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兩宋風雲

作者:袁騰飛
兩宋風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九講 秦檜歸宋

第十九講 秦檜歸宋

酈瓊帶領這支幾萬人的部隊逃到偽齊,本以為可以受到重用,沒想到卻失算了。開始時,偽齊皇帝劉豫見酈瓊來投,非常高興,心想,一下來了幾萬人的生力軍,而且熟知江南地形和兵要地志,這可太好了。劉豫封酈瓊為節度使,還差人向金國皇帝報功,說酈瓊棄暗投明,輔佐咱們大金,您是不是該獎賞他一下啊?沒過幾天,金國朝廷降旨,說酈瓊是詐降,要立即把他抓起來。酈瓊就這樣莫名其妙地給抓起來了。實際上,金國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廢棄劉豫之心,當然不能再讓偽齊增加兵力。酈瓊投奔劉豫,等於是站錯了隊,跳上了一艘要沉的船。不久之後,劉豫被廢。後來,酈瓊改投在金國完顏兀術的帳下效力。

完顏昌在朝廷上提出了一個主張:「以地予宋,宋必德我。」就是說,咱們把占的河南、陝西歸還給宋朝,這樣的話,宋朝必然會感念我們的恩德,心甘情願地做我們的傀儡,這比我們再去挑傀儡要強得多。這個主張一提出,金國輿論譁然。大家都說,沒想到我們大金也有賣國賊。大家都反對完顏昌,連他的親弟弟都反對他。金國的大臣們都說,我們滅了宋高宗的國家,抓了他的父兄,占了他的國土,兩國這些年打仗打死的人都沒法統計。我們跟宋朝有不共戴天之仇,你還一點小便宜給他們,他們就會臣服於你?這一刀一槍、流血犧牲拼來的土地絕不能還給宋朝。但是,這個時候是完顏昌掌握朝政,他最後力排眾議,拍板定案,就這麼幹!這樣既讓宋朝感念金國的恩德,年年進貢,歲歲來朝,還可以不打仗,何樂而不為呢?但是,完顏昌沒有想到,他力主議和,最後卻弄了個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隨著南宋實力的逐漸強大,秦檜就動了南歸之念。關於秦檜到底是怎麽回到南宋的,史書上有兩種記載。第一種記載是說,當時完顏昌要率軍伐宋,秦檜想趁著跟完顏昌一起南下,在前線找機會逃跑。但問題是,秦檜還有老婆孩子和隨從在北國,他怎麼能帶著這幫人一塊兒跑呢?秦檜想了一個招,他假裝跟夫人王氏吵架,倆人故意吵得驚天動地的這個時候,可能完顏昌真的比較信任秦檜,跟秦檜住得比較近。秦檜夫婦一吵架,就把完顏昌的夫人驚動了,她到秦檜家來問,你倆這是吵什麼呢?秦檜心想,來得正好,就對完顔昌的夫人說,大王領兵南下,讓我參謀軍事,這是給我多大的面子啊!我一定要跟著大王南下,為國建功。然後,秦檜一指自己的夫人王氏說,但是她非要跟著,一個婦道人家,跟我上前線能幹什麽?而且征程勞碌,她能受得了這個苦嗎?完顔昌的夫人一聽這話,就不高興了,覺得秦檜也太瞧不起婦道人家了,於是說,這話說得沒道理,我不是也要跟著大王南下嗎?這事我做主了,秦夫人也要跟著南下。秦檜用了這麼一計,成功地把自己的家眷和隨從都帶著南下了。
淮西軍變,南宋朝廷的數萬兵馬,一轉身就變成了自己的敵人。張浚聞訊後,深悔自己不聽岳飛之言,結果給朝廷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那麼,宋高宗得知此事後,會如何處置張浚呢?
