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劃時代的歷史巨變
9.7 蘇聯幕後的謀略與野心
九一八事變的發展,之所以最終會任由關東軍支配中日歷史衝突發展的方向,另外有一個不可低估的原因,就是蘇聯的保持低調,放任關東軍在中國東北進行佔領的軍事行動(這是我們已經再三強調的重點)。因爲當時的中國與日本政府都認爲,
和*圖*書
蘇聯絕對不會坐視日本危及到蘇聯在中國「北滿」的利益,與在西伯利亞東部的戰略安全(一九〇四年的日俄戰爭,就是爲此原因爆發)。但是史達林卻有更爲深謀遠慮的戰略眼光,他寧可暫時地犧牲蘇聯在北滿的利益和圖書給日本,而鼓勵日本放手侵略中國,使得中日爆發歷史決戰,這樣必然是造成中日之間的兩敗俱傷,蘇聯就可以兩面撿便宜,一方面可以大舉侵略殘破的中國西北與東北,一方面可以乘日本戰力疲憊空虛之際給日軍一次痛擊,好報俄國曾和圖書敗在日本手下的歷史性恥辱。事實上,只要蘇聯擺出干預的姿態,那麼關東軍就不可能控制中國整個的東北,最多只能拿下南半部的東北,那麼關東軍在面對中國在東北不斷的反抗之下,最後可能只有接受日本政府的出面交涉,由中國政府以東和-圖-書北的某些利益給日本,以交換關東軍放棄對中國東北的全面佔領,因爲當時關東軍的兵力不足,日本政府更是沒有進行戰爭的準備與能力。
蘇聯意外的不干預,造成日軍參謀本部的威信大失,關東軍成功的以下凌上,使日本政府失去控制軍方威信的能耐,hetubook.com.com也造成中國政府不抵抗主義的慘敗。假如當時蘇聯擺出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的軍事行動,已經嚴重的威脅到蘇聯在遠東的利益,爲此蘇聯甚至可能不惜一戰(日本參謀本部就是爲了擔心關東軍進攻北滿,而引起蘇聯的軍事干預,因此才動用臨參命不准關東軍進攻黑龍江的)。