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爆柳條湖段鐵路——九一八事變
1.2 沒有敕令的軍事叛變行動
由於當時中國東北的守軍,屬於東北少帥張學良的東北邊防軍主力,早已在一年前(非常湊巧的是同樣是九月十八日)離開東北防地,跟著張學良進入山海關之內,進行中止中國內戰與穩定華北政局的任務。而留守在東北的少數部隊,又早就奉到命令,對於日軍的任何挑釁與攻繫,都採取不抵抗主義,有些部隊甚至把所有武器都集中保管,因此事發當時,許多東北留守部隊手邊根本沒有武器,在遭到日軍開始進攻的時刻,更沒有統一的指揮與作戰,因此東北軍在遭到日軍有計劃的全面攻擊之下,只有設法自己應變,進行有限的自衛反擊,然後突圍退卻。
板垣的這項作法,可以說是近乎一種軍事的「叛變」,因爲根據日本軍隊的作戰規定,日軍任何正式的對外作戰行動,一定要奉到日皇的敕令許可,但是板垣不但沒有得到日皇的正式命令,甚至也沒有徵求關東軍司令官的同意和_圖_書,竟然以一個高級參謀的地位,就以司令官的名義,對關東軍發出全面作戰的命令,這種目無軍紀與長官的做法,正是日本當時最爲可怕政治失控的「病態」。
在當時日本的少壯派的軍人,根本不把國家的法律,軍隊的軍紀,人民的意願當成一回事。這群軍人根據自己的「理念」,決定採取斷然的行動之後,他們就會鋌而走險的獨斷專行,遇到任何的阻礙,就動用刺殺或是政變的手法拔除障礙,假如真的失敗,就來個鼓動人心的切腹自殺。日本少壯派軍官這些狂熱的斷然行爲,往往能夠以鮮血刺|激日本不安的民氣,在民氣反應熱烈的狀況下,一種民粹主義的「類民主」熱誠,就成爲推動日本軍國主義的背後動力,日本少壯派軍官認爲,日本人民會堅決的支持他們,他們可以至死不悟的推動日本軍國主義的歷史大業。
因此,關東軍司令部的參謀軍官,在接到板垣的報告之後,幾乎立刻做出對中國發動攻擊的作戰建議,而且在午夜晉見司令官本庄繁,報告這個根本沒有中國軍隊出現的軍事「事變」,但是本庄卻立刻毫無疑義的接受了對中國軍隊發動攻繫的建議,同時追認了板垣先前以他名義發出的作戰命令,並且簽署了由石原所事先擬好的另外八項全面作戰的命令,下令關東軍進入全面的作戰反擊行動。更爲嚴重的是,本庄竟然還以私人的名義,通知當時的朝鮮軍司令官林銑十郎中將,要他立刻派兵越過鴨綠江支援關東軍作戰,本庄繁並且斷然決定,當晚立刻率領關東軍司令部移往瀋陽,以就近指揮全局。https://www.hetubook.com.com
當時剛剛到任關東軍司m.hetubook.com.com令官的本庄繁中將,雖然事先沒有「直接」的介入這個事變計劃詳情,但是本庄在八月一日正式出任關東軍司令官時,就已耳聞關東軍的少壯派軍官們,正在推動攻擊中國軍隊的各種軍事準備。本庄也明知,當時中國東北當局,根本無意也不敢惹關東軍在滿洲的任何行動(當時東北軍主力早已入關一年了,因此東北的中國軍力空虛,自顧尙且不足,那裡有能力去招惹關東軍?),但是本庄中將卻鄭重其事到處視察關東軍的戰備演習,並且一再發表嚴厲的指令,要求關東軍的部隊,隨時做好反擊中國軍隊製造事端的準備,同時故意的不去追查各種有關關東軍正在準備發動滿洲事變的「謠言」,而這個謠言的中心,就是在關東軍司令部之內。
圖 1.2 九一八事變日軍侵略東北路線圖
板垣在發出作戰命令,各地的日軍開始展開作戰攻擊行動之後,才向關東軍在旅順的司和*圖*書令部報告,聲稱『中國軍隊破壞南滿鐵路,並且與護路的日軍發生戰鬥,日軍不得不發動反擊』。這時候已經是夜間十一時半之後了。
當時在旅順的關東軍司令部内,絕大多數的參謀軍官,都是這次事變計劃的知情者,特別是作戰參謀主任石原莞爾中佐,更是整個計劃的倡議者與製訂者,板垣、石原與花谷三人,是發動這個奪取滿蒙事變計劃的核心鐵三角。因此當天夜晚,石原早就在司令部内,等待著板垣的報告,在接到報告之後,關東軍司令部立刻舉行緊急軍事會議,所有的與會參謀軍官們,根本不去查證事件的真相,立刻異口同聲的表示,關東軍必須立刻進行對中國軍隊的攻擊,佔領中國東北所有的軍政中心,以「膺懲暴支」。hetubook.com.com
關東軍司令本庄繁在沒有請示東京軍部,就直接下達全面軍事作戰命令,同樣是一種軍事上的「叛變」,因爲關東軍是在沒有奉到敕令的情形下,自行發動國外的戰爭。而通知朝鮮軍的越界助戰,更是違背了日本的軍事指揮結構系統,因爲任何日軍的調動,若是逾越自己防區,同樣要奉到日皇敕令,何況是進行一場國際戰爭。
但是這些駐防在日本本土之外的日軍,同樣根本不把軍法、軍令,以及東京軍部的約束,放在眼裡,可以說是愛怎樣做就怎樣做,最多來個陣前請罪,而他們在軍部內的「同志們」,自然會設法替他們解脫責任。於是在柳條湖爆炸不到兩個小時之後,整個關東軍都已經進入全面動員作戰的局面,關東軍按照早就詳細規劃以及充分演練的方式,分別在中國東北進行攻城掠地的侵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