淮西軍變,高宗皇帝恨透了張浚,心想,張浚這個人志大才疏,張嘴就會胡說,當年我讓他打仗,他打了個一敗塗地,現在又出主意讓我削兵權,結果倒好,削得軍隊都跑到敵國去了。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再用?於是,宋高宗下旨罷免了張浚的宰相之職,將其貶出了杭州。他發https://www•hetubook.com.com了一個狠誓:「寧可亡國,絕不用此人。」
如此一來,宋高宗更不會把淮西軍的兵權交給岳飛了,而是派了兵部尚書呂祉來統領淮西軍。怎料事情的結果,卻被岳飛一語中的。曾經在劉光世手下的兩個部將王德和酈瓊,兩人果真打起來了!
當初,金國人要立張邦昌做傀儡皇帝的時候,秦檜正擔任主管風紀監察的御史中丞,還很年輕氣盛,讓別人慫恿了一下,就帶頭上疏反對。這讓金國人大怒,把秦檜也當成戰犯,押往北國。但是,金國人很佩服秦檜這種敢作敢為的氣概,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漢子。所以,秦檜到了北國之後並沒有受苦,反而因禍得福,被撥到完顏昌帳下做幕僚。
聽到這裡,岳飛已經氣得無話可說了。他對張浚說,你難道不知道王德和酈瓊倆人素來不和嗎?有劉光世在,還能震得住這兩個人,如果派呂祉這個文官去指揮部隊,底下不全亂了嗎?張浚見幾個人選全被岳飛給否了,就不陰不陽地說了一句,看來領兵非你岳太尉不可了?岳飛一聽這話,再也按捺不住心裡的火氣。他一拍桌子站起來,說對這幾個人選的意見,我不過是平心而論,秉公而言,你現在說這種話,難道是覺得我想呑併劉家軍嗎?既然這樣,這支部隊我不要了,岳家軍我也不帶了,全都交還朝廷,省得你們嫌我爭權。
王德和酈瓊兩個人嫌隙很深,誰都不服誰,以前因為有劉光世在,看在老大的面子上,還都能忍著。現在朝廷派了呂祉這麼個文官來指揮軍隊,他倆就打起來了,還互相給對方告御狀。狀子遞到宋高宗面前,說皇上您看吧,有他沒我,有我沒他。皇帝又不瞭解前線情況,怎麼辦呢?乾脆把王德召回來得了,讓呂祉跟酈瓊指揮軍隊吧。得到聖諭,呂祉就開始勸酈瓊,說別生氣了,先忍一忍,王德馬上就要被召回建康了。呂祉自降身價,低三下四地去安撫酈瓊,可酈瓊根本沒拿呂祉當長官看,對他的態度驕橫跋扈,這讓呂祉很不高興。回到自己帳中,呂祉就開始琢磨,這倆人打得雞飛狗跳的,對我倒是好事,如果真把王德調走了,就沒有人能牽制得了酈瓊了,我一介書生,哪裡管得了他。想到這裡,呂祉趕緊給皇帝上疏,說酈瓊驕橫難治,應奪去他的兵權,並把王德留下來,讓他們互相牽制才是。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秦檜是被金國人放回南宋做間諜的。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秦檜趁兩國交兵逃回南宋,是不可能的。因為即使宋金兩國交戰,軍營離前線也有一段距離,秦檜怎麼可能在金軍的嚴密防守下,帶著一大家人,說不定還有很多金銀細軟,從從容容地渡過淮河呢?所以,合理的解釋是,秦檜是金國人故意放回南宋的。

