中軍留在最後渡河,統一指揮。」
眾將領和士卒見主將已首先躍馬渡河,也紛紛涉水而渡。
王仙芝由起義以來每戰必克,驕傲疏忽,竟為這些表面現象所惑而深信不疑。義軍來到沂河邊,宋威已派人在壩上伺候。看看義軍中計,涉水而渡,官軍立即掘開壅水大壩。義軍半渡,壩水正洶湧而來。渡河義軍前後失據,進退不得,北方士卒又多不習水性,因而大半被浪捲走,淹死河中。少數將士沒有立即淹死,都掙扎著向對岸游去。
義成、天平、忠武三鎮大軍從南面山頭居高臨下,衝殺下來。宣武、淮南兩鎮大軍、神策軍、及平盧本部人馬,由宋威親自率領,從北面山頭鋪天蓋地,掩殺過來。這時,西面是滔滔沂水,不可回渡;東面是壕深城固的沂州城,堅不可登;南面和北面是十倍於己的諸鎮大軍,勢不可當;王仙芝的殘部被團團圍困在中間。
王仙芝接過劍鞘,把它慎重地繫在身上。中軍副將一催座下的三花騮,揮動手中的大刀,大喝一聲:
「攻下沂州城,活捉宋威老賊,那時取沂河水,煮蒙山茶,和兄弟們品茗慶功!」
王仙芝揮師東進,途中,不但未遇重兵攔截,反而輕取了鄆州重鎮,又得到許多兵員、器械、糧餉的補給。
可是,義軍上岸後這場昏天黑地的拚殺,卻也使宋威這樣屢經戰陣的宿將深感震驚。義軍即使在如此不利的情勢,如此懸殊的兵力下,也毫無畏懼。一個個驍勇無比,無不以一當十。官軍士卒完全靠著督戰隊的大力督壓,才肯衝上前去,往往十條官軍的性命才換得一個義軍的頭顱。直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侍衛斟上一杯「擒奸酒」,宋威舉杯一飲而盡,隨後,不待侍衛斟酒,便自酌自飲起來。他想:「這一回,王仙芝插翅也飛不出我宋威布下的羅網了。」
黃巢率軍西出黃淮之後,曹州義軍只剩王仙芝一部。王仙芝進攻曹州時,所部義軍已發展到一萬餘人,攻陷曹州之後趁機進一步擴軍,義軍人數便增至二萬餘人。
宋威接著點淮南鎮副將聽令。淮南鎮副將馳馬來到點將台前。宋威要他將淮南鎮前來沂州聽令討賊的兵馬數,如實報來。
王仙芝臉上肌肉猛一收縮,眉頭皺了起來。
「仙芝大哥,沂州城已近在眼前,而宋威數萬大軍全然不見動靜,只恐其中有詐。再說,沂州城傍山依水,易守難攻。我們由西面攻城,沂水前阻,更是天塹。貿然長驅直入,只恐急切難下,進退兩難。不若先就山紮營,暫且隱蔽,使官軍捉摸不住我軍行踪。然後,派探卒,詳細打探沂州城內官軍的虛實,摸清周圍的山川地理,制訂出周密計劃,方可攻城。」
「宣武鎮副將郭洪在!」
淮南鎮副將見宣武鎮副將已經因為帶來的兵馬數目不符御詔要求,被革去冠戴刀盔,在台下侍立待罪,連忙如數回答:
宋威看到鐵桶也似的包圍圈逐漸縮小,三花騮已經沒有可能衝出重圍,高興得捻著鬍鬚呼喚: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