岳飛因為辭官和建議立儲的事,得罪了高宗皇帝,再加上張浚和秦檜的反對,所以宋高宗下定https://www•hetubook.com.com決心,不能把劉光世的軍隊交給岳飛。那麼,宋高宗會怎麽處理這件事呢?事實上,如果宋高宗跟岳飛好好解釋,把其中的利害關係說清楚,說自己不把劉家軍交給他,是為了江山社稷,而不是因為怕他兵權太大,也不是因為他說錯了話,以岳飛那樣的赤膽忠心,他肯定是能夠接受的。但是,高宗皇帝愛面子,覺得自己是堂堂天子,憑什麼向一個武將解釋?另一方面,高宗皇帝其實也真的不想再見岳飛了。高宗想:萬一我跟他一說,他又跟我嘔了起來,給我氣受,我又不能當面發作,這是何苦?所以,高宗決定派張浚去把這件事告訴岳飛。
秦檜自詡的驚天妙計,並沒能打動宋高宗與金議和,更沒能實現他加官晉爵的白日夢。而與此同時,完顏昌在金廷之上所提出的議和計畫,也同樣遭到了反對。那麽,完顏昌提出了什麽樣的議和計盡呢?



因為秦檜是個明白人,他知道自己跟隨完顏昌,在金國得不到很大的發展,即使完顏昌當了皇帝,他一個漢人,也不可能做到宰相。所以,秦檜想回到南宋去另謀高就。但開始時,秦檜無計可施,就找完顏昌手下的一個金國大臣聊天,說我在北國這麼多年,思家心切,特別想回到南宋去。這個大臣說,這事好說,完顏昌這麼寵信你,你直接找他說就行了,他不會把你怎麼樣的。於是,秦檜就去見完顔昌,說大王,我跟隨您鞍前馬後這麼多年了,現在我思家心切,想回到南邊去。完顏昌聽了,說你想回去,我也不攔著你,但是你要想好了,回去之後南朝人會怎麼看你,畢竟你在我手下這麼多年,這事你是辯解不清楚的。但是,秦檜執意要回到南宋去。他心裡的小算盤是,宋朝正値用人之際,而且我又有驚天動地的計策,能讓宋金兩國罷兵,我要是回到南方,前途肯定不可限量。所以秦檜就對完顔昌說,南方卑濕水熱,這仗打來打去,終究是要和的,我有辦法能讓兩國罷兵,讓宋朝乖乖地把您要的東西給您送來。完顔昌一想,這也是個主意,就把秦檜放回了南宋。
當時金國的太祖、太宗都已經去世了,在位的是第三代皇帝金熙宗,只有二十多歲,是個少年天子,而且非常喜歡漢族文化。他拜了燕京的一個大儒為師,學了個半瓶子晃蕩,能寫點打油詩,看漢家典籍也就是一知半解而已。但金熙宗卻認為自己已經是大儒了,是中原文化的代表了。他甚至跟宋朝一樣,把不願意漢化的女真舊貴族視為夷狄,看不起他們。可見這位金熙宗在心理上比較傾向於宋朝,對宋朝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金熙宗對漢族文化的崇拜,實際上是因為這個時期宋朝的文化相對發達。中國歷史上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就是「胡虜無百年之運」。意思是說,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權,一般都超不過一百年。其中的道理,無庸諱言。少數民族人口少,經濟文化也比漢族落後,一旦入主中原,面臨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被漢化,要麽不被漢化。如果少數民族不被漢化,用他們落後的經濟文化、較少的人口,想統治這麼多文化較發逹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被漢化,這些少數民族實際上也就消亡了,都變成漢族了。統治中原的這些少數民族,不管是漢化還是不漢化,都超不過一百年。所以,漢族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產物,華夏民族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不斷地民族融合。可以說,金國和_圖_書在滅了北宋、打進中原之後,作為軍事上的勝利者和武力的征服者,反而被被征服者的高度文明所征服了。金熙宗的漢化傾向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他覺得宋朝很可親,不願意再跟宋朝打仗了。
秦檜主張議和被貶,張浚感到非常高興。張浚是主戰派,覺得秦檜是個軟骨頭、癩皮狗,非常看不起他,主張把他趕出朝廷。但是,張浚的主張最後卻沒有實現,因為趙鼎堅決反對。趙鼎和張浚雖然都是主戰派,但由於爭奪權力和文人相輕的毛病,兩人素來不和。所以,趙鼎看到張浚要驅逐秦檜,就決定拉攏秦檜,以制衡張浚。趙鼎想,秦檜離奇歸來,本來就讓滿朝文武懷疑,加上又出了這麼個餿主意,被皇上一腳踢開了,我如果這時籠絡他,他往後必然感恩於我。而且秦檜是個唯利是圖的小人,小人易治,我只要想辦法籠絡住他,對付張浚就不是什麼難事了。在趙鼎的力保下,秦檜得以再度入朝。但是,讓趙鼎沒想到的是,秦檜後來卻恩將仇報,將他一貶再貶,最後死在了任所。
岳飛脾氣耿直,被張浚這麼一將,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乾脆辭官不做,又回到廬山去了。本來並不複雜的一件事,被張浚越弄越擰了。高宗得知岳飛辭官,又急又氣,只能再次下旨把岳飛請回來,可這筆賬皇帝卻又給岳飛記上了。高宗心想,你岳飛是算準了朝廷離不開你,一不滿足你的要求就撂挑子棄官不做,以此來要脅朝廷,你也太目無王法了。


淮西軍變之後,南宋一下損失了幾萬人的兵力,防線空出了一個大窟窿,按說這是金國進攻南宋的一個大好機會。南宋君臣上下也確實非常緊張,趕緊整軍備戰。
宋金議和是大勢所趨,而金國的完顏昌和南宋的秦檜兩個人在議和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那麼,他們倆是怎麼認識的?又為什麼說完顏昌是秦檜的恩公呢?

秦檜回到了南宋,向高宗進諫說,我有妙計,能讓宋金兩國罷兵,以後絕對不再打仗,您再也不會有後顧之憂了,咱們再也不用動刀兵了。宋高宗聽後非常高興,他就是怕打仗,因為一打仗,武將的勢力就變大了,弄不好他哥哥欽宗就回來了。要是能有辦法讓宋金之間不再打仗,那真是太好了。高宗皇帝馬上拜秦檜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秦檜被封了高官,志得意滿。不久,高宗召見秦檜,說你那個不動刀兵的妙計是什麼?秦檜就跟高宗皇帝說,這事兒非常好辦,就是「北人歸北,南人歸南」。秦檜這句話的意思是,岳飛率領的部隊都是南方人,就讓他們回到南邊來,別去北邊打仗;而那些北邊過來的人,包括靖康之變後隨宋高宗南渡的人,都回到金占領區去做順民,這事就解決了。宋高宗一聽這話,心都涼了,就質問秦檜,要按你這麼說,朕出生在東京汴梁,應該也是北方人了,難不成你要讓朕也回到金國占領區去當順民?秦檜一看,壞了,這事鬧砸了,當場嚇得無言以對。宋高宗說,還以為你有什麽高招,原來就這麼個餿主意!隨後就把秦檜參知政事的職務給罷免了。

因此,金國就有了跟宋朝談和的可能。金國原來立劉豫的目的,是要「以和議佐攻戰,以僭逆誘叛黨」。現在,宋金雙方的實力在不斷接近,仗也就打不下去了。而劉豫這個人名聲又太臭,誘不來幾個叛黨,除了像酈瓊那樣走投無路的人,其他人都不會來投奔他。立傀儡還不如直接跟宋高宗商談,所以傀https://www.hetubook.com.com儡皇帝劉豫就沒用了。借著金熙宗喜歡漢文化這個由頭,秦檜當年的恩主完顏昌,就提出了跟宋朝議和的主意。後來,秦檜和他一唱一和,促成了宋金之間的議和。
淮西軍變後,南宋防線一度空虛,擔心金軍來襲。但是,此時的金國卻無心發動戰爭,而是更多地忙於金廷内部的政治鬥爭。那麼,當時金國朝政發生了什麼樣的變故呢?
呂祉沒有想到,酈瓊對他早有防備,提前安插了一名書吏在他身邊做間諜。一般來講,古代高官給朝廷上疏,往往不是自己來寫,而是由手下的書吏代為起草。這名書吏就向酈瓊報告,說呂尚書要給皇帝上疏,準備奪你的兵權,還要把王德召回來。酈瓊拿著這封信遍示諸軍,說大家看看,咱們為朝廷出生入死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我能夠領著弟兄們一塊兒幹了,朝廷又給派來個文官,還要建議皇帝把咱們調走,兄弟們說,咱們應該怎麼辦?這幫士兵追隨酈瓊多年,實際上已經形成了深厚的私人關係。所以士兵們立刻就說,咱們乾脆把呂祉殺了,反了得了,朝廷不養活咱們,咱們就投奔北方吧,正好回老家,哪兒不養活爺啊?
張浚奉命來見岳飛。這個時候,岳飛還一門心思盼著皇上把劉家軍給他,他好率兵恢復中原、迎回二聖。結果,張浚因為自己心裡有鬼,也不敢直接把話跟岳飛說明,所以就把這件原本很簡單的事情,搞得越來越複雜了。張浚想到是自己攛掇著皇上別把劉家軍給岳飛的,如果跟岳飛見了面,岳飛要是提出質問怎麼辦?張浚以前挨過岳飛的當面質問,知道岳飛這個人說話太直,不會給別人台階下,對岳飛也很發怵。這時,張浚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先把自己撇清,不能說這件事是自己的意思。但是,張浚也不好把這件事安在皇帝身上,那應該怎麼說呢?張浚就開始拐彎抹角,說劉光世將軍不願意帶兵了,岳宣撫你看誰來接管這支軍隊好呢?岳飛一聽,覺得莫名其妙,心想皇上不是讓我接管嗎?怎麼現在又來問誰接管好呢?岳飛不明所以,說聖上已有旨意啊。張浚就假稱說,聖上是有旨意,他提了幾個人選,讓你幫著參謀參謀。岳飛聽了這話,更是一頭霧水,心想,皇上本來要把部隊給我的,怎麼又提了幾個人選?也罷,我先硬著頭皮聽聽吧。張浚問岳飛,韓世忠如何?岳飛一想,說韓世忠恐怕有勇無謀吧,不行。張浚又問,楊沂中如何?岳飛說,楊沂中是典型的有勇無謀,絕對不行。張浚再問,那你的老上司張俊如何?張浚特別點出,張俊是岳飛的老上司,要看岳飛如何表示。這個時候,岳飛已經很不耐煩了,心想你繞來繞去,合著要我把所有的將領評價一遍?岳飛就直說,張宣撫為人寡恩貪財,如果讓他指揮劉家軍,只恐士兵不服。張浚接著說,朝廷準備讓兵部尚書呂祉來領這支部隊。岳飛說,呂祉是文官,怎麼能指揮部隊打仗?張浚應道,這個沒有關係,可由當年劉光世部下的王德、酈瓊兩員大將指揮部隊。和*圖*書

金軍到了淮河邊,秦檜就抽了個空子,帶著家人跑過了淮河,回到了南宋的占領區。秦檜一行人到了南宋的占領區後,就被當地的軍隊抓住了。南宋的守軍一看,這幫人穿戴得這麼好,又從北邊來,還帶著老婆孩子,肯定是間諜。秦檜卻對宋朝的守軍說,我是大宋御史中丞,你們膽敢抓我?但是,這些當兵的沒有人認識什麼秦中丞。於是秦檜又說,你們當地有沒有中過秀才的讀書人,如果有,讓他來見我,他肯定認得我。這些當兵的費了半天勁兒,才在這個窮鄉僻壤找到一個姓王的秀才。這個王秀才是賣酒的,可能考取秀才之後沒有再中功名,只有回家當壚賣酒了。我們想,一個賣酒的秀才,怎麼會認識御史中丞呢?按現在的話講,御史中丞相當於檢察總長,這麼大的官,一個做小買賣的怎麼可能認識?但是,這個王秀才很愛面子,心想,這幫人裡就我文化水準高,我如果說不認得,那多沒面子啊。於是,王秀才趕緊上前給秦檜施禮,說中丞辛苦,您可算回來了。這些當兵的一看,真的是秦中丞,就馬上把秦檜護送到了杭州。
酈瓊聽了這話,正合他意,就領著手下將士把呂祉捆了起來。呂祉一個文人,根本沒有能力反抗,只好任由酈瓊發落了。酈瓊帶領這支軍隊,浩浩蕩蕩地往北去,準備投奔偽齊。呂祉被捆在馬背上,也跟著往北走。呂祉雖然是文人,但是很有氣節。這支部隊要過淮河的時候,呂祉自己一使勁兒,從馬背上骨碌下來,說什麼都不肯再往北走。呂祉大聲對周圍的將士們說,我生為宋臣,死為宋鬼,絕不過淮水降敵。你們都是大宋的軍人,世受皇恩,現在酈瓊逆賊要投降金國,難道你們也甘心隨他去做漢奸嗎?難道軍中就沒有大丈夫振臂一呼,殲此逆賊?呂祉這麽一說,很多士兵開始猶豫了,有幾千人就決定不走了。這樣一來,酈瓊開始害怕了,心想,呂祉這小子還挺能說,回頭再嚷幾嗓子,這些士兵譁變了可不得了,於是就給身邊的親信使了個眼色,親信立馬上前將呂祉亂刀砍死。酈瓊挾持這些士兵,投奔了偽齊。劉家軍占當時宋軍總兵力的五分之一,幾萬精壯之士,一轉眼就變成敵人的隊伍了。
宋高宗害怕岳飛得到劉光世的淮西軍後,勢力太大,所以堅決不把淮西軍的兵權交給岳飛。那麼,宋高宗又會派誰去統領淮西軍呢?在淮西軍中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從而導致了淮西軍變?淮西軍變後,南宋防線一度空虛,金軍勢必來襲,但當時的金國卻無心發動戰爭,而是忙於處理金廷内部的政治鬥爭。那麼,當時金國朝政發生了什麼樣的變故呢?而此時已在金國做官的秦檜,卻動了歸宋之念。那麼,秦檜這麼多年在金國都做了些什麼?他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想要南歸?秦檜又是透過什麼方法回到南宋的?回到南宋後,他又是怎樣一步一步當上南宋宰相的?秦檜的南歸,又給宋金關係帶來了什麼變化呢?


關於秦檜是怎麽回到南宋的,正史上並沒留下確切的記載,但是秦檜回到南宋後,力主與金議和卻是事實。那麽,秦檜回到南宋後,會用什麽辦法來博得宋高宗的信任呢?他又會怎樣跟宋高宗提出議和之